确保施工安全 落实安全技术

2011-08-15 00:51:18张旭慈
山西建筑 2011年33期
关键词:专项方案施工

陈 涵 张旭慈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大、难的工程越来越多,工程施工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加上建设单位为了追求工程建设的效益最大化,工期压缩已经成为工程中标的重要条件,工程建设过程中投入的人员、设备、材料密度不断提高,而多数施工企业在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与落后的管理方法、薄弱的人员素质、不科学的施工组织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重特大事故频频发生,给经济建设、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探讨并形成施工企业合理科学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建立企业的技术责任制、加强施工组织和专项施工技术管理、确保工程建设活动的安全是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课题。

1 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重特大事故的技术原因

1)企业技术保证体系不健全。

技术保证体系是企业根据行业特性和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结合行业发展方向,为确保生产经营活动中各项要素的和谐统一而制定的一整套技术工艺、技术管理、人员组织、方案实施程序等相关内容的综合体系。目前,一些施工企业对安全技术认识片面,孤立了安全与技术的辩证关系。企业在管理决策上忽视技术管理对施工安全的指导作用,没有形成企业自身的安全技术标准大纲,来指导施工组织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写,导致编制方案无指导、审检无依据,出现了安全技术责任不清、管理制度不到位、编制不合理,执行程序不科学等现象。尤其是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作职责的落实上没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约束机制,工程技术人员变换工作岗位的随意性较大,严重地制约了施工安全的技术保障。另外对专业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是土建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对玻璃幕墙、外墙涂料施工等高处悬挂作业以及网架施工、钢屋架整体提升等专项施工的设备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规程、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标准等不了解,总包管理难度大,对于专业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事故隐患束手无策,是技术不成熟导致事故多发的另一个原因。

2)专项施工安全技术不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编审制度不合理。

建筑工程的生产特点和产品特性决定了施工活动的安全保障具有高风险,每个分项、分部的产品实现过程中都可能出现一定的事故隐患。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及时了解产品实现的五大要素: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存在的薄弱环节,在下达施工任务时,必须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从而实现作业环境的安全。但是在施工活动过程中,从许多事故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仍然是施工过程的薄弱环节,安全防护、劳动保护与施工进度不能同步进行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专项施工方案是分项、分部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必须认真按照施工图纸,结合工程周边客观自然条件进行编制,如对围墙、工人宿舍、塔吊、施工电梯、高处悬挂吊篮等临时设施和高耸构造物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验收标准,在进行稳定性、承载力验算时必须考虑自然界外力产生的各种破坏力。目前,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施工员或安全员编写比较常见,技术含量不高,部分编写人员没有参加过施工图会审,对地质勘测资料和周边环境情况不熟悉,从而出现抄袭方案现象,脱离实际,无法指导施工。

3)施工组织不合理。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建设的详细文件,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各项进度计划、技术措施的汇总,应来源于实地踏勘、地质勘探资料、施工图纸、施工合同管理模式和材料供应的组合。但不少建筑企业在招投标时使用的一套虚拟施工组织设计仍然作为实际施工中所谓的指导书,出现了工序划分不清,分包单位,作业班组随意施工,作业程序混乱,现场管理失控。

4)专项方案执行不力、验收手段落后。

一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专项方案的技术、安全交底未执行,操作班级不了解施工方案的现象比较多,导致方案和施工两层皮,专项施工过程中检查不到位,凭经验、按常规方法施工,事故隐患和违章作业无法根治。加上施工验收手段不科学,如模板分项施工完毕后,仅对模板几何尺寸、轴线、标高等进行复核,没有结合专项施工方案对支撑体系进行验收,也是导致存在的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排除的重要原因。另外,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施工企业市场行为不规范,为了承揽施工任务,不惜以最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竞标。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牺牲安全技术措施费用来弥补工程施工的效益期望。

5)操作工人安全技能低下,责任追究落实不力。

目前建筑业劳务分包仍然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操作工人的劳动关系归属不清,教育培训滞后,造成了工人的劳动技能、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仍然十年如一日现象,人为的不安全行为仍然没有根治。对于重大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普遍仍采用的是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实际上的经济处罚由保险公司承担,行政处罚对施工企业有威慑力,但对于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承包人——项目经理却没有为事故责任真正付出代价,仍然可以借用他人的资质承接施工任务。这就助长了项目经理在安全工作上的侥幸心理,进而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严重打折扣,从客观上形成了事故隐患。

2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针对上述当前工程建设活动中存在的诸多技术上的薄弱环节,必须从责任、制度、实施、检查、总结等环节加强施工组织和专项施工,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企业技术负责制。

2.1 建立完善企业的技术保证体系

技术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因此企业必须整合优势,建立完善的技术保证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完善企业的技术规程。

施工企业的技术标准是企业市场活动中向市场承诺的依据,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完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可操作的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制订的最终目标是确保工程建设活动中人员、材料和工程主体安全的科学统筹、和谐统一。因此其内容不仅要明确施工过程的各项程序具体要求,还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专项施工方案内容进行纲要性规定,明确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验收标准。以确保每个专项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起到真正的指导施工的作用。对于专项方案的编审和执行必须形成流程,一般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经过现场技术人员、作业班组等有关人员确认后,报企业技术部门审核,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和监理单位审定后,由项目部组织方案交底、实施。

2)企业应建立技术人员人才库,实行项目技术负责人委派制度。

施工企业应根据本企业技术人员的构成情况,组建技术人员人才库,形成相对独立的技术层,根据工程规模大小,由项目部聘任或企业委派,从工程开工至竣工决算,进行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施工管理。对于项目部外聘的技术负责人要制定相应的聘任标准,以适应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岗位要求,并纳入企业考核范围。

3)完善项目技术责任制。

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聘任合同或任职书要以书面形式,明确其工作职责、管理地位和工作标准,并实行定期考核,确立项目技术负责人是协助项目经理主持项目部合同、技术、质量、安全文明的统筹管理工作的核心地位,并作为承包项目的效益实体之一,促使其协议责任的落实。

2.2 加强过程控制和验收程序

过程方法作为ISO质量体系的八项原则之一,它的基本观点是“四个一切”,即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预防为主、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按PDCA循环办事。过程质量决定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因此,企业必须把过程控制作为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质量预控的重要手段。

要做好过程控制,企业必须在施工组织中对单位工程的施工进行过程划分,过程的执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程序,包括人员进场、岗前培训、工序申请、工序下达前的安全检查、安全和技术交底、工序交检、操作工人的作业内容定位、定标准,自评和报验等程序必须有科学合理的操作依据,确保施工活动的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处于受控状态,从而实现完整的PDCA循环。

2.3 严格材料质量控制

对于涉及工程建设活动五大要素: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中材料的质量对施工安全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建筑材料、周转材料的各项验收程序和验收标准,包括材料的供应方定期审核,进场的数量、规格、外观检查、质保资料的复核、抽样送检的程序、使用申请的落实,确保建筑材料、周转材料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2.4 着手技能、意识和责任的提高

人是工程建设活动五大要素的关键环节,没有人的行为就没有工程建设活动。但人的不安全行为又是诱发事故发生的两大致因之一。建筑业作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行业之一,不能片面的追求高学历、高技能。但对其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和安全意识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培训、考核、录用机制,努力提高工人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是施工企业义不容辞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要让工人明白技能是就业的前提,安全是生存的保证,文明是素质的体现。

2.5 狠抓事故责任追究,走依法抓安全之路

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日益健全的今天,依法追究重大责任事故是乱世用重典的猛药。党和国家在抓好安全工作和追究重大责任事故的立法上先后出台了《刑法》《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建设部的一系列部令和规章。

根据建设部3号令,工程建设活动中如发生一人死亡的属四级重大事故,如果该事故属责任事故,按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第一百三十五条的量刑规定,即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为了严肃法纪,把安全工作作为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必须从法治的角度出发,查处一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克扣安全技术措施投入、视建筑工人生命如草芥的大案、要案。做到查处一批,教育一片,促使安全管理的到位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施工安全技术是工程建设活动中管理科学、材料科学、机械理论等各学科的交叉,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解决必然出现的安全问题的钥匙。不仅是施工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项重大的课题。因此不仅要从宏观上建立一套完整科学且能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可及时调整的管理机制,同时还要从微观上解决生产活动中涉及的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的综合调度各项程序,从而达到生产环节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1]冯文峰.新形势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要点溯源[J].山西建筑,2010,36(15):207-208.

猜你喜欢
专项方案施工
烂脸了急救方案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30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陕西画报(2018年6期)2018-02-25 01:37:20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34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 16:20:18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