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胜谷
中国双轨制宏观调控政策分析及建议
□文/马胜谷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宏观调控一直是双轨并行:总是避免不了在市场手段之外加上行政手段,在总量调控之外加上结构性调控。本文基于中国宏观调控的特殊背景,总结中国双轨制宏观调控实践,进而提出现阶段宏观调控建议。
双轨制;宏观调控;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的、稳定的30年高速增长。但是,由于历史遗留的旧问题和现阶段发展所遇到的新问题,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均衡因素。
一是中国的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很容易对下一个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投资上容易出现“潮涌现象”。基于企业投资建厂时信息不完全,尤其是“行业内企业总数目不确定”这一基本因素,投资者的个人理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导致集体的非理性结果,而这一结果便是产能过剩,因而资源配置的中长期效率并不高。
二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到现阶段为止,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这样一种格局:东部沿海地区明显快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中部地区。中国经济发展区域差距较为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依旧。
三是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基于我国特殊户籍制度,过去,中国70%左右人口是农民。到目前为止,伴随城市化进程,中国农村人口已经转移出去了33%左右,但还有35%~40%的人口仍留在农村,城乡二元结构及城乡差距仍然存在。
四是中国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目前,中国收入分配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穷人和富人所占的人口比例较大,而中等收入所占人口比例较小,而且这种差距还在扩大。
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国始终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政策,即在市场手段之外加上行政手段,总量调控之外加上结构性调控这样一种双轨并行的宏观调控政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自发生至今已有两年有余,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相对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却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优势”。主流经济学派开始进行反思,认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轨制宏观调控政策,忽然具有了某种合理性与可借鉴的价值。其实为主流经济学所青睐的所谓明智选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轨制宏观调控,也不过是中国特定发展阶段的无奈之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市场相对还不发达、不完善,经济结构急剧变动,这就使得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同于主流经济学所倡导的宏观调控政策,因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轨制宏观调控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合理性,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恰好验证了这点。总体而言,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可以概括为:
1、强调扩大内需,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从生产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从依赖第二产业逐渐调整到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发挥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的作用;从需求角度来看,逐步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最重要的是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从经济增长方式上来看,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调整到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
2、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中部振兴、西部开发战略。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速推进,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格局。
东部重点区域经济的崛起,对相关区域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举足轻重。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及以渤海沿岸和黄海部分沿岸地区为主体的环渤海经济区,以其强劲的带动能量,将经济发展的大潮由南向北推移、由东向西拓展。
作为承东启西的节点区域,包括山西、河南、安徽等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0%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又是国家综合运输网络的中心区域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加强东西南北各区域的协调合作,已在我国区域合作机制创新中形成新的突破。中部地区围绕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正在着力解决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矛盾,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此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3、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逐步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市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城市数量增加的过程。首先,城市化促使大量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其次,城市化可以带动农村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再次,城市化还可以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最后,城市化更有利于城市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改善城乡二元结构。
4、努力探寻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收入合理分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经之路,也是改革的重点。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中国始终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公平机会,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在过去30年,特别是在此次危机中,中国特色的双轨制宏观调控所体现出来的某些特有的“优势”,或许是现阶段中国所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问题。基于中国现阶段面临着体制转轨、结构调整的需要,后危机时代中国究竟该执行怎样的宏观调控政策,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实现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供给管理是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其中包括对劳动力、工资、价格、产量增长等管理与调节。所谓“供给管理”,与经济学中的“需求管理”是一对概念,后者强调的是需求角度实施扩张或收缩的宏观调控,而前者强调的是基于供给视角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宏观调控。对于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突出的中国来说,传统的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并不适合中国,需求管理在总量扩张上或许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但对于结构转型和结构优化所起作用甚微。中国要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宏观政策的导向要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消除束缚经济增长的各种屏障,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经济效率。因此,中国政府未来的宏观调控主基调应该是突出供给管理:
(1)打破垄断,增加有效供给。当前经济中,一方面存在大量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又存在供给短缺。只有打破垄断,加强竞争,才能便于有效供给增加。
(2)优化投资结构。良好的投资结构,一方面可以改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还有利于需求结构的调整。
(3)加强财税体制改革。可以看到,大量的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出让,过于依赖来自于各个部委的项目财政,而这些项目又没有对应的配套资金,带来行政效率的低下。因此,财税改革最需要重审中央与地方税收分成机制,积极推进公共财政“资产负债表”改革。
2、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中国宏观调控始终面临着这样的两难问题:究竟是为了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牺牲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的目标,还是为了未来经济增长的平稳有序、协调可持续而宁愿容忍当前较低的经济增速,面对两难所作的抉择,将决定未来宏观调控的方向。因此,中国迫切需要进行经济体制转型,以实现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中,政府不仅要强调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与要素投入结构这三块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收入分配结构、体制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总之,结构调整将是未来中国宏观调控的一条主线。
3、合理的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8年的44.94%,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基本实现了宏观调控重心从工业化向城市化、城镇化转变,而且城市化进程还在进一步加速。
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对改变整个经济结构、创造市场、提高生产力、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思考:(1)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他们的就业问题能否有保障;(2)所谓的“农民工”等外来人口,他们承担着和当地人一样的纳税义务,他们能否享受到与当地人平等的城市居民待遇;(3)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能否得到妥当安排;(4)面对昂贵的住房价格,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能否得到保障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城市化进程不易过快,而是要把城市化进程调控在合理的进程中。
4、推进市场化改革。秦晓认为,政府过多的干预市场,必然会破坏价格机制,破坏资源配置,也容易造成权力和资本的结合。因此,中国迫切需要推进市场化改革,以确保中国经济健康、良性、有序地发展。首先,要推进市场化改革,就务必要确保市场运行的前提,即确保公民的私有财产的权利;其次,要推进市场化改革,就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自主作用,让社会资源按经济规律进行配置,培育并鼓励企业成为投资和经营的真正主体,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打破垄断,加强竞争,扩大就业,促进中国经济良性发展;最后,要推进市场化改革。在税收方面,要有合理的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支出的透明化,让纳税人了解税收支出的去向以及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因此,推进公共财政“资产负债表”改革尤为必要。
面临国际日益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国在寻求经济可持续性增长过程中,能否再次精准地提出具有高瞻远瞩的宏观调整政策,这是对中国政府提出的严峻考验。可见,中国的宏观调控之路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1]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研究,2010.11.
[2]樊纲.中国经济需要下一个30年高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与展望.新华文摘,2009.
[3]刘福寿.金融危机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学动态,2010.9.
[4]李稻葵.论改革和中国经济崛起对经济学的贡献.经济学动态,2011.2.
F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