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晨霞
河南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张晨霞
本文从河南省能源可持续发展已经取得的成就出发,分析河南省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只有通过优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才能保证河南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链;附加值;能源;可持续发展
F127
A
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河南省能源开发利用在国家能源安全及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已经开始实施的一系列举措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能源瓶颈给河南省能源发展带来的冲击,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仍将是今后能源生产的重中之重。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会对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何合理安排河南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一)河南省能源在国家能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明确支持河南等省份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加快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优势产业发展,为河南能源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为做大做强能源产业提供了战略机遇。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煤层气大省,同时也是国家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截至2010年底,河南省煤炭产量已经连续28年保持全国第三,是国家规划建设的13个全国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又紧邻山西、陕西煤炭大省,交通便利,煤炭输入输出通道畅通,担负向中南、华东地区供煤的任务;河南省不但是煤炭资源大省,也是煤层气资源大省,全省2,000米以上浅部煤层气资源约1万亿立方米。河南省水资源较为丰富,一大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为河南火电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用水保证;河南电网处于全国联网中心位置,电力外送通达,在国家电力规划布局中是华中乃至全国重要的火电基地,担负华中电网南北水火电调剂运行的火电补偿任务,良好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为加快能源基地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西气东输”、“川气入豫”等工程为改善河南省能源供应结构提供了条件。
(二)河南省能源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就
1、能源节约和安全生产成效显著。国有重点煤矿节能状况得到改善,资源回收率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55%;省管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35.67%,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降低24.49%和24.54%,提前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电力生产和运行节能效果明显,火电机组供电标煤耗达到390克燉千瓦时,五年降低25克燉千瓦时;省网线损率达到5.85%,比2000年降低1.3个百分点。能源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煤矿安全改造投入加大,国有重点煤矿基本建立了瓦斯监测监控联网系统,防治水平提高,原煤百万吨死亡率达到1.17,较“十五”初期降低50%以上;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不断改善,抗灾害能力明显提高,城市供电紧急预案和电网“黑启动”方案相继出台。
2、能源体制改革取得一定进展。能源领域投资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基本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煤炭企业主辅分离取得进展,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深入,国有煤矿政策性破产工作稳步推进。能源价格体制逐步理顺,电煤指导价取消,煤炭价格实现市场化;电价改革逐步深入,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标杆电价”、“煤电联动”等政策相继实施。电力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厂网分开基本完成,发电则从建设到经营基本形成多种投资主体有序竞争的局面。
(三)河南省能源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资源和环境制约日益加大。能源发展面临的资源制约越来越大,资源接续能力不强。河南省煤炭资源地质勘查滞后,勘查程度不高,保有储量仅占全国的2.4%,可供建井的后备精查储量不足,储采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煤炭后继生产面临较大压力。受资源限制,天然气和石油产量下降,供需矛盾突出。水能资源有限,经济可利用水电资源基本开发殆尽,风能资源不够丰富,太阳能发电成本仍然较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受环境制约不断增大,煤炭生产引起的地表沉陷、矸石堆积、瓦斯和粉尘排放等对环境影响日趋严重,大量抽放矿井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明显下降,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使改善生态环境的难度和压力增大。
2、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亟待缓解,煤炭供需平衡受价格影响时常波动,电力供应相对富裕,天然气供应日趋紧张。煤炭生产结构相对松散,小煤矿数量较多,产业集中度低,平均单个矿井规模较小。电网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地区存在有电送不出、有电用不上的现象,部分偏远深山区还有无电住户。能源消费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占主体地位,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清洁能源比重偏小。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对缓慢,风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发电没有实质性进展,农村沼气普及率较低,丰富的秸秆等可再生能源还未得到有效利用。
3、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河南省能源生产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损失浪费较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高于东部先进省份。相当一部分煤矿生产仍是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手工作业并存,矿井技术装备水平低下,煤炭洗选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资源回收率和煤炭洗选效率较低。煤炭开采中采富弃贫现象普遍存在,小煤窑私挖滥采屡禁不止,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全省火电机组供电标煤耗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电网低压线损率远高于省网,电力行业节能降耗任务很重。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较低,仍存在大量分散供热的低效率燃煤小锅炉。
在河南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正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集团)通过资产重组、行业整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来实现企业的扩张和发展,以此达到资源配置和资产运营的最佳绩效并发展壮大,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唯一路径选择,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在企业、产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越来越强调通过构建和延伸产业链,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现阶段,市场竞争已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整个产业链中多个企业的协同竞争,区域之间的竞争也由产业层面的竞争过渡到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层面的竞争。通过能源产业链的扩展优化,增加产业附加值,全面提升河南省产业群竞争力水平,从而增强河南省企业集团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其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对于促进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现实意义。对于保障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一定意义。
(一)市场导向性决定了产业链环节及其布局的可变性。产业链的形成与演化是市场导向的结果。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的多维性和可变性,决定了作为市场主体的产业链群体内的各个产业部门,必然不断调整自身经济行为,表现为产业链的适应性调整。这种调整包括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是产业链环的增删调整,即社会需求较大的环节不断得以扩张、补充,反之则逐渐隐退成为功能性环节;二是产业链的空间分布调整,即在地域比较优势基础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资源禀赋条件也在不断改变,一部分原来资源赋存条件不理想的区域,有可能在新的市场需求下凸显其比较优势,从而使某一特定产业部门的布局从其他区域转移到该区域。
(二)规模经济要求促成产业链环节的布局调整。现实的产业布局往往是依据区域优势资源赋存条件形成的,区域行政壁垒、市场壁垒等因素的存在,使各区域产业布局呈现结构雷同、重复建设的特点,煤炭产业链发展明显地表现出这一趋势。在封闭经济模型中,各地区一般都有建立相对完整、相对齐备的产业体系的内在经济冲动,即便本地区没有相应的资源条件也可从区外组织能源、原材料、人力资源、资金等建立相关产业部门,地区间产业结构容易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地区产业结构雷同、产品结构趋同。地区产业结构雷同的经济后果是:单个区域产业部门难以达到经济规模,不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然而,必要的经济规模是产业部门得以良好发展的内在要求之一。规模经济要求客观需要各地区在开放视野内审视区域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部门,从而重新调整该产业部门的空间布局。在产业链分析层面上,这就表现为产业链环的空间布局调整。
(三)区域间的激烈博弈引起产业链环的空间布局调整。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并不必然排斥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宏观调控行为。地方政府作为区域体利益的代理人,通常都会参与、甚至干预区域企业的经济活动。地方政府对区域范围内经济活动的这种介入有指导性和指令性两种形式,但其目的都仅有一个,即维护区域本位利益最大化。现实生活中地区贸易壁垒,其实都是地区间对某些经济权益争夺的表现形式。无论其形式表现为何种类型或者达到何种程度,都必然使得一定的经济资源在地区间动态转移。这种资源的动态转移体现为产业部门在特定区域内的繁荣与萧条,在产业链层面也同时表现为产业链环的空间动态调整。
(一)加强政府政策的引导和调控,发挥政府在能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协调和保障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的缺陷使得部分短期利益企业不可能完全按照国家的战略方针来进行操作。因此,政府应积极发挥信息优势、政策优势,引导和鼓励全省企业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资源开采环节、资源消耗环节、废弃物产生环节、再生资源环节、消费环节实现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勘察、开发与利用进行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与引导,比如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对能源型企业的生产与运营进行思想引导,制定一些带有能源倾向性的政策与规章制度,引导能源型企业进行合理与合法的资源勘察、开采。大力宣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资源生产理念,进一步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明晰探矿权、采矿权的相关规定以及重要矿种的管理等措施,从而加强政府政策的引导与调控。
(二)大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实现产业链优化升级。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看,产业链是产品链、价值链和知识链的集合体,其中知识链是核心。产业链中的知识转移,既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并构建战略联盟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产业链中知识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在产业链的演化过程中,知识的作用日趋明显并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产业对接等方面,知识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要素,对于产业链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目前产业链的总体演进状态处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过渡阶段,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对产业链演化升级的制约日益突出。为此,建议立足科学发展,瞄准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以提升产业链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主导,抓好重点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重大关键技术;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有效模式,促进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战略层面上的有效结合,突破相关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体制约束,形成一批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联合舰队,以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国家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培养基地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实施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为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提供保障。
(三)优化管控模式,提高产业链竞争力。产业链运作的好坏以及整个产业链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链核心煤炭企业的协调能力,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产业链的信息交换中心,产业链的运作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链上的信息交换质量;二是产业链上物流集散的“调度中心”,核心企业扮演了对物流集散、配送进行“调度”的角色,以保证各个节点都能在正确的时间得到正确品种和正确数量的产品;三是产业链上资金周转中心。产业链不仅是一条联结供应商到消费者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各节点企业必须同步、协调运行,否则不仅会影响产业链的正常运行,而且可能导致产业链瘫痪。因此,作为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应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树立以产业链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重视从产业的角度来实现对产业链的调控、整合,协调好参与者的个人利益与产业链的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使链上各个合作伙伴从以前单纯的竞争关系发展到“竞争-合作”关系,不断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竞争力。
(四)加强自主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企业应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的采、选、冶回收率,降低损耗率;调整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加强对共伴生矿产的处理回收率,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对“三废”进行回收利用与再处理。应大力发展以先进技术为主体的洁净环保技术,积极采用先进的炼焦、采、选、冶等技术,如大容积焦炉、连续冶炼技术、配型技术、干熄和干燥技术等均是可供选择的技术。形成集约化、大型化便于深加工与高效精细分离,以生产出较多的高附加值精化产品和高附加值矿产品。其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应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对能源产业进行改造,使其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提高产品结构和层次,并进行优化升级,改善资源产业的经营方式,推动资源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洁净、安全和综合利用的方式转变;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培育与发展新兴产业,改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并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可选择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创新方式的选择可以灵活化、实用化。
(五)积极寻求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积极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煤层气资源。加强资源勘查,提高开发效率,稳定油气产量。加快油气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油气输配网络系统。努力引进省外油气资源,发展油气替代燃料,提高供给能力。调整用气结构,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合理安排工业项目用气。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小水电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河南省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优势,加快推广农村户用及大中型沼气工程,积极发展秸秆、沼气、垃圾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鼓励开发利用生物液体燃料和固体成型燃料。因地制宜开发风电、小水电、太阳能发电,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绿色能源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实效”的原则,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开展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以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扶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鼓励生产使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积极推广新型省柴节煤炉灶。加快开发小水电资源,积极推进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尽快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和太阳房等。充分利用宜农宜林荒地、荒坡等土地资源,鼓励种植甜高粱、速生林等能源植物。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1]严陆光.积极构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J].大众电力,2009.3.
[2]刘琦.切实推进结构调整增强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J].宏观经济管理,2009.5.
[3]赵娇.国外能源发展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及我国能源政策选择 [J].河南社会科学,2010.3.
[4]胡晓龙.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4.
[5]张矿明,黄文辉.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方案选择与评价[J].资源与产业,2010.4.
[6]张晨霞.资产重组在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有效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7.
[7]杜祥琬.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