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斌 胡云峰 胡松涛
(武胜县蚕桑局,四川 武胜 638400)
我县土质优良,气候温和,具有得天独厚的栽桑养蚕条件。自古以来,农桑并举,栽桑养蚕曾有过辉煌的成就。上世纪90年代初,有四边桑8000万株,全县发种24万张,产茧500万kg,农民养蚕收入6000余万元,居全省第三位,原南充地区第一位。此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受市场起伏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县蚕业开始下滑,到2003年陷入最低谷。2004年,我县蚕茧收烘、加工、蚕种生产环节全面进行改制,通过整合资源,新组建了产业化龙头企业——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公司。县委、县府也将蚕桑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出台了《加快蚕桑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做大做强做优武胜蚕桑产业的决定》等促进发展的重要文件,增加投入、加大力度,重抓退耕还桑、设施配套建设、技术推广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蚕桑生产的恢复性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县有桑树4980万株,全年发种3.96万余张,收茧115.6万kg,农民养蚕收入3000万元;建有共育室25个,省力化蚕台1619处,室外简易大棚73个,消毒池1819口,推广纸板方格蔟25万片,间种海椒、花生466.7hm2,种植桑枝食用菌5000余袋。
我县现有桑树4980万株,其中四边桑3200万株,桑园1666.7hm2,桑树资源充足。但由于四边桑零星分散,农民不重视,管理跟不上,造成树龄老化,病虫为害、农药污染严重,可利用率低。近几年虽然利用退耕还林政策成片栽植桑园1333.3hm2,但由于行情不景气,蚕农重栽轻管,良桑率低,大多数还没有形成生产能力。
全县3万多户蚕农分布在31个乡镇、278个村、2618个社,而年养蚕量在10张以上的只有81户,5张以上的只有600户,户平年养蚕量不足一张,普遍存在养“簸簸蚕、分分纸”,且乡镇间发展很不平衡,石盘、龙庭、烈面、赛马等乡镇年养蚕2000余张,而万善、鸣钟等乡镇年发种不足200张。由于规模小,主观上得不到人们的重视,蚕桑收入占农户家庭收入比重低,客观上承受市场风浪冲击的能力小。“家家有点桑,户户养点蚕”的零星分散经营格局既不利于集约化经营,又不利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
我县80%以上的养蚕户无消毒池和专用蚕室,人蚕畜同居一室,口袋屋养蚕普遍存在,养蚕设施简陋、不齐全,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难以有效消毒防病,病害损失大,直接影响养蚕单产的提高。同时,新技术应用缓慢,小蚕共育、省力化饲养、优良蔟具应用等标准化技术推广普及程度不高,粗放、原始的经营格局没有得到较大改变。
一方面,我县蚕业分属蚕桑、农业、商务等部门管理,缺乏一套有效的利益调节机制来协调产、供、销各环节的利益关系,龙头企业和蚕农各方的利益没有保障,难以有效地调动各方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在推进蚕桑产业化进程中,尽管成立了25个蚕业合作社,但因多种原因都难以真正运作发挥作用,造成蚕农与企业自顾利益,随市场行情大起大落。由于作为产业发展主体的蚕农与企业收益都依赖于市场,而不愿投入过多用于产业发展,致使我县蚕桑生产的稳定性差,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全球经济前景及市场情绪日趋乐观,发达国家消费信心增强,丝绸消费需求回升,茧丝行业出口整体上向好回升,带动蚕茧价格急剧回暖,蚕农养蚕积极性明显提高。
我县通过推进蚕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大育苗、大栽桑”战略,走出了“四边桑、间作桑、小桑园”三结合栽桑的路子,形成了以国道212、省道304沿线和嘉陵江流域的蚕桑产业带,和以石盘、飞龙、白坪、双星、沿口、中心、烈面、赛马、龙庭等为重点的蚕桑基地乡镇,飞龙宝塔山村、白坪裕丰村等19个蚕桑特色村建设已初具规模。农民有栽桑养蚕的传统习惯,有一支较有实力的技术队伍,有集蚕桑生产、蚕茧收烘、缫丝出口为一体的蚕桑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蚕桑这一传统产业,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强调蚕桑丝绸工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我县被列为全省50强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县;市政府将蚕桑产业确定为特色产业,全市2个666.7hm2现代蚕桑产业示范区建设全部规划在武胜;蚕桑作为我县“两主两特”产业之一,县委、县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投入,每年县财政预算中安排200万元资金,大力扶持蚕桑产业发展,形成了加快蚕桑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按照“巩固提高,积极发展”的思路,逐步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优质蚕桑基地。一是根据我县土地、气候、劳力和产业条件,按照“收缩战线、整合资源、集中发展”的原则,重抓国道304线、南渝高速路和嘉陵江流域沿线19个乡镇113个村901个社的蚕桑生产发展工作;二是以上单产、提质量、降成本、增加蚕农收入、为丝厂提供优质原料为宗旨,由原来全县乡镇全面铺开的发展模式向集中成片发展方向转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沿口、双星、飞龙、龙庭、白坪、石盘六个乡镇,打造河东蚕桑产业发展带。
在传统养蚕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养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使蚕桑生产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提高养蚕的科技含量和效益。一是引进和推广农桑12号、农桑14号、湘7920、新一之濑等优良桑品种,加强桑树改造,提高良桑率;指导蚕农做好桑树修枝养型、除草、施肥、治虫等工作,强化桑园科学管护,做到栽植一片,管理一片,见效一片,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二是加强口袋蚕房的改造和小蚕共育室、省力化蚕台、消毒池等养蚕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普及集中发蚁、小蚕共育、大蚕蚕台育、自动上蔟等省力化养蚕配套技术,以减轻养蚕劳动强度,提高养蚕科技含量。重点指导专重户建好省力化蚕台、室外蚕棚,搞好自动上蔟,推广统防统消。还可考虑在桑园中就近建造室外蚕棚,以便于管理桑园、养蚕采叶节省劳力,提高养蚕效益。三是恢复建立蚕品种繁育基地,利用我县原蚕区桑园和配套资源优势,引进重庆市西里蚕种场,以其雄厚的技术、人力、物力、财力强化对我县原蚕区桑园的扩建、轮换及现有桑园的复壮管理,完善养蚕配套设施建设,以巩固原蚕基地建设,恢复蚕种制种功能,确保我县桑、蚕、种、茧、丝、绸产业化体系完整。
规模经营是实现蚕桑产业化的基础,在传统分散饲养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特色村、专重户为主体的蚕桑生产模式。一是搞好桑树流转,推行集桑养蚕。实行栽桑与养蚕分离的“小规模,大群体”新型蚕桑生产模式,大力引导养蚕能手与有桑但无条件养蚕的桑农签订桑叶供给协议,桑农将自家桑叶交予养蚕能手,由养蚕能手实施规模化、集约化养蚕,并根据所交桑叶数量向桑农返回一定数量的蚕茧或给付一定的现金。二是推行业主经营。积极宣传蚕桑在农村经济项目中规模效益的比较优势,制定吸引业主经营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通过“政策搭台,能人唱戏”方式,积极培育蚕桑业主。同时,定人定点定业主,从管桑、养蚕、上蔟以及养蚕设施的规划等各个方面对业主无偿服务,逐步实施蚕桑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三是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在基地乡镇和蚕桑特色村积极扶持养蚕专重户,每年从产业扶持项目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专门用于专重户的蚕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对养蚕达到一定规模、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专重户实行奖励,同时,龙头企业要在蚕需物资、优良蚕具等方面对专重户予以扶持,并从生产发展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对单张蚕种售茧超过一定标准的专重户实行价外补贴,全方位鼓励、支持专重户发展蚕桑生产。
针对当前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蚕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充分的实际,进一步探索完善以蚕业合作社为纽带的蚕桑生产组织形式,保障蚕农与龙头企业各方利益和积极性。一是进一步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对蚕业合作社在产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积极引导并支持蚕业合作社不断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成效,通过培训教育、完善机制、规范动作,增强蚕农与合作社的市场意识,提高蚕农、合作社面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二是进一步理顺并密切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与蚕业合作社签订“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蚕茧收购保护价协议,自觉将蚕茧生产主体与销售主体的利益连为一体,使他们真正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有效促进蚕桑生产由零星分散、不成规模、粗放经营的传统蚕业向集中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蚕业转变。
以管好桑园、搞好蚕桑资源综合开发为目标,充分挖掘桑园以及蚕桑副产物的利用价值,提高栽桑养蚕总体效益。一是搞好桑园综合利用,大力推广“桑+菜”、“桑+花生”、“桑+草+牧”、“桑+药材”、“桑+畜”等生态高效间套种模式,积极引导有条件的蚕农发展桑园林下养鸡,提高桑园土地利用率。二是搞好桑枝、蚕沙等蚕桑副产物的开发利用,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适度扩大桑枝食用菌种植规模,同时加强桑葚酒、雄蛾酒、桑白皮、蚕沙枕等蚕桑副产品的开发力度。三是打造观光旅游蚕业,在666.7hm2现代蚕业示范园中心片区,加强桑园管理,完善配套设施,形成田成方、土成形、路成网、渠配套、桑成园的新农村景象,着力培育以蚕桑为背景的“蚕家乐”,吸引游客前来品桑叶茶、吃蚕家菜、喝桑葚酒,体验蚕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