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晶
(河南科技学院中文系,河南新乡453003)
泱泱宏阔、深邃厚重的中原文化和古老的黄河文明散发着永不衰退的魅力,其影响可以说是持续的、深远的,对于河南当代先锋诗歌也不例外。经过了几代诗人前赴后继的艰难探索之后,河南当代先锋诗歌呈现出一种高标独具、个性十足、思想浓厚的可喜局面,在创作技艺上也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冲击力。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论域中的河南当代先锋诗歌,是指在诗歌精神和诗歌技艺方面具有现代主义特征和现代性的诗歌。我们都知道,河南当代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和诗歌作品,但是有的诗歌更接近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特征,有的则更多地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本文所说的河南当代先锋诗歌就属于后者。从时间上属于1985年以降,从精神传承而言则是以西方现代主义为话语资源的那部分诗歌。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降,由于受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中国许多作家摒弃了中国优秀的文学资源,盲目地加入崇洋媚外的行列中,并且不加辨别地将之照单全收,从而丧失了创作主体言说的主动性和自为性。河南当代诗人却不人云亦云,始终有条不紊地践行着自己的诗歌理念。从总体创作上看,河南当代先锋诗歌有以下两个显豁的美学特征:
抒情,是诗歌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也是诗歌具有恒久魅力的原因所在。古人陆机云:诗缘情而绮靡;西方文学家华兹华斯说: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味的情感。诗人要“谛听自己的内心,在谛听中靠拢人性的本质,通过冥想遐思,捕捉生命的奥秘,由此把握有限人生中的瞬间意义”[1]36。河南当代诗人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承继了诗歌的优秀抒情传统,并赋予其以现代意义,这在西方思想左右诗人创作的当代诗坛,在叙事因素大举进攻并占领诗歌主要阵地的当下,是异常艰难而弥足珍贵的。河南当代诗歌中有很多优秀的抒情诗人和抒情诗歌作品。比如蓝蓝的这首《五月》:
……亲爱的绿杨树,你来,/——还有你,躺倒的麦穗请让我在你们身上/靠一会儿/从你们宽广的茎秆里/走出去——/阳光多么好,大地/多么慈祥/还有几只麻雀在麦场里/叫着——“古老的五月”/——它们会说拉丁语?
久居城市的人,很多感官会变得麻木,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索然寡味。但是,蓝蓝却始终对自然抱有感恩之情,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切,包括有生命的、没有生命的,都是上帝最好的恩赐,人应该享受而不是践踏这个礼物。在这首诗中,蓝蓝感情浓而不烈,风格清得有味,拟人手法的运用,充满了天真的童趣,足见诗人的赤子之心。古人崇尚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这首诗不正是这样的境界吗?
除了蓝蓝之外,另一位女诗人扶桑的作品同样情真意切,值得称道。比如这首《眺望——1996年夏过神女峰》:“为何他一去不回,/为何他消息全无?//为何你衣衫单薄的身影如此/猛烈地撞击及我的胸口//何其相似的/你的,我的,孤独//女人的,眺望的,孤独/——爱情的孤独//……你不能收回目光/尽管已眺望千年尽管已千年失望//活着你不得不说服自己/必须坚信那微茫的希望//一张脸沉默着/一颗心苍凉//……过神女峰时天色昏黄/一场雨骤然夺眶//身边游客欣喜若狂/因为终于望见了你千年的//悲伤”。这首诗与舒婷那首广为人之的《神女峰》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扶桑的这首诗的抒情色彩更浓。更为难得的是,扶桑把对神女峰一生的思考,上升到了当代女性感情困境和悲剧命运的高度,摆脱了就事论事的狭隘思想限制,“为何你衣衫单薄的身影如此/猛烈地撞击及我的胸口//何其相似的/你的,我的,孤独//女人的,眺望的,孤独/——爱情的孤独”。另外,在诗歌的最后,诗人点出了包括神女峰在内的女性在爱情方面独立自主意识的觉醒,以及敢于表达压抑太久的情感的勇气,“过神女峰时天色昏黄/一场雨骤然夺眶//身边游客欣喜若狂/因为终于望见了你千年的//悲伤”。当然,本文所说的抒情是指有感而发,而不是所谓的人为拔高的、有凌空蹈虚之嫌的虚情假意。另外,抒情不是滥情,要有节制,蓝蓝说:“仅有感情是不够的,表达准确需要高度的智慧活动。诗人把生活中的感情带入诗歌,使它成为另外一种感情 。”[2]232-233诗人汗漫也曾经说过,“抒情作为诗歌的本质,被我一贯认同。叙述、细节的强化和引人,应该有利于制止滥情和浮华,像爱尔兰诗人希内那样使充满道德深度的抒情美感更加隐蔽、内在,而不是走向无情、绝情”。倡导诗歌的抒情,并不是完全否定叙事、戏剧化等其他诗歌言说方式的介入。瑞士诗学家施塔格尔指出,一首“抒情式”的诗,仅仅由于“抒情式”在这首诗里占主要地位,我们才说这首诗是“抒情式”的,纯“抒情式”的诗作是不存在的,它必然会有“叙事式”的和“戏剧式”的因素的参与,参与的方式与程度不同,造成了古往今来的抒情诗作无限丰富的多样性[3]5。叙事性、戏剧性等因素的加强,不但没有减损诗歌抒情的特性,反而扩宽了抒情诗的表现空间,是对绝对的、无节制的抒情的一种匡正。请看蓝蓝的这首诗:
你闭着眼睛/你的头还靠在我怀中/整个下午——/我去书店买书,骑车/路过商店和剧院/在楼梯拐弯处遇见/收废品的乡下人/……你来,我转过身/手指轻轻拢顺你的黑发/一遍又一遍 直到/你说:我们该回去了……/走在大街上时,我抬头看见/黄昏里刚亮起的一颗星星——《幸福生活》
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的爱情诗《当你老了》,之所以闻名于世,其中原因之一是爱情被赋予了世俗意义更具有亲切的质感。蓝蓝的这首诗也是如此。对于爱情的讴歌,诗人没有落入窠臼地大写特写花前月下,而是将一对爱人置于最喧闹、最习见的市井。两个人的爱情也没有小说里描写的惊天动地,海誓山盟,却有着平凡人的安宁和恬淡。几个生活中的细节描摹,生活中的平淡中的小情趣,平常动作中的恩爱之情跃然纸上,“整个下午——/我去书店买书,骑车/路过商店和剧院/在楼梯拐弯处遇见/收废品的乡下/……你来,我转过身/手指轻轻拢顺你的黑发/一遍又一遍”。爱情,如果不落入实际生活的穿衣吃饭中去,便不可能天长地久。诗人在生活中,读懂了爱的真谛。另外,杜涯的许多融入叙事因素的抒情诗也非常值得称道,比如《桃花》、《春天的声音》等等。正如诗评家刘翔而言:“当代抒情诗歌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些优秀的抒情诗体现的向上的精神光芒令人感佩。诗歌精神与抒情诗唇齿相依,确切地说,积极的诗歌精神是抒情诗的脏腑和灵魂。好的抒情诗是技巧和精神、心智与情感的完美综合。”河南当代诗歌正是朝着这个最高目标在抒情的道路上艰难地跋涉。
中原文化最重的一个品质是开放性和永不停止的创新精神。河南当代诗人深得中原文化精髓,不断占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诗歌堡垒,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中最有成就的当数平顶山诗人森子。
森子的先锋性,既体现在他直面并且主动进入当代诗歌写作的困境,努力寻求一种更为切合当下人的生存处境与精神处境的写作理念;同时也体现在他为实现写作理念而进行的写作方式的探索与实验上。
进入90年代,森子的诗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从抒情的主体型转向了反讽式的修辞,这是现代诗歌写作的有益尝试。正如森子自己所言:“90年代是中国诗人经历蜕变的时期,外界的挤压,生存之负荷,使90年代的诗人承受着空前的压力。来自诗歌内部的声音,更是要求诗人自省、定位,重新确立自己的身份……落实在写作中就成了90年代诗歌特有的稳健、扎实、具体、综合、叙事的风貌。”森子在叙事、反讽、转喻等多种修辞方法上都有很成功的尝试。有学者认为,1997年完成的组诗《夜布谷》(向夜晚借20节车厢),是诗人创作出现新的变化标志性作品,融入了诗人更多的技艺和思想。比如《夜布谷》之二:
比夜晚更黑的是顾城的眼睛/他看到光明比精神之煤黑十倍/他看到斧头比死神还要聪明/结束自己,干吗先要结束别人/你看到了比所有网络悲剧/更大的悲剧,做惯了世俗喜剧的俘虏/谁还去读莎士比亚、易卜生/睁开眼睛就可以窥视一切/谁还会拥有私生活?一杯茶水新闻/一次桑拿曝光,泛起几多肥皂泡
学者郭瑶琴曾对这首诗有过非常恰切的诠释,他认为:“这首诗的前4行所写的‘顾城事件’被诗人转喻为当下世俗文化支配下的时代风貌:顾城《一代人》中的‘黑色’、‘光明’以及事件中的‘斧头’这三个意象在特定的语境中成为反讽。而且,在现代社会中,比网络对人的异化造成的悲剧那种‘更大的悲剧’(后6行),则是人成了图像的俘虏—不仅传统中伟大的人文经典被冷落,人的私生活也成了世俗调侃的作料。在《夜布谷》这组诗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图像世界的虚幻性、欺骗性和不可捉摸性。”[4]诗人之死,曾被人们作为诗歌事件而津津乐道,森子却从最世俗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疑虑和看法“他看到斧头比死神还要聪明/结束自己,干吗先要结束别人”;同时对网络的出现及网络的狂欢现象也表现出了一个诗人独有的理性思考和批判意识。反讽和转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了诗歌的张力和包容力,同时亦使诗歌具有了思辨色彩和智性品质。再比如这首《废灯泡》:
灯丝断了,它从光明的位置退休/它最后的一眨眼解除高烧/回到寒冷而透明的废品博物馆/我记得孩子是怎样处理废灯泡的/“啪”的一声,听个响儿/宁为玉碎,不求瓦全/灯的死法如此悲壮/除此之外,灯还有什么用/象征,对。模仿,对/它是从生产线下来的太阳的模型/它饱满的真空形成小宇宙/发明家爱迪生对它情有独钟/光和玻璃是乌托邦的建筑/在每一家庭的理想国中/人只是一个快乐的囚徒/灯泡废弃的大脑依然可爱/如果你家有孩子千万不要存废灯泡/它物质的属性易碎、扎手/因此,对一只废灯泡执行死刑是必然的/就像我们不断埋葬昨天的理想/还会有别的光线照进肉体的角落/还会有灯的嫡孙守着空缺/真是这样,确实是这样/两年前,这座城市的一家灯泡厂关闭了/厂区地皮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生产线上的女工被安置到一家医药商店/调侃的人也许会说: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药,不是光
在这首诗中,森子从日常生活的细节诉说开始,最后指向一种哲学的、存在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灯泡生命的脆弱,寿命短暂,被人类随意处置、破坏,没有什么更大的价值可言,甚至,为了最庸俗的经济利益,“两年前,这座城市的一家灯泡厂关闭了/厂区地皮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生产线上的女工被安置到一家医药商店/调侃的人也许会说: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药,不是光”;但是,在爱迪生发明它时,“它是从生产线下来的太阳的模型/它饱满的真空形成小宇宙/发明家爱迪生对它情有独钟/光和玻璃是乌托邦的建筑/在每一家庭的理想国中/人只是一个快乐的囚徒/灯泡废弃的大脑依然可爱”。诗人通过对灯泡两种不同遭际的对比,完成了反讽以及对现代人信仰真空、毫无精神追求的生活状态的忧虑与批判,“对一只废灯泡执行死刑是必然的/就像我们不断埋葬昨天的理想/还会有别的光线照进肉体的角落”。
森子是一个勇于实验和创新的诗人,他在吸收新的诗歌写作方式的同时,又融入了个人的独特技艺(如叙事的转喻),是河南当代诗歌中最具创新意识的诗人。除了森子之外,河南另一位具有精神标杆性质的诗人罗羽也极具创新和探索精神。尤其是在他蓄势待发,沉寂十年复出之后,他的诗歌从“早期的单一的抒情转向叙述、超现实对接、现实介入,其视野和复杂性上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和加深。”(森子语)罗羽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诗歌写作高手,他总是能够赋予最日常的生活场景以奇幻的想象,并擅长使用最新奇的、最出人意料的比喻和意象,完成现实和幻想的对接。而且诗人罗羽在不减损诗歌文体优越性的同时,又尽量保持介入现实和批判的深度,完美地表现出了河南诗人的独特诗学追求。另外,耿占春的智性哲思、蓝蓝、杜涯的深度意象运用和叙事因素的介入,都是值得称道的。
中国漫长的诗歌发展历程有力地证明了一点,诗歌毕竟是有文体特征和优越性的。依笔者之见,优秀或曰有效的诗歌应该具有技艺(诗形)和经验(诗质)双重品格。河南当代诗人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平衡点。进入新世纪以来,底层写作(或打工诗歌)越来越引起学术界和读者的青睐。但是,过分地强调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介入现实,文学不可避免地滑向了单向度的道德优势诉求,而忽视了文学尤其是诗歌自身的审美本质规约。从这个角度讲,河南当代诗歌恰好为底层写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最好范式。
[1]陈仲义.体验的亲历、本真和自明[A].最新先锋诗论选[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蓝蓝.内心生活[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
[3][瑞士]施塔格尔.诗学的基本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郭瑶琴.面具背后的历史之光——森子20世纪90年代诗歌创作探析[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