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 威
(新乡学院 艺术设计系,河南 新乡 453003)
屋顶花园是屋顶绿化的一种复杂形式,是指在屋顶绿化的基础上,把地面花园的部分设计手法应用于屋顶上,创造丰富的景观,为人们提供观光、休息、纳凉的场所[1]61。根据屋顶具体条件,屋顶花园主要选择小型乔木、低矮灌木、草坪和地被植物进行植物配置,并设置园路、座椅和园林小品等。这种绿化形式在欧美称为“Roof Garden”。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华北平原南部,自古就有“中州”“中原”之称,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新兴的制造业大省。近年来,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建设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绿化用地也不断被压缩。在常规露地绿化建设趋于饱和时,屋顶花园这种绿化方式成为适合城市绿化建设的一个选择。在屋顶花园建造方面,建造技术目前比较为大家所重视,相对来说忽视了屋顶花园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内容。屋顶花园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环境、生态效益,同时也要保证满足它所承载的社会、人文功能。如何建造科学、实用,既能充分发挥各种生态效益,又能满足人们审美需要、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的屋顶花园就成了一个十分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按照现代景观设计的方法,设计活动分为三个步骤,即分析、创造、决策。屋顶花园景观设计同样遵循这样的方法。首先对有待设计的场地进行综合分析、调研。这样的前期准备工作会直接影响设计的成败,是设计的“起点”和“基石”。对屋顶花园设计的分析内容包含三个方面:场地因素、自然气候因素、河南传统园林文化。基于对以上内容的分析结果,成为设计的理由和依据。
由于屋顶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屋顶花园设计与建造的技术难度相对于地面造园来说影响制约的因素更多。并非所有的屋顶都适合进行屋顶花园的建造,建筑本身的结构、给排水与荷载对于屋顶花园的安全性、规模、设计形式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总的来说,屋顶花园设计应“因地制宜”。
屋顶花园建设首先需要考虑建筑屋顶的承重能力,必须在可容许荷载以内,否则的话,屋顶可能出现裂纹或变形,严重的还可能会造成坍塌事故。
屋顶环境比较恶劣,气温高、光照强、风大、土层薄、保湿性差,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很大。
屋顶为非渗透层,防水排水是关键。雨水和浇灌用水需尽快排出,否则会造成植物根系腐烂,同时要考虑植物根系对防水层的破坏,防止屋顶渗漏。屋顶空间的形态以长方形居多,空间规整,缺乏变化,且空间面积相对地面偏小,构筑景观难度大。
气候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气候要素特征的总和,影响着人们的户外活动和植物的生长。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该市地处北纬35°,东经113°,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即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明朗。历年平均气温14.2℃,年降水量604.8 mm,无霜期217天。中原地区城市多具有类似的气候特征,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屋顶花园的设计应根据这些气候特征考虑植物配置策略与构景设计。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南宋之前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拥有洛阳、开封两座著名的古都,园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河南历史上曾有过众多闻名天下的园林,如隋炀帝建的“西苑”、宋徽宗建的“寿山艮岳”、北宋的皇家园林“金明池”、中国第一座私家园林——西晋石崇的“金谷园”,这些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河南古代园林除具有中国古典园林具有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地域性和民俗性特点:(1)河南园林以“师法自然”为设计原则,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山水环境为目的。
(2)在植物配置方面,由于河南地区的气候原因,可供选择的四季常绿乔灌木及花卉较少,常用的乔木有松树、柏树、榆树、柳树、槐树等,灌木以丁香、海棠、菊花、梅花、牡丹居多。
(3)在园林构景上,由于河南地区可供造园的水源较少,且冬季较为寒冷,常常通过假山等园林建筑来作为主要的构景要素。
河南传统园林文化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它丰富的内涵是建设中原城市特色城市环境的有力基础。
屋顶花园作为实现生态、空间、社会功能的载体,其景观设计必然要适应多种目标的综合要求,以实现多目标的和谐[2]139。根据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在设计中通过空间的组织、植物的配置、各种景观小品的安排,创造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城市绿色活动空间。屋顶花园设计要素有很多,且与地面园林景观设计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此处选取与中原城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关系密切的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植物的配置是屋顶花园生态功能实现的关键,同时也是屋顶花园构景的最重要元素。景观构景以植物造景为主,避免大面积的地面硬化,避免具有侵略性根部的植物,如竹子、柳树、白杨、金合欢等。选择适合屋顶环境生长的植物,根据河南农业大学杨芳绒等针对郑州市屋顶绿化植物类别的统计,郑州市已建成的屋顶花园所采用的植物种类多达8类、30科、54种,植物类别多样,发展潜力大。适合在屋顶种植条件的乔木类植物有油松、侧柏、圆柏、银杏、紫叶李、海棠等,灌木类有金叶女贞、紫叶小檗、迎春、连翘等,地被植物有景天类植物、月季、菊花等。这些植物生态学特征明显,95%的高度在2.5m以下,大多数植物都具有喜阳性、耐旱、耐热、耐寒、耐贫瘠、抗风、生命力旺盛和根系较浅的特点。并且这些植物都为河南本地常见植物,最适合河南的气候特征,后期管护成本低,适宜大规模推广,容易实现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屋顶花园的植物构景与地面园林构景大致相同,但又有它的特殊要求。设计时必须考虑其空间特点,由于屋顶花园大都空间面积偏小,且形态以长方形居多,空间规整,缺乏变化,平面布局很难展开。而屋顶环境往往具有不同的层高,高低错落,这是创造丰富空间效果的有利因素,在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屋顶的特殊空间条件,利用已有的建筑墙面,不同高度的平台,建造女儿墙、棚架,将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地被植物进行立体配置,利用场地的高差变化,创造出上下纵横的立体花园效果。
各种水体景观是风景、园林中最具魅力的部分,无论是波光粼粼的静水,还是飞流直下的跌水,都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激动与愉悦。但是,根据中原地区城市的气候条件来看,夏季高温蒸发量大,冬季寒冷、干旱、风沙大,还有结冰的问题,构筑水体景观维护较为困难。
结合以上不利因素,在设计水景中可以采用三种方法:
3.2.1 浅矮水池结合池底铺装
这种形式首先减轻屋顶荷载压力,其次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可以在水池的整个外围用石材镶嵌装饰,水池底部拼贴各式图案的玻璃马赛克,这种形式可以保证在丰水期人们可以参与嬉水,枯水期同样有景可观。
3.2.2 山水结合
利用假山叠石与内藏式喷泉结合,制造跌水效果。夏季可观水流,冬季可观奇石冰瀑,保证四季有景。
3.2.3 枯山水
借用日本园林特有的“枯山水”手法,用砂和砾石充作水面,上面耙成平行的沙纹表示水面,使人联想到自然水景。此法不必挖池引水,而是以地为水,通过沙、石、桥等造型,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展现出此处无水似有水的意境。
景观是文化资源的外在载体,文化资源是景观的内涵之一,二者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2]70。中原城市屋顶花园景观设计,同平地园林景观设计一样,应该反映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应将河南传统园林设计思想、城市历史、城市特色资源、自然与人文景观特点经过选择与提炼,确定城市总体景观设计概念,形成具有河南文化内涵的景观风貌。
3.3.1 利用地域文化符号
通过园林建筑与小品表达地域文化特征是一种较为直截了当的方式,如洛阳王城公园的“河图洛书”碑,表达了洛阳作为“河洛文化”发源地的历史渊源;建于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郑州展园“商都记忆”,使用商代最具标志性的“商鼎”“铜爵”作为雕塑,用浮雕墙的形式展示商代的历史传说,用雕刻甲骨文的文化柱进行空间分割,表达了郑州古都“商文化”的内涵;安阳殷墟博物馆门前两侧的“妇好玉龙”浮雕,表现了殷墟文化历史的厚重。在屋顶花园设计中也完全可以借鉴这样的方法,选取一个城市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应用在设计中,从而唤起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进行地域文化的表达。
3.3.2 审美意境创造
中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表现在传统园林设计中就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审美意境。“尊重自然”同样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以自然规律为基础,营造、重组景观环境,实现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反映出,传统与现代在造园本质追求上是一致的,反映了人对自然环境向往的本能。现代工业城市高楼林立,交通拥挤,面临着人口增长与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在屋顶花园设计中应避免传统西方园林严整的几何化、对称式的处理手段,以展现自然审美意境为目标,给冰冷、坚硬由钢筋水泥构成的楼宇环境带来一股清新的绿色。
屋顶花园是具有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和各种使用功能的综合体,是弥补城市绿化用地不足,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有力手段,这已经是世界各国城市建设者的共识。中原城市屋顶花园建设首先应具体分析场地条件,避免盲目跟风,在不适合的建筑屋顶上建造,造成安全的隐患和资源的浪费;根据自然气候因素选择适合屋顶环境生长的植物,重视发掘本土植物的优势,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结合中原城市人文历史与现代景观设计技术与方法,创造能够表现中原文化内涵的屋顶花园景观,以促进该地区园林城市的建设与和可持续发展。
[1]张宝鑫.城市立体绿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成玉宁.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3]马月萍,白淑媛.屋顶绿化设计与建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杨芳绒,杜甲宝,申淑兰.郑州城区屋顶绿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科学,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