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 磊 康健梅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
提升地方高校就业竞争力的几个关键问题思考
晏 磊 康健梅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
地方高校以充分就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宗旨和使命,满足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们生活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文章对地方高校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地方高校就业竞争力。
地方高校;就业导向;课程模式;人才培养
从1999年实施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换。从招生情况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招生名额没有大的变化,扩招主体主要是地方高校,与此相对应的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也随之凸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除了毕业生人数增长过快和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外,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也是其中最为关注的原因。社会需要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力量源泉,社会对地方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评估,核心指标是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这绝不是传统教育模式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就地方高校办学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途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提升地方高校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地方高校不能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追求“大而全”和“高层次”的办学理念上,而忽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更不能忘记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方式服务于就业的办学宗旨。就业是地方高校的第一需求,促进就业是地方高校的第一使命。要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认真思考高校发展、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彰显特色等方面的科学定位,把满足社会需要与促进就业作为地方高校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中心。所谓“满足社会需要”,就是说地方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结构要找准地方经济的增长点、要紧贴市场、抓住需求。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是为社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要强调企业参与,坚持和社会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坚持和市场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从促进就业的角度看,就是努力让学生充分就业、适应就业和顺利就业。“充分就业”除了专业的选择要适销对路外,地方高校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树立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和择业观;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广开就业渠道,把就业的服务对象延伸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和农村,广泛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适应就业”就是地方高校的教学工作要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出发点,培养学生“想干、能干、会干、实干”的真本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具备适应工作岗位的综合能力。“顺利就业”就是努力提高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此,地方高校要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的信息网络系统和服务保障体系,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加强就业指导,提供信息咨询及相关服务,打通大学生就业的绿色通道。
目前,地方高校普遍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不清晰。由于课程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停留在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上,重理论、轻实践。而社会对理论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地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应定位于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一线,从事实际工作的劳动者。地方高校应朝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方向,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求,以能力为本位,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确定到教学、实训、实习等环节的管理与社会需求接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发展性和针对性,凸现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特色。从我国人才成长和使用的国情看,高水平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必须首先立志当好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在一线的岗位上磨炼、体验和升华。不能把“专门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割裂开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不是降低高等教育的水平,而是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就业的需要,有利于真正解决“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的矛盾。
当前,地方高校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课程模式仍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传统课程模式基础理论所占比重太大,实践课程在部分地方高校成为空白或流于形式,这种课程模式教育下的学生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本文认为,地方高校必须打破原有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论知识要精简,做到“必需、够用、实效”,强调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对于专业课程,首先要明确该专业应该完成的岗位任务。其次要确定相应的能力标准,然后根据能力标准要求,确定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内容和相应的深度。对于专业基础课程,除了考虑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外,还应该做到满足相关专业课程的要求。为此,本文认为地方高校课程模式的构建应体现在以下几个要求上。
1.确立技术与人文相互融合的课程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更需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地方高校应重视对学生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培养,培养的学生不仅懂得专业知识,掌握相应技能,而且,还要懂得学习和吸收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理想信念、价值意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沟通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地方高校应在基础课程方面注意灌输这方面的知识。
2.确立专业理论与技能相互渗透的课程目标
地方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情感态度方面,除了应该具有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等一般素质之外,还应该具有应用型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即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业精神和开拓能力以及具备自律性的人格特征等。在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形成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在“应知”方面,应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在“应会”方面,应掌握专业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完成较为复杂、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专业的关键技能或技巧;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工艺或管理问题;在技能、技术与管理方面有创新;能组织指导他人进行工作;能培训一般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策划、组织、综合和协调能力。
3.确立模块与系列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横向有三个模块,即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政治理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操作等;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各专业基础课和各专业主干课;实训课程模块,包括在实验室或校外实训基地上课的实践课程。根据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地方高校在课程总量分配中,三个模块应各占1/3。公共基础课程为一般生活作准备的文化和人文修养课程,应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按各专业的特征确立相应的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指为特种专业准备的专业理论课程,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等。实训课程,即技能或技巧性课程,又可分为“操作性技能”和“创造性技能”。实训课程模块是习得两种技能,尤其是创造性技能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内化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关键。
一所地方高校办学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的欢迎,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以此为出发点。实际上,有一技之长或“一专多能”的毕业生在市场上就抢手,受到社会的欢迎。然而要培养这样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绝不是在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就能培养出来的。为此,本文认为应加强两方面建设。
1.加强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
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有两条途径:一是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队伍;二是可以由两支教师队伍组成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即由一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学型队伍,另一支是有企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而又具有教学潜质的教师组成的实践型队伍。从人才引进和培养来看,一方面大力引进校外相关行业具有实践经验和教学潜质的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加强对校内教学型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抓好对新任教师的全方位培训,也要加强在岗教师的各项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应用能力,使之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加大产学结合力度
产学结合有校内、校外两种形式。产学校内结合,就是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建立相应的实验室,根据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实训。校外产学结合形式,主要是学校因设备条件限制,不能为学生提供实训实验室,而安排学生到校外单位实训。产学结合遵循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其专业应用水平会发生质的飞跃。从当前状况看,地方高校因财力有限,不能大量购置先进设备。同时,科技日新月异,设备更新速度太快,加大产学结合力度,最重要的还是校企挂钩,建立一批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训基地,有效利用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专家的实践经验,实现先进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学到真本领,把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落到实处。
[1] 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季诚钧.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 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4] 李玉侠.调整地方高校课程体系促进大学生就业[J].招生与就业,2009,(10).
[5] 向辉.高校传统课程设置模式亟待改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6] 刘细梅.地方性教学型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D].华中科技大学,2009.
2011-03-20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面向充分就业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10YB035)的部分成果作者简介:晏磊(1969-),男,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