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民间传统文化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2011-08-15 00:49朱惠娟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民间传统文化

朱惠娟

(周口师范学院公共理论部,河南周口 466000)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社会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正面临传承断裂的巨大危机。这种传承危机直接导致民间传统文化的日益衰落,农民的文化认同感的日渐淡化,对农村的发展和整个国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严重阻碍作用。本文尝试着以实证的方式,拟从环境、经济、农民的流动性、农民观念、外来文化冲击等方面对河南省民间文化状况进行测量,并给出一些基本判断,进而分析出现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危机的具体原因。

1 当前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存在的问题

1.1 普通民众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认知不够深刻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能够认识到河南省是一个民间传统文化大省,但还不是一个文化强省。大部分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认识不清,对其包含的内容、形式等了解不多,大多认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界定大多局限在一些“物质形态”的文化形式,如,传统工艺,传统节日、服饰、饮食等生活方式,地方戏,古代建筑等。对一些“非物质形态”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则存在误区,对于民间传统文化包括的民间文学、传统思想、价值观等形式认知程度较低。即使有相当多的受访者有意愿学习一种(门)民间传统文化技艺,但由于受制于条件,往往也不能遂愿。因为平时很少接触、并不了解本民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就没有认识到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当然也就不会去尊重它。尤其是,由于民众对民间传统文化在认知上存在着偏差,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即“物质形态”文化形式的保护和传承相对会受到重视,而“非物质”形态文化形式的保护和传承会遭到轻视甚至忽视。非物质形态文化集中了使用功能、社会政治、文化传统、精神实践的各种价值,而成为具有深刻内涵和特定审美意义的载体,折射出特定的民族文化心态。“作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民族民间的非物质文化曾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记载着一个个古老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智慧,默默地传承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非物质文化遗存形态同物质文化遗存形态建构起民族文化场,带给人的是特有的文化体验,这也是它得以生存的根本。”[1]“非物质”形态文化中的价值观、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等是各民族代代相传的,其中包含着大量民族核心价值的内容。对于一个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国家来说,“非物质”形态文化的认同问题,关系到国家整合、民族关系以及民族进步发展。

在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知途径方面,大部分受访者都是在生活中通过文化典籍、电视网络、旅游考察等形式了解到的,耳濡目染的形式很少存在,说明当前民间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这也是造成民众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深入,保护意识较为淡薄,不能完全意识到作为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1.2 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堪忧,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日益减少甚至逐渐消亡

河南省是文化大省,文化资源特别是民间工艺资源极为丰富。河南的民间工艺也曾经走在全国的前列,但近年来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调查中发现,目前很多人对流传民间的许多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童谣谚语、戏曲等知之不详,对河南省著名的钧瓷、绣花、剪纸、泥塑等民间工艺不甚了解;很多反映中原文化,展现民俗风情的民间舞蹈、旱船、杂技等艺术形式除了大型节日时偶尔表演之外,平时更不多见。在访谈中,我们尝试着让受访者列举自己所了解的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形式,一些年长的受访者往往能够列举出自己过去曾观赏过或熟知的数种,但这些形式现在大多已式微或消失了;多数年轻的受访者所知的则仅限于当地比较著名的建筑和古迹,对一些“非物质”的民间传统文化形式知之甚少。

虽然相关部门近年来也就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量的挖掘、整理、修复等抢救工作,但是这种“抢救”要么表现为古迹的“重建”,要么仅仅表现为一种形式的“回复”或“复归”,由于这种民间传统文化所依托的土壤已经缺失,所以,即使有“重建”、“回复”或“复归”,也是不能长期持续的。而且,在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中过于注重原汁原味,缺乏创新,不能与时代发展和群众的精神需求结合起来,这种保护显得生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致使大量民间传统文化陷入濒临消亡的边缘。

1.3 对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有效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

调查表明,目前民众普遍认为当前民间传统文化的危机“存在且相当严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重视不够,很少甚至从不开展此类活动,导致民众对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不太满意。

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民间文化会随着社会的、文化的变迁而产生变异,会随着国家权威机构的态度而发生重大的变化,来自政府层面的推动和支持,会有力地促成传统民俗活动的恢复、发展和繁荣。”[2]调查中,公众认为,在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应该主要依靠各级文化部门、中央及各级政府。而目前普遍存在的政府职能缺失,一是使得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支持,即使已有的政策也得不到完全的贯彻和落实;二是不能有效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并通过整合各级力量形成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合力。因此,导致目前存在的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着年久失传的危险;一些独特的民族习俗正在消亡;大量的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民间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

1.4 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发展模式比较单一

在调查中,88.7%的公众认为经济发展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尽管没有阻碍,但也并不总是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是“有利有弊”。目前各地热搞的旅游开发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各地带来经济利益,提高了民间传统文化的知名度,有利于保护民间传统文化,但也带了一些问题,最严重的后果表现为“毁灭性的破坏”。

自从2005年我省提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以来,各地都掀起了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潮,保护与传承的模式大都是利用旅游开发带动文化产业化。但是,由于有的地区一切开发都是围绕“经济”这个中心运转,打着“保护”的旗子,过度开发,肆意滥用,甚至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这种“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民间传统文化开发,迎合现代文化时尚和世界旅游消费的潮流正在消弭传统社会结构和地方文化传统特性,使其迅速商业化和融入流行文化。在主流文化物质主义的冲击下,文化开发行为变成单纯的追逐物欲的行为”[3]。如河南淮阳太昊陵,政府先后3年投资3000多万元进行基本建设,目前已从一个事业型博物馆,转变成了市场性的旅游景点,“2009年中国淮阳羲皇故都朝祖会期间,淮阳客流量达1200万人次,日均40万人次,太昊陵单日门票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218万元;全县旅游景区、景点实现门票收入42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23.6亿元。到淮阳旅游的游客已不再局限于当地及周边安徽、河北、山东三省,已经扩大到了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山西、北京、江苏、浙江等 20多个省、市、自治区”[4]。对这一转变,被调查者中绝大部分认为对淮阳县经济发展作用非常突出,增加了财政收入,以利于更好地保存和开发民间传统文化。但是,也有许多的受访者人认为,现在的太昊陵商业气息太浓,庙会文化、伏羲文化变成了单纯的烧香磕头、求子祈福,文化的意义被淡化。

1.5 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研究”相对滞后,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较为突出

民间传统文化源于民间,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它属于弱势文化,面对现代文化与西方文化等强势文化的冲击,保持“古色古香”、“原汁原味”是它的优势所在。如何在发挥优势的基础上,挖掘其时代的价值和意义,对它的传承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调查中发现,现在很多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仅仅体现在继承上,没有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许多人已渐渐习惯并接受了西方现代文化;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局限于古老的形式上,没有发现和研究其价值精髓所在,并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延续生命并占据应有的社会地位。目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都是一些老艺人,正在一天天地老去,年轻一代则更愿意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一些民间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如淮阳泥泥狗老艺人房国富老先生忧虑地说:“现在捏好样的老艺人都不在了,就剩我年纪最大了,年轻人都不愿学,这祖上传的玩意儿还能传承几代呢?”[5]另外作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民间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怎样剔除糟粕,继承精华,体现时代价值和表现时代精神,有效地进行推陈出新,这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主要课题。

2 当前民间传统文化现状的成因分析

依托本调查,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本研究认为造成当前民间传统文化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2.1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现有保护条例执行不力

2003年,河南省成立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和工作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率先在全国启动了河南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07年12月以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豫发﹝2008﹞22号)等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步伐,推动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强调要“开发文化资源,培育文化优势产业和知名品牌”,对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文化强省做出了一系列部署。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我省丰富博大的民间传统文化的抢救与保护仍缺乏有关法律的有效支撑。同时,各地在对相关规定的执行中仍存在执行不力,对有关文件规定“打折扣”现象,致使有关规定成为一纸空文。因此,为我省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构筑坚实的“防线”,加快立法速度,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已迫在眉睫。

2.2 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商业文化的双重挤压,进一步压缩了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受到现代文化,特别是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强势文化及外域文化带来的文化渗透,价值变迁、制度转移等现象,使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与领域越来越受到限制,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形式,在民间的影响力越来越小,面临着生存危机。现代化不仅冲击民间传统文化,而且对民族心理也有巨大的冲击。使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日趋淡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进程,利用其高新技术和文化设施的优势,控制文化资源和市场,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倾销,占领对方的文化阵地。以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好莱坞电影、迪士尼等为代表的美国文化,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销蚀着人们的文化归属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价值观念的走向,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对追求时尚的消费者来说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传承传统文化在如今的年轻人心中也失去了心理基础。

2.3 文化产业化进程中缺乏科学发展观的引导,相关的保护和传承机制不健全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是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越来越强,长期以来,我们对各级政府工作成就的评价、对地方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往往以GDP和经济发展的成就作为标准,直接地助长了许多地方重物质生产轻精神文化生产的倾向,各地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都变成了为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财政收入而积极努力。在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文化产业化成为很多地区利用的模式。迅猛发展的旅游业给各地民众提供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忽视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作用,经济意识压倒一切。在一定时期,“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为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文化搭台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平台;而经济发展也可以更好地推动文化发展,让壮大起来的经济来反哺文化,最终使人们得到物质、文化双丰收,得到和谐发展。但是,由于文化发展的周期较长,其成果往往又是隐性的,很多人更愿意沉湎在急功近利之中,使文化发展成为一种随心所欲的长官意志,单纯将文化当做经济附属物。“以前过分注意经济建设,文化遗产的损失巨大,现在遇到经济危机,又把文化变成经济的工具,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可能又进入新的一轮怪圈,产生的危害可能要10年以后才能看到。”[6]

2.4 教育的缺失,使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缺乏“文化自觉”

所谓“文化自觉”,其重要的内涵是指“拥有和传承着一种文化的民族、社区或者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自觉的意识,能冷静地看到自己文化的利弊,学习异文化的长处优点。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懂得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认识到自己文化的真正价值,这样才会珍惜它、爱护它,并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来保护它、发展它。如果没有这种文化的自觉,文化毁灭在自己的手上了,可能还很难意识到。”[7]普通民众的文化品位、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的提高需要从教育入手,需要长期的文化熏陶。特别是商业文化大行其道,西方强势文化渗透加剧的环境下,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会趋于衰微,“文化自觉”更无从谈起。

学校教育作为人类传承文明成果的一种主要方式和途径,具有系统化和高效率的优势,对于培养民族成员的文化品格是必要的。而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继承者和传承者的学生,他们并不天然具有认知民间传统文化的能力,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构建了一座桥梁,实现了他们与民间传统文化的联系。因此,学校不仅具有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条件上的优势,而且通过系统的课堂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地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成为承袭和弘扬本地区优秀传统的积极力量,成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但在调查中发现,虽然目前各高校本着素质教育的目的,开设了多种多样的选修课,制订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但是以民间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和活动却很少开展,与民间传统文化相关专业的设置在许多高校几乎是空白,这就使得民间传统文化方面人才的培养,民间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传承存在着重大危机。

2.5 农民主体地位不明确,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人口长期占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民间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文化形式,它的根在农村,只有农村才有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资源。民间传统文化“活”在广大农民的生活中,农民既是民间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民间传统文化只有深深植根于广大农民群众中,才有旺盛不竭的生命力。“中国真正最大之富源不是煤,也不是铁,而是3万万以上不知不觉的农民。要把农民的智慧发展起来、培养起来,使他们有力量自动地起来改造,改造才能成功;自动地起来建设,建设才会生根,自动地起来运动复兴民族,民族才有复兴之一日。”[8]80民间文化传承工作不仅可以保护大量的民间文化,让灿烂的民间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还可以带动群众投身农村文化活动之中,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解决许多当前政府做不了的问题。

调查表明,公众普遍认为传承民间传统文化要发挥民间和政府的双重作用,要重视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但是,目前各地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中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如果缺乏广大农民的参与,缺乏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将会使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失去源头活水。近年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各级政府在农村搞了许多的挖掘、扶持活动,建了许多亮点,树了许多典型,发挥了很好的主导作用。但是,主导并不是大包大揽,不是包办一切,不能仅仅是“政府搭台,农民看戏”,以至于大部分农民自己也认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政府的事情”,农民只是“旁观者”。传统文化的精神正是在民间文化活动中代代相传,新农村文化建设、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是要将农民的内在需求变成实际行动,让他们直接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每一环节,直接参与到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的实际工作中。

(责任编辑杨文忠)

[1]郝朴宁.非物质文化形态的社会承载形式[J].学术探索.2008,(3).

[2]刘先强,卢德生.论民间文化保护体系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10,(2).

[3]尹虎彬.民间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4]传统庙会的新张力——二○○九年淮阳羲皇故都朝祖会精彩回眸[N].周口日报,2009-4-13(1).

[5]房国富:坚守在“泥泥狗”艺术阵地的民间老艺人[EB/OL].http://www.zhld.com/fuwulei/zkmr/wenhua/02.html,2010 -01 -03.

[6]冯骥才.不要再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了[N].中国青年报,2009-03-05(5).

[7]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6).

[8]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工作报告[A].宋恩荣.晏阳初文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民间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