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鸿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偏远农村组建中心村之探讨
□黄子鸿
现阶段,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当前我国还存在一些相对贫穷落后的偏远农村,这些农村在各方面主客观的原因综合作用下,人口大量外流,形成“空心村”,导致土地撂荒和资源浪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本文探讨空心村的成因,考虑将这些空心村进行整合,实行撤村并居,组建中心村的做法,来改变偏远农村颓败落后的面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偏远农村;空心村;中心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指导方针地位,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等基本要求。在“十一五”期间,我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中国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仍然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受地理环境、人文资源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制约,我国存在一些距离公路干线和城镇较远,交通、信息、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较差,工商业很不发达,地下或地上资源相对贫乏的农村。这些农村村内居住人口稀少,土地及房屋实际使用率逐年递减。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迁移型。许多农村原住户的全部人口已经举家迁移,不再回村居住,他们在农村的住房完全空置但并没有拆除,同时自身拥有的土地完全撂荒。村庄建设用地及房屋没有同步减少,造成土地资源与住房均浪费严重。二是外出打工型。这些农户的主要劳动力长期进城务工或经商,留守村内的是老弱妇孺。他们的住房使用率低,留守者受劳动能力的限制,也无法很好地兼顾土地的耕作,多数家庭选择撂荒土地依靠外出打工者寄回的款项生活。三是废弃型。这类村庄的规划管理十分薄弱,村庄中心区多为破旧房屋。随着时间推移村民向四周无序扩建、改建房屋,被废弃的住宅逐年增多,致使村容村貌颓败无序,房屋空置率高。
空心村多数以上述三种类型的一种或者三种类型的复合型的状态出现,并以前两种类型的数量居多,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也更为严重。这些人口稀少但并未完全消亡的村落建设与发展的情况将直接影响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战略进程。偏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决定了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个模式,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进行偏远及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改变空心村的被动局面,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要把这些相对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可考虑结合各个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借鉴各地的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实施移民并庄、撤村并居组建中心村的做法。
事实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农村“空心”现象将日趋严重,许多村庄常住人口可能将少则几十人,多则仅剩百余人。这些空心村存在着人口无序流动、土地撂荒、教育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
首先,由于城乡经济存在着二元结构差异,贫富分化是诱使广大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最重大的动因。多数偏远农村交通信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落后于城镇,造成农村的生活成本高、生活质量差、就业机会少,使农村的人口、劳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向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或城镇流动,这种流动由于我们多年来实行计划经济和户口管制,人为地给它带来一些不便。许多流向城镇或城市务工的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有限,谋生技能比较欠缺,他们重复在不同的城市从事最底层的没有技术含量和提升空间的体力劳动。这个群体既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又使农村原有住宅及土地逐年破落荒废。他们游离于农村与城市的边缘,带有盲目的迁徙性,容易诱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部分群体的生存状态一旦有较大改善,往往趋向于回村重建新住宅,但不经常居住仍赴外打工。若有更大的转变,则趋向废弃原住宅举家外迁。他们是构成空心村的各种类型中占最大份额的成员。
其次,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导致土地出现大面积撂荒的现象。另外,种植业收益低,土地分散或者某些自然条件导致的土地贫瘠也使得土地撂荒现象更为严重。根据陕西省统计局 2007年数据,绥德县城北 20公里的赵家砭乡霍家砭村,全村总耕地 485亩,其中山坡地 90亩、梯田 240亩、水浇地 140亩、坝地 15亩,撂荒 90亩,其中梯田 30亩,山坡地 60亩,占总耕地的 18.5%。在县城西 7公里的张家砭乡马家洼村,全村总耕地 1100亩,其中水浇地40亩,撂荒 160亩,占总耕地的 14.5%。在县城东 50公里满堂川乡土地岔村,全村总耕地2004亩,撂荒 50亩,占总耕地的 2.4%。劳动力的缺乏固然是土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土地贫瘠或者技术力量缺乏导致农民付出很大成本,却收不到耕作效益甚至连经营成本也回收不了而选择主动放弃使得土地撂荒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常住人口急遽减少,教育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计划生育带来人口增长速度的放缓,农村学龄少年儿童的人数已经没有十年前那么为数众多,各地生源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迹象。加之大量农村外流人口将自己的子女带离农村,外出就学或者打工,导致农村中小学出现生源严重不足的局面。福建宁德市周宁县禾溪小学,2010年 9月全校入学儿童不足 60名。全校设六个年级,一年级学生 11人,二年级 10人,三年级 8人 ,四年级 9人 ,五年级 8人,六年级 6人。配备教师 7名。生源严重不足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优秀教师纷纷另谋出路,教师数量、质量、年龄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问题进一步加剧。家长们为保证教学质量,选择将孩子转到就近的城镇就学,形成了恶性循环。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外流,农村剩余人口为数不多,使得教育公共产品的供给陷入尴尬的局面。分散的农民个体对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搭便车”的心理,使得公共产品交易成本太高。大额度的政府支付投入到人口稀少的地方,明显收不到很好的效益。政府从理性经营的角度出发,为追求营利性和企业化以及政治利益的最大化,很容易使得公共产品的供求出现脱节和失衡,原本供给不足的农村教育形势更为严峻。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常住人口日渐减少的农村村落进行宏观的调整,对小村小庄进行撤村并居组建中心村,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具体以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各县、市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为原则,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当地的具体情况,考虑将常住人口不足 200人,自然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差,资源和经济作物少的小规模村庄,合并到自然地理环境较优越,基础设施较好的村落,组建人口规模原则上达到 2000人左右中心村。
对整体搬迁的村民,在居住迁移的过程中,他们具有传统思维定势,有的家庭因为留恋旧居,不愿搬走;有的家庭对新迁入地需要重新建立全新的邻里关系、人际关系等方面心存顾虑,不敢贸然搬入;有的家庭因为经济困难,无力修建新居;有的家庭因为缺乏宅基地等,这些因素使居住迁移在时间上出现了断续性或漫长性的特点。对此就需要我们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安定民心,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给他们搬迁做最大的心理准备。
在组建中心村时,要充分考虑各村现有规模、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地缘关系、历史沿革、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等因素确定中心村的类型,要注重做好与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城镇规划建设的结合工作,使中心村的确立符合镇情、村情、民情。
1.城中村改造组合型
对纳入城市规划区内的村落,集中规划改造,拆除废弃破落的旧住宅,调整或重新整修可供利用的住宅,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建设道路、排水、垃圾处理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成一个居住点集中,村容村貌整洁,布局合理的新社区。
2.产业聚集型
以相同或相近产业为纽带,把相邻村庄组建成中心村。带动农村闲置劳动力经营专业合作组织,创立一个合乎本地资源天然优势的产销一体化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造一个龙头企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振兴中心村经济,以形成凝聚力促使新成立的中心村村民早日具有主人翁意识投入生产活动中。
3.地域相邻型
把相距较近、便于生产生活的村庄组建成中心村。使得规划管理更为方便易行,可供循环利用的住房、道路、学校、水电设施等以就近原则加以改造使用,需要重新配备的基础设施不至于过多,可以很好节省成本。而且村民生活习惯更加相近,容易融为一体减少互相排斥的心理。
4.历史沿革型
把有历史渊源,群众联系密切的村组建为中心村。这些村落的村民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在重新组建到一起之后,新的村民关系的建立磨合期较短,村民的顾虑相对较少,互帮互助的对象更容易寻找,有利于村民们搬迁后的不安定感的缓解。
5.强弱联合型
实行强村带动,把一个或几个弱村与一个强村组建成中心村。强村往往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相对到位的立体农业经营运作方式,在组建中心村后,可以节约重新设立配套基础设施的成本。扩大原有农业规模经营,或者优化现有的企业结构来解决迁入农民的就业问题,更容易收到成效。
实施移民并庄、撤村并居组建中心村的同时,积极探索实行农村干部管理新模式以强化农村干部监督管理。中心村组建结束后,依法选举产生新的中心村领导班子,选出群众信任的带头人。村干部工作管理要进一步精细化,实行村级重大事项票决、村级工作实施全程记实、村级工作运行全程公开、村级工作月报,提升村级工作民主公开水平。村干部工资待遇实行职级制,村党组织书记共设初、中、高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分设几个档次,按任职年限、村庄规模、工作实绩等情况确定职级,其他村干部参照执行。并制定完善中心村干部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办法,让村干部既不能凭个人主观意愿盲目草率干工作,也不能碌碌无为、缩手缩脚不作为。
整村搬迁工作完成之后,将出现大量空余的农村土地。这一部分空余出的土地存在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土地剩余现象出现之后,政府可以把撂荒土地连同荒山一起进行承包拍卖,并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性质扩大面积办林场、养殖场或种植经济作物林等。同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依靠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振兴中心村经济。并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带动中心村建立立体农业结构发展模式。这样可以挖掘各种多层次的科学农业发展路子,盘活剩余土地,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的条件。
实施移民并庄、撤村并居组建中心村后,一方面,县、乡政府应加大对中心村的交通、教育、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吸引工商人士的投资。同时鼓励那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城镇下岗工人,特别是国家机关那些富余的又有一些农林牧副渔特长的知识型干部,去开发土地资源,利用先进科技力量建设新型的现代化农业庄园。这样既能加快资金的流转与信息的传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无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压力。另一方面,鼓励城乡互动。在中心村劳动力有剩余的情况下,经统筹安排,让剩余劳动力有秩序地流向城镇或条件好的村庄,在支持小城镇的发展建设的同时,有利于新组建的中心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农民的自我发展。这样既提高整个中心村农民的生活质量,拓宽就业路子,同时也能减轻农民无序流向大中城市的压力。
针对偏远农村实施移民并庄、撤村并居组建中心村的策略,是全面准确的贯彻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尝试。在这项工作进程中,我们要以人为本,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力争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成功的偏远农村发展新模式,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谱写一页新的篇章。
[1]谭木魁.中国耕地撂荒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16.
[2]韩 劲.走出贫困循环——中国贫困山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18.
[3]白正盛.对“空心村”问题的思考[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35.
[4]严 正.福建发展现代农业研究[M].福州:海风出版社 ,2008:140.
[5]张 珺.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93.
F303
A
1008-8091(2011)02-0021-04
2011-04-20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黄子鸿 (1984-),女,汉族,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
邓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