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是黄冈市“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2011-08-15 00:44鲍宏礼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两型社会黄冈市黄冈

鲍宏礼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是黄冈市“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鲍宏礼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两型社会”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重要的社会建设方略。黄冈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方面面临着比发达地区更为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比发达地区更为严峻的增收任务。因此,如何在搞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同时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做好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两型社会”与农民增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冈市“两型社会”建设与农民增收的巨大压力,并就此提出了黄冈市在搞好“两型社会”建设的同时,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对策。

黄冈市;两型社会建设;农民增收

“两型社会”建设即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其主要目标就是要求我们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发展新格局。把黄冈市的“两型社会”建设与农民增收问题放在一起加以研究,原因基于两点,其一是近年来黄冈市“两型社会”建设已全面开展且成绩斐然,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却没有较大提高,其二是“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而黄冈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和极为严峻的增收任务,因此,如何在搞好黄冈“两型社会”建设的同时,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是黄冈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两型社会”建设与农民增收是高度一致的

农村科学发展至少应该包含三个主题词:生态、节约和惠民。其中,生态、节约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最基本要求,而惠民就是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让农民得到实惠。“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关键在于惠民宗旨的不断深入。

首先,“两型社会”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内涵。农民增收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完整集合体,它们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们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情况下提出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1](P107),而绝非是以牺牲农业、农村、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社会发展方式,也不是生产水平底下、生产方式粗放的传统社会生产方式。在传统社会中,虽然资源的消耗量很低,环境也非常友好和清新,但是却难以达到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终极目的。因此,忘记了农民增收这一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孤立和片面地强调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就会成为消极、片面的社会发展方式,也不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从“两型社会”建设对农民增收方式的要求看,能够符合其本质特性的就是建立有利于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充分整合一体的现代农民增收模式。即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从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发展方式的运用,必须考虑农业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压力,必须注意农业资源的节约和生产过程对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农民增收方式,这一方式既要达到不断增加农产品产出以满足农民不断增收的目的,又能够充分注意资源节约和提高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同时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多个目标。

其次,“两型社会”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两型社会”建设的提出为如何实现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是农村地区实现农民增收的科学方法论。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2]。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极度稀缺的资源和恶劣的环境与农民增收对资源环境的要求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而“两型社会”建设则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科学的方式与方法。“两型社会”建设的思想是基于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增大的客观现实情况下提出的,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但其立足的根本点在于产业经济领域。农业是最为古老的产业,也是对资源与环境依赖程度最大的物质产品产出的产业,同时又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最为基础性的产业,当资源环境约束出现而影响其正常发展的时候,不仅形成对其产业自身发展的影响,而且会引发对社会发展的负面作用。因此,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必须要有一个更加明确的指导思想,要有一个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即能够在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范围之内,最大限度的实现农民增收。

第三,农民增收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特征的农民增收方式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两型社会”建设作为一个宏观层次上的指导思想,其实现程度必然需要相应的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实践与支持。就农民增收来看,其具体的体现形式就是农业、农村发展在产品产出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是否内化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现代理念,即农村生产主体在生产过中的行为方式是否注意到了资源节约,其行为发生是否有利于资源节约,其资源投入与产品产出的效率是否提高,对周围环境的压力是削弱或消失,与环境之间是否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如通过立体种植的集约利用土地,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等现代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品,使得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能够成为有效的投入,带来最大的产出,将可能产生的对外部环境能量无效释放的概率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些能够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增长方式,都毫无疑问的成为“两型社会”建设在农民增收和农村生产发展领域的重要运用和具体实践。

总之,能源、环境是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两大基础性要件,而这一切归结为人民和谐幸福的生活。现实告诉我们,以大量消耗有限的能源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是得不偿失的,也是人民群众所不愿意看到的,只有将“两型”社会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只有将“两型”社会建设和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让“两型社会”建设的成果惠及人民,才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终极追求。

二、黄冈市“两型社会”建设必须以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基本前提

自 2008年开始,黄冈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战略展开的态势,这主要表现在,为了抓住湖北新一轮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迎接武汉城市圈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实践,黄冈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黄冈市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型社会”建设及发展战略。然而,黄冈毕竟是个农业大市,工业基础薄弱,地方经济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在湖北省处于偏下水平。虽然黄冈市的“两型社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主要局限在城区和工业领域。广大的农村和乡镇区域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压力。其区域经济的基本特点仍然是农村经济而非城市经济、农业经济而非工业经济、传统的自然经济而非现代市场经济、落后经济而非发达经济。因此,没有一定程度上的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黄冈市“两型社会”建设将面临极大困难与挑战。

第一,农民缓慢的增收方式以及不合理的农业经济结构必然导致资源环境问题的压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黄冈在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总体上讲,经济结构、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的需求结构还不相适应,这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产品中低挡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原料型产品多、深加工型产品少,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普通产品多、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少,使用化肥农药生产的产品多、生态农业产品 (主要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少。仅从粮食生产结构方面,其供给结构中,生态粮食产品奇缺,优质粮不足,产销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十分明显。如在种养业生产结构方面,品种结构不合理,产期集中,品质低,与市场的要求结构不相适应。过多使用农药、化肥,产后加工程度极低等是黄冈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从产后加工程度看,发达国家水果产后处理和加工水平很高,不仅十分注重产品的分级分等和包装,而且注重产品的储藏和加工增值及资源节约,如美国 45%的苹果和 70%的柑橘用于加工,日本苹果用于加工的比例也在 25%以上。黄冈市由于农副产品产后加工技术水平不能跟上,加上产期的高度集中,往往导致大量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这些,从黄冈的板栗、福白菊、红柿、大米、红薯、花生等等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中都有所体现。

第二,农民增收缓慢与艰难的地方财政必然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从而使“两型农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 “两型农业”就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其发展必须依靠一定的农业基础设施。仅从水利设施而言,黄冈农村水利设施修建于 20世纪 50、60年代的占 51%,70年代的占 35%,80年代以后的 14%,大部分已运行了三四十年,老化现象非常严重。现有的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大多也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其中大部分已经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农业保障功能差。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减弱。根据调查,进入 20世纪 90年代后,我国农业的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成灾率都成明显增大态势 。农业基础设施不仅在存量上与“两型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增量上也不能满足“两型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基础设施越落后,资源的利用率就越低,资源浪费就越大。因此,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严重地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第三,粗放的生产方式一方面是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另一方面农民增收缓慢又会进一步使生产方式粗放 而粗放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必然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从近几年反复发生、日益严重的旱灾现象看,现有的资源约束,特别是由资源约束和农业发展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其重要性丝毫不低于市场约束,甚至从中长期来讲,资源约束的地位和影响更为重要。就一般规律而言,若是资源约束大,那么以该资源为依托的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其产出品的市场价格应上升。但事实恰恰相反,许多大量消耗资源,甚至破坏了生态环境而生产出的农产品,其价格在市场上反而持续低迷,这从深层次提醒我们,欠发达地区出现的这种反常现象,是与农村生产方式、与农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有直接关系的。

因此,黄冈市“两型社会”建设必须以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前提,否则,“两型社会”建设所倡导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就会成为空谈。我们不可能在农民贫困的基础上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

三、实现黄冈市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对策措施

2006年黄冈市全市生产总值 391.1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9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861元,而湖北省 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786元,高出黄冈 1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99元高出黄冈 11%[3](P3)。2009年黄冈城乡居民收入有所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306元,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 4130元,与 2006年相比有较大提高,但仍然低于湖北的平均水平[4]。很明显,黄冈在湖北第一轮发展战略中并没有缩小同本区域内的其它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差距,那么在新一轮的发展战略中,如何实现农民稳步增收,则是黄冈经济社会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第一,结合黄冈自身优势,通过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内产业分工体系,从调整黄冈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入手来实现农民增收 “武汉城市圈”的初衷就是要在一定区域内打破行政壁垒、整合资源,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的新路子。如今,地域上的“融城破壁”已迈开实质性步伐。连接“武汉城市圈”的 7条城市高速出口路基本建成,武汉和 8个城市可在 1小时内通达;首趟城际列车已经开通;城市圈公交实现“一卡通”;武汉与鄂州之间电信资费已实现“同网同价”,取消了漫游费;金融系统也将实现以票据交换为形式的“大同城”清算交换;圈内企业均可冠名“武汉”,抱团打造品牌;产业发展上出现了“双迁模式”,即周边地区“总部”迁往武汉,生产基地迁往周边,商业连锁企业也在周边八市布网设点。因此,黄冈可以根据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在圈内产业分工中主动承接武汉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地方特色农业产业、旅游产业等等。

第二,依托武汉城市圈和长江经济带,实行三级推进的发展模式推进黄冈民营企业的发展 以武汉为动力源和中心,从武汉向黄冈市区及各县市区推进、从黄冈市区及各县市区向农村推进,创造性地破坏国有经济的垄断秩序,培育民间资本,扩大民营企业的比重。黄冈乃至整个湖北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不仅占主导而且占主体地位。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严重不足。按照所有制结构评估,浙江的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接近 90%,国有经济只占 10%左右,而湖北国有经济占 70%左右,比浙江高出近 60个百分点,比中部的湖南高出 30个百分点。[3](P60)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少,品位低,受到种种有形无形的抑制,个体和私人的政策环境不够理想,重外资,轻内资,重国有,轻民营,民间生产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黄冈特殊的原因,现在招商引资有一定的难度,在黄冈发展大工业或者依靠国有资本投资也不是很现实,那么可以依托武汉城市圈和长江经济带,在释放民间生产力上作一些文章。

第三,合理利用黄冈劳动力资源,在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轻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资本密集型产业 黄冈全市总人口 728.94万人,人力资源丰富,同时,黄冈资本没有优势,不可能依靠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来提高经济总量。因此,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轻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成为黄冈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第四,依托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农副产品产业集群 黄冈著名特产比比皆是,北部山区盛产茶叶、桔梗、板栗、甜柿、药材、粉丝、花生,南部沿江湖区盛产莲藕、萝卜、山药、大蒜等。其中古来就为朝廷贡品的有“蕲门”“黄团 ”茶叶,有“蕲春四宝 ”即蕲蛇、蕲龟、蕲竹、蕲艾四大产品,等等。目前在全国较有影响的农产品还有麻城的福田白菊、麻城东木的老米酒,罗田的板栗、甜柿,红安的花生,英山的茶叶等等近 100多种。黄冈完全可以做大做强特色农副产品产业,形成农副产品集群。

第五,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利用和污染治理先进技术,加快黄冈农村城镇化发展 现代化的过程就是非农产业逐步增加、农村人口逐步减少的过程也即城镇化过程。农村的城镇化过程本质上就是农民的非农化过程以及非农产业的发展过程,是指农村人口由从事农业为主的、居住较分散的农村或乡村,向从事非农产业为主、居住较为集中的城镇转化的过程。城镇化滞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是黄冈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性问题。目前,黄冈农村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较多,如规模小、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不大;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与产业发展不协调;小城镇的集聚力较差,影响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农村城镇化政策落后于城镇化的发展要求,等等。针对这些情况,黄冈可以通过建立工业小区、生活小区,加强小城镇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的社会服务功能,并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在降低农民进入城镇落户门槛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制等措施,吸引农民向小城镇积聚,从而进一步加快黄冈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1]张俊飚.“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北农业发展 [J].湖南社会科学,2005.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4.

[3]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湖北发展黄皮书 -湖北新一轮发展战略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4]荆楚网.2009年黄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OL].

责任编辑 周觅

F303

A

1003-8078(2011)01-045-04

2010-11-04

10.3969/j.issn.1003-8078.2011.01.12

鲍宏礼 (1965-),男,湖北麻城人,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教授。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0d096。

猜你喜欢
两型社会黄冈市黄冈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题黄冈市老干合唱团旅游照
赞黄冈市“校企合作”
黄冈市图书馆连续六年为驻黄海军官兵提供图书服务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图书馆治理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