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燕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州 35000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综述
林 燕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州 350001)
大学生即将踏上社会成为社会人,其社会性发展是大学阶段的重要发展课题。从人格、情绪情感、社会关系和婚恋观及行为方面总结了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和状况。并总结出影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人格;人际关系;情绪情感;婚恋观
社会性主要是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了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所应具备和表现出来的包括个性、情感、思维、认知、技能、行为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社会特征。[1]人的社会性发展是个体由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主要包括人格、情绪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或稳定性,它贯穿于个体发展的全部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发展任务。大学生是即将踏上社会成为社会人的“半社会人”,属于成年早期人群中的特殊群体,与在社会中担任一定职位的同龄人相比,他们接受更高的教育,吸收更系统的社会文化教育但是在独立性和社会职业成熟度上却远远比不上其他同龄人。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大阶段: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 (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应形成爱的良好人格特征。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既要学会比高中生更加自主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又要为步入社会成为完全的社会人做准备。
大学生是一群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以过往社会性发展为基础,通过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不断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内化社会所遵循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习得一定社会适应技能。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内容主要包括:⑴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大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领悟自己的角色地位及相关的权利和义务。⑵习用社会技能。社会技能指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方法、知识与技能。大学生社会技能的高级,直接影响其社会性发展的质量。⑶形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⑷具备社会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一方面指大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内在心理过程或特征的认知,另一方面指大学生对个人的外在社会行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组织的认知,如对友谊、道德、法律、社会制度的认识、理解和期望。⑸增强社会判断和有效参与社会的能力。[2]
目前国内对幼儿、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研究较多,但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具体系统研究很少且大多是理论研究。其中进行总体理论研究的学者如马升、李毅阐述了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涵义、途径、影响要素和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具体措施;[2]王晓艳提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认为心理教育是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3]查阅近十年国内心理学的核心期刊,崔丽娟、刘琳研究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互联网的依赖显著影响了大学生的幸福感与社会疏离感。[4]此外是学者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所涉及的相关内容的研究,现从人格、情绪情感、社会关系、婚恋观念与行为方面进行说明。
(一)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大学阶段,大学生的人格趋于完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固。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发展最快的时期,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在总体上是比较积极的,在性别、年级、成绩、家庭经济条件、是否学生干部上存在差异,但不存在文理专业和城乡的差异。[5]Marcia以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探索和承诺的行为特征为标准将自我同一性分为四种状态:弥散型同一性、排他型同一性、延缓型同一性和成熟型同一性。[6]自我同一性由高中时期比较混乱渐趋稳定,王树青等研究发现,处于延缓状态的大学生占 67.5%,其他的三种状态各占 10%左右,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都存在相关关系。[7]李文道的研究则发现,处于延缓状态的大学生占 40%左右。[8]
大学生是即将踏上社会的“半社会人”,大学阶段的学习实践是为以后适应现实社会做准备。对大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着就业和升学的压力,职业价值观的发展也是他们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部分。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分为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和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其中,目的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内隐的动机性标准。[9]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寻找职业的外显的条件性标准。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影响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同一目的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达到。罗锡莉等提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理论构想并编制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结果表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主要包括职业知识和职业态度两个纬度。[10]此外张杉杉、郑日昌对石家庄市理工科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现状的研究发现本市的择业效能感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并有男生高于女生的倾向。[11]
(二)大学生的社会关系
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特点使宿舍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成分。在大学里通常是一个宿舍的成员一起上课,下课后一起娱乐、参加活动。所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关键,也是研究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一个切入点。毛小玲等探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结果表明大学生宿舍人际氛围良好。男生中矛盾冲突一面高于女生,亲和一面低于女生。二年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最好。[12]张瑜等编制了大学生宿舍人际相处主观影响因素问卷。[13]
近年来大学生依恋也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依恋是指婴儿时期与父母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心理表征。[14]Bartholomew在Bowlby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成人依恋的四种类型:安全型 (积极的自我和他人模型)、倾注型 (自我模型消极,投资人模型积极)、轻视型 (自我模型积极,他人模型消极)和害怕型(自我和他人模型都消极),后三种均为非安全型。[15]李同归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16]
(三)大学生的情绪情感
个体的情绪情感遵循从简单到丰富、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进程,每个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属于成年早期,具有成年早期共有的情绪和情感特征,情感丰富、复杂、不稳定。成年早期个体对人、物、事件比较敏感,对友谊、爱情、正义等的追求十分执着,其思考、辩论、甚至以行动来维持自己的价值观。他们的情感体验深刻、强烈,感情容易外露,喜怒哀乐常形于表面,在外界刺激下容易冲动、感情用事,但又常常事后后悔不已。情绪波动较大,有时兴奋,有时沮丧,甚至想到死亡。此外,大学生又是即将要踏上社会的“半社会人”,他们的情绪情感又有着自身的特点:①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即由于大学生自身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上的不平衡,使他们的情绪情感呈现忽高忽低、激烈多变的两极波动,并与稳定性共存;②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存,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都体验着丰富的情绪情感,在表现形式上又复杂多样,呈现出外显和闭锁、克制和冲动交错的特征;③阶段性和层次性并存,即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存在年级和层次 (如能力、成绩)的差异。
学者对大学生的正负情绪情感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男性的负向情感多于女性,快乐感低于女性,在正向情感上无显著性别差异。大一学生的快乐感和正向情感多于大四学生,在负向情感上无显著年级差异。[17]刘霞等对负性情绪的研究表明压力和应对策略作用于负性情绪的过程模型既存在差异性又存在一致性。[18]此外黄敏儿、郭德俊研究表明不适当的情绪调节方式可能是增强抑郁的重要原因。[19]
(四)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与行为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大学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在此阶段,大学生面临着恋爱、婚姻的人生重大课题,其恋爱观、婚姻观、性观念及相关的行为也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文化的交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婚恋观更趋向自由、开放。但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社会一些消极观念如“读书无用论”,“嫁或娶个有钱人,少奋斗十年”等的盛行,大学生的婚恋观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一些消极面。在一项关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校谈恋爱的现象非常普遍,他们在异性交往方面更加注重在感情上寻求快乐,把恋爱的成功与否看得并不重要,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恋爱与婚姻无关,说明他们谈恋爱更加注重的是过程而非结果。[20]赵洪伟等的研究认为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更加重视爱情的人生价值观;②对待爱情的态度总体上说是严肃认真的;③相当一部分人持有错误的恋爱观;④恋爱行为公开化和无约束化。[21]
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因大学生“半社会人”的特殊身份,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两方面的影响。马冬卉等认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和同辈群体。[2]现在的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拥有电脑,几乎人人拥有手机,且大学生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所以他们上网的机会和时间都很多,网络的影响力可想而知。综上,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应受到学校和社会两方面的影响,在学校方面受到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和同辈群体 (特别是同学)的影响;在社会方面受到大众传媒如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的影响,其中网络的影响更值得关注。
大学生身份的重要性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倍受关注。社会性发展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重要发展课题,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但是目前国内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相关的学术成果并不多。希望在以后能对大学生的社会性有更系统更全面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探索上。
[1]林雅,竺辉.职业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J].石油教育,2004,(6):82~85
[2]马东卉,李毅.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指导[J].现代教育科学,2007,(1):100
[3]王晓艳.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与心理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5):88~89
[4]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26(1):64~66
[5]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42~44
[6]Kroger J.Discussions on Ego Identitv IM 1.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3:13
[7]王树青,张文新,张玲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 [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1):59~65
[8]李文道.大学生同一性发展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
[9]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37(5):650~657
[10]罗锡莉,张进辅.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结构及问卷编制[J].心理学探新,2008,28(2):59~74
[11]张杉杉,郑日昌.507名理工科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现状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776~778
[12]毛小玲,里宏翰,张建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7):473~475
[13]张瑜,李宏翰.大学生宿舍人际相处主观影响因素问卷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3):198~200
[14]李同归.依恋理论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概述[J].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42(1):18~25
[15]Bartholomew K,Horowitz、LM.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hs:A test of a fottr—category model[J].J Pers Soc Psychol,1991,61:226~244
[16]李同归,李嘉等.大学生依恋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0):740~748
[17]邓丽芳,郑日昌.大学生的情感变量与心理健康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58~60
[18]刘霞,陶沙.压力和应对策略在女性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5,37(5):637~649
[19]黄敏儿,郭德俊.大学生情绪调节方式与抑郁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438~441
[20]刘秀伦.大学生婚恋观调查 [J].教育与职业,2008, (2):55~57
[21]赵洪伟,董玫玫.大学生恋爱心理及性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4):93~95
G646
A
1009-5462(2011)01-0083-03
2010-12-17
林燕,女,福建上杭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责任编校: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