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桂红,杨成虎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英汉动量结构语法化程度对比
——以time(s)和“次”为例
仲桂红,杨成虎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研究time(s)和“次”的英汉动量结构语法化程度,并围绕语法化程度,研究了表量结构的语法化路径、语法化机制、认知解释等。从语义转变、结构转变研究英汉表量结构的语法化路径,试图探寻英汉语动量结构的共性和差异。
动量结构;语法化程度;英汉对比
汉语中动作单位的词叫作动量词,其出现的时间较晚,没有名量词典型,所以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及名量词。英语曾被认为是无量词的语言,但随着语法化研究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语法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也在发展、变化,量词这一词类也浮现出来。在语法化研究中,英语存在量词已为部分学者所接受,但研究还不够深入[1]。
Adrienne Lehrer[2]认为英语虽不是量词型语言,但存在与量词相似的结构,如a head of lettuce等。Lieselotte Brems[3]认为度量衡名词结构是用来表量的,像a bunch of等词也具有了与度量衡一样表达模糊的量的趋势和潜力,度量衡名词经历了语法化和去词汇化过程。英语中表达量的概念的结构是存在的。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的一种过程或现象[1]。黄伯荣、廖序东[4]把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本文根据汉语量词和英语语法化的特征,认为英语表量结构也可分为名量结构和动量结构。英汉动量结构都经历了由表示指称意义的名词结构或动词结构演变为表语法概念或功能的动量结构的语法化过程。
对汉语动量结构的研究主要有:刘世儒[5]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专用动量词(遍、番、通、过、阵、下、次、周、匝、返、合、壮、转、度)和借用动量词的用法。李艳华[6]从共时的角度探讨动量短语的类型、搭配、语义、语用、句法特点。甘智林[7]从认知的角度对“V+数词(一)+动量词+N”结构进行了分析。王延菊[8]认为once,twice,have a look,give a punch是动量短语。由于受传统语法的影响,西方学者对英语动量结构的研究还未涉及。本文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动量结构语法化程度进行研究。并围绕语法化程度,研究了表量结构的语法化路径、语法化机制、认知解释,揭示英汉语动量结构的共性和差异。
在传统英语语法“动词+数词+time(s)”结构里,time(s)是副词,“数词+time(s)”作状语。但同时,随着语法化研究的发展,“动词+数词+time(s)”也逐渐发展出表达动作数量概念的功能,可重新分析为动量结构。但从表量结构在英语的整体发展和人们的观念上来看,time(s)所在的英语动量结构语法化程度还不是很高。
英语动量结构中的times与汉语量词“次”起着相同的功能,表示动作重复的次数,在英语中使用频率较高。times来源于表示时间的实义词time,这可能是由于动作的发生伴随着时间(1597HOOKEREccl.Pol.v.lxix.Now as Nature bringeth forth Time with Motion,so we by Motion haue learned how to diuide Time,and by the smaller parts of Time,both to measure the greater,and to know how long all things else indure①来源于牛津英语大字典对time的定义。)。相同的事物反复发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人们便用时间作为反复发生的动作的数的单位,衡量动作的量(1398 TREVISABarth.De P.R.Ⅸ.ⅱ.(Bodl.MS),Tyme is measure of chaungeable pinges,as Aristotel seith①)。石毓智[9]也从认知角度考证,认为时间的发展只有通过运动变化才能为人们所感知,任何行为动作都必须占有一定的时间量。动作的发生需要时间,时间可以用来表示动作。重复发生的动作是有次数的,表示时间的times转喻为衡量反复发生的动作的量,即表示“次数”。
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9世纪左右,time的复数形式timan已经出现,表示一段时间,但time的单数形式和复数形式是混用的,都可以表示一段时间,这可能与当时西方时间观念比较模糊有关。由于时间是有起始点的,可以分成若干份,因此时间是可数的。但同时,时间又是抽象的,是人为规定的,是不可数名词。
例1 C893 K ELFRED Oros.Ⅳ.Ymbe eone timan pe pis was②本文所有古英语的例子均来源于《牛津英语大字典》和Helsinki语料库。
例2 C1050Byrhtferth’s Handboc in A ngliⅧ.312 Feower timan beop...Uer ys lengthen tima...)oðer tima hatteæstas...Se pridda tima ys autumnus on lydeδecweden.
例3 C1330R.BRUNN E Chron.Wace(Rolls)4100[Caesar]toke his leue.To wende fro pem for longe teymes.
从14世纪开始,表示动作重复的次数time(s)逐渐从表示一段时间的times中脱离出来,表示一段时间逐渐开始用time的单数形式,times专门用来表示次数(此处不讨论表示倍数和时代等用法)。time从名词结构“数词+times”(表示一段时间或时间的复数)到动量结构“动词+数词+time(s)”(表示动作发生的数和量)的变化,由表示时间的概念转变为衡量动作的量,说明其语义发生了一定的虚化。
例4 1375 BARBOURBRUCE1.336 That may mony tyme awaill.
例5 C1377 LANGL.P.Pl.B.ⅩⅧ.63 And tolde whi pa tempest longe tyme dured.
例6 C1400Destr.Troy8272 The next tym pou noyes me,pou neghis to pe fer.
ânes,ônes是ân,ön加所有格形式“es”,twiδes是twie加所有格形式“es”而形成的,在中古英语时期anes与one tyme,two tymes与twyse是通用的。15世纪,“s”开始拼写成“ce”。现代英语中衡量反复发生的动作用once,twice代替one time,two times(在限定词之后仍然用one time,two times)。在古英语及中古英语时期,once,twice是one,two的生格,由于one time,two times的高频率使用,由于语言的简洁性,time(s)发生脱落,导致time(s)的零形式的产生,即有表示“次数”的意义,而没有“time(s)”的形式。once的语法化过程为:one’s(anes)time→one’s(anes)→once,用one’s代替one’s time,语法化过程中发生了转喻。13世纪以后,one,two的生格形式消失,如,例11、例12中,无生格形式。once,twice的语法化程度比one time,two times的语法化程度更高。
例7 1200 Trin Cok.Hom.109 The sunne arist anes a dai.
例8 C1122O.E.Chron.(Laud MS)an.1120 Disesδears com pet leoht to Sepulchrum Dni...twiδes.
例9 A1225 Ancr.R.70 Leaue to openen hire purl enes oðer twies.
例10 A1450Knt.De la Tour.(1868)85 The king sent vnto her onis,tuyes,thries.
例11 A 1450Knt.De la(1906)43 The auicion come to hem bi two tymes.
例12 1535 COVERDALE She is noryszhed for a tyme,two tymes,and halffe a tyme.
Heine等[10]将语法化看做多个认知域之间相互转移的过程,将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域排列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序列: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英语中表示时间的实词time(s)演变为衡量重复发生动作的量,人类的认知域由时间转移到性质,发生了语法化。该结构语义发生虚化,once,twice,thrice替代one time,two times,three times,含有数和量的语义,结构也更加固定。
《说文解字》中,“次”本义是“不前,不精也。”,徐锴《系传》:“不前,是次于上也。不精,是其次也”。金桂桃[11]认为动量词“次“可能是由“按顺序叙事,居于前项之后的称次”这一意义发展而来的。向熹[12]认为“次”的起源可能与上古的“驻留”“止歇”义有关。本文认为“次”经历了动词(临时驻扎、栖息、停留)→名词(不前、不精)→名词(顺序、顺次)→量词(次数)的演变。
先秦两汉时期的“次”经历了实义动词→具体名词→抽象名词的语法化历程,语义由实义向抽象义转变,发生了虚化。但还未发展出表示动作次数的动量词。
在先秦时代,“次”就有了动词的用法,其语义为临时驻扎、栖息、停留等,例如:
例13 师进,次于陉。……师退,次于召陵。(《春秋左传·僖公四年》)
例14 天子东游,次于雀梁。(《穆天子传》)
例15 冬。公次于郎。次。止也。有畏也。欲救纪而不能也。(《春秋谷梁传·庄公》)
例16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楚辞·九歌》)
例17 日行月一次,而周天历舍于十有二辰,终则复始,是谓日月权舆。(《逸周书·卷六·周月解第五十一》)
例18 天覆万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天之常也,治之以理,终而复始。(《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在古代的天文历法里,古人认为太阳和月亮都是休息时间的,例17、例18中的“次”表示停留,是动词。(太阳在12个月内绕黄道运行1周,因此它在黄道上每月运行一段。在古人看来,太阳是神,它休息的地方定然是金碧辉煌的宫殿,因此,他们就把黄道上的一段叫做一宫。这样,黄道上的12段便成了“黄道十二宫”。因此,这里的“次”表示停留)。此时的结构“动词1+数词+动词2”仍然是连动结构。可能是由于太阳在黄道上是按固定的顺序运行的,每停留于一宫,就是按照一定顺序运行一段距离,因此,“顺序义”由语境中吸收而来的。词类发生变化,由动词转变为具体名词,由临时驻扎、栖息、停留义延展为“不前不精也”。
例20 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後。(《礼记·曲礼》)
例21 隆礼效功,上也;重禄贵节,次也;上功贱节,下也,是强弱之凡也。(《荀子·议兵》)
两汉时期,“次”由具体名词转变为抽象名词,语义由“不前不精”引申出“顺序、顺次、位次”义。这可能是因为高频率的表示“不前、不精”的“次”,使人们产生“事物发展按照一定顺序”概念。“次”的语义由具体的语义向抽象发展。
例22 二年春正月。诏班序列侯功臣位次。(《前汉纪·高后纪·卷第六》)
例23 皇太后被珠襦。坐武帐中。群臣已下。皆以次上殿。(《前汉纪·孝昭皇帝纪·卷第十六》)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名词向动量词过渡,动量词刚刚产生时期。王绍新[13]认为在魏晋时期作为表示一般动作次数的动量词出现,但用例不多。
例24 先度释迦遗法中弟子、出家人及受三归五戒八斋法供养三宝者,第二、第三次度有缘者。(《高僧法显传》)
例25 初明如是也。……若无闻者,未必可信,是以第二次言我闻。……若说无时节,亦未必可信,故第三次明一时也。……若是天魔外道余人说者,未必可信,故第四次明能说之人是佛婆伽婆所说,故所以可信也。(《金刚仙论》)
“第一”“第二”“第三”等词语明确表明叙事的先后顺序,“次”的“顺序、顺次、位次”明显减弱。向表示动作次数的动量词的趋势发展。例24可以看出其既可以理解为按照顺序渡有缘者,又可以理解为表示次数的“次”,称量反复发生的动作。这主要是由于次与表示顺序的“第”和数词连用,语义重心前移到“第+数词”,“次”表顺序的语义减弱,表重复动作发生的次数的语义增强。
魏晋南北朝时期,当叙述的是同一个动作,而且是按一定的顺序发生时,开始用“次”来衡量反复发生的动作,出现了真正的动量词。“数词+次+动词”这样一种表达方式为“次”语法化为动量词提供了适当的句法基础。尤其是当“数词+次”用来衡量同一种动作发生的量时,这种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而这种动作发生的次数就成了人们关注的信息焦点。这种信息传达形式中的“次”很容易语法化为表示动作次数的动量词,因合适的语境诱导出“次”由“顺序”转变为“次数”。先秦时期的“动词1+数词+动词2”结构经过数次语法化,转变为“动词+数词+量词”/“数词+量词+动词”结构。
例26 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硅步,草皆沾湿,火至免焚。(《搜神后记·卷九》)
例27 伏觐谒帝承明,绪言多次,服矜遗老,曲赐湔濯,则殿下前时泽泽,匪复偏私,遂吴良延荐之恩……。(《全陈文·卷九》)
隋朝时期,当叙述的是同一件事时,“第+数词”表示顺序,“次”完全不含有顺序义,而是语法化为表示反复发生的动作的次数,语义完全虚化。
例28 今先料拣第一事修发禅不定。……第二次料拣理修发禅不定。……第三次料拣事理修发禅不定。……第四次料拣非事非理修发禅不定。(《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例29 此下第二遣使问疾,就文为二。第一前命声闻。第二次命菩萨。……第三次命迦叶。……此第四命须菩提。……此第五次命富楼那。(《维摩经义疏》)
“次”作为动量词在唐朝并不常见,作为动量词获得很大发展是在唐五代以后的事[14]。它在宋代使用已非常广泛,成为通用动量词,元代仍通用。动量结构“动词+数词+次”和“数词+次+动词”在唐及以后都是通用的,“数词+次”分别作补语和状语。在“动词+数词+次+名词”与“动词+名词+数词+次”结构是通用的,“数词+次”在前者中作定语,在后者中作补语。
例30 三次论诤退,其志亦刚强。(《全唐诗》)
例32 书之句法义理,虽只是如此解说,但一次看,有一次见识。所以某书,一番看,有一番改。(《朱子语类·卷第十》)
例33 及到临事时,又不肯下心推究道理,只说且放过一次亦不妨。(《朱子语类·卷第十五》)
例34 若要合下便做一次排遣,无此理,亦不济得事。(《朱子语类·卷第十八》)
例35 祭告长陵等七陵俱躬叩拜,恭让章皇后、景皇帝陵亦展拜一次,以慰追感之情。(《明史·卷六○》)
例36 行装重滞,况且遇过晋兵一次。(《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五回》)
例37 自是每季仲月举行一次,岁以为常。(《清史稿·卷一○·本纪第一○》)
英语中衡量反复发生的动作的量来源于表示时间的time(s)。“动词+数词+time(s)”随着语法化的发展,逐渐延伸出表达动作数量概念的功能,可重新分析为动量结构。Time(s)所在结构的语法化采用了转喻的语法化机制,由表示时间的概念转指衡量动作的量,语义发生了一定的虚化,one time,two times,three times转变为once,twice,thrice,time(s)所在的动量结构更加固定。time(s)的语法化的认知原因主要是西方用的时间观念和动作关联。从表量结构在英语的整体发展和人们的观念上来看,time(s)所在的英语动量结构,语法化程度还不是很高;
汉语“次”经历了动词(临时驻扎、栖息、停留)→名词(不前、不精)→名词(顺序、顺次)→量词(次数)的语法化路径,吸收和重新分析了语法化机制,语义发生加大程度的虚化,结构由先秦时期的“动词1+数词+动词2”结构经过数次语法化,转变为“动词+数词+量词”和“数词+量词+动词”,结构固定。对天文知识的理解和语言的发展导致了“次”的语法化。“次”所在的表量结构的语法化程度非常高。
总之,“次”所在的表量结构的语法化程度比time(s)所在的英语动量结构的语法化程度高。
time(s)和“次”所在的英汉语动量结构都由从名词结构或动词结构等实词结构语法化而来。两者有不同的语法化路径、不同的语法化机制和认知解释。“次”所在的汉语动量结构比time(s)所在的英语动量结构语法化程度更高。
[1]Hopper P J,Traugott E C.Grammaticalization[M].2nd Edition.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119.
[2]Lehrer A.English Classifier Constructions[J].Lingua,1986,68(2-3):109-148.
[3]Brems L.Measure Noun Constructions:An instance ofsemantically-driven grammatical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2003,8(2):283-312.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增订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3.
[5]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5:4.
[6]李艳华.现代汉语动量短语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6.
[7]甘智林.“V+数词(一)+动量词+N”的认知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3.
[8]王延菊.英语量词浅析[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15(1):39.
[9]石毓智.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J].中国语文,1995(1):1.
[10]Heine B,Claudi U,Hunnemeyer F.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1]金桂桃.宋元明清动量词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6.
[12]向熹.简明汉语史: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20.
[13]王绍新.课余丛稿[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156.
[14]陈颖.苏轼作品量词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158.
Contrastive Study on Grammaticalization Degree of Verbal Classifier with time(s)and Ci in English and Chinese
ZHON G Guihong,YAN G Chenghu
(Foreign Faulty,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
The grammaticalization degree of verbal classifier constructions with time(s)and c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rast is studied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Meanwhile,the grammatical path,grammatical mechanism and cognitive reasons are analyzed.The grammatical path is concerned about semantic changes as well as structural changes.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verbal classifier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explored.
classifier construction;grammaticalization;the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H 146
A
1008-9225(2011)01-0090-05
【责任编辑:李 艳】
2010-09-06
宁波大学2009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NG09JLB019)。
仲桂红(1982-),女,安徽宣城人,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杨城虎(1962-),男,安徽舒城人,宁波大学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