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世元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61)
农民工继续教育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左世元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61)
农民工继续教育是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有力保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农民工继续教育体制很不完善,在招生和就业、教学环节、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围绕以上几方面进行改革,将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民工继续教育体制的必由之路。
农民工;继续教育体制;问题;对策
农民工继续教育体制是为农民工提供继续教育的机构与相应规范的统一体,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本文是指微观层面,主要体现为招生与就业制度、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
我国的农民工继续教育起步较晚,由于继续教育体制很不完善,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农民工基数太大等原因,农民工继续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招生环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民工继续教育机构推出的招生政策形式各异。在普通大学中设立的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以及专门的继续教育机构,如职业技术学院和广播电视大学等,这些继续教育机构基本上沿用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模式,采取统一入学考试制度,教育主管部门对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试地点、录取分数线等都有统一规定,这对于文化层次普遍偏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农民工来说是很高的门槛。也有些民办继续教育机构对农民工招生条件限制很少,只要交钱就可入学。二是一些继续教育机构对考生有种种条框限制,如已有文化水平限制、年龄限制、户口所在地限制等,加上烦琐的报名入学手续,将一些有求学愿望的农民工拒之门外。
在就业方面,有些继续教育机构招生与就业相脱节,甚至有些继续教育机构招生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不管农民工经过学习后是否获得实用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是否切实得到提高,是否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把受教育后的农民工直接推向市场农民工就业没有任何保障。
教学环节是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继续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及农民工从继续教育中的受益情况。
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化知识教学,轻职业技能教学;重课堂系统理论讲解,轻实际操作训练。二是教学内容覆盖面很广,专业针对性不强,致使继续教育机构毕业的学生理论基础不如科班出身的本科生,又无一技之长。三是专业知识设置没有因地方而异,因人而异。全国各地继续教育机构设置的专业和课程相似,地方特点不突出,城乡区别不明显,农民工即使接受了继续教育,也很难找到适合于自己身份特点、工作特点的专业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一,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与农民工继续教育技能性强、时间短、规模大的特点不相符,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师讲解学生记录,这种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能将大量理论知识教给大量学生,但不适用于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二是教学手段落后,农民工继续教育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即一只粉笔、一张黑板,条件较好的继续教育机构与企业的工作实地建立了联系,农民工在学习期间可以深入到厂房、车间参观。还有些继续教育机构采用师徒式的培训方式,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以上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施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的今天,显得单调落后。
教材教辅资料。尽管一些省市、企业组织编写了一些指导农民工学习的教材,但是全国还没有一套权威的、专门为农民工继续教育使用的教材,而且农民工的教辅资料也严重缺乏,可以指导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报刊杂志也很少。大多继续教育机构使用全国统一编订的继续教育专用教材,这类教材理论性强,内容全面细致,理论性强的教材对于文化普遍处于初中以下水平的多数农民工来说并不适用。
师资队伍。除了一小部分继续教育机构和短期培训班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直接指导农民工掌握技能,更多的继续教育机构的教师是科班出身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技能欠缺。多数农民工希望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手把手地教,短时间能学会一种本领,但目前继续教育机构中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与农民工所希求的知识技能结构是相背离的。
除少数继续教育机构和短期培训班采用随到随学、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外,多数继续教育机构采用全日制教学管理模式,学生集中时间在学校学习;有的继续教育机构为方便管理,把农民工继续教育集中安排在假期。这种管理模式对管理方来说简便易行,但对于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来说非常不适用。因为继续教育机构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距离农村很远,农民工要想接受继续教育必须抛家舍业到城市集中时间学习,而事实上农民工很难抽出时间集中学习,没找到工作的农民工家务缠身,找到工作的农民工白天忙于工作,劳累一天后抽出一部分时间接受教育实属难事。
目前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考试形式单一。继续教育机构对经过教育培训的农民工采用统一的书面考试形式,对通过考试的农民工颁发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标志着农民工继续教育被评价为合格,准入就业市场二是考试内容不合理。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书面内容考试,轻操作技能考核;对技能性强的考试项目,缺乏合理的考试形式和考核指标;对农民工的综合素质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三是监督不力。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考核评价制度有时由于监督不力而流于形式,对考核评价指标是否合理缺乏必要的监督。只要参加教育培训就能按期毕业,这样农民工即使获得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在就业市场上也没有说服力。
农民工继续教育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目前农民工继续教育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
继续教育机构招生制度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放宽入学条件上:一是建立宽进严出的招生制度。农民工只要有入学学习的愿望,不论其籍贯、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继续教育机构都应该提供给他们入校学习的机会,通过严格考核其学业成绩和结业成绩来控制农民工的入学质量,农民工将权衡自己的优势和知识能力结构特点来选择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教育机构和专业。二是建立灵活机动的招生考试制度。考试时间可以一年多次招生,或随到随学,上期学不会者下期免费再学的制度来方便农民工入学;在考试内容安排上,考虑农民工文化基础薄、参差不齐的实际,应以灵活机动的面试为主;考试地点要设在离农村较近,交通方便的市镇;录取分数线应由学校或院系单独划定。三是简化招生入学手续。取消年龄、户籍、性别、文化水平等条框限制,农民工入学只需凭身份证、户籍证明、中小学毕业证书、当地派出所出据的农民工身份证明及录取通知书即可入学。继续教育机构单独注册农民工学籍,为农民工在校学习期间建立个人档案。需要强调的是,在招收农民工入学时,要坚决杜绝一切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避免向个别地区生源优惠的政策和在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等方面的不平等政策,努力为农民工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招生环境。
在就业环节上,就业与招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招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就业反过来能推动招生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保证招生的数量和质量,继续教育机构要为农民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可以采用“定单式”、“定向式”、“委培式”招生制度,为指定的地区或企业培养农民工。二是以质量占领就业市场。拥有较强的技能和较好综合素质的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农民工继续教育必须坚持以质量取胜原则,培养高质量的农民工。
教学环节的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教学内容。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内容应适合农民工特点和就业的需要。供农民工学习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三类,第一类是为融入城市生活而开展的引导性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城市生活常识、基本权益保护的法律知识、寻找就业岗位的知识、交通安全知识以及普通话等;第二类是为有文化补偿需要的农民工开设的课程,这类课程的基础性和通用性强,如语文、数学、地理、物理等;第三类是技能培训,对拟向第二三产业技术工种转移的农民工,以生产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在为农民工设置教学内容时,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要有层次性。农民工已有的文化技能层次与学习内容难度相匹配。第二要因人而异。要根据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技能特长、年龄大小、性别,尊重农民工个人意愿,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第三要注重发展优势特色技能。继续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地方优势,通过教育培训农民工来光大当地的优势特色技能,大力挖掘其市场价值,在城市生活中开辟另类的一角。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针对农民工教育培训技能性突出的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突破传统的教学形式,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渠道,可以运用模拟教学法,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练习;观摩教学法,用幻灯机反复播放标准的技能操作过程;远程教育手段,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多媒体技术同时对不同学习地点的农民工开展教育培训。
教材教辅资料。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为农民工编写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力度,组织专业人员、技术人员、农民工等共同参与编写专业教材和教辅资料,并把这些教材和教辅资料中体现技能部分的内容刻录成光盘,而且,教材和教辅资料要及时更新。教材的编写要体现农民工的特点:一要理论性弱,操作性强;二要短小精湛,适应农民工短期学习的特点;三要通俗易懂,让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农民工读懂;四要以专业为模块,细化工种,以适应农民工岗位选择和换岗的需要。
师资队伍。对于引导性教育培训和文化课补偿教育,可以聘请各类院校的专职教师讲授;对于技能性教育培训,应该聘请企业的工程师、高级技工现场教学。继续教育机构要重点培养一批理论和技能都强的“双师型”教师,以适应农民工文化和技能双重需要,而且教师要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以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技术发展同步。
一是继续教育机构可以单独编班组织教学,实施弹性学制。取消对农民工完成学业的学制限制农民工可以选择全日制形式集中时间在校学习,也可以选择半日制、周末班、晚间班等形式分阶段完成学业。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学习方式既能满足农民工边工作边学习的愿望,又使全日制学习与部分时间制学习、业余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二是采用学分制。农民工只要学完规定的教学内容,修满学分,通过学校最终考核,就可获得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继续教育机构也可以探索建立跨系选修、跨校选修、跨地区选修,学分互认的制度。三是可采用随到随学,上期学不会下期免费再学的教学管理方式,农民工可以随时从任何起点学起。
一是建立农民工就业准入制度,农民工只有获得市场上公认的教育培训毕业或结业证书,才能被准予上岗;二是建立教育培训与考证相结合的制度鼓励农民工在学习期间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以增强就业竞争力;三是考试内容以技能考核为主,兼顾文化课考核、体能考核等综合素质考核;四是考试形式多样。视具体学习内容灵活选择使用现场演练作品分析、面试和口试等考试形式;五是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企业、行业专家对继续教育机构的考核评价制度给予权威性指导,并经常性地监督其有效实施。
总之,农民工继续教育体制的建设是一项纷繁庞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全社会各个部门和阶层为进一步解决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而努力。
1.王青,赵民惠.农民教育培训的社会学分析.职教论坛.2005(5)
2.许小青,柳建华.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研究.求实.2005(5)
3.李银.论实施农民工继续教育工程.中国成人教育.2007(4)
4.王春林.农民工培训问题探析.继续教育研究.2009(11)
G725
A
1009-6981(2011)04-0076-03
2011-04-17
左世元(1969-),男,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李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