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岐山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
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赵岐山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今的第一聚焦点。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既由其自身规律性所决定,又具有人为的主动设定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时代任务的积极应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发挥积极性、能动性,要对四个方面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考
经济发展方式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依托。它既具有自身的客观性,遵循自身演变的规律;又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具有人类能够掌控的主观性。它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体。客观规律性决定了其发展所存在的固有轨迹,人为的主观性又使其具有了可塑性。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遵循其规律性;又要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对它施以理性的影响,使其避免在转变中可能出现随机性、随意性。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取决于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需要。社会生产力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程度和掌控能力上,它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水平;而经济发展方式则是生产力水平基本的、主要的体现与标志,它也反作用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源于自身的内在规律性,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也是一个自发的、永恒的自然过程,有其规律性和阶段性。
人类社会从愚昧走向文明,又从农耕文明走进工业文明继而走进信息文明,经济发展方式不断的演变。农耕文明中,农业生产从粗放式经营逐步走向集约化经营;工业文明中,工业生产从外延式扩大再生产逐步走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这些发展变化的目标都是使生产走向高质量、高效益,使社会发展走向高层次、高阶段。科技进步的引领、生产资料的变化促进与支持了这些转变,转变是社会发展程度的动态反映。概括而言,经济发展方式每一个阶段性的演变都源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自身规律发展的必然反应和外在呈现。
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增强,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因素越来越多。随着人类对各种专业性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能力的提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由低级到高级时代性特征也越来越突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够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我们要借鉴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正视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在正确认识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变。
发展是永恒的,人类必须在社会发展中顺应发展趋势、跟上时代步伐。也就是说既要遵循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变化的客观性,也要实现主观上的动态跟进。
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基础与条件。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特殊的环境:从国内来讲,是从非常低的水平上起步的,基础差、底子薄,受到教育、科技落后的制约,又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及整体水平的限制;从国际环境来看,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中。内外两个方面的制约,致使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来推动,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的粗放特征。虽然这种低效率的发展方式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虽然我国从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发展到了基本的小康社会,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较大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片面追求增长速度的、以“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率”为特征的低效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其很不利的一面:它导致了在资源、环境、国内市场需求、弱势产业、区域和行业差距等方面问题的出现,它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自然资源造成大量浪费、对经济发展体系造成扭曲,会使经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会带来社会发展中经济结构的失调、分配不公的加剧、城乡差距的加大、贫富分化的严重,会阻滞由科技转化来的新的生产技术的推广与使用,会产生新的垄断,更会激发新型社会矛盾的产生、加剧与冲突。这已直接影响并严重制约到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自身具有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中,中国经济要实现稳定和可持续增长,根本出路在于要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科学发展方向上的转变。实现这一科学性的转变,一定要在经济发展方式规律的要求下,把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和社会结合统一起来,从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入手,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加快结构性的调整。
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和每个劳动者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在物质和精神领域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低效率的发展方式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符合自然界生态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因此,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积极主动地适应人民生活的需求,必须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是要加快实现转变。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认识和持续追求的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经济的进程中,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方式转变的尝试与探索。早在党的十三大时,就明确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党的十五大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冲击,党中央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建议“十二五”规划纲要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长期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持续追求,并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务必要对四个问题具有清醒的认识
一是思想认识问题。这是指客观上经济发展方式本身有实现转变的要求,与人们在主观上缺乏转变或者缺乏持续性转变思想之间的矛盾。或者说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种社会力量之间没有形成共识。由于惰性和受到固有思想的束缚,人们往往习惯于或者依赖于已有生存环境与思维定势,往往缺乏转变或者是缺乏主动要求转变的意识。这就形成了客观上需要转变、需要发展,而主观认识跟不上客观发展的需要。这个矛盾既源于人们认识程度上的客观限制,又是人们没有重视、没有遵循事物规律性要求的主观表现,表现在社会生产上就是仍然在进行着已经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了的发展方式的生产活动,其结果就是受到经济发展方式的惩罚。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思想认识上务必要形成共识,要尊重规律、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要加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以增强我们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对主观世界的认知,以树立我们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信心。我们只有在对主客观认知的结合上形成了共识,才能以发展的观点来正确对待在当前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正确对待经济发展方式在永恒发展中的发展本质。
二是利益得失标准问题。这是指如何正确对待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逐步舍弃落后的发展方式的生产,直至完全被科学的发展方式生产所取代。在转变的实践过程中,必定会对某些方面、某些人的现实利益产生影响。对此,我们应确立正确的利益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全局上、长远上看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从整体上看对所有人的利益都是有利的。而那些所谓的局部、眼前、个人利益,应服从和让位于全局、长远和整体利益。我们也要正视所存在的利益矛盾,并通过利益调整的方式来化解,以消除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阻力,使全社会形成转变所需的正确共识、加快转变进程。
三是转变中技术匹配问题。这是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践中的客观需要与所提供的技术手段不相匹配的矛盾,就是所提供的智力能力和物质技术跟不上转变的实际需要,或者是不能较好地支撑起转变的实施。这个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对于转变实践来说,有其不利的一面、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它制约转变的同时又给转变的实现提供了应有的主攻方向、切入点和突破口。这就要求我们要着力发展科学教育、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科学教育应在横向上普及科学知识,在纵向上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实行社会改革要营造所需的社会环境,还要在整体上优化经济结构。
四是非公领域实现转变的问题。这是指如何突破在民营企业中严重存在的落后发展方式生产真正实现转变的难题。当前,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0%以上,它们又是我国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低水平产能的主要集中地,经济实力也相对较弱、甚至很弱。同公有制企业的转变相比,实现它们的转变困难更多、难度更大,转变的任务更加繁重,转变的道路更加曲折,转变的压力更加巨大。如果没有它们的真正转变就不会实现整体上的完全转变,它们才是转变中的主体,才是加快转变的主体。因此,解决这一难题,不但要运用在一般情况下落后生产方式转变所需的方法,还需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积极参与。要在政治战略定位、策略支撑,在坚持原则性、运用灵活性,在团结、教育、斗争、妥协的相互融合中,着力解决好非公领域转变这一难题。
[责任编辑吴 冉 ]
D616
A
1009-6981(2011)01-0056-03
2010-11-15
本文为 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项目批准号:HB10GZZ002。
赵岐山(1968-),男,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专业教学部讲师,研究生学历。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统一战线理论、中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