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韫伟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初探*
李韫伟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寝室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用先进的寝室文化来占领这个阵地。本文分析了寝室文化的内涵,并对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阐述了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寝室文化 教育管理 内涵建设 和谐
寝室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寝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寝室是学生生活的第一场所,学习的第二课堂,人格完善与气质修炼的重要舞台,但同时也是容易被忽视的教育管理工作的盲区。因此,要深刻了解寝室文化的内涵,高度关注寝室文化建设,用先进的寝室文化未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寝室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寝室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为生活其间的学生所认同的,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寝室圈”内物质、制度、观念、行为等各种文化形态有机结合的整体系统。
寝室文化的内涵较为丰富,一般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四种基本形态。这四个层次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其中观念文化是寝室文化的核心内容,物质文化是寝室文化的物质载体,制度文化是寝室文化的运行制导系统,行为文化是寝室文化的主要表现。
学生既是寝室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更是受益者。重视和发挥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我们要重视和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为学生施展才能创造机会。笔者在致力于寝室文化建设之初,多次召集学生代表举行研讨会,征集寝室文化建设的方案。辅导员老师也多次走访宿舍,深入学生征求意见。通过实践,班干部、寝室长、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为辅导员和同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积极的反馈同学们好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寝室文化建设活动不再仅仅是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事情,而变成了学生自觉的行动。
创建优雅清新的环境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前提。我们提出了“创建整洁舒适环境,营造求知探索氛围,形成和谐友爱风气,培养健康向上情趣”的指导思想,利用寝室这个思想教育平台,突出文化建设主题,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浓厚的寝室文化氛围。
1、以“先进”带“后进”,创建整洁舒适的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创建整洁舒适环境方面的作用。教育学生骨干要“居同学之下,做垫脚之石,成就同学有为之事;处同学之中,想同学之所想,给同学所需;位同学之上,高瞻远瞩,引领同学趋赴时代之潮流”。我们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标志,分别对班级干部、学生党员和寝室长予以区分,在他们的床前粘贴醒目的标志牌,既对本人起到警示监督作用,也在寝室树立了一面旗帜。此外,学院公寓管理部门还在每个党员寝室的门上悬挂标志,这样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整洁舒适的寝室环境也就不难实现了。这种以“先进”带动“后进”的良性循环的管理模式,既整洁了寝室环境,又促进了夜不归寝等不文明现象的减少。
2、以寝室为第二课堂,营造求知探索的氛围
寝室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营造求知探索的氛围是寝室文化建设的中心。随着寝室文化建设的深入,我们在每个寝室都设立了读书角(或者是学习角)。寝室成员将这里宝贵的知识资源充分共享,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收获不到的精神食粮。另外,在每个寝室方厅里,我们还设置了专门的书报架,既方便各班级报纸书籍的整理收集,也为学生了解时事、拓展视野创造了条件。这种浓郁的求学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使他们养成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致学态度,让文化遍布寝室的每个角落。
3、以寝室文化为切入点,形成和谐友爱的风气
和谐寝室大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有着良好的寝室卫生、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每个同学都感到了“家”的温暖。寝室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现象实质是大学生深层思想和道德修养的折射。因此,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就必须从寝室做起,从小事做起。作为寝室文化建设的举措之一,我们为每一个寝室精心设计了“全家福”,那上面不仅有寝室每位成员的笑脸,更有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成就的寝室格言。同时为了体现寝室的文化特色,学生们还分别为自己的寝室命名。“绮馨阁”、“梦幻城堡”、“雪国”等等,独具匠心的名称不仅体现了寝室的文化底蕴,更促进了寝室成员之间的和谐共处。为了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我们还构建了专门的平台——寝室文化宣传栏。在那里,大家畅所欲言,彼此增进了友谊,使之成为寝室成员沟通、师生沟通、学生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建设和谐寝室,以文化为切入点,充分发掘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培养合格人才的实践中收到了显著效果。
4、以浓郁的寝室文化氛围,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
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是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寝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日常教育管理渗透到学生宿舍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开展“我寝我秀”寝室美化大赛、寝室趣味运动会、女生寝室的羽毛球比赛和男生寝室的3人篮球对抗赛等。此外还以寝室和专业为单位,定期举办一些有特色的文艺联谊活动,读书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关爱,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养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与健全的人格。通过寝室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而形成的浓郁的寝室文化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性。寝室文化建设更应该根据形势任务发展的需要,多角度多层面的开展。目前,全社会都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寝室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我们也审时度势的占领了这个阵地,迅速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并将其融入到寝室文化建设中去。此外,诚信教育、感恩教育,都是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寝室是学生生活和互相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与时俱进的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才能使我们的工作跟得上形势,在新时代迎接更多的挑战。
一年来的寝室文化建设实践,使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寝室文化阵地的重要性。我们适时的占领了这个阵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单纯的培养环境美化意识、提高卫生评比成绩发展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凝练寝室文化精神;从单一、零散的文化活动,发展到激发团队精神,增进交流协作的多种实践活动;从简单的个体参与,演化到寝室与寝室、年级与年级之间,学院与各系的齐抓共管。广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掀起了热爱寝室、美化寝室、建设寝室的高潮。从中,我们也得到了收获和启示:第一,寝室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并已渗透在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之中。摆脱了整顿秩序提高宿舍卫生评比成绩和为文化而文化的束缚,从寝室美化设计的风格,方厅文化的建设,宣传舆论氛围的形成,无处不在地诠释着寝室文化的理念和内涵。第二,寝室环境发生了改变,达到了净化、美化、和谐化和个性化。第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寝室作为思想教育的载体作用,拓宽了育人渠道。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寝室文明公约,使学生明是非辨美丑;健康向上的寝室格言可以凝聚人心,增强向心力;学习氛围的加强,可以为良好学风的形成站脚助威;生活上的互帮互助,可以让学生学会感恩,感受真情。第四,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与寝室日常管理的有机结合。
1、建立领导干部、辅导员、公寓管理人员深入宿舍了解学生的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的机制,是寝室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组织保证。要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划分责任区,确定责任人,建立责任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公寓管理人员应主动了解学生动向,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问题,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
2、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使其成为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学生干部是学校管理系统中最基层的人员,但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干部要力争成为“寝室圈”内各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这样就能够较好地做好各非正式群体的转化工作,发挥其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促进寝室文化的健康发展。
3、高校内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共同加强寝室文化建设。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已经在高校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公寓生活管理部门以及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应该通力合作,互通有无,密切联系,共同促进寝室文化建设的发展。不可否认,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公寓建设,倡导寝室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免会与社会化的公寓后勤管理发生一些冲突,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矛盾,将影响寝室文化建设的进程,也必将会影响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4、进行观念的改造。寝室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观念文化。观念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法律观、集体观、消费观等观念的教育和改造。当作为寝室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建立后,与之相适应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必然也会形成。
G478
A
1671-2803(2011)04-0083-03
2011-06-22
李韫伟(1982—),女,河北张家口人,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助教,文学学士。
水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