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推动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

2011-08-15 00:48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白小明
河南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河南省经济发展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白小明

转变观念推动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白小明

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行为直接受到观念的支配。领导干部的观念的正确性和先进性,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发展水平和发展后劲。近年来,河南省经过几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广大领导干部在思想解放、境界提升、观念更新上有了很大进步。但毋庸讳言,由于受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个人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唯GDP至上观念、重物轻人观念、急功近利观念、静态的保守观念等还不同程度存在着。这些传统、消极观念的制约和束缚,造成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久推难转,转而不快。思想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是束缚和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障碍。所以,观念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只有紧紧抓住转变观念这个“牛鼻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成为自觉的行动。各级领导干部应尽快摆脱传统发展方式的束缚,抛弃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与转变发展方式相悖的观念,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

一、从以经济增长为主转变为以经济发展为主的观念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内涵。经济增长是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不仅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还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经济增长更侧重于资源配置的效率,经济总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这一要素外,它更多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是社会财富量的增多,还意味着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经济发展则是“质”的概念。经济发展的宗旨是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脱离这个宗旨而片面地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大,以增长代替发展,希望“在增长中解决所有发展的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往往会带来更大的矛盾和问题。

二、从重物轻人的发展观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传统的经济发展是一种“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所谓以物为本,就是在传统的片面追求GDP指标的发展观的影响下,经济增长主要不是依赖于人,而是依赖于物,以投入的扩张、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为代价,支撑着经济的增长。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交换价值而生产。这种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是通过高投入和扩大规模的路径来实现,以高成本和低效益、较大的经济波动性、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基本特征。从下面一组数字就可以看到这些问题:2004~2008年,河南省GDP平均增幅高达22.1%,而全国GDP平均增幅为17.3%,这表明河南省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增长势头良好。但这五年中,河南省的投资贡献率分别为56.9%,62.7%,69.4%,80.4%与72.8%,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分别为14.0%,14.9%,12.5%,16.2%和16.8%,均远高于全国同期水平。这说明投资是拉动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然而,虽然投资对河南省经济增长贡献最为显著,但是河南省近年来的投资普遍以外延性的粗放式增长为主。近5年来每单位投资产生的GDP分别为2.3,2.1,2.0,1.8和1.7,单位投资收益递减趋势愈发明显;与此同时,能耗也比较高,2008年河南省万元GDP能耗为1.079t标准煤,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012t标准煤;河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019t标准煤,而全国平均水平为2.180t标准煤。这些数字说明,以物为本的发展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从长远看,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因为自然资源不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依靠自然资源投入为推动力的经济增长,必然受到自然资源禀赋的制约而缺乏潜力,最终将导致生态的严重破坏、环境的严重污染、资源的严重浪费及至人格的严重扭曲等社会后果。河南省也尝到了这一苦果,近年来,全省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极其脆弱,加上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结构型污染突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形势非常严峻。

针对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发展观是对以物为本传统发展观的批判和否定。经济发展的以人为本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是为了人;二是经济发展要依靠人;三是经济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以人为本并不否认经济发展、GDP增长,它所强调的是经济发展、GDP增长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了人民,发展才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依靠人民,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才能造福于社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创造让每个个体都能得到发展的机制,才能尊重人民群众的表达权、建议权、发展权,才能够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也才能够从更高层次上彻底超越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目前,河南省人口总量已达到1亿,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要乐观地看待庞大的人口数量。1亿人口虽然造成一定的人口压力,但也形成明显的人力资源优势。人口多,劳动力充足,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原动力。人是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河南省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巨大,未来20多年供给总量仍将持续上升。人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是增强河南省竞争优势,加速资本与财富积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将人口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人口压力逐步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人口大省逐步转化为人才强省,为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要注重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河南省人口众多,但人口素质较低,为了充分发挥人口资源优势,必须大力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探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并开展各种教育培训,使每个人的潜力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更好、更快、更协调的发展,尽快建设好惠及全省众多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

3.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仅要求始终把不断满足全省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还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符合河南省的发展阶段和全省人民的新要求。这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要体现发展内容的全面性;要体现发展过程的均衡性和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不同社会群体间收入分配的差距;要体现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可持续性,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满足当代人生活和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造福子孙后代。同时,还要进一步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既要维护其公益性,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又要把握社会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调动各方面参与发展社会事业的积极性。

三、从急功近利的发展观转变为注重长远的持续发展观

明天的发展与属于现代人的今天的发展同样重要。过去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在发展途径的选择上往往走捷径、图省力,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惜对资源竭泽而渔,结果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困境与危机。所以领导干部要在质、量、度统一的基础上坚持以持续性思维方法来把握社会发展。也就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具体来说,要形成以下几种持续性发展思维。

1.要在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上树立持续性思维。必要的增长速度是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但必须注重效益,不能只图快、不重质,要把握量与质的统一性。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进步、资源能源节约、公共环境治理等,实现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

2.要在处理增长与环保的关系上树立持续性思维。传统增长在发展经济时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可持续发展观则重视把握经济发展的量变、质变与资源环境限度的和谐。这就要求跳出那种“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循环经济。需要指出的是,政府要在环境保护这个质的规定性上发挥主导作用,把环境保护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大领域之一,同时带动市场自主投入、企业积极参与,进而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和谐统一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3.要实现从孤立思维向关联思维的转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更多的是运用孤立思维来看待问题,尤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关联思维来看,人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只是地球环境演变的产物,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智慧和知识的成员之一。只有从统治自然、征服自然的那种愚昧、野蛮的旧文化观念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新的生态文化观念,只有建立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充分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人类社会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人类应当努力把握和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应当和谐发展、共存共荣。地球只有一个,人类的经济发展应当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人类作为自然界中最具智慧的一员,应该保护好每一类物种,保护好前进道路上每一个伙伴。江海湖泊、草原山岭,都有自身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生命力,都应当被给予人文关怀。正所谓上善若水,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四、从静态发展观转变为动态发展观

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时代,往往习惯于单面思维和静止地看问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煤挖煤,有矿采矿,只看到眼前的资源与优势,仅仅靠这些优势来谋划经济发展,这是导致河南省资源型产业比重过高而长期得不到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河南省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要改变这种静态的发展观,注重动态规划,把现有经济基础放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来审视,进而谋划新的比较优势和培育新的竞争力。从河南省的实践情况看,动态发展观需要看到河南省新的比较优势。新的比较优势既不是传统资源比较优势的延续,也不是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而是按照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市场需求,对传统比较优势的转化和再造。例如2009年以来,中央大力支持新能源、绿色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产业、“三网融合”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各地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河南省要与国家的战略发展重点对接,依据自身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在以下领域充分认识到河南省新的比较优势。

1.利用农业等优势产业向绿色和有机产业转型。农业、粮食和食品工业在河南省比较有传统优势,按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念,以生物育种业为引领,使河南省农业向绿色和有机产业转型。在不牺牲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化是河南省的成功经验,但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转化为绿色、有机产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因而也能稳定粮食生产。

政府可规划出条件比较好的农田,按照绿色或有机的标准实施改造,通过连续若干年的培育,使绿色或有机农田面积达到相当比例,实现由传统农产品输出大省向绿色或有机农产品输出大省转变。食品工业也要以绿色或有机食品为主导,形成新的比较优势。生物育种是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业的核心领域,绿色和有机产业可以带动生物育种产业的发展,生物育种业又是绿色和有机农业的科技支撑。另外,新医药产业、中医药产品也是绿色和有机产业的重要内容,在河南省也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条件,而且产业效益高,可以大力发展。在产业融合发展的今天,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边际效应越来越强。绿色和有机产业特别注重生态环境,又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能够开创一业兴而百业旺的局面。

2.利用三网融合的契机,全面提高河南省信息化水平。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由出口、投资型向内需、消费型转变,三网融合是市场潜力巨大的消费领域。河南省有1亿人口,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用户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可以先于全国把三网融合培育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可以与正在兴起的物联网融合,提升河南省物流业的现代化水平。这是典型的以人口优势带来的市场优势,是新的竞争力,是全国其他省份都难以比拟的。

五、从保守发展观转变为创新发展观

河南省为内陆省份,内陆色彩和传统色彩赋予河南省人相对保守的思想观念,农耕经济造成的自给自足思想和传统文化深深地烙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最致命之处表现为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缺乏开放意识,追求当前利益,缺乏风险意识;等、靠、要思想浓厚,创新意识不强;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常常步人后尘而坐失先机。

面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以创新的思路谋划和推动发展。因为要使河南省经济腾飞,超越他人,就得有超强的智慧,比他人更高超的本领,这个智慧就是新的观念,新的思路,这个本领就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立足当前,谋划未来。因而河南省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抢抓机遇,创新发展。要树立开明的开放发展观念,改变小打小闹、小进即满的保守观念,培养世界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推动河南省发展由内源型经济增长向内源型与外源型经济共同增长转变。要树立创新发展观念,走出发展就是拼资源、拼能耗的传统发展误区,确立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理念,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总之,大胆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河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本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转变观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把握新规律、解决新问题,做到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提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坚定性。

猜你喜欢
河南省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