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2011-08-15 00:47詹捷慧王丹丹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价值

詹捷慧 王丹丹

(1.广州美术学院建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它是一种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考量一切事物或现象存在的意义及能否满足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最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1]。反观周围,在当今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选择何种主流价值观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显得尤其迫切。作为大学生,承担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教育并引导他们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

一、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价值是主体和客体的一种特定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一种效益关系[2]293。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为深入了解当今社会变化和文化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及价值取向的影响,2010年我们组织了对广州某高校的价值观问卷调查,调查以随机抽取班级进行测试,共发放问卷500余份,收回490份,其中有效问卷478份,有效率95.6%。问卷由基本信息和自编价值观两部分构成,在分析大学生价值观状况后,主要反映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选择更加多元。改革开放,使全民思想得以全面解放,中西文化的大碰撞,导致传统价值观念、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改革开放在为人们提供丰富物质选择的同时,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精神生活的追求,个人追求越来越丰富。如对“你心目中理想工作”一项的调查中,31.2%的人认为稳定是最重要的,因此拥有一个“铁饭碗”仍是很多人的追求,而24.1%的人认为待遇好、工资高更为重要,21.3%的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是符合自己的兴趣和专业,20.5%的大学生注重的是个人的发展前途,也有2.9%的人认为清闲、安逸更为重要,选择非常广泛。结果显示,现在的个人价值取向,并不像过去只有一个选项,即选择为国家、为社会努力进取,现在的学生个人选择会综合考虑自身及外界因素。

(二)个体意识逐渐加强,责任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个性张扬,考虑问题更多顾及自身感受,较少考虑到外界尤其是社会的责任,许多孩子从小就是父母溺爱的对象,从而加重了他们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如在自我实现与奉献社会的关系上,45.2%的人认为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应该适当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有10.1%的人只考虑到是否关乎个人的发展,仅有5.2%的人将“只求奉献,不求回报”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大学生的这种价值选择,如果不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将无助于其在社会洪流中勇于担当,将使公民责任意识缺乏,集体观念淡薄,打破社会集体规则。

(三)价值主体更趋功利倾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动经济复兴,但在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使社会个体价值取向发生嬗变,变得更加务实、功利。过去,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追求的是崇高的精神信仰,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价值选择表现出典型的理想主义倾向。可是现在,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念被削弱了,大学生开始慢慢关注现实生活,追求更多的物质回报。如对于读书目的的调查中,“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和“改善自己生活”以及“为个人出国方便”而读书的比例超过70%,选择“为了国家和民族读书”的只占10%左右,大学生读书不再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同样,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对目的性和获取实际利益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人伦道德和人格修养的重视。

(四)追求现实利益,缺乏诚信意识。实用主义的泛滥导致了道德相对主义,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大学生在做出一种价值判断时,必然选择符合自己价值标准的行为。近几年,考试作弊、抄袭剽窃、投机取巧等见利忘义的现象屡见不鲜就与价值选择发生偏向有关。有的学生为了蝇头小利,自愿替人考试,为他人写论文,在找工作时向用人单位提供虚假信息甚至违约。如在一项关于考试问题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大学考试过程中有过违纪行为,12.1%的同学有过寻找“枪手”或雇佣“枪手”的经历。而45.3%的同学对考试舞弊现象抱以“事不关己,独善其身”的冷漠态度,6%的同学则认为应“随波逐流,避免吃亏”。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必要性分析

社会价值观作为一个社会时代精神的内核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全社会发挥着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整合功能[3]。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校对其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将影响其未来价值取向,为此,需要在校期间增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与信念教育,帮助他们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

(一)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所有的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不是唯一正确的理论,却是唯一被实践证明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体系,是中国人民改造自身和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我国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中,始终坚定走自己的道路,不迷信不迷失,就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有正确的理论指引,而所有理论的起源就是马克思主义。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自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前提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要让学生真学真信,切实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思想信仰。

(二)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凝聚大学生的意志倾向。理想信念是价值观教育的精髓,昭示着人类的共同追求,是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在本世纪头20年,使我国进入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此为基础,逐步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国家。这些目标,是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全国人民将不懈努力。为此,要让我们的大学生在学习行动中认准目标,明确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追求与共同追求的关系,始终要用正确的社会信念指导人生前进方向。

(三)通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进取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思想根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是让大学生清晰地了解历史、珍惜现在、共创未来。通过教育,要使大学生树立起集体主义精神,明确肩负的使命,使自己成为掌握正确主导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公民[4]。

(四)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规范大学生的品德操行。作为社会独立的个体,只有知荣辱,明是非,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作为社会科学的正确价值判断,能为我们提供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作为价值观正处形成期的在校大学生,必须引导他们学思统一,将社会基本道德规范融汇在大学教育过程,做“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提高自身荣辱观,提升自我道德情怀,在生活实践中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内核。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也关系着人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在教育学生中的作用。

(一)抢占课堂阵地,宣扬主旋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扬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学校要有意识地稳固课堂教育阵地,自觉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接受并拥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增强和巩固他们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此,学校要自觉改变传统灌输的教育模式,通过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增强理论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感染力。

(二)不断探索,打破传统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有限的方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接受更多是通过日常生活、社会大课堂。学校要善于挖掘大学生身边的真实例子,抓重点,树典型,将同学身边爱国诚信、勤俭敬业真实的例子当作榜样推广,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价值观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而是真实地存在每个人的身边,而且通过榜样的力量,不断克服或消灭不良的价值观,自觉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正面价值观,从内心真实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自我感悟能力。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对在校学生发生作用。文娱活动、学术研讨、专业竞赛、讲座交流等各类活动是展示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学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的精华,如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精神、荣辱观等教育内涵通过活动载体有效地展示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舞台以及对理论内容的充分吸收,通过这种正面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面貌,学会正确处理国家与个人、自己与社会的各种关系[5]。

(四)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社会实践是学生增长才干、锻炼成才的大熔炉,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效的途径,学生将在社会课堂中学到正面课堂学不到的知识。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大舞台,引导学生参加三下乡、大学生志愿活动、参观实习等一系列鲜活的实践活动,通过大学生自身感悟,逐步培养自己的劳动观念,提高劳动技能,提升劳动品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深刻体悟到社会的主流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契合,培养起与时代主流价值相符合的个人价值观,让自身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毋庸置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丰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者应该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潜移默化地将此教育融入学生日常思政过程,引导其系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搭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余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窥[N].理论导报,2009-11-16.

[2] 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 郑昌华.社会价值观建设亟待加强[N].人民日报,2001-04-29.

[4] 李志星.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5] 刘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学理论,2010,(16).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价值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