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的中国热初探

2011-08-15 00:48:29陕西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王建宁
河南科技 2011年18期
关键词:题材历史文化

陕西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 王建宁

当代西方的中国热初探

陕西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 王建宁

20世纪以来,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面临毁亡的威胁。许多非再生资源濒临枯竭,环境破坏也向人类日益难以忍受的程度发展。这促使西方文化反思自身,并将探寻的目光投向东方,投向中国,当代西方中国题材热、汉语热、中国文化热及中国学研究等成为当今国际上一道特别的风景。

一、中国题材热现象分析

1.“中国题材”文学。“中国题材”文学在西方文学领域占有一定的位置。美国著名女作家、传教士赛珍珠在中国生活、工作了40余年,她精通汉语,用英文创作了107部以中国为题材的作品。1938年,赛珍珠因其长篇小说《大地》“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1940年至今,日本主要以中国历史为题材创作的知名作家和以日本与中国历史题材创作的作家有二十多位;以书写中国题材而蜚声西方文坛的当代英国作家贾斯汀·希尔的《黄河》、《天堂过客》和《品梦茶馆》,分别在英国荣获不同文学奖项;近代一批澳大利亚作家和有亚洲背景的澳籍作家通过几部中国题材的小说,积极探索和研究中澳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历史联系,努力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人民交往。

2.中国题材商业文学。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进中国,感受中国、书写中国。英国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马丁·雅克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中指出,“中国会与崛起的印度一起终结自1800年起由西方统治的世界”。美国商业记者萨拉·邦焦尔尼的《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描述了一个普通美国家庭企图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和创造力,不靠中国制造生活的一次非比寻常的生活冒险。新西兰作家乔·本尼特的《内裤从哪里来:从一包内裤看中国》缘于他的一次遐想。他曾在家乡超市里买了一包5条装的内裤——同样是“Made in China”,让他忍不住浮想联翩:为何5条质地优良的内裤只要8.59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40元)呢?它们简直廉价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这一遐想使他踏上了一次中国探索之旅。经过对种植棉花等一系列内裤生产、流通环节的了解,他终于揭开了全球资本链条的秘密。

3.中国题材新闻。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牌也是最负盛名的新闻奖项,普利策新闻奖自1917年设立以来,对中国题材的关注经历了一个从少到多,从零散到集中,从军事、政治、外交到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过程。相应地,在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美国主流新闻媒介最为欣赏的新闻文本中,中国国家形象也经历了一个从被忽视、敌视到正视的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是美国主流新闻价值观对新闻客观性的回归使然,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更加发达、自信的中国向世界展开胸怀使然。这种转变也说明了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的曲折进程是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平行的。没有综合国力的强大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中国元素就不会出现在美国主流新闻媒介最为欣赏的新闻文本中。

4.中国题材影、视、剧等综合艺术。《大地》、《六福客栈》、《末代皇帝》 到迪斯尼动画片《Mulan》在全球引起轰动,再到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成为首部获得奥斯卡奖的华语电影,使好莱坞的中国题材不再是新鲜话题。利用这些中国题材,加上优良的制作技巧,已经成为好莱坞影片制作人近年的惯用手法。梦工厂动画片《功夫熊猫》甚至还入围了第66届金球奖最佳动画片奖。中国永远是西方一个他者的视阈,充满东方的神奇,更有东方的被审视乃至被拯救的意味。由中国、澳大利亚、德国联合拍摄的反映中国抗战时期的影片《黄石的孩子》正是在这一传统上的延宕和拓展。

历史文化纪录片因其历史价值、认知价值、文献价值及文化传承功能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开拓空间。中华古代文明中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为这一类型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Discovery(探索频道)凭借其在历史文化纪录片制作方面的先进理念,推出了代表性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国的万里长城》和《中国祖先的智慧》。近年来日本电视节目也掀起了中国题材热。美国文化重镇波士顿上演了以中国传奇故事为题材的歌剧《白蛇传》,获得极大反响。

中国题材文学、新闻、影视剧在全球市场上的位置是与中国在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连的。总之,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中国题材热现象反映出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此消彼长的历史规律。

二、汉语热、中国文化热及中国学研究

近年来,中国政治和平稳定、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前进。奥运会、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博览会等国际大型活动对中国的青睐,中国人有目共睹。在西方,NBA中的中国热,诸多学校里的汉语热、中国文化热亦是如此。《美国之音》报道说:“由于中国惊人的经济增长和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汉语已经成为当今非常热门的外国语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的潮流中,西方社会也不断更新着他们对汉语的认识。确实,汉语的文化魅力和潜在经济优势令他们推崇备至。中国文化在英、美、法、德等主要西方国家的传播,已经有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这其中不仅有这些国家的汉学家们的努力,同时也有广大中国留学生、中国学者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其成就令人瞩目。其中王宁、钱林森、马树德著《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和刘岩著《中国文化对美国的影响》就是中国学者对中国文化在英、美、法、德等西方国家传播影响的研究。

西方学者对当代中国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由旅美经济学家方绍伟撰写的《中国热——世界的下一个超级大国》一书,从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和文化心理学方面,分析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制度根源。《中国思想之渊源》、《理解中国——对话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势——中国的效力观》、《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区域和历史的视角》、《中国妇女研究西文资料目录》、《中国的大学自治、国家与社会变迁》、《中国的崛起与亚洲的势力均衡》等都是西方研究中国的重要成果。

归根结底,中国政治和平稳定、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前进,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日渐隆升,是当代西方的中国热和中西对话、交流的历史必然。

猜你喜欢
题材历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谁远谁近?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电视指南(2016年11期)2016-12-20 22:10:38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广电总局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信息
电视指南(2015年10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5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