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爱斌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防治水旱灾害,兴修水利,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兴衰,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建国以来,龙山县水利建设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取得了很大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业、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矛盾逐渐凸显。本文结合已有的调查和实践,提出了加快龙山县农村水利建设的对策。
龙山县位于湘西北边陲,总面积3 131 km2,辖34个乡镇,总人口57万,其中,农业人口48万。全县境内溪河密布,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建国以来,全县人民同心协力,大力兴修水利,目前龙山县已建成上型水库73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4座,小二型水库56座),山塘973口,小型以上渠道75条460 km,电站43处,电力排灌站115处,人畜饮水等其他水利设施12 500多处。特别是近年来,龙山县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实施了五大民生水利工程,效果明显。5 a共投入资金2.5亿元,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 700多处,移动土石方近700万m3,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 533万m2,改善灌溉面积2 133万m2,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86万kw。
一是大多数工程老化失修,病险隐患突出。龙山县大多数水利设施,兴建于20世纪60至70年代。受当时技术、材料、资金和施工水平的制约,建设标准低,特别是许多小型水库、山塘先天不足,建成后即带病运行,由病成险,成为龙山县安全度汛的“软肋”。加之年久失修,设施老化严重,效能大幅减退。据初步调查统计,龙山县的现有水利设施,80%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设备老化、混凝土碳化开裂、坝基渗漏、坝体沉陷、涵卧管损坏、溢洪道堵塞等问题,近半数水库、大多数山塘只有实行控制运行,甚至空库运行。一些新建成的工程标准不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里耶镇区的防护工程,其防护标准仅为20 a一遇,远不能适应国保级单位至少50 a一遇的防护要求。这些存在隐患的工程,不但难以发挥工程的防洪、灌溉作用,而且每到汛期,更是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除涝排灌工程不健全。全县73座上型水库有38座配套工程不完善,未达到设计效益。在现有的水资源中,有1 600万m3以上的可利用水因渠道未能配套,灌溉设施未安装等,长期成为死水不能发挥作用。全县781.5 km的干渠有80%未进行防渗处理,还是沿用传统的土渠输水方式,不仅渗漏严重,而且渠道极易崩垮毁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据抽样估算,全县仅渠道渗漏造成的损失水量每年就达2 000万m3以上,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45左右。全县设计农田灌溉面积14 267万m2,实际不足11 333万m2,其中旱涝保收面积9 000万m2,仅占灌溉面积的62%,占稻田面积的54%。在当前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对保护水资源造成很大压力。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新的投入机制。一方面,长期以来农村水利建设一直靠政府号召,行政力量组织模式开展,县财政没有建立长效的水利投入机制。近几年,国家加大投入,主要用于大、中型水库和防洪提等重点工程方面,农村水利建设资金较少,而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涉及到多个部门和更多的运行环节,由于投入渠道分散,运行环节繁多,造成水利建设资金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农民未能很好承担起对农村水利建设等公益事业应尽的义务。农民取消“两工”(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农村水利建设缺乏新的切实可行的投入保障体系,靠“一事一议”来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很难实现。
龙山县水利设施管理还保持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模式——“国家扶持、农民投劳、集体管理、个人使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集体”的概念还是比较明确的,农村水利设施建好后,由生产队或大队管理。但联产承包后,农村千家万户自主经营、分散作业,“集体”的概念比较模糊,水利设施的所有权不明确,造成工程建设与管理脱节,维护管理难。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普遍,水利工程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龙山县是山区县,山大谷深,自然村多且分散,一些农村人口居住在半山坡上,四周水源奇缺,饮水异常艰难。人口相对集中的集镇,至今仍有一些地方未建集中供水设施,饮用水源不足。同时,加上人们环保意识淡薄,大量污水、废水排入河流,造成水质污染等,致使龙山县还有相当多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农村的水环境不断恶化,不但沟渠河道遭受着工业废弃水和生活垃圾的污染,而且化肥、农药、除草剂、农膜的大量使用造成的面污染也十分严重,不少田地土壤层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板结硬化,水污染加剧。
要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切实加强社会各阶层对水利建设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农田增产稳产的根本保障。同时,更要认识到加强水利建设,是从源头上治理水利工程病险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措施,是解决龙山县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建设山川秀美的新龙山的重要途径,是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环境,提高全县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基础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一是要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标语、板报等形式加大水利建设的宣传力度。二是要召开会议加大宣传力度。建议每年召开一到两次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动员大会。通过宣传发动,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强水利建设的认识,把全县上下的思想统一到水利是国民经济命脉这一高度上来,积极投身于水利工程建设之中。
建设龙山新农村,大力发展龙山水利,必须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到位。一是要建立健全政府投入机制。要把加强农村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扩大内需方针的重点,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政府投入,特别是政府导向性的投入,对于加快水利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预算外的水利建设基金外,政府部门还应加大对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包括逐步提高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占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确保财政对水利的投入规模与财政支出总量的同步增长。将水利建设投入列入县财政当年预算,并确保配套资金足额落实;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等专项资金用于水利建设的比例;对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水利水电建设项目,鼓励和支持外商独资、合资等方式,在税收、价格、土地占用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信贷资金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节水灌溉、农村饮水、乡镇供水的扶持力度,开辟专项信贷,实行优惠利率和长期信贷等。二是建立健全农民参与机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造福农民群众,对农民自己能够兴办的工程,实行“民办公助”。需要政府组织、农民参与的工程,严格“一事一议”程序,坚持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严格区分农民自愿筹资投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界限,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工作,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实行政府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等“民办公助”、“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农民投工投劳。三是建立健全统一实施机制。目前,发改、国土、农业综合开发、烤烟办、水利部门都有专项资金用于水利基本建设,县政府应加强协调,由水利部门做好统一规划,对各单位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打捆使用,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突出重点,全力共同支持龙山县水利建设。
水利设施不但要建设,更要重管理,农村水利要充分发挥农民自用、自管的优势作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养护和功能的充分发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干、支以上渠系的管护原则和管护措施,加强公益性的基层水利管理机构和技术服务组织建设。根据龙山县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经营走上以存量换增量、卖旧建新、良性运行、滚动发展的轨道。积极组建“用水者协会”进行管理的模式和体制,发挥农民自建、自管、自用的优势作用。大力推行合同制供水,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养护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要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起以乡村集体和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专业技术为依托,以农民自办服务为补充的多种经济成分、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体系,确保建成的水利设施长久发挥效益。
一是继续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力度。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投资,用三至五年对其余30座上型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彻底消除水库病险隐患。二是加大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力度。对已经建成的贾坝、卧龙中型灌区,积极争取纳入酉水灌区续建配套工程计划,实施修复和硬化,减少引水过程中的水损失,提高水的效率。对未配套的水利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大力开展配套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应有作用。三是加大防洪工程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实施里耶4.18 km防洪大堤工程的提标,保证防洪堤防洪标准达到50 a一遇以上。实施县城段果利河、华塘新区防洪工程,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确保县城防洪安全,确保城区有一个极好的水生态环境。四是加大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在人户居住集中、人口多的乡镇建成一批集中供水的同时,采取联户、分户供水多种形式,解决余下10万多人饮水安全问题。五是加大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力度。龙山县已经被列为湖南省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要牢牢抓住这一机遇,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六是加大水能资源开发力度。已经招商成功的落水洞电站,要在今年内开工。积极搞好飞瀑潭电站招商引资工作,争取3 a内开工建设。七是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力度。要通过县财政投入、群众投工投劳等加大水毁工程修复、小型渠道建设,使龙山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1] 陈远亮.浅议如何加快农村水利建设[J].中国水利报,2010,10,(15):1.
[2] 吴华平.五河县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8,(15):266-268.
[3] 黎展文.科学完善农村水利建设,增强天平镇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29):1178.
[4] 胡泽友.湖南省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对策 [J].湖南农业科学,2001,(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