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漠化防治的对策体系综述

2011-08-15 00:49李日璇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沙漠化治沙沙漠

李日璇

(庆安县水务局,黑龙江庆安152400)

2006年是国际沙漠化和荒漠化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全球沙漠化展望》报告指出,受气候变化、水需求量增加以及灌溉土壤盐碱化情况恶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沙漠化威胁。全球有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沙漠化的危害,有近35.3亿hm2的陆地面积正受到沙漠化的威胁,防治沙漠化是全人类所面临的最最严峻和紧迫的任务之一。中国也是深受沙漠化危害的国家之一,沙漠化总面积17 397万hm2,占国土面积的18.1%,为遏制日益严重的沙漠化问题,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了沙漠化治理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沙漠化面积首次出现了逆转。

1 中国沙漠化防治的对策体系

1.1 联合国沙漠化防治的中国对策

沙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中国也积极融入到国际社会沙漠化防治的行列当中。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我国签订协议,建立“国际沙漠化治理研究中心”,1994年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确定了中国防治沙漠化战略目标,1996年全国人大批准了《公约》,中国正式成为《公约》的成员国。

1.2 国际合作

我国不仅与联合国有关机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同时也与广大非洲及亚洲国家开展了广泛合作。199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亚非防治荒漠化论坛会”,1997年在我国召开了防治荒漠化部长级会议等。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同世界上50多个国家开展了有关沙漠和沙漠化方面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了一系列与亚洲、非洲等国家的双边及多边合作。2000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中指出:在掌握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沙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大问题上,中国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我国与日本开展了中国北方沙漠化防治的合作项目,与韩国就“毛乌素沙地固沙造林示范模式与技术研究”等沙漠化防治开展了长期的合作。我国与国际沙漠化防治的合作争取到了一定的外部援助和资金支持的同时,也为把我国的防沙治沙工作推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1.3 科学研究

199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大会”以后,我国正式提出了以沙漠化为对象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与防沙治沙实践。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已经开展了有关沙漠化的研究工作,而对沙漠化背景及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开展的更早。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沙漠地区起风沙、风沙流垂直分布、沙丘前移以及新垦荒地的土壤风蚀等问题开展野外观测和室内风洞模拟试验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成因与危害、卫星云图特征、辐射强迫特征、数值模拟及防治对策等进行了研究,为我国沙漠化特别是预警预报和开展有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80年代末,开展了中国北方沙漠化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编制了全国土地沙漠化治理区划。在沙漠化的成因、过程、灾害评价、发展趋势、防治战略及措施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经50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立起了基于沙漠和沙漠化土地为研究对象的沙漠化防治科学体系。

1.4 治沙工程

1991年10月,国务院批发了《1991-2000全国治沙工程规划要点》,自此中国沙漠化防治正式作为一个独立的专项启动。1992年治沙工程项目列入国家计划,每年安排预算投资3 000~4 000万元。工程建设范围包括沙漠、戈壁及沙漠化土地,遍布全国27个省、区、市的596个县,沙区面积2.64亿hm2,占国土面积的27.5%。我国沙漠化防治主要以国家投资、各级林业部门进行管理,政府负责组织具体的工作。在沙漠化防治中,我国逐渐引入市场经济调节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沙漠化防治工作。199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防沙治沙工作若干政府措施意见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治沙和合理开发利用沙漠资源给予税收优惠的通知》,地方政府在沙漠化防治中提出来“谁开发,谁治理,谁受益”的措施。这些措施的事实,对我国沙漠化的防治和开发利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个体治沙和沙漠资源开发利用的典型代表。

2 中国防沙治沙的历史成果

2.1 沙漠化防治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治理东北平原西部地区的流沙入侵,在彰武县章古台地区进行了樟子松的引种实验和农田林网的试验研究。1958年召开西北、内蒙古等6省的治沙会议成立了中国科学治沙队,开始研究对沙漠的改造和利用。期间竺可桢先生提出了两种治理沙漠的措施,通过改变风沙运动规律、利用固沙植物措施进行沙漠治理。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这一阶段我国的治沙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主要围绕以包兰和兰新铁路和防护和治理工作。在包兰铁路宁夏中卫沙坡头段创造性地利用草方格等机械沙障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阶段:70年代后期至今,1978年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东西长近5 000 km,南北宽400~1 700 km。工程13个省的511个县(市、旗),总面积406.9 km2,占国土面积的42.4%,覆盖95%以上的风沙危害区,享有“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美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不仅使部分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同时开展了沙区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了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除三北防护林外,2000年以来我国开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工程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5省(市、自治区),面积45.8万km2。

综上,经过50多年对沙漠化地区系统全面的研究,对沙漠化及沙漠化土地的形成、类型、演替、空间分布、景观格局以及结果等内涵有了深入的了解。采取综合措施,因地制宜开展沙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0年以来沙化面积由1995~1999年的年均扩展3 436 km2转变为2000年以来的年均净缩减1 283 km2。

2.2 不同区域沙漠化防治模式体系

2.2.1 高寒区沙漠化防治体系

据杨正礼以≥0℃积温≤3 000℃和最热月气温≤18℃为主要指标,中国高寒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甘南、滇西北和新疆南部高山地带,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北、东、南三面分别与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印度恒河平原相接,西与帕米尔高原相边,土地总面积为242.83万km2,独特的地理、地质和气候环境,加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鉴于青藏高原沙漠化的发展态势,在沙漠化防治策略方面:李森、张帮胜等人提出:全面保护,综合治理,适度开发,协调发展的对策体系。即合理保护利用高原土地资源,恢复和建设植被;因地制宜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突出重点;适度开发利用土地,仅在自然条件较好的盆谷地区,适当布局开发工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关系;合理分配和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对江河源头等区域,要有针对性的建立重点保护区,重点治理区,努力实现高寒荒漠草原的修养生息和可持续发展。

2.2.2 沙地草原区沙漠化防治体系

按照《联合国防治荒漠公约》的界定,我国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面积为331.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4.6%,该区主体的南界和东界大体与农牧交错带过渡区的北、西界相近。我国四大沙地,即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位于该区。沙漠化问题是该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之一。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沙漠化防治实践中,总结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沙漠化防治对策体系。

1)树立以防为主的沙漠化治理原则,研究制定合理载畜量,是有效遏制日益严重的沙漠化的关键。

2)建立高效人工草地,开展舍饲养畜,提高沙区牧民的环保意识和综合素质。

3)建立资金、技术和管理的支持体系,调整产业结构,最大限度保护现有植被。

4)对严重沙漠化的土地,根据生态条件,在流沙的固定中,植物措施和机械固沙相结合,采取“固、造、封”的原则进行治理,对正在沙漠化的土地建立以“封育”为主的防治体系。

2.2.3 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带沙漠化防治体系

我国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东起嫩江下游,西至宁夏东南,有4.47万hm2的耕地年降水量较低(250~500 mm),变率大(25% ~50%)。地面以疏松的沙物质为主,干旱季节多大风(7~8级,大风日数一般3 080 d),由于特殊的风沙物理条件,具有沙漠化易发生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具有农牧业生产潜力和采取适当措施容易恢复的条件。针对该地区陀甸交错,居民分散居住的特点,朱震达等提出了“圆周式”的治理的模式。以沙区中水土资源较为优越的丘间低地为中心,采取生态户治理方式,给每户居民(牧民)划定一定范围,作为生产保护区,保护区分为3个部分:中心区为丘间低地,水肥条件好,作为牧草和基本农田,其外围布设乔灌结合的林带。宽旷的低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网。中心区外,对已经沙化的土地,采取封育轮牧措施,促进天然恢复,对现有的草场进行人工改良。在保护区的外围划定一定范围,进行封育和植物沙障固沙,作为缓冲区。该模式在陕北、内蒙及宁夏盐池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针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即“自给型种植业,商品性牧业,保护性林业”的特点,张凤荣提出了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转移区域生产力,建立以系统外投性的沙漠化防治模式。

2.2.4 绿州沙漠化的防治体系

沙漠绿州地处内陆腹地,降雨稀少,蒸发量大,许多地区面临流沙入侵的威胁,沙漠化危害严重。但绿州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光照条件好,通常是农业生产的集中区。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沙漠化防治模式体系。

1)合理利用地表和地下水资源,避免因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绿洲萎缩和周边沙漠入侵。

2)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合理的布设绿洲防护林体系,是保障绿洲生态安全和生产高产稳定的前提条件。绿洲防护林体系基本分为3个部分,即绿洲内部农田防护林网,绿洲边缘乔木阻沙林带及封沙育草带构成。

2.2.5 交通沿线沙漠化防治体系

我国包兰铁路、兰新针路以及好多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穿越风沙区,由于风沙入侵,给交通正常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60~70年代,围绕包兰铁路等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治理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障铁路畅通,在降水不足200 mm的沙漠区建立起了以固为主,固阻结合,以生物固沙为主,生物固沙与机械固沙相结合的“五带一体”的稳固防沙体系。并且对现有的交通沿线沙漠化防治模式不断的优化,提出了要机械防沙措施和生物防沙措施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3 小结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从50年代就发动群众大面积固沙造林,鼓励科技人员深入沙漠,黄土区进行科学考察和定位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50多年的沙漠化防治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技术和模式,为沙漠化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基础保障。上述沙漠化防治的模式只是我国沙漠化防治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在沙漠化及沙漠化土地治理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创造的治沙漠式远不止这些。我国沙漠化面积大,人口众多,广大沙漠地区,生态脆弱,经济条件较为落后,沙漠化防治的难度很大,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更看到他的紧迫性、长期性和复杂性。防沙治沙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我们一代接一代引向深入。

[1]李相国,彭德兴,王磊.水利与土地沙漠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36(1):149 -150.

猜你喜欢
沙漠化治沙沙漠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2009-2017年阿拉善左旗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机制
Kubuqi Desert: an Afforestation Miracle
Ant Forest Users Plant 55m Trees in 507 Square Kilometers
沙漠之旅
走进沙漠
石光银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治沙专家郭普
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走进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