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党员成绩”报告制度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

2011-08-15 00:49:13苏小菱李曦宋艳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学生党员入党

苏小菱,李曦,宋艳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实施“党员成绩”报告制度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

苏小菱,李曦,宋艳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本文针对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实施“党员成绩”报告制度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做法,阐述了这一制度的实施过程,并对活动成效进行了总结,以望为改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局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党员成绩”;报告制度;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

党支部组织生活是指由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组织召开的,以上党课、学习党内文件、汇报思想、总结报告工作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或会议,支部委员会或党小组召开的组织生活会,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召开的党内民主生活会。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由此可见,党的组织生活既是一项党章要求的党内生活制度,又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以促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组织措施。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作为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基本阵地之一,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党员的后期培养、管理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从而对非党员同学的教育与管理造成不良影响。要长期有效地发挥好支部组织生活的巨大功能,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组织生活制度和活动载体来支撑,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实际,认为,可以通过实施“党员成绩”报告制度规范学生党员的日常行为,通过制度规定的各项内容丰富支部组织生活形式、提升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

一、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高校专职党务工作的教师比较缺乏,多数大学生党支部书记都有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学生党员培养基本是“重考察,严发展,轻管理”,导致很多同学入了党后,开始放松了思想,组织观念淡薄;又因为党支部书记的职务在用人单位中的认可度并不高,学生更偏重于担任团、学组织干部,造成了学生党支部书记任职积极性不高。因此,支部书记基本都是有辅导员指定,支部内工作基本是根据学校布置的任务按部就班开展,导致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无法发挥。

2.组织生活形式过于单一,党内民主气氛不浓

在现有的学生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中,基本上都是支部书记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其他同志例行参与,活动主要以会议形式讨论党员发展与转正问题、撰写新入党同志材料或宣读与学习党的文件精神,关于党员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讨论交流、社会服务活动以及其他有助于党性修养提升的活动开展较少。甚至,有些党支部出现了组织活动被党员发展工作所替代的现象。因组织生活形式呆板,内容单调,造成了学生入党后参与支部活动积极性不高、党内民主气氛不浓等不良影响。

3.缺乏监督和管理,组织生活的教育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组织生活的教育意义不仅仅是局限于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地应体现在提升党员党性修养与先锋模范意识上。然而,在支部建设工作中,党务工作者更多地重视党员发展问题,对入党后学生的缺乏相应的培养和管理,支部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力度不够,而形式和内容都显得单一的组织生活,无法对学生入党后的各方面表现进行监督,以致入党后总体表现不够良好、先锋作用不明显的学生党员不能通过组织的教育及时找到差距、提出整改方案和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4.活动载体缺乏,考核与评价机制不完善

在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活动载体准确、全面地将最符合入党条件的同学吸收到组织中来,如何通过完善的评价机制客观、科学地对预备党员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以作为如期或延期转正的参考依据,把好组织建设的质量关,一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基于ANP方法确定超矩阵RI=(riny)4×4,具体过程见2.3节中的步骤4,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中间过程与数据,结果如表6所示。

然而,高校学生党支部大多数的组织生活活动形式为召开党员发展和转正会议,过分强调发展程序与步骤,容易造成发展党员的程序化;且由于缺乏有效的活动载体和制度来考察和掌握同学们在考察期和预备期的表现,同时,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也都无法通过支部组织生活向组织汇报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情况,容易造成支部确定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转正时失去科学而统一的标准。

二、“党员成绩”报告制度的内容设置与制度实施

1.报告对象:学生党支部中的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

2.报告内容:各学生支部设计“党员成绩报告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与实践、学习技能和日常行为四个部分,报告对象根据“成绩报告单”内容进行汇报。思政治素质包括参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组织纪律性、密切联系群众以及理论学习成果等;工作与实践包括承担主要学生干部工作、参加各种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或就业创业实践以及各类文体和志愿者活动;学习技能包括专业学习成绩、学术论文发表、等级证书获取、承担或参加科研创新课题和实验项目等;日常行为包括遵守校纪校规、讲究个人卫生、注重个人言行、关心和帮助身边同学等。

3.实施办法:实行学期或季度报告制,即每3个月或6个月组织一次“党员成绩”汇报和交流活动。第一步,学生党员根据自己上一阶段的现实表现填写“成绩报告单”,向党支部进行述职汇报和自我评分;第二步,由该党员所在班级非党员学生代表对其表现进行群众评议和打分,同时填写同学寄语;第三步,由学生党支部支委和成员代表进行支部评议,给出支部评分,同时填写成长寄语。第四步,将以上三个分数相加取平均则为该党员的综合成绩。根据党员的综合成绩定分为四个等级,即: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

4.活动总结:各学生党支部根据“党员成绩” 报告活动中收集到的支部党员事迹材料进行整理,交学校有关院系部门,并将“成绩报告单”存入党员成长档案。

凡属以下情况,将根据党章章程给以相应处理:

①总体表现一般,先锋作用不明显,党员综合成绩在合格以下,应延长预备期或支部内通报批评。

②入党后因违反校纪校规和法律法规受处分者,该次综合成绩直接定为不合格,并根据相关规定处理。

③入党以后对自己要求不高,在思想、学习、工作上出现明显的不足,在同学中影响较差的,应延长预备期或支部大会上作出深刻书面检查,并限期改正。

④对入党后各方面表现良好,先锋作用明显,连续两次综合成绩为优秀的党员给予校内通报表扬,宣传典型事迹。

三、“党员成绩”报告制度的实施效果

1.建立了学生党员的自我激励与约束机制

“党员成绩”报告制度通过“个人述职”、“群众评议”和“支部评议”等活动方式对学生前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交流,使得前期表现不够良好的学生党员能够及时地找到差距,提出整改方案,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并且能够在支部内形成学生党员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从而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组织生活的民主氛围得到实质性弘扬和发展

活动开展过程中既有学生党员本人参与,又有发展对象和群众代表参加,建立了全员参与、全体受益的活动运行机制,整个活动覆盖面得到了很多地扩充,使“民主”不仅仅体现在党内,很好地扩充到了全体学生。“党员成绩”报告活动,充分地发挥了组织的监督作用,执行的是一个真正“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活动过程,切实达到了“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学生”的活动要求,使得民主互动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3.建立了科学、全面的学生先进性评价机制

通过“党员成绩报告单”的各方面内容,对学生入党后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加强学校和支部对学生党员的后期管理和教育,支部能够全面地掌握该同志的近期表现和事迹材料,使得预备党员转正有了科学的评定依据;同时,“党员成绩报告单”设计的内容和评价标准为支部培养与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和确定发展对象提供了科学的参照标准。

4.组织生活的教育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党员成绩”报告活动的评议对象包括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有助于学生党员的后期管理和教育,帮助学生不断进步和成长,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有效解决少数大学生党员“入党前精英化、入党后平庸化”,入党前“积极”、入党后“散漫”的这一问题;活动执行中还有群众代表参加,更有助于更多的思想要求上进的非党员学生找到先进、学习先进,早日成为先进,同时保证了党员发展的公正性,增加了党员发展的透明度,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总之,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还有很多活动内容和形式,关键是要联系本系统、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党员的思想实际,重在扎扎实实、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意识指导我们的党支部工作,要及时发现党员的思想变化、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党员作为优秀青年学生的典型代表,应该认真地过好每一次组织生活,在组织的管理和培养下学会系统思考,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全体学生思想上的先行者、生活中的奉献者、工作中带头者、学习上的佼佼者。

[1] 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党员管理手册[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8.

[2] 简峰,杨绍辉,赵芬.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08,1.

[3] 崔世莹,李伟元.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教研探索,2009,8.

[4] 刘晓洪,王雅琪.大学生党员评价体系的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6.

[5] 周颖.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6.

[6] 李军鹏,钟军.关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4.

Implement reporting system of Party-member-grade,enhance organizations leave quality of CCP Branch of College Students

SU Xiao-ling,LI Xi,SONG Yan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of organizational lif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basic CCP Branch,this report points out tha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rganizational life quality, the party-member-grade reporting system should be carried out.In addition, the paper also illustrates and evaluates the process of the system.The conclusion of effects is made as well,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to promote the Party Constru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Party-member-grade; reporting system; CCP Branch of Students; organizations leave; quality

D267

A

1008-7427(2011)05-0056-02

2011-03-10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学生党员入党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0
憨娃入党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46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支部建设(2019年11期)2019-05-17 07:50:32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26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夜郎文学(2017年4期)2017-09-17 09:35:30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2
浅谈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