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珍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中学生体育教学中诚信缺失现状分析与对策
何伟珍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生体育教学中的诚信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内容涉及与中学生诚信教育密切相关的问题。包括中学生体育教学进行诚信教育的优势以及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诚信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等,并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中学生;体育教学;诚信缺失;诚信教育;对策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8所中学分别分层随机抽取80人,共计 400名在校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 200人,女生2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收集了有关国内外诚信教育与体育教学方面的资料共15余篇。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7份,回收率为96 %,其中有效问卷361份,有效回收率为97.7%。
1.2.3 数理统计法
将所有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文字、图表采用word2000系统制作。
2.1 中学生诚信道德状况的具体分析
2.1.1 关于诚信道德认同的矛盾心理
2.1.1.1 中学生对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不高
根据调查显示中学生普遍认为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水平一般,与学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不相符合。其中认为自身群体诚信意识强的学生有55人,只占14.2%;认为“一般”的占68.7%;认为差的有66人,占17.1%。
2.1.1.2 中学生对自身个体诚信道德认同度高。
调查显示,尽管中学生对群体道德水平的认同度不高,但对个体的道德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
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认为中学生诚信意识状况“一般”和“差”的学生有85.8%,而有76.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可见,中学生对于所属群体和个体的诚信道德的认同上出现了矛盾的心理。
2.1.2 关于初中学生对待体育课的态度
调查显示:“经常”“偶尔”请假的人中女生人数明显多于男生,排除一部分女学生因进入青春期例假的原因,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害羞或是不愿意活动出汗、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等原因,而提供虚假信息作为迟到、见习的理由。
2.1.3 关于体育考核与运动竞赛
在体育测试和校际,区级等小型比赛中,由于组织不严密,有的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常常出现找人代考替考的现象。
2.1.4 关于体育教师的诚信表率
体育教师的言行具有示范性和后延性的特点,出自教育者的不讲诚信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对学生造成极不良的影响。
2.2 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2.2.1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文化市场上的污染无时不在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错误思想极大的腐蚀了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原本纯洁的心灵,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产生了很强的投机取巧的心理,各种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2.2.2 家庭教育的缺陷
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及教养态度、教养态度和方法存在缺陷将会对子女产生不良的影响。
2.2.3 学校教育的偏差与失误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在评价教师和学生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分数,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教师的教学就有成效,“升学率”成了评价教育教学的唯一标准。这不仅背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刺激了教师和学生的投机心理,使教育过程出现大量非诚信现象。
2.2.4 体育教师自身的原因
往往有些体育教师不注重提高自身的素养,不注意自身言行对学生的成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缺乏诚信意识,师德失范,影响了中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
除以上因素以外,中学生自身的一些心理特点和道德自律意识的欠缺,也会影响他们诚信品质的养成。
2.3 初中体育教学进行诚信教育的优势
中学时期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又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大;而 体育是各学科中唯一一门从幼儿园开设到大学的必修课程,是学校中开设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优缺点往往在剧烈的运动中比安静状态更容易表露出来。
3.1 中学生普遍对自身群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不高,而对自身个体的诚信道德认同度高。
3.2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体育课缺乏诚实的态度,上课迟到请假的现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
3.3 在初中体育考核和校际,区级等小型比赛中,有的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出现一些诚信迷失的现象。
3.4 有些体育教师自身诚信意识不强,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教师不值得自己信赖。
4.1. 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加强诚信教育
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诚信教育,要大力加强诚信方面的宣传,在全校形成诚信光荣可敬,弄虚作假可耻的良好氛围。
4.2 与课外活动紧密相连,加强诚信教育
在课余体育竞赛中,要求学生遵守竞赛规则和体育道德,要公平竞争,公正竞赛,求真务实,要尊重对手,要正确对待他人犯规,布置课外体育作业,教师凭学生的诚信汇报来掌握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
4.3 建立学生诚信监督评价体系,做到监督护诚
一是制定学生日常行为诚信守则,使学生有规可循且使学生的诚信状况有据可查。二是制定学生的诚信状况评估条例,定期对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评估。三是制定奖罚分明的制度。四是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以便对学生诚信道德形成过程进行长期的跟踪和系统教育。
总之,一个学校是否能卓有成效地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关键在教师。体育教师是教育队伍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育体、育心、我们责无旁贷。如何通过体育课教学贯彻德育要求,把强身健体与德育结合起来,把诚信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之中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实践的课题。
[1] 傅维利,刘磊. 论诚信教育的原则和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2.
[2] 王启明,涂绍生,张自治.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G8
A
1008-7427(2011)01-0149-01
201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