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鹏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北京东燕郊 101601)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体育目标建设的阶段性特征①
李春鹏②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北京东燕郊 101601)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高校体育目标的对比研究,认为高校体育目标建设是一个逐步深化完善的过程,文革后初期高校体育目标强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八九十年代在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目标逐渐多元化和层次化;20世纪末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动,高校体育目标的内涵更加细化和体系化。
学校体育;高校体育目标;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体育目标建设,体现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教育与体育方针政策、体育教学大纲中对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目标的阐述。高校体育目标在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与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理念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凸现出各个时期的特征。
1979年1月,教育部颁发《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依据。它明确了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的目的,即“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使他们能够精力充沛地从事学习、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以便更好的承担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光荣任务。”基本任务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他们所必需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学会正确的运动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通过体育,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勇敢、顽强和集体主义精神。”[1]
1979年10月,教育部、国家体委发布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明确规定了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要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一时期,体育教学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强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仍有政治性的价值取向标准。改革开放初期,有关增强体质与掌握知识、技能、技术的讨论,实质上是我国六十年代体育课以什么为主的讨论的继续与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体育课的性质,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体质体育、技能教育、快乐体育等观点相继出现。
1988年,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任务,指出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增强学生体质,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服务,为提高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打下良好基础。并要求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增强全体学生体质与提高部分学生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关系;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的关系;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和汲取外国先进经验的关系。[2]
1992年8月国家教委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任务、设置等都提出了明确的意见。提出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基本任务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3]
2.2.1 目标呈现多元化和层次化
八十年代中期后,学校体育的多种功能被提出,促进学校体育功能和目标向多元化方向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体育的娱乐功能得以突现。在对学校体育目的任务进行反思和与国外进行对比研究的过程中,吸收了“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终身体育、主动体育、快乐体育等新观念,出现了“终身体育观”、“整体效益观”、“生物心理社会观”,丰富和充实了学校体育目的任务和目标的内容,使学校体育目标体系向多元化发展。
2.2.2 提出“体育课程目标”的概念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对体育课程进行研究,出现了“体育课程目标”的提法。在1992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把“体育教学”改称为“体育课程教学”,拓宽了体育教育的领域和范围,而且一改过去《大纲》或《纲要》之称,以《指导纲要》形式出现,体现了国家注重宏观方面的指导作用。学校体育目标主要体现社会需要,体育教学目标主要反映个体发展需要,体育课程目标是对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整合。从学校体育目标到体育课程目标,再到体育教学目标,体现的是社会需要逐级减弱,满足个体需要逐级加强;反过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个体需要逐级淡化,社会需要逐级受到重视。[4]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着眼于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这一思想不仅蕴含着我国教育领域内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变革,也是我们构建高校体育目标的基本依据之一。
20世纪末,在素质教育和健康新概念的推动之下,“健康第一”被作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提出。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最适宜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体育课程认知目标时,不仅不能以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而且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发展,关注他们的个性和社会心理的发展,把它们定位在目标的应有高度上予以重视。要努力通过体育课程中的健康知识教育、健身方法传授,引导学生进行符合健康要求的学习和生活行为,使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贯彻“健康第一”思想中发挥诱导、矫正、调控和动力作用。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次《指导纲要》提出了体育课程新的理念和目标。对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等层面,进行了重大的修订与更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突出主体性,发展个性和建立新型师生观等特征,并且新指导纲要的颁布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分类及课程模式的构建方面,没有作任何的规定,使各个大学能充分发挥各校风格和特色,同时也为各所高校构建个性化的体育课程模式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和创新的思路。
2002年新《纲要》规定:“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课程具体目标包括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二者为两个互动的目标体系,改变了传统的目标设置。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2)运动技能目标;(3)身体健康目标;(4)心理健康目标;(5)社会适应目标。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2)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3)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4)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5)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5]
新时期的高校体育目标,在课程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上,始终贯穿着“健康第一”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以及终身体育思想,突出了体育课程是多功能“有机结合的教育课程”。在以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文件的目标内容表述中,一直将各种目标内容参杂在一起,分类不清晰。且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课程目标较为关注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目标,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重视不够,客观上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性,使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新纲要》一改《旧纲要》关于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基本任务的内容和文字表述,把其归纳并确立为两个层次的课程目标,即为大多数学生确立的基本目标和针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确立的发展目标。在新《纲要》的指导下,各所普通高等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和专业特征,对体育本身的功能和特点加以挖掘和发挥;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将课程目标的设计与专业特征、地理位置特殊性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形成了具有多样性、灵活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的课程目标体系,表现为倡导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上课时间、内容的自由度,课堂容量增大等。强调课程的文化含量和学生的可接受性,突出了课程要“以人为本”、“为学生所用”的新理念。
[1]教育部.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Z ].1979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M].北京:海南出版社,1998:2788
[3]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1992-08-15
[4]陆作生,刘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考[J ].中国体育科技,2002(9)
[5]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08-12
The Periodic of Aims Construction of PE in Universiti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ies were Introduced
LI Chunpeng
(College of Safety Engineering,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anjiao Beijing-East 101601)
Studies show the aims construction of P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cumulative process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initial period of Chinese After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has be stressed that“exercises the body,the enhancement physique”.The aims of Physical Education gradually multiplication under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 background in 1990s.With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the connotation of P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re being systematic since the 20th Century.
School PE;aims of PE in Universities;the periodic
G807.4
A
1672-7169(2011)04-0103-03
2011-09-02
李春鹏(1981-),男,山东临沂人,硕士,工作于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