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职业教育衰落与现代性因素生长*

2011-08-15 00:54路宝利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小农经济手工业现代性

路宝利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明代职业教育衰落与现代性因素生长*

路宝利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明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为由盛转衰与现代性因素生长。其由盛转衰主要表现为职业学校体系、官府手工业艺徒制等衰落以及小农经济对于科技的压抑。同时,四夷馆、西方科技、明代实学等现代性因素与职业教育整体由盛转衰相伴随。

明代职业教育;衰落;现代性因素

明代以小农经济为特征达至中国封建制度的顶峰。其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均凸显此特征。发展至顶峰同时意味着衰落的趋势,考究明代职业教育亦是如此。

但明代职业教育由盛转衰同时现代性因素在生长。明代成为传统与现代职业教育承接的开端。

一、明代职业教育状况背景因素

1.小农经济顶峰状态

明代为典型的小农经济并发展至封建社会顶峰。明代皇帝从朱元璋始皆重视农业生产。为让百姓尽快立户收籍、恢复农业生产。另外,大力发展屯田,以至明成祖、明仁宗时期成绩斐然。明政府以农业发展成就作为官员考核最重要的依据,这是战后初期小农经济模式得以在全国推行的行政基础。明代农业著作相当繁丰,如朱橚《救荒本草》马一龙著《农说》等,其中徐光启《农政全书》最负盛名。明代农业生产十分重视精耕细作,其在选种、育种、播种、施肥、耕耘等诸多方面都有进步。

2.抑商与贸易政策保守

明代自开国始即采取中国传统“重农抑商”基本国策。严厉打击工商贸易活动,经济政策转趋保守。如“商贾之家不许穿绸纱;百姓不许航海,对外贸易以进贡名目由礼部掌管”等。自此,自宋代商业经济发达又回退到以小自耕农为主的农业自然经济的本位时代。尽管在明成祖时期有郑和出使西洋的壮举亦彰显国威而非为贸易。晚明时期,中国的商业经济又有较显著的发展即“资本主义萌芽”。可惜,强大的封建制度力量让萌芽一直处于萌芽状态。

3.民间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

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嘉靖、万历时期极大地发展起来的民营手工业业主逐渐使用雇佣劳动,从事较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以丝织、棉布加工、矿冶、榨油、造纸、制瓷等行业较为突出。从地域上看,主要在江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如《明神宗实录》卷361记载,万历二十九年,巡抚应天右金都御史曹时聘奏报苏州丝织业的情况时说:“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明代出现身份比较自由的雇佣工人,存在着产生工场手工业的客观条件。

二、明代职业教育三项新成就

明代在职业教育体系如职业专科学校、农业领域职官、手工业艺徒制度等基本沿袭宋代,并具有一些新的特色与发展。

1.医学教育中“继续教育”开端

继续教育属于现代教育概念,其在明代医学教育中已经出现。成为医士、医生后,需继续学习专科并参加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决定地位升降。如嘉靖二十八年(1549)规定:考试成绩一等者,原为医生者可充任医士,医士无冠带者,给予冠带。原在内殿供事支俸且有冠带者,酌升俸一级。若内殿缺人,太医院依不同专科依次呈报礼部,送内殿供事。考试成绩二等,原为医生者与充医士,医士无冠带者,给予冠带。原在内殿供事者,不准继续供职,只能在太医院当差。考试成绩三等,职位照旧。考试成绩四等,原有冠带者,去其冠带。原支品级俸者,降俸一年,支杂职俸者,降充冠带医生。食粮七年者,降充医生,只支日粮。考列四等者均准许学习半年后送礼部再考,考取者,仍可支俸粮与冠带,再通不过,均降充医生,专在太医院锉碾药物。此例说明发源于汉代专科学校在教学实践层面逐步深化。

2.民间手工业技术传承成就显著

尽管明代官营作坊的艺徒训练有所衰退。但兴盛于宋代的民间师徒传艺活动却一直没有衰减,民间师徒教育仍继承了宋代注重总结的优良传统,如明末清初江苏吴县的民间制镜手工艺人孙云球撰写的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光学仪器专著《镜史》,明代著名漆匠黄成撰写的油漆工艺专著《髹饰录》,都是当时传艺活动的重要教本。随着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迫切要求手工业者进行技艺交流,民间作坊也开始了总结技艺的努力。这一时期,总结各个生产程序的书籍也开始出现,如《园治》、《盘珠算法》、《算法统宗》、《木棉图说》等等。

3.职业技术巨著与科学思想诞生

明代三大科学著作即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与宋应星《天工开物》,其不仅涵盖丰富的技术因素并滋生出许多科学知识。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不仅对于临床医学、药物学而且对于植物学方面所创造的人为分类方法皆做出巨大贡献。徐光启重视演绎推理,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引进西学并翻译《几何原本等。其巨著《农政全书》涵盖丰富的科学内容。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另外,在《论气》中,宋应星深刻阐述了发声原因及波物理学知识;在“五金”卷中,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在生物学方面,他在《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等。

三、明代职业教育衰落迹象

1.专科职业技术学校比宋代有所退步

自汉代鸿都门学为第一所文学、艺术职业学校诞生,学校类型职业教育一直发展,至唐宋以达鼎盛。元代百年,职业专科学校衰落,至明代,传统科目仅医学与天文历法,算学、书学等已经停办。自明代起到清朝鸦片战争以后实业学校兴起之前,专科职业技术学校一直处于低迷没落之状。其一方面凸显出小农经济在此时代保守力量,另外亦显露传统专科职业技术学校已经不在适合具有“资本主义萌芽”与工场手工业人才需求。其从本质上讲并非教育倒退,而是滋生新的要素。

2.明代官府手工业艺徒制度衰退

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严格的匠籍和匠户劳役制度。工匠一旦被编入匠籍,便世代为奴,“不许冒名代替及卖放逃回”。明代工匠社会地位很低,极受歧视,他们除非获得皇帝特许,否则,不能脱籍,超登仕途。明代对工匠种种限制和压抑,遏制了工匠的积极性并抹煞其创造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与工匠才能与智慧的发挥。强制劳动与身心遭受严重摧残导致故意压低产品质量、逃亡、怠工、失班、隐冒等现象发生。明中叶以后,官手工业中质量低下情况非常严重。因此,不难推测明代时期官营作坊艺徒制衰退命运,官营作坊艺徒制衰退是手工业时代没落的标志之一。

3.小农生产方式与近代工业冲突

明代在经济上首重农业,是一个典型的以小农经济立国的朝代。终明一代有大量关涉农业的政策与制度出台,涉及土地、赋役、水利、赈济多个方面,对当时的农业发展可谓影响极深。以汪洋大海般小农经济为背景,明代民间已经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明代对于商业的压抑以及对于民间工业的限制,致使在小农经济海洋中中国资本主义具有先天软弱性。与英国产业革命相比,中国失去了良好的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潮流。科举取士所造就的人才与近代工业所需人才规格相差甚远。明代政府应该反思教育制度与人才培养,但历史没有这样去运行。

四、明代职业教育现代性表现

1.中西科学与技术交流

明末中西科技交流成为一个重要现象。致使如天文学、数学、力学、光学、水利、实验仪器、测量和机械甚至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名著《名理探》亦在中国出版。自汉代“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以来,崇尚伦理本位的儒家显学一直视“科学技术”为“雕虫小技”,其与士阶层“治国平天下”追求相背离。因此,汉代以降,中外交流几乎皆是先进的中国文化以强势传播。以至明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发生。但明代以西方传教士为载体的西方科学技术传播与以往截然不同。不仅为在诸多领域西方科技超过明代水平,最为重要西方科技预示现代产业社会的到来。

2.明代实学与思想革新

众所周知,宋、明两代盛行理学与心学。“实学”为明代中期以后崛起的一个学术流派,至明末清初达到极盛,随后逐渐衰落。明代实学既区别于宋代实学的“道学”本质又区别于清代实学的“朴学”、“汉学”内涵。其由丘濬开创,其代表人物有丘濬、吕坤、谢肇淛、陆世仪,顾炎武、李颙。其倡导关注国计民生的事情,诸如农田、水利、河漕、盐法等等。明代实学成为此期由盛转衰过程中革命性因素,其对于“天崩地解”明末思想解放运动以及近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

3.四夷馆与新型职业学校

明代尽管专科学校比较宋代有所衰落,但衰落之中出现了职业专科学校新类型即四夷馆。由于中原与周边民族、国家间朝贡、贸易往来,需要大量的翻译人员。为了培养翻译人材,永乐五年(1407年)明朝专门设置了四夷馆。四夷馆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为培养翻译人材而官方设立的专门机构。主要负责翻译朝贡国家往来文书,并教习周边民族、国家的语言文字。生员最初是从国子监的举人和监生中选拔,后来从世业子弟中选考,宣德年间开始招收官民子弟。四夷馆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外语人才,其凸显了职业教育需适合于社会需求重要属性。

五、明代职业教育由盛转衰与现代性特征思考

1.职业教育衰落与技术发达相伴随

明代职业教育衰落特点与技术发达相伴随。衰落更多是以历史的眼光深思盛况以后的迹象寻求。明代以小农经济立国并逐步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顶峰。资料统计明代无论从农业、手工业等生产产值皆位于世界前列。尤其是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彰显了中国在古代的历史地位。明代技术也比宋代前进一步,其中,矿冶业的设备和生产技术也达到很高水平。据宋应星《天工开物》的记载,遵化铁炉每天能炼六次,每次出铁二百斤,日出铁量达千余斤。工匠已懂得把煤炼成焦炭并用于铁的冶炼,进一步发展了灌钢冶炼技术,发明了“生铁淋口“法。纺织在传统的手摇纺车之外又出现脚踏纺车。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所乘坐的“西洋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等。”因此,职业教育衰落是以强盛为背景的。其表明手工业时代的职业教育模式已经开始显露对于逐步上升的工场工业人才需求不适应。

2.传统与现代职业教育承接时代

中西科技接触启发。明代西方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并以徐光启等科学家为代表开始学习西学。时至明代,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科技已经开始超过中国并开始快速发展。尤其在科学领域更是如此。中国没有完全意识到其潜在的危机以及中国在世界格局的状态。中西科技接触启发是传统手工业时代开始结束而现代大工业开始起步的标志。明代职业教育发展应为传统与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与体系承接时代,应探索符合近代工场工业人才需求的教育形式。手工业学徒制应逐步被现代学校制度做代替。可惜,直至清朝末期才开始觉醒。

3.弊端积累与现代性压抑

明代以小农经济立国。纵观历史中国小农经济曾经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发挥巨大推动作用。时至明代,当生产力巨大跨越时,小农经济模式不在完全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统治阶级为了专制统治与社会短期稳定,将手工业与商业采取极端压制政策。在此期间,小农经济弊端逐步积累并同时压抑萌生的近代大工业因素,从而导致了科技发明的原创力受到遏制。同样,小农经济背景下职业技术教育受到抑制,除了思想家的思考与呼唤,在实践上导致了技术传承低迷。自此更加明晰,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与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密不可分。

[1]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5.

[2]汤纲,南炳文.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3.

[3]孙立家.中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艺徒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7,(7):72~73.

G71

A

1006-5342(2011)04-0082-03

2011-02-20

猜你喜欢
小农经济手工业现代性
论河南传统陶瓷手工业的当代发展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及资料整理研究
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
小农经济完全过时了吗?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纬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