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田 澍
高校特色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通史与区域史教学相结合,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
历史学是西北师范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在多年的学科发展中,我们一直强调,科研和教学并重,科研和教学协调发展。从科研和学科建设来看,现拥有历史学博士和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民族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甘肃省历史学重点学科。百余年来,西北师大的史学工作者充分利用便利的地域优势,将中国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学术界有良好的声誉。老一辈学者金宝祥先生、金少英先生、王俊杰先生、陈守忠先生、郭厚安先生等,在这一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在西北边疆史、西北民族史、西北史地、敦煌学和简牍学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能将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到本科教学活动中,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在近些年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敦煌学”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历史学国家特色专业、中国古代史国家级教学团队等标志性成果。
建设高水平的历史学特色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历史学本科生,是历史学专业建设的关键。西北师大地处西部,目前学校正紧紧围绕甘肃及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中心,努力向“教师教育为主,特色鲜明,西部一流,全国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目标迈进。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定位上一定要突出西部特色。西部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在通史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历史文化的地域特色,将通史教育和区域史教育紧密结合,突显历史学专业的地域优势和地域特色,是西北师大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和必须承担的责任。
目前西北师大中国通史与西北区域史教学结合所开设的课程有“敦煌学”、“简牍学”、“西北文化史”、“西北经济史”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拥有扎实的中国通史的基础上,对西北区域史有深入的掌握和了解。在世界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的结合中,在讲授《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同时,尤其侧重丝路文明史、中亚史、西北跨国民族史、伊斯兰教史等方面的教学,我们力求学生能将世界通史知识的掌握与西北区域史的学习较好地结合起来。
将通史与区域史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已是学界共识。具体到实际教学来看,如何继续强调通史教育的重要性,同时突显西北区域史教学的内容,是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区域史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如何将通史教学和西北区域史教学有机结合,通史教学和区域史教学中课程体系如何设置,如何开发既有通史内容又有区域史特色的系列教材等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总结以往教学改革和实践中的经验,探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新路径,我们组织教师编写针对本科生的相关教材,以弥补国内教材及教学的不足,已经和即将出版的相关教材有《敦煌学教程》、《史学论文写作教程》、《历史学本科专业学习指南》、《简牍学教程》、《西北边疆考古教程》。此次发表的三篇论文,就是我们一直所从事的教学改革项目“通史与区域史教学相结合,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敦煌学是国际显学,在西北师范大学开设“敦煌学”课程具有较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在已有国家精品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好“敦煌学”,努力扩大课程受益面,李并成教授《特色课程需要不断精心打造》从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树立精品意识等方面提出,要把“敦煌学”课程建设成为既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和又有西部特色的国家精品课程。
甘肃是简牍的故乡,简牍学研究方兴未艾,开设“简牍学”课程,既是通史教育的深化,也是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以扩大学生知识面的重要途径。李宝通教授在《简牍学课程建设刍议》中就简牍的出土、简牍的内容及价值、简牍学课程大纲设计及教学经验等问题进行了论述,颇有新意。
我国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民族关系是西北地区古史的中心内容,也是影响当今西北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史内容丰富,既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胡小鹏教授、田澍教授《关于开设北方民族史课程的思考》,就开设北方民族史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课程内容设置等展开讨论,进而提出必须予以重视和加强民族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显然,不管是进一步精心打造“敦煌学”、完善“简牍学”课程体系,还是加强“北方民族史教学”,都是“通史与区域史教学相结合,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期待我们的经验和思考能进一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进一步完善通史与区域史教学体系,提高通史与区域史的教学质量,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
(责任编辑苏二利/校对舒澍)
[主持人简介]田澍 (1964—),男,甘肃通渭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文史学院院长,中国古代史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明清史和西部边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