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信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命力”源溯和解析
黄进撰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涵盖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强大的生命力必将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而日益显现。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运用理论创新去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鲜明特性,深刻拓展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境界,奠定了其“生命力”的深厚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作了全景式回顾和总结。作为我们党的重要经验智慧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得格外鲜活,也格外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由此奠定了其“生命力”的丰富本源。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拓展到了更宽广的领域,提升到了更高远的境界。
摘自《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民生发展五个新的时代特征
赵凌云、赵红星撰文指出,民生发展时代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新阶段,是用民生发展统领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时代,是提升民生水平、拓展民生内涵、扩大民生空间、提升民生质量的时代,是集中推进民生制度建设、民生体系建设的时代。民生发展时代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新阶段,具有特定的阶段性特征。(1)主导性,即民生发展主导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发展目标、价值和标准。民生发展高于这五大发展,整合这五大发展。(2)全面性。伴随经济的发展,民生发展不仅提升民众的物质福利,而且全面改进民众的精神文化福利、生态环境福利、社会参与福利;不仅改善当代人福利,而且呵护后代福利。(3)均衡性。在民生发展时代,民生福利要实现均衡发展和公平享受。民生发展时代将逐渐打破传统的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民生福利差别,实现全国范围内民生福利的均等化和全民范围内的公平化。(4)制度性。在民生发展时代,不仅要全面推进民生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像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一样,形成一套制度作为保障。(5)参与性。民生发展时代民生事业的推进采取政府主导、民众共建共享的模式。民生发展阶段将是全民参与的过程,即民众享受民生福利的前提是全面参与民生建设,民生发展是一个共建共享的过程。
摘自《天津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道德价值观培育的三重维度
唐志龙撰文指出,新世纪里,培育科学的价值观,必须筑牢人们的道德基础。在当代中国,进行正确道德价值观的培育,首先,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导向维度。价值导向是价值观的内核,决定着价值观的性质与方向。在我国,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只能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伟大的集体主义。新世纪里,开展道德价值观培育,必须坚持集体主义这个核心内容和主旋律。其次,必须强化言行一致的实践维度。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在现实中践履,达到言行一致,才能使道德价值观的培育落在实处。大到衡量国与国之间交往、社会人际交往,小到单位、个人,无论是商业、外交,还是人情往来,言行一致都是基本的价值标准和要求。对公民来说,强化言行一致的实践,是培育正确道德价值观的根本路径。最后,必须弘扬“慎独”精神的修养维度。人们在实践中对正确道德价值观做到言行一致并长期坚持,实非易事。关键之处需主体不断强化自我修养,变外在约束为内在需要,变自发行动为自觉坚守。新世纪里培养科学的公民道德价值观,必须格外关注自身的品德修养,尤其贵在“慎独”。这是个人按照一定道德规范长期身体力行后内心所得、所获者,即道德“内化”实质所在,是儒家贤哲津津乐道的“反省内求”、“反求诸己”等箴言的理论基石。
摘自《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的途径
蒙秋明、陈真波撰文指出,创新文化的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创新环境的改造、体制改革、形象设计等一系列活动,造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一)倡导宽容的社会风气。建设宽容的创新文化,就意味着承认每个人有选择不同的思想、见解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权利。(二)完善创新的政策法规。首先,健全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一是强化政府直接支持创新的政策,主要通过直接财政支持或财政激励手段;二是加大政府间接支持力度,主要通过资助大学研究,建立和开放国家公共实验室等形式。其次,完善法律体系,重点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二是学习经济发达国家鼓励创新的经验,在适当的时候,出台相关法律,对专利使用费的使用权限进行规定,对发明人提高奖励幅度,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转移。三是建立平等竞争体制,使每个个体能在公平竞争中运用知识、创造财富、追求利益的平等。(三)优化激励竞争机制。激发人们的创新欲望,就必须打破平均主义思想的束缚,鼓励冒尖,鼓励冒险,鼓励发展个性、独创性、首创性,培育人们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四)建立民主的集体氛围。创新活动是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常常是在集体的协作下完成的。
摘自《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虚拟经济中的企业文化
乐沛文撰文指出,虚拟经济与企业文化共生共存、相互促进,并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虚拟经济需要创新文化。创新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共同的特征与追求。虚拟经济来源于实体经济,是实体经济不断创新的产物,而企业文化是对企业本质及企业家精神的高度概括,所以虚拟经济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创新的文化。第二,虚拟经济体现速度文化。不管是实体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还是虚拟经济,更为重要的已没有决策大小的问题,只有速度快慢的问题。这个世界上充满着变化,一个公司的成败取决应考虑其产品能否满足客户需求,是否安全便利,同时要拓展有效的营销渠道,提高营销效率。可以说,实干、效率是虚拟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第三,虚拟经济呈现虚拟文化。呈现虚拟文化,也是虚拟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征。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产物就是虚拟,就是与信息紧密挂钩的高智能性知识密集型产品和产业,有时候一些发展理念、思想、运作模式就能决定一个国家一个产业的长远发展。第四,虚拟经济盛行学习文化。学习能激发潜能,学习能提升能力,学习能引来变革,学习能促进发展。学习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将更加受到关注。虚拟经济条件下,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个“学习团体”,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
摘自《中外企业文化》2010年第11期
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
毕亮亮、潘锡辉撰文认为,我国从2004年11月将合肥作为首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至今,在探索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和推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与国外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相比,我国城市的总体创新能力还较弱,城市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1)政府引导下的多层次科技投入体系有待健全。科技研发投入时支撑创举新型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但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政府引导下的以企业研发投入为主体的多层次科技研发投入体系尚不健全。(2)不同政府部门对创新活动的领导和协调尚未形成合力。一方面,部际之间以及地方政府的科技、经济、社会等部门间缺少有效协调机制,另一方面,不同部门间政策衔接也出现沟通不畅甚至相互矛盾等问题。(3)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多数企业不愿对自身创新能力进行长期投资,系统配套的人才政策的缺失影响了竞争领域企业乃至产业创新的发展,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和7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没有独立技术开发机构。(4)产学研合作层次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低。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与此同时,在利用国内其他地区及国外外源性创新成果方面渠道不畅,进一步制约了对内外科教资源的开发利用。(5)科技服务体系尚处于向市场化和规范化发展的起步阶段。我国城市大部分科技服务机构由于市场定位不明确和非专业化,造成了市场需求和服务供给不匹配等问题,大部分城市的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较落后,公共信息资源也难以做到真正共享。
摘自《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第12期
农业微观功能转换与金融制度安排
刘芬华撰文指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本质区别,一是生产目的,前者重在“生存”,后者追逐“利润”;二是劳动供给方式,前者劳动自给,后者多采用雇佣劳动,由此决定着各自匹配的融资制度的差异。传统农业的自足性需要政策性农贷;而现代农业的兴起,为商业金融制度的嵌入准备了物质条件。中国农业已经开始从创痛的生存农业向追逐利润的现代农业转变,当其经营收益足以支撑金融资本与农业资本共生共存时,商业金融制度也可超越政策性农贷制度。农业产业化的速度和规模决定着即将嵌入农业经济部门的商业金融制度的特殊存在模式。商业化的金融制度安排,必然是因为金融资本参与农业资本收益的分割,已经外切于社会资本边际收益曲线的界点,从而具备了长期存在的理由和独立存在的现实意义。
摘自《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5期
维护社会稳定的新机制:有效的社会管理
徐晓海撰文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已呈现出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群体性等“凸显”特征,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凸显的直接原因是原有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失效,而根本原因在于利益分配不公、利益诉求与表达渠道不畅。因此,要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创建新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即建立有效的社会管理。它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公民社会组织协同和公民广泛参与为前提,政府、社会组织、公民共同管理社会事务。尽管政府在社会管理中依然处于主导地位,但它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有限政府”,其职能从以往的管制社会转变为调控、引导和服务社会。而这种新型社会管理在实践层面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从而及时而恰当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摘自《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5期
大阅读的主要特征
黄俊贵撰文指出,当今我国正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宣扬开启大阅读时代,传统的阅读概念已经被超越。大体在四个层面的感知行为都视为阅读:一是超越视觉,超越文本的所谓阅读,把人们对一切事物的所看、所听、所感、所知都谓之为阅读;二是限于视觉、超越文本的阅读,它指对视觉所及事物的观察了解;三是超越视觉、限于文本的阅读;四是限于视觉、限于文本的阅读,及传统的狭义的阅读。由于社会信息激增、信息载体及其传递技术发展迅速、社会交流日益频繁,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方式与渠道变得越来越方便、多样,当今社会大阅读已经超越文本,超越视觉,且不可逆转,它是“大学习”潮流,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需。大阅读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是以时代发展的全新视野,促使传统与现代交汇;今天的阅读已不仅仅意味着开卷,阅读的概念显示更加生动活泼,它以各种载体、丰富信息面世,传统的学习方式正被信息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所改变;二是大阅读是全社会的群体学习活动,阅读并非都是学习课本,而在于新思维、新思路,从各类学习中讲求实效,有所收获、有所领悟,以求超越书本,促进科学发展;三是大阅读的成长在于理念与实干相结合。
摘自《图书情报知识》2010年第6期
学术期刊如何应对网络化转向
韩璞庚撰文指出,学术期刊作为知识生产成果发布与展示的载体,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曾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网络化大潮的冲击下,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网络浪潮,学术期刊不能局限于实现期刊网络绑架上网方式,而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为此,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应对:第一,创办自己的学术期刊网站。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研究的孵化器与成果发布平台,要想摆脱自己的生存困难,就必须迎难而上,或者说顺势而为,借助网络这一高技术手段,来提升刊物影响力。第二,建构学术期刊网络站群。在建立自己网站的基础之上,学术期刊还应组建自己的网络站群,让分散的网站集合成一个学术的站群系统,从而结束以往各自为战的学术期刊的数据孤岛状态。第三,学术期刊编辑理念的网络化转向。基于网络化的视野,学术期刊的编辑理念就不能局限于创办期刊的网络版或局限于纸本期刊上网,而应有广阔的视野与全新的编辑手段。第四,以问题为纽带,串联出新的网络办期刊模式。面对网络化的冲击,学术期刊不能再墨守原有的文史哲、经社法政等大一统版块办刊模式,而应以问题为切入点,伸联出系统性的对某一问题的知识与创造节点,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获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摘自《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