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燕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高校体操教学改革途径与对策研究
隋 燕
(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体操运动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但传统的体操教学已经显现出严重的滞后性,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在研究影响高校体操教学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教学改革的途径与策略,目的在于促进体操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
高校;体操教学;改革;途径与对策
体操是一种徒手或借助器械进行各种身体锻炼的体育项目.其基本作用在于能够有效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促进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果敢、顽强的心理品质,塑造健美的形体和优雅的气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练习以达到平衡发展和矫正某些畸形的目的.鉴于体操运动自身所具备的特殊健身功效,一直以来是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热衷项目.
体操是我国高校体育的传统教学科目,在促进学生的体质发展,提高其运动技能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传统的体操教学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教学理念的滞后、教学方式方法的枯燥呆板、教学内容的陈旧、教学考核手段的单一等因素,对于学生体操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果以及体操学习的价值体现等诸多方面产生严重的影响,使得体操教学在高校的开展受到较大程度的制约.受此影响,很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已经取消了体操课的教学,仅有少数高校设置专业课体操教学.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及全民健身运动普及的新形势下,如何对高校体操教学进行优化与整合,构建起具有适应性、实效性的高校体操教学体系,使之能够在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影响与制约高校体操教学发展的因素进行剖析,掌握其实质所在,进而提出相应的改革途径与策略,以期为促进高校体操教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借鉴与参考.
2.1 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调呆板.传统的高校体操课的教学方法大多运用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重复练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具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即教师一味的灌输与学生被动地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于技术动作的传授,凸显技术动作的外在表现形式,没有完全发挥出体操的健身性与娱乐性的功能.因而无法实现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对学生个性和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进而影响体操课的教学效果.
2.2 理论教学的课程设置存有不合理性.体操运动要求对技术动作具有良好的掌控与感悟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具备是建立在对技术理论有效的理解与认知的基础之上.在传统的体操理论教学中,由于在认识程度上所存在的偏差,致使体操理论教学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况.主要体现为:首先,对于体操理论教学课程的设置过于笼统,没有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其次,高校对于体操理论的传授趋于肤浅,使得学生只能对其进行浅层次的理解,而对于体操理论深层次的内涵无法实现切实的掌握与认知.第三,由于体操理论教学的随意性,使得学生不能有效地运用理论来引导其技能学习,使得学生只能盲目地模仿教师的技术动作,其学习效果的好坏以其模仿动作的熟练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而缺乏理论支撑的技术构成体系,无法发挥出其特有的健身功效,对于学生体操学习的效果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2.3 教师教学理念严重滞后.伴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全新的教学理念的引入,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蜕变性的要求.体育教师的职责已经由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教学的辅助者.而在高校体操教学中,任然存在着教学理念滞后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首先,过于注重对体操技术的传授,而忽视对体操运动机能运用能力的培养,致使大部分学生在进行体操学习后,仍然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体操知识去锻炼身体,不能进行科学的自我评价.其次,在教学中只重视发展学生在体操方面的综合素质,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较好地完成技术动作,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点置于体操专业素质方面,而对于学生运用体操技能来实现强身健体的能力、自主练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实践技能不能够极易足够的重视,造成了大多数学生虽然掌握了体操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套路,而不能切实地运用于健身活动之中,或对于体操健身功效无法实现切实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学效果虽然能够得以保障,但是对于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却没有实质上的促进.
2.4 评价体系陈旧,无法对学生体操学习的真实成效进行合理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与阻碍了学生对于体操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传统的体操学习评价体系,以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作为唯一的评定标准,硬性地促使学生为达成考核合格的目的而不得不反复地进行枯燥乏味的动作练习,极易诱发学生的厌学心理.而这种评价方法没有体现出对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充分掌握,以一刀切的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同一标准的考核,从而形成只有少数素质较高的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大多数学生则因无法通过考核,而对于体操学产生恐惧,甚至厌烦,最终选择放弃.从而造成了现阶段高校体操教学的不景气现象.
3.1 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质在于转变教学观念,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着素质教育实现有机的转变,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内涵的理解与认知,进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目的与任务的设置上,要凸显明确性与实效性,不但要体现对学生体质的增强,更要引导与鼓励学生切实掌握体操运动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勇于进取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3.2 优化体操课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体操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以适应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第一要旨,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现状以及对于教学内容的适应性,有效地摒弃学生因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呆板与高深,而产生的厌学、恐惧等现象,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除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体操技能的传授外,更要强化对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培养,使之能够切实了解和掌握体操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并且能够有效地将体操转化为一种增强体质的健身手段和方法.这就要求尽可能多地选择实用性、趣味性、娱乐性较强的体操教学内容,力争在教学内容体系中注入配合、竞争、娱乐等元素,运用体操运动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
3.3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能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在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而实现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条件在于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加强体操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培训体制,要通过师德教育,提高其自身责任感;要通过定期的业务培训,来提高其业务能力;要通过开展科研活动,来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在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基础上,鼓励与支持体操教师进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运用自身的知识能力探求影响与制约高校体操教学开展因素的实质所在,洞察传统教学方法所存在的片面性与滞后性,有的放矢地进行新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与完善,使之具备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效,进而促进高校体操教学的发展.
3.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高校学生的个体素质构成各有不同,因此,在体操学习的过程中,对体操运动技术的掌握、理论的理解程度也各不仅同,素质好的学生表现的较为轻松,而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则表现的较为吃力.基于此,在体操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素质能力的学生采用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使得素质好的学生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素质差的学生也不会因对高难技术动作的恐惧而放弃体操学习,这种注重学习整体性发展的新型理念,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给予鼓励与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自主思维能力、完善其人格、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因而,在体操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与大力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通过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于体操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被动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性的发现与探索,并将此行为有效地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使之形成良好的运动健身的习惯,进而培养起终身体育的意识与思想.
3.5 对传统的评价体系进行有机的优化与改革,构建起具有科学性、人文性的考核体系.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定,是对其学习成效进行检验的有效手段,通过考核来发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发现教学过程中所在的问题,能够为教学体系的及时修正与完善,提供较为翔实的参考.传统的体操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对技术的掌握,以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多数素质较差的学生对体操学习的参与,不仅严重影响了体操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而且,还对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的自信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应对传统的评价体系进行有机的优化与改革,新型评价体系的建立要以全面掌握与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为基础,以学生学习成效的提高程度作为成绩评定重要依据,打破传统的硬性指标式的考核方式,这样对于素质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只要经过努力的学习,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及凸显出教学评定的人文化,更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激励与促进.评价体系的构建,还要融入对学生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的考核,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出勤率,进而能够更多地接受体操技能的传授.
4.1 以“终身体育”作为教学开展的指导思想,努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使之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其“健康第一”意识的形成.
4.2 高校体操教学的目的不应局限于提高学生的体操技能,更要着眼于如何满足不同素质水平学生的自我发展的需求,培养其运动兴趣,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身体的全面发展.
4.3 高校体育教学的重心应由课堂向着课外活动实现有机的转变,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自由度和学习的空间,还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还能够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华君.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模式[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3).
〔2〕刘建国.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1).
〔3〕刘锐敏,黄建文,陈浩庆.高校体育课程目的任务的再认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
〔4〕冉清泉,易学.高校体操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最优化选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
G831
A
1673-260X(2011)10-01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