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性质和特点*

2011-08-15 00:48杨瑞鲲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变体母语少数民族

杨瑞鲲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2)

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性质和特点*

杨瑞鲲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2)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标志,是民族主要的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同一种语言在为不同的民族使用时会在语言结构等方面发生变化,形成鲜明的特点。笔者研究客观存在于云南各民族社会交际中的云南少数民族汉语,认为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以中介语方式体现出的汉语的民族变体的初级阶段;就其习得方式而言它是交际中介语,具有双重制约性、阶段性、相对稳定性、个体差异性等特征。

汉语的民族变体;交际中介语

一、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性质:汉语的民族变体

云南少数民族的汉语是指使用不同民族语言的人们在互相接触过程中,为了进行有效交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带有鲜明民族语言特色的汉语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是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它已经是汉语,但却受汉语和民族语言的影响,既不同于其母语,也不同于汉语。云南少数民族汉语是以实际的交际需要为目的,以最基本的汉语表达为基础,带着鲜明的民族语言特色,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分阶段、分层次地逐步向汉语目的语过渡的一个动态的语言系统。云南少数民族的汉语与地方汉语方言的区别是明显的。汉语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变体,是指汉语因地域分布范围的不同而形成的地域变体。每一种汉语方言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汉语方言的语音系统、常用词汇和语法结构。一般说来,语音层面的区别较大,词汇次之,语法结构的差异较小。对使用汉语方言的人来说,这个方言也就是他的母语。云南少数民族汉语是以当地汉语为目的语的,它有本民族母语影响的因素,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带有自己母语的特色,因而它不是汉语方言,汉语方言只是它可能靠拢的目的语。

云南少数民族汉语也不同于汉语的社会变体。汉语的社会变体是使用汉语的人由于社会地位、职业、年龄、性别、阶层等的不同而形成的语言表达体系。汉语的社会变体主要体现在词汇方面,它没有自己独立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它从属于全民语言或当地汉语方言。云南少数民族汉语有自己独立的语音、词汇、语法结构,它不是汉语方言,当然也不是汉语的社会变体。从语言的社会变体的定义来看,它甚至可以有自己的社会变体。

云南少数民族汉语也不同于洋泾浜语。洋泾浜语是母语、外来语的混杂,是不同语言混合交际的低级形式。它使用范围极小,没有外来语的高级形式,也没有人把它当做母语。云南少数民族汉语就其交际范围和层级水平而言,远远超过洋泾浜语。

云南少数民族汉语与克里奥尔语有同有异。克里奥尔语是在洋泾浜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母语化的洋泾浜语,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某一社会的主要交际工具。克里奥尔语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不断向目的语靠拢而越来越接近目的语,成为目的语的一种变体。由于克里奥尔语是母语化的洋泾浜语,其基础语言 (即母语)与目的语已是同一语言,差别只是层级不同而已。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基础语言与目的语不是同一语言,作为基础语言的本民族母语,还在相当大的范围使用。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但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目的语的一种变体而言,云南少数民族汉语与克里奥尔语却非常相似。

根据以上相关的语言理论对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比较分析,我们应该对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性质做一个客观准确的定位。为了显示出其内在的性质和必然的发展方向,云南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从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一个更加准确、清晰的定位。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标志,是民族主要的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语言是民族的,具有民族特征,这一般指的是本民族语言。而同一种语言在为不同的民族使用时,是否会发生变化,形成差异和特点,回答也应该是肯定的。这样,语言除具有地域变体和社会变体外,还应该有一种重要的变体——语言的民族变体。这就是同一语言因使用民族的不同而形成的变体。语言的民族变体在语言结构和语言应用方面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云南少数民族汉语是客观存在于云南各民族社会交际中的语言,是汉语的民族变体。

作为汉语的民族变体,它显然也因民族的不同和语言发展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层级。为了便于认清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我们把初级形式的汉语民族变体称为民族汉语当地话,把高级形式的汉语民族变体称为民族汉语普通话。二者的关系为:民族汉语当地话是汉语民族变体的初级形式;民族汉语普通话是汉语民族变体的高级形式和必然的发展方向。

汉语的民族变体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有利于认清少数民族汉语当地话的性质,有利于确定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在汉语体系中的地位。

二、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习得与使用:交际中介语

中介语理论作为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口,在我国主要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界,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及其测试等方面。由于中介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均定位在语言教学上,所以,这种类型的中介语可以称为“教学中介语”。

在充分肯定国内外中介语研究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目前运用中介语理论进行研究的领域还很有限。中介语既然是一种语言系统,它就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然而,对于中介语的有效交际作用、客观使用价值,中介语的性质和类型,中介语的分阶段研究及其系统的描写方面,特别是在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现象中的中介现象的研究,我们却注意得很不够。

从中介语的理论来看,云南少数民族在交际时使用的汉语应该是一种“中介语”,但这个“中介语”的概念内涵显然要比“教学中介语”宽泛。由于云南少数民族汉语是客观存在于云南少数民族社会交际中并以有效交际为目的的中介语,因而这类中介语不同于“教学中介语”,它是一种活生生的直接为交际服务的中介语。这种类型的中介语可以称为“交际中介语”。

“交际中介语”和“教学中介语”一样,都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在向目的语靠拢过程中形成的,既不同于其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的语言系统。“中介”是二者共同的基本特征,二者都是相对独立的语言系统。

但是,二者的差别也是明显的。云南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是交际中介语,在使用范围、使用对象、习得方式、发展速度、相互影响等方面,与教学中介语均有着很大的不同。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在双语区具有普遍的社会性特征。即在同一民族的同一双语区,会出现大致相同的中介语系统,形成某一民族普遍使用的社会交际语言;而教学中介语却因人而异,其个别特征则更为明显,不会形成某一民族普遍使用的社会交际语言;交际中介语是在民族接触中为了有效交际而产生的,其习得方式多为日常交际的自然习得,学习和使用起来均方便自然;教学中介语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有意识的、系统的学习方式,学习和使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各自的习得方式的不同,这两种中介语的稳定性和发展变化的速度也不一样。教学中介语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模仿目的语的规范形式而不断地向目的语靠拢,其偏误形式常会被学习者有意识地修正;而交际中介语主要是在自然的状态中习得的,其偏误形式只要不影响交际,就不会被有意识地修正,故其偏误形式相较教学中介语更为稳固。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的稳定性远比教学中介语强,它在社会交际中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变化速度远不如教学中介语。交际中介语由于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性,在少数民族杂居区,只要达到了交际目的,它就不再向目的语靠拢,而成为当地相对稳定的具有明显特色的日常交际语言之一。教学中介语因缺乏广泛的社会性,所以不可能发展成为日常交际语言,教学中介语努力向目的语靠拢,一般不会影响目的语系统。交际中介语由于其相对的稳定性,还会对目的语的某些语言结构产生影响,使之形成相应的结构形式。如使用汉语方言或汉语普通话的汉族,为了与当地少数民族进行有效交流,有时也会特意采用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的形式进行交际。

语言的民族变体理论为认识云南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性质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只有分清楚交际中介语和教学中介语的不同类型和特点,才能充分揭示云南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的性质、特点,认识其客观存在的价值及其重要的社会交际作用,以利于在少数民族中进行有效的汉语交际和教学。

三、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特点

一般来看,云南少数民族汉语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双重制约性

云南少数民族汉语既受到母语背景——民族语言的影响,又受到目的语——汉语的影响。民族语言和目的语 (汉语)都会对中介语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作用,都会不同程度地对中介语进行“渗透”。这种“渗透”受到民族语言和汉语两种语言系统的制约,具有民族性、系统性、地域性。各民族语言系统不同,语音特征各异,对云南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的影响也不一样,由此而形成的各民族汉语也就会不一样。即民族语言的不同,形成了云南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的民族特色。但又因为少数民族汉语都带有汉语的某些特征,所以各民族汉语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异”的部分是各民族语言不同的语言特征的反映,而“同”的部分则是受汉语影响而产生的汉语成分,以及各民族语言与汉语都具备的成分。

各民族居住区域不同,民族支系繁多,语言存在着语言分歧和地域上的差别。而且一些民族分布很广,民族内部方言土语较多,其民族语言本身也存在着地域变体,即存在着地域性差异。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既受母语系统的制约,那么,民族语言的地域性差异也必定会影响并形成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的地域性特征。一般来说,在杂居区和聚居区也存在着不平衡性,杂居区的中介语水平总体上要比聚居区的高,发展变化的速度也比聚居区的要快。在少数民族山区的中介语一般水平较低,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变化比较缓慢,表现在语音上,中介语中母语痕迹较多,使用范围有限;在坝区,其中介语发展变化较快,它会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发展速度视当地经济、文化等情况而定,汉语中介语的使用范围较广;而在城镇地区,它可能会发展成当地各族人民的日常交际语言之一。

(二)阶段性

语言的阶段性特征也可视为层级性。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是不断向目的语汉语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在逐渐靠拢的过程中,随着学习者和中介语使用者的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中介语会呈现出初级、高级的不同层次的区别,会出现阶段性特点。

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的阶段性、层级性,既表现在语言结构系统方面,也表现在具体的语言使用者身上。职业、性别、年龄、文化层次、交际范围等因素,都会影响其中介语的面貌。一般说来,那些文化层次较高、交际范围较广的少数民族,其汉语中介语层次也就较高;年轻的比年老的中介语水平要高,男性比女性 (尤其是家庭妇女)要高;交际范围较广的,其中介语发展变化的速度也较快。可见,中介语的具体使用者的情况不同,也就形成了中介语层次不一、发展阶段不同的现状。

(三)相对稳定性

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是应民族接触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一旦它能满足或部分地满足交际需求,它就会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再快速地变化。所以说,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相对稳定,以利于交际。相对稳定性一方面指的是中介语在总体上总是达不到与目的语完全一致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指学习者在语言的某些具体形式上学到了一定程度就停滞不前了。少数民族汉语一旦能达到交际的目的需要,它就会停滞不前,不再修正其不正确的形式,不再向目的语完全的正确形式靠拢,久而久之,它会成为一种社会交际语言。这是它与教学中介语区别最大的地方。教学中介语一般都随着学习者学习时间的推移和学习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向目的语逼近,而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尤其是一个社区的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从整体上看,是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它虽然也在向目的语靠拢,但速度比较缓慢。而在双语区,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可能只停留在某一阶段,不再有提高或者提高不大,并且,这种少数民族汉语有可能成为当地的一种日常交际语言。

(四)个体差异性

每个少数民族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汉语中介语系统。

云南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使用者的性格、性别、年龄、职业、文化层次、交际范围等因素都制约着其中介语的产生和发展,影响着中介语的语音面貌。亦即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的产生和发展,与个体使用者的环境密切相关。如果中介语的个体使用者的语言环境有了变化,其中介语必然也会随之变化。调查显示,一个生活在山区的少数民族个体,其汉语中介语跟当地少数民族一样,水平较低。但由于某种原因,他离开了山区而去了坝区或去了汉族聚居的乡镇,那么,其汉语中介语会急剧、快速地变化。此时,其汉语水平也会比当初有很大的提高。这说明少数民族个体汉语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1]王渝光,王兴中.语言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骆小所.汉语言专题研究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3]骆小所,王渝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研究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Chinese

YANG Rui-ku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092,China)

Language is a nation’s easily-identified sign and one of the main and most remarkable features.The same language used by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would change in language structure and form its characteristics.Based on ethnic Chinese existing in ethnic society in Yunnan,this paper regards the ethnic Chinese as a Chinese variation in its nature,and an intermediary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The ethnic Chinese has the features of dual conditionality,interim,relative stabi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Chinese variation;intermediary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

H2

A

1671-7406(2011)11-0031-0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汉语习得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XYY0009。

2011-09-25

杨瑞鲲 (1977—),男,壮族,云南广南人,云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辑 徐芸华)

猜你喜欢
变体母语少数民族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母语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母语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庄子》成语的隐喻转喻特点及其变体的认知构式研究
耀变体喷流高能电子谱的形成机制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