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学院 吴澄琨
由于股指期货的交易单位是标的指数的点数与某一既定货币金额的乘积,以交纳保证金的方式作为持仓担保,在核算上应设置“存出保证金”账户,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资产负债表日,股指期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金额的差额,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核算。但是,股指期货与其他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同,股指期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是以保证金的形式划拨到投资者的股指期货帐户或者从其帐户中划出,投资者真正实现了盈亏。因此,笔者认为股指期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金额的差额,应计入“投资收益”更准确。
[例1]甲企业认为股市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整理,为了在股市下跌时也可获利,2010年5月6日在3000点开仓卖出股指期货6月合约1手。(为突出核算重点,假设不考虑交易费用,沪深300股指取整数。)
(一)股指期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 分析如下:
2010年5月6日,甲企业在3000点开仓卖出股指期货6月合约1手,每手合约为300份,保证金比率为15%。股指期货合约价值=3000×300=900000元,该企业需存入的保证金=900000×15%=135000元。因股指期货交易的结算实行保证金制度,股指期货要求每日无负债,要求投资者随时备有足够的现金,随着现货市场上股票指数的变化,保证金的数额也要跟着变化,股指期货发生损失,投资者要追加保证金,投资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补足保证金,可能会被强制平仓。(为突出重点,有关保证金的追加或划出核算略)。
存入保证金:
借:存出保证金 135000
贷:银行存款 135000
购买股指期货合约: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135000
贷:存出保证金 135000
(二)股指期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股指期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金额的差额,通过“投资收益”账户核算,并相应增加或减少保证金。
2010年5月31日,结算指数2773点,期货合约价值831900元。由于股票指数下跌,股指期货合约获得900000-831900=68100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时增加保证金。
借:存出保证金 68100
贷:投资收益 68100
(三)股指期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平仓 企业可以在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前任何时间平仓,也可以持有至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平仓。
2010年6月18日,为股指期货6月合约的到期日,因端午节股市休市5天,该企业考虑到休市时间较长,存在一定风险,并认为已获得了预期的投资收益,6月8日在2680点出售股指期货合约平仓。此时,期货合约价值804000元,股指期货合约获得831900-804000=27900元的投资收益,同时增加保证金。
确认股指期货投资收益:
借:存出保证金 27900
贷:投资收益 27900
售出股指期货平仓
借:存出保证金 135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35000
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一般很难获得绝对的规避风险,虽然绝大多数股票的价格跟随股市大盘变动,但每支股票又有各种的特点,因此绝对的套期保值是不可能的。笔者建议扣除套期项目与被套期项目相抵的套期损益后,如果被套期项目的损益金额大,差额应根据该金融资产的性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资本公积;反之,如果套期项目的损益金额大,由于股指期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是以保证金的形式划拨到投资者的股指期货帐户或者从其账户中划出,投资者真正实现了盈亏。因此,这部分差额应计入投资收益。这样能够更准确的反映企业的投资状况。
[例2]假设甲公司2010年7月23日以30元的价格购入A股票1万股,企业认为股市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较大波动,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考虑到目前的股价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决定做空沪深300股指期货。(为突出核算重点,假设不考虑交易费用,沪深300股指取整数。)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2010年7月23日甲公司购入A股票,将其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为规避股票价格下跌风险,该企业决定于7月26日在2800点开仓卖出股指期货12月合约1手,对A股票进行套期保值。期货合约价值840000元,保证金比率为15%,则该企业需存入126000元作为持仓保证金。
存入保证金:
借:存出保证金 126000
贷:银行存款 126000
购买股指期货合约:
借:套期工具——股指期货126000
贷:存出保证金 126000
确认被套期项目:
借:被套期项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300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00000
(二)套期项目会计处理 假设2010年9月30日,结算指数2720点,期货合约价值816000元。由于股票指数下跌,股指期货合约获得840000-816000=24000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应同时增加保证金;由于股市下跌,A股票2010年9月30日的价格为26元。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作为被套期工具,公允价值与其账面金额的差额=(30-26)×10000=40000元通过“套期损益”账户核算。
确认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套期损益 40000
贷: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40000
确认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
借:存出保证金 24000
贷:套期损益 24000
因股票的公允价值变动大于股指期货公允价值的变动,二者之间的差额=40000-24000=16000元,说明该企业只实现了一定的套期保值,差额16000元反映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没有被套期保值的损失。这部分损失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规定,应计入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 16000
贷:套期损益 16000
利用股指期货进行现金流量套期保值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现货市场股价上涨带来的投资成本增加。即使股指期货投资实现盈利,增加了投资者账户保证金金额,但这部分保证金企业也不能随意使用,因为这部分保证金是为了企业将来购买股票,防止股票价格上涨增加投资成本而准备的。因此,股指期货投资形成资本公积,在购入金融资产时,应冲减金融资产的成本,以便真实的反映现金流量套期保值的目的。
[例3]甲公司2010年5月6日计划购入A股票1万股,当日每股价格24元,由于资金2010年10月末才能到位,为避免股价上涨,该公司于当日买入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为突出核算重点,假设不考虑交易费用,沪深300股指取整数。)
(一)保证金的会计处理 2010年5月6日,甲企业在3000点开仓买入股指期货11月合约1手,每手合约为300份,股指期货合约价值=3000×300=900000元,保证金比率为15%,该企业需存入的保证金=900000×15%=135000元。
存入保证金:
借:存出保证金 135000
贷:银行存款 135000
购买股指期货合约:
借:套期工具——股指期货135000
贷:存出保证金 135000
(二)损失确定会计处理 假设2010年6月30日,股指期货合约结算指数2860点,期货合约价值858000元,套期工具发生损失=900000-858000=42000元,应计入资本公积,并同时减少保证金。
确认股指期货损失:
借:资本公积 42000
贷:存出保证金 42000
(三)损益确定会计处理 假设2010年10月31日,结算指数3100点,期货合约价值930000元。由于股票指数上涨,股指期货合约获得930000-858000=72000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应同时增加保证金;由于股票指数上涨,A股票2010年10月31日的价格为26元,甲公司平仓股指期货合约,购入A股票作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确认套期工具收益:
借:存出保证金 72000
贷:资本公积 72000
平仓股指期货合约:
借:存出保证金 135000
贷:套期工具——股指期货135000
购入A股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60000
贷:银行存款 260000
运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股指期货实现的收益,目的是用于补充由于现货市场股价上涨带来的投资成本增加,因此,股指期货投资形成资本公积,应冲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
借:资本公积 3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套期保值调整30000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