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 燕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展设计课程开发
邬 燕
会展设计课程是会展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传统的会展设计课程体系是指向科学学科的子区域,而不是来自于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依据工作过程导向理论,通过对会展设计工作中“行业和职业”、“工作”、“工作任务”这三个层次的分析,对会展设计行动领域和综合能力的归纳,完成对会展设计课程学习领域的转换,并对课程的学习情境和教学进行设计,从而完成对会展设计课程的开发。
工作过程导向;会展设计;课程开发
工作过程是指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伴随着学科体系的解构,而凸显行动体系的重构的过程。
要使学生获得更加宽广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并为其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以课证融合为途径,推进双证制度。课程标准涵盖职业标准,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彻底改革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与他们以往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发展潜力。
确定教学内容,彻底改变以“知识”为基础的课程设计传统,真正以“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来确定课程设置。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为什么做,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能力的养成
按照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而知识、技能的学习则结合任务完成过程来进行。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组织教学,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排来展开,并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尽量早地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过程,促进他们从学习者到工作者角色的转换,以形成学生自我负责的学习态度,并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步,工作任务分析。根据专业对应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第二步,行动领域归纳。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第三步,学习领域转化。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化为课程内容;第四步,学习情境设计。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位。
工作分析的目的是将会展设计职业化分成若干个职责,再将每一个职责划分为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个职责的综合能力和对应于各任务的专项能力。因此,会展设计工作分析主要是整体化的职业分析,对职业资格的研究。职业资格研究分为三个层次;
会展设计师是指运用现代设计理念,从事大、中、小型会展、节事活动空间环境的展示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等事件的操作,并提供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感染力的视觉化表现的服务人员。现在国家把会展设计师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四个等级。常见的会展设计职业岗位有:设计营销、设计创意人、平面设计、三维设计、工程设计、设计管理、以及其他的拓展岗位。这些工作岗位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是实践专家在其职业发展历程中从事过并对其个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作岗位、部门和其它具体的企业工作范围,反映了各阶段工作过程的特点。目前,我国会展从业人员中从事会展设计的人员不足1%,会展设计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会展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据业内人士预测,我国今后3年内会展市场需要的会展设计人员达200万人以上。
会展设计是一种实用的、以视觉艺术为主的空间设计。需要设计师投放大量的精力,深入细致地了解参展公司和展品以及相关信息,精心策划、安排场地布局、标新立异地设计展台,并以赋予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满足参展商和展品陈列的要求以及观众的观赏欲望。一般工作条件必须配备专业的计算机、设计资料、设计工具、操作手册、施工安全防护器具,大多数时间需要在单位、现场两边跑。会展设计的工作过程可分为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大步骤,贯穿与展前、展中、展后三个阶段。对这六大工作过程的分析是对会展设计职业行动这一复杂系统进行科学分析的重要工具。
会展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对学生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根据工作过程和能力复杂程度,以及对代表性工作任务的表述,会展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可以整合为:(1)业务洽谈、撰写招投标书或合同、下设计工单、与客户与设计人员沟通。(2)会展主题、形象、色彩、大致的区域组成和布置、辅助道具和器材的使用。(3)具体的区域功能划分、尺寸标注、平立面的图纸绘制、广告展示等平面设计任务。(4)成列效果、灯光效果、材质效果等三维设计,展示环境点缀,俯视、仰视等效果图绘制。(5)水电等施工图纸绘制,材料选购,工程报价,具体施工。(6)消防、安全、通道等设计,环境、时间、活动等四维设计。(7)人员、成本、进度、质量等绩效评估、满意度调查、工作总结及延续工作。这些典型工作任务不一定完全是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具体工作任务、环节或步骤,但都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能呈现出会展设计职业的典型工作内容和形式,在整个企业的大环境里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通过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就能完成对会展设计职业和岗位综合能力领域的描述。
行动领域是与本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情境中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的总和。采用工作过程描述的方式,体现了职业的、社会的和人的需求。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应该有利于完成这些行动情境的任务。行动领域的分析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基础(开发平台),可以帮助解决哪些教学内容需要整合、哪些边界应该重新划分等问题。通过对会展设计代表性工作任务分析以及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整合,我们确定了对应的行动领域为:(1)设计营销。(2)创意设计。(3)平面设计。(4)三维设计。(5)工程设计。(6)环境和时空等四维设计。(7)绩效管理和评估。
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的文件中强调职业能力是“综合职业能力”,是 “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能力本位的,是促进本职业领域内的生涯发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会展设计课程的综合能力可以归纳为“态度—社会能力”,主要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如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劳动组织能力、群众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认知—方法能力”,只要是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如在给定工作任务后,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等。“技能—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会展设计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如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劳动材料的认识和使用等。
会展设计课程学习领域的转换是以会展设计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依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的递进,通过重构行动领域,并最终转换为课程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会展设计概论、会展设计与其他学科、设计基础、版面编排与设计、会展识别系统设计、会展场馆设计、展示道具设计、展位设计、会展环境设计、会展照明设计、会展活动设计、项目绩效管理等13部分,设计为72课时。并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支撑课程,以项目为引导,以会展设计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整合。课程内容排序以简单到复杂、知识储备到知识应用为标准。
除了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学习领域还包括“学习目标”这一元素。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学生在学习过程结束以后应实现的最终行为,是预期的教学效果。学习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能力目标的实现,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1)再现——通过提示性的词语复述已学过的内容(知识或技能);(2)重组——不仅是记住多少知识,而且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经验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和整理;(3)迁移——把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相类似的情境中解决类似的问题;(4)应用——创造性地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解决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
学习情境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在完成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分析的背景下,在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本课程依据企业服务实践,把体现13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领域按照工作过程的工作环境、情境、任务、成果、工具、劳动组织方式等要素划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是学习情境的物质化表现,能够建立起学习和工作的直接联系。如本课程把“会展识别系统设计”学习领域以“成果”为载体,分为基本要素系统设计和应用要素系统设计两个小型的主题学习任务;把“展位设计”学习领域以“规模”为载体,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双层4个主题学习任务。这些任务来源于企业生产或服务实践,并能够建立起学习和工作的直接联系。在每个学习任务的设计中,以学生能简单概括的理解整体化工作关系、能看到任务的外延、能掌握典型的专业概念、能由此了解标准化工具和本职业的典型工作方法和过程等为标准。学习任务的层次也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设计导向性”发展,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到咨询者和引导者进行转变,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会展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突出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围绕有关会展设计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的目标设定、基础程序、实施手段、效果检测等内容展开。因此,教学设计必须符合课程实践性的特点。
第一,注重多环节的实践性教学的展开,为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主要设计感知训练、模拟训练和实操训练实训内容,以实现“零距离”人才培养目标。第二,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的理念,将专业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第三,注重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熟悉工作岗位的基本规范,通过“课堂+实训+实践”的“三明治”式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掌握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第四,注重采用多样性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环节性的实训,配合经常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为顶岗实习和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基础。第五,注重延伸性学习,注重知识的拓展,增加“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高教[2006]16 号,2006-11.
[3]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2005(7).
[4]赵飞.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6).
G642.3
A
1673-1999(2011)09-0175-03
邬燕(1975-),女,浙江平湖人,硕士,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旅游规划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展设计、会展教育。
2011-03-14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9年度研究课题“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展设计课程开发”(SCG410);2010年度普通高校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会展设计与设计管理”(浙教高教〔2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