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钢,李 岩,王会娟,文国琴
(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65)
深化教学改革,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魏 钢,李 岩,王会娟,文国琴
(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重庆40006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新课程体系以来,从教学的总体效果上看,它更好地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现实挑战。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以教育环境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革新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作出了一系列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并于同年3月印发了相应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05方案”)。此后,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又就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等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行“05方案”新课程体系以来,从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效果上看,它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更全面深入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综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综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教育的综合,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法制行为规范教育的主渠道。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现实挑战,面向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实际,按照“05方案”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从学生素质教育的总体上看,就是要通过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具体的课程教学工作看,就是要通过教学教育工作,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及对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的践行,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学分设置仍然占到学生培养方案总学分的10%左右,但从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在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沿袭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使之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
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大时代使命,他们的健康成长,他们能否成为“又红又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薪火相传、兴旺发达。同时,这一代大学生又体现出不同于他们父辈的显著特征[1],主要是:其一,目前的大学生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长大的一代,他们具有强烈的求实精神、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公平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客观上又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实用的价值取向强,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其二,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个性,但同时自我中心意识较严重,合作意识较差,政治意识淡薄。其三,目前的大学生是在更为开放的环境中长大的一代,是“泡”着互联网长大的一代,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和多元文化并存给学生的认知方式、道德情感体验、思想政治状况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网络生活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但同时又模糊了部分学生的道德观、法制观和政治观,甚至对部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教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现代教育学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不可能脱离特定的社会文化生活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获得的巨大成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实践事例,为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根本的社会基础和丰富的理论内容。但同时,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多种复杂的因素又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一是我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实际上发生着重大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各种社会矛盾突出,造成了不同学生群体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从不同方面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二是经济全球化、文化传播全球化带来了多种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多种文化之间的碰撞,我国国内多种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在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反映,使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三是一些社会腐败现象带来了严重的负面社会效应。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好,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言行表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如果说一套、做一套,说的大道理都是要求别人的,自己不起模范作用,那说得再好也没有用。”[2]目前,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丧失,说一套、做一套,行为腐败,不仅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更深层次的恶劣影响在于动摇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受这些因素的干扰,一些学校领导、管理人员理想信念的动摇,直接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带来了阻碍。一些教师理想信念的动摇,则产生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仅仅作为一种职业的倾向,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是教书育人事业的追求者。可以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否敢于直面现实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将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力的重要方面。
教育实践证明,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承担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大不一样的。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数量不足,水平不齐。多数学校师资配备不齐,普遍存在用行政人员补充替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的现象;师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中青年优秀学术带头人断层现象严重。(2)部分教师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教育者是需要先接受教育的,在知识快速进步的信息时代尤其如此。但目前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注重自我学习和提高,不关注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注重教学和研究的结合,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不强,不熟悉社会调查的方法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讲课缺乏吸引力。(3)部分教师受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影响严重。一些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动摇,授课缺乏激情和感染力,不愿意用心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切实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牢固树立教师的理想信念,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与初等教育相比较,大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对教学论研究、实验不足的问题。目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基本上是以课堂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教学互动,难于体现自主学习、建构学习、社会化学习、知行统一等现代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侧重于把教学看成静态的知识传授过程而非学生核心价值观建构的过程,理论结合实际不深入;(2)以教师为中心,采用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缺乏对话互动,学生往往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3)未能充分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教学;(4)存在重知轻行的价值取向,学生主要是在教室里“坐着学”,缺少实践教学环节;(5)教学评价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学习以通过考试为目标。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的问题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讲已经脱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工作本来的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试图就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根本的政治属性。我们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培养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树德立人,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评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紧密围绕这一教育教学的目标。
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可以说,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任务,就是要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由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承担着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的行为规范教育的重任。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在根本上必须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思想和学生发展的实际,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汲取时代精神的精华,从而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蓬勃的生命力。
在教育环境方面,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工作,持续地开展对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长期不懈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要加强对高校领导管理者、教师的党性教育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的领导,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领导、组织保障。在教材建设方面,要进一步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工作,通过组织集体备课等形式做好课程教学设计工作,积极开展教学辅导材料和教学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并以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新媒体形式(多媒体光盘、网络)制作教学辅导材料[4]。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才,吸收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做好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既要重视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也要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论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艺术;要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退出机制,对经考评不适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学校要采取必要的转岗措施。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改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5]。从教学实践经验看,我们认为,针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缺陷,吸收现代教育理论的成果,需要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个层面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和改进其教学方法。
1.改革课堂教学法,开展对话互动教学。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并非单纯的知识接受或记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基于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发生的建构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堂教学,应当运用问题式、探究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对话互动教学,设置并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价值冲突问题,并给学生以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教学实践证明,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课内课外的互动交流,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有效形式。对话互动教学是古今中外教育家推崇的教学智慧,可以说,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采用问题式、探究式、案例式等多种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难点。
2.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积极开展网络教学[6]。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还停留在课堂教学“网上翻版”的阶段。我们认为,进一步努力的目标应当是使网络技术成为教学的信息工具、情景工具、交流工具和评价工具。近两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学习团队开展了以问题定向、探究定向、情景化学习为特征的网上教学工作,力图利用难得的互联网开放而多样的环境,使学生真实地面对现实问题,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实际地调查、分析和研究各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现象。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信息素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并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3.注重“干中学”,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最深刻的学习是在实践中学习,完成真实的任务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激发作用。2006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以问题和项目为驱动,以团队调查为主要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学生的选题涵盖了对自身的认识(通过调查研究认识自己)和对社会的认识(通过调查研究认识社会)两大类。实验证明,开展政治性与科学性、教学规范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协作学习的浓厚氛围,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学会以科学的方法客观地、全面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更重要的在于它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由此,我们认为,各个学校应当积极地探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通过“干中学”,使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内化为自己终身不忘的信念和思维方式。
[1] 王万民,季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艺术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4):35-39.
[2]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8.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4] 邬勇,周希贤.利用现代传媒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51-154.
[5]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9.
[6] 宋娟,代劲.网络教学中教育资源分析与应用平台构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22-125.
Deepening the Educational Reform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urriculum
WEI Gang,LI Yan,WANG Hui-juan,WEN Guo-qin
(School of L aw,Chongqing University of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400065,China)
Since the new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urriculum system was introduced,it has played a better role in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iveness.However,due to various reasons,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s facing many practical challenges.Clear cutting the objective and task of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environment,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staff as the basis, innovating the mode of classroom teaching,online teach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enhancing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hould still be unremitting in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teaching modes;teaching methods
G641
A
1673-8268(2011)01-0116-04
(编辑:蔡秀娟)
2010-05-26
重庆邮电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探索(XJ G0720)
魏 钢(1958-),男,四川营山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哲学研究。
10.3969/j.issn.1673-8268.2011.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