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给当下少儿歌曲的启示*

2011-08-15 00:46丁蜀还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乐歌曲调学堂

丁蜀还

(深圳大学艺术系,广东 深圳 518060)

“学堂乐歌”给当下少儿歌曲的启示*

丁蜀还

(深圳大学艺术系,广东 深圳 518060)

上世纪初产生于我国的“学堂乐歌”,在我国的近代音乐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教育、对美的培养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无疑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瑰宝。通过研究“学堂乐歌”这一音乐现象,并结合当今少儿歌曲的现状,讨论有关当下少儿歌曲的教学与创作的一些问题,进而呼吁社会各界进一步关注青少年的歌唱情趣和精神食量等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做出努力。

学堂乐歌;少儿歌曲;音乐教育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精神,任何文艺作品都是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反映,并以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现实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在审视我国的少儿歌曲的现状、探索它的发展道路时,也必然要遵循这个原则。也就是说,要想深入分析我国少儿歌曲的现状就应该寻根溯源,而我国当代少儿歌曲产生的起源,恰恰是我国近代音乐产生的起源,这个起源的根儿正是“学堂乐歌”。

一 上世纪初的少儿歌曲——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首先产生于校园的特殊歌曲形式,是上世纪初最早的少儿歌曲。这些歌曲曾经相继被编入上世纪初的音乐课本中,在我国近代音乐启蒙教育中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与意义。清末民初,正值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王统治,在意识形态里,进步的思想方兴未艾。中国最初的新兴的音乐教育与普及,也就以“学堂乐歌”这种形式得以发端,以至之后的西洋音乐理论的引进、简线乐谱体系的介绍、西洋音乐作曲理论的实践、西洋音乐家的推介,都是以这种音乐形式为起点的。所以说,“学堂乐歌”的兴起是中国近现代音乐非常特殊的阶段,是连接中国这百年来音乐发展的重要坐标与支点[1]。

从“学堂乐歌”的产生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歌曲创作不是一个单纯的音乐上的发展脉络,而是一个与政治、思想、教育等领域共同搭建的多平台的意识形态的范畴。在这里音乐并不是单纯的音乐活动,而是借助于多个平台加以展示的社会音乐现象。

首先是政治的。这是因为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国力贫弱、内虚外辱的生死存亡边缘,所以一批知识分子中的有志之士以宣传富国强民、抵御外来侵略、振作民族士气为己任,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借助这个舞台,一批宣传进步思想的歌曲诞生了。这些歌曲首先是出自一些有着深厚的学识,文笔犀利,并有着先进的爱国思想的革命者之中。其中包括有梁启超、秋瑾、李叔同、沈心工、黄遵宪、李抱忱、韦瀚章、丰子恺、杨度等。这些人不仅有过人的才华,而且其中有不少人有过留学海外的经历。因此他们创作的歌曲,就能够击中时弊,鼓舞士气。这些歌词往往琅琅上口,易于普及和传播。特别是这些歌曲率先进入学堂,在孩子们中传唱,之后又流入社会、军队,成为了推翻旧体制、维护新政权的有力的文化武器[2]。

其次是思想的。伴随着巨大的政治变革,民众的思想就势必也会有新的革命。他们要求接受进步的、爱国的思想,学习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提倡妇女解放,反对封建迷信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歌曲的形式,从孩童中加以普及,对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发起强大的舆论攻势,动摇着封建王朝意识形态的根基。

第三是青少年日常教育课程。这也是“学堂乐歌”体现出的最为强有力的社会功能。“学堂”顾名思义,是歌曲结合校园教育成为更为普遍的内容。用歌声代替某些高调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枯燥的课本内容,是“学堂乐歌”的一大创举。虽然中国古代早有“吟诗作赋”一说,但是这只不过是文人雅士的专利,一般老百姓是难以攀及享受的。而“学堂乐歌”则把这些儒雅的诗文带到了广大的民众和儿童之中,这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上也是举足轻重的事。那时,用于各方面教育的歌曲形成风尚,比如,提倡爱国主义思想的《何日醒》(夏颂莱词)、《黄河》(杨度词)、《扬子江》(沈心工词),宣传民主思想的《勉女权》(秋瑾词),倡导尊崇儒学的《孔子》(卢保衡词)、教导尊敬老师的《尊师》(日本歌曲)、童趣性美育教育的《春游》(李叔同词)、《夕阳会》(佚名,根据民间乐曲“老六板”填词)等,最为典型的是直接把课文拿来配上曲调歌唱,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英文字母歌》(根据法国民歌《妈妈请你听我说》曲调填写),甚至传唱至今,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总的来看,“励志”内容成为“学堂乐歌”的原动力和主要标志[3]。

那么“学堂乐歌”在艺术上具有哪些特点呢?这要从两方面来分析,即歌曲的两大要素:歌词与曲调。首先说歌词,综观“学堂乐歌”的歌词,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它们既不是出自专业的诗人,也不是撰写词曲的乐界人士之手,而大都出自在当时具有先进思想、广学博闻、才学横溢的政治家、思想家或文学家之手。由此,保证了这些歌词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若从“学堂乐歌”的主流看,与其说它们是普通的歌词,莫不如说它们是指向落后制度的利剑,或者说是一面面宣扬新思想、新风尚的旗帜。加之,由于撰写者超凡脱俗的语言功力、蕴含深刻的思想性,且歌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童叟皆宜、易于上口。拿《送别》(美国奥德威原曲、李叔同填词)为例,流传最为广泛,影片《城南旧事》曾把它引用作为主题曲。这首歌曲的歌词伤感别离的意蕴情景交融,平仄四声与曲调配合得天衣无缝,不愧为填词歌曲的极品,这首歌也就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学堂乐歌”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可想而知,百年前,从几千年的古文堆中的汉语白话文才刚刚出现萌芽状态,这些先哲们就能写出如此大众化、儿童化,格调清新、健康向上的歌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4]。

至于曲谱的方面,则囿于时代的局限,以及中国近现代音乐启蒙的过分迟缓、作曲的人才匮乏的原故,其中大部分都是用现成曲调填词而成的,当然这其中也有少数原创的歌曲(比如杨度词、沈心工曲的《黄河》)。这些被填词的曲调大都来自中国的民间曲调或者欧美、日本的原曲,选用外来曲调是由于这些词作者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中较于国民而更早地接触了西洋文化,也有本人就有留学东洋的经历,所以选择这些曲调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综观而论,从这些曲调的运用中,完全可以看得出,是经过了词作者严格的筛选。被采用的曲调往往简洁流畅、优美动听,并都是在原著地广为流传和倍受青睐的曲调,同时又兼顾了中国人熟悉的五声曲调的听觉习惯,比如像《送别》、《英文字母歌》等。其次,还兼顾了汉语特有的四声与平仄的要求,其中许多歌词填上外国曲调并不觉得穿凿生硬,有时甚至有浑成天然的感觉。比如,在“学堂乐歌”中有一首由沈心工填词作歌的《体操》,歌词大意是“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将来打仗立功劳,男儿志气高。”这首歌是借用了日本一首叫做《手戏》的歌曲曲调而作的,音调简洁明快,词曲结合得也非常地贴切,演唱起来爽朗上口,富于十足的儿童化,不乏一首充满朝气的儿童歌曲,就是让今天的儿童演唱,效果也会毫不逊色。尽管借用曲调填词的做法是中国音乐近代史早期文化的一个经历,但是在那个时代,西洋音乐已经经过了巴洛克、古典、浪漫等多个不同阶段,已成名作浩繁、音乐家林立的局面了,而偌大一个中国却连写作歌曲的人都屈指可数,也足以说明当时中国音乐文化落后的程度。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局面很快就改观了。时至今日,随着一代代中国音乐家的诞生,早已今非昔比了[5]。

综上所述,尽管先哲们创立的“学堂乐歌”已经随着历史的尘埃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然而如果后人能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一现象,那么,毫无疑问它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瑰丽的宝藏。并且,“学堂乐歌”的传统在无形中被后人继承下来,虽然它们的内容早已时过境迁,但是这一形式却流传了下来。

从“学堂乐歌”之后,还相继衍生了一些以填词而流传久远的革命歌曲或军歌,比如二三十年代产生了广为熟知的《工农兵联合起来》(根据日本歌曲《学生宿舍的旧吊桶》填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据传由德国的军歌填词)、《八月桂花遍地开》(根据江西民歌填词)。当时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原创少儿歌曲,如《卖报歌》、《读书郎》、《酸枣刺》等[6]。

那么,从50年代至今,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中国的少儿歌曲的状况是怎样的呢,它们与“学堂乐歌”有哪些关联和异同呢?我们从这些关联和异同中又能得到哪些启示呢?下面让我们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二 现当代少儿歌曲与“学堂乐歌”的流脉与关联

综观我国50年代之后的正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少年儿童歌曲的选择与创作,基本上延续了“学堂乐歌”的传统,即以倡导政治性、思想性和儿童娱乐性,并按一定比例的歌曲安排主要内容的教材模式。以近十年的小学音乐课本中的少儿歌曲为例,如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上学歌》、《国旗真美丽》,具有革命传统教育意义的《共产儿童团歌》、《歌唱二小放牛郎》,以及具有思想品德教育意义的《咱们从小讲礼貌》、《劳动最光荣》,童趣性的《粉刷匠》、《小燕子》、《小白船》等等[7]。

从时代的特点看,50年代流传校园的少儿歌曲《上学歌》、《少先队队歌》、《共产儿童团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以及青少年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等,内容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感情纯朴真挚,并反映了那个时代全国人民奋发建设新中国的风貌,以及在红旗下成长的少年儿童美好的内心世界。从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因为受“文革”的影响,少儿歌曲富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倾向于领袖崇拜的内容。比如,《我爱北京天安门》、《大海航行靠舵手》、《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走在大路上》、《在北京的金山上》,以及“忆苦歌”、“语录歌”等等。加之教学秩序被打乱,学校没有规范的音乐教材,以上类型的政治歌曲也就成了风行校园的歌曲,而一些富有童趣、歌颂中华美德的歌曲却被当作“封资修”文化放置一隅、无人问津。可以说在那个年代,我们除了反复观看八个样板戏和唱一些为数不多的革命歌曲,再没有什么可以观赏的音乐作品。

80年代后到当下,校园的教学秩序逐步得到了恢复,音乐教育的内容也逐渐回到了“文革”前的思路,倡导正面的思想教育,开设了正规的音乐课程,五六十年代的优秀校园歌曲也迅速得到了重视并重新编入教材。但也由此开始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即改革开放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物资需求与精神需求也在改变。五六十年代的校园歌曲不仅是数量有限,内容也显然跟不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由于缺乏时代性和娱乐性,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校园必然要呼唤和输入更多、更好、更能贴近时代的作品。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儿歌曲的创作和教学又是怎样一种状况呢?

三 如何看待当下少儿歌曲普及与创作的现状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少儿歌曲的普及,以及对于少儿歌曲创作现状的认识,我们应该从校园和社会两个方面来讨论。从校园的角度看,我们的音乐教育者对此确实是抱着十分良好的愿望。在他们看来,只要把50年来,甚至包括二三十年代革命历史时期优秀的歌曲重新印刷到学生的音乐课本上,再由老师教唱就能让这些优秀的歌曲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并可以使学生在政治思想上受到教育,受到美育的陶冶而树立起高尚的情操。但事实远远没有我们教育者想得那样简单。

从社会角度上看,这些优秀的传统少儿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已不复存在,而弘扬这些教育思想的社会基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个在原先社会体制下无限放大了的,比如世界、国家、人民、班集体等集合的概念,在现代社会的很多情景下都被个人的取向、个性化的人生目标、十分功利性的学习目的所取代。这些社会现状使我们的学生会对他们所唱歌曲的思想和内容产生很大的距离感。尽管这是学校强制设置的课程,学生不能不学,但是这些歌曲能否真正达到教育者的预期目的,是教育者难以控制的。比如说现在许多学生以分数作为衡量优劣的唯一标准,分数高就可以考到好的学校,考到好的学校就可以拿到好的学历,持有好的学历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从而挣到丰厚的薪金,过上好的生活。这种充满个人功利的思想,在当今社会已成普遍,但与《上学歌》中唱的“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所倡导的学习目标就很难找到契合点。但是,我们也不是说,由此就可以放弃对新一代少年儿童高尚品质和情操的培养。但怎样培养呢?那些空洞苍白、口号式的歌曲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吗?那么怎样才能发挥歌曲的思想教育功能呢?这些问题的确给当今的音乐教育者留下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另外,不断涌现的流行歌曲在现实中也对校园歌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与包围。80年代开始,从《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到《一无所有》、《外婆的澎湖湾》、《小草》,直到后来的刘德华、周杰伦,无一不占据了主流的强势媒体。在音乐环境上,学生们在校园之外受到的影响远远大于校内,而这些歌曲强烈的个性化艺术因素又与他们生活的时代非常的吻合,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尽管,我们的教育机构大力倡导具有正面教育功能的歌曲,但事实上很难深入到学生们的内心深处。比如:在一次小学音乐教师参加的音乐培训班上,一位来自河北省某市的小学音乐老师讲到,学生在音乐课上对指定的教材缺乏兴趣,而十分热衷于演唱流行歌曲。于是,老师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即在音乐课上教学生们唱周杰伦的歌,结果他们对唱歌的兴致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后来,这位老师坦言自己的观点,认为教学生们唱流行歌曲没有什么不好,她以后还会这样做。另一个事例发生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林妙可小朋友表演的歌曲《歌唱祖国》,使得在场所有中国人热血沸腾,爱国情怀在充满稚气的歌声中得到最为充分的宣泄。尽管这并不是一首少儿歌曲,但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演唱,同样可以使小朋友们喜爱和感动。

以上两个例子给予笔者很大的启发。第一个例子告诉我们,音乐工作者一定不能忽略少儿的感受,在音乐课上要尽量选用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我们知道,“学堂乐歌”之所以那么普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歌曲好听,符合当时的赏美习惯。如今,我国的青少年普遍欣赏流行歌曲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怎么能视而不见,刻意回避呢?当然,流行歌曲当中也有一些不太健康的内容,社会上也有不利于歌唱器官发育的歌唱方法,但我们完全可以从中选择一些优秀的、合适的流行歌曲补充到我们的歌唱教材里。至少我们的歌曲作者应该在少儿歌曲的创作中融入一些流行歌曲的风格,来提升孩子们的兴趣。比如,李众作词、郭成志谱曲的歌曲《轮滑小将》,就具有流行歌曲的风格,与周杰伦音乐风格颇为相似。

第二个例子告诉我们,少儿歌曲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让少儿在生活中感受到歌词的内容,让其亲临其境,就不会对歌曲产生距离感,进而喜爱具有教育内涵的歌曲。“学堂乐歌”重大的作用在于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给中国人民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50年代的少儿歌曲继承了这一传统,因而留下了一批批感人肺腑的歌曲。今天的少儿歌曲创作仍然要继承“学堂乐歌”所焕发的“为时代而歌”的精神,让少儿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进而喜爱她、接受她,发挥歌曲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歌为心之声,在我国近代音乐的启蒙阶段,“学堂乐歌”为推动国家的进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艺术永远伴随着社会的潮流,音乐更如是。而青少年的歌曲创作更应该旗帜鲜明地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努力。我们应该反思,是现今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了我们正统的音乐教育,还是我们的音乐教育不能适应现今少年儿童生活的时代,这个问题被尖锐地摆在每一个音乐教育者的面前。“学堂乐歌”现象告诉我们,好的少儿歌曲不是在书斋里编写出来的,自认高雅的歌曲未必就是少儿喜爱的歌曲。我们研究“学堂乐歌”,就应该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深入探索,怎样才能创造出具有少儿特点并让少儿发自内心喜爱的作品,怎样才能在歌曲中为少儿树立起鲜活的、生动的新时代形象。笔者殷切的期望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给我们祖国的花朵,使他们在美妙的歌声中健康成长,愉快地度过美好的童年!

[1][4]陈净野.李叔同学堂乐歌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5]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歌声(第七集)[Z].中国网络电视台,2006-10-15.

[6][7]吴斌.小学音乐课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J609.2

A

1008-4681(2011)04-0111-03

2011-04-28

丁蜀还(1953-),女,广东广州人,深圳大学艺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责任编校:陈婷)

猜你喜欢
乐歌曲调学堂
寄秋声
龙榆生与钱仁康:新体乐歌的创作实践研究初探
布谷鸟
学堂乐歌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之影响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学堂乐歌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