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友权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四川南充 637000)
原蚕区以“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为特点,作为普通蚕种生产的主要形式,所生产的蚕种占了普通蚕种总产量的大部分,为保证各省市的蚕种发放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原蚕区的生产量和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所生产的蚕种带毒率也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广大蚕农减收,也给种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着重分析微粒子病发生的原因,总结出微粒子病的防治方法和对策。
有的原蚕区蚕房条件极差,无专业蚕房、无对流窗、无贮桑室、无蚕沙坑,缺乏基本的生产条件,难以贯彻以防微为中心的防病工作,“游击战”的原蚕生产布局比较常见。
种茧户和丝茧户门对门,院靠院,地连地,蚕房消毒和桑园制虫时间步调不齐,由于饲养要求不同,环境污染难以控制,以及春养种蚕夏养丝茧,秋养种蚕晚秋又饲育丝茧,病毒难以彻底消灭。
原蚕区的桑园分散,树龄树势差别大,中间不乏夹杂无人管理的荒芜桑园以及丝茧户的桑园,治虫时间不统一,次数不一样,治虫效果比较差,桑螟、红蜘蛛、桑蓟马等桑园虫害时常爆发,它们的患病尸体、排泄物污染桑叶而传染给家蚕,成为微粒子传播和扩散的一种途径。
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多数农民工选择了外出务工的就业方式,留守老人成了饲养种蚕的主要劳动力,劳力相当缺乏,加上不成规模的养殖,饲养种蚕对比经济效益不明显,导致蚕农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措施常常难以彻底落实。
要制订场级的原蚕良种繁育防微技术规范,由场长,生产科长以及镜检部门负责人成立专门的微粒子防治小组,领导和具体指导防微工作的开展,原蚕区由分管科长和主管技术员把关,认真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开展经常性的防微效果检查,并把这日常性的工作检查结果和职称晋级以及绩效工资关联起来,最大程度上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无毒批的蚕户在年终的时候进行每公斤茧2到3元的奖励来调动蚕农防微的积极性。
在蚕闲期请西南大学的蚕病专家教授来种场授课讲述微粒子病的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放映微粒子病防治录像,以及到防微控微做得比较好的种场去参观交流和学习都是提高业务技能的措施。
变“游击战”为“阵地战”,加大经济与技术的投入,扶持原蚕区的发展,逐步建立稳定安全的,有适度规模的、有相当饲养水平,生产以及配套设施完善,容易贯彻以防微为中心的中长期原蚕基地。把原蚕区切实搞成种场普种生产的第一车间,作为种场的一部分,常年不懈的抓。不尽饲养原蚕的时候抓,即使晚秋或则夏蚕饲养丝茧也要派人抓,做好原蚕户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防微意识。经过扶持后的原蚕区的原蚕户要有专用蚕房,贮桑室、消毒池、蚕沙坑、墙壁四面光,以及主要通道是水泥地面,这些大大的有利于防微控微,为配合彻底落实防微制度打下了基础。
原蚕种的胚胎传染是微粒子病蔓延、爆发的根源,如果原蚕种带毒将会给原蚕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而对收蚁后的尾蚁、卵壳、迟眠蚕、弱小蚕、蔟中病死蚕、死蛹、苗蛾进行严格细致认真的镜检,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每户的蚕室蚕具采桑用具,周围环境中的垃圾、灰尘、蚕粪桑园害虫尸体以及粪便,牲畜的粪便以及桑园树干、泥土主要通道和蚕农的居住环境、牲畜饲养圈舍等进行全面多角度的抽样,范围要广,抽样要有代表性有重复样本,建议每户抽样数量不少于60包,公共范围也要密集性的抽样。
根据抽样检查结果有侧重点的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所有蚕具进行浸渍消毒,蚕室和公共区域用机动高压喷雾器消毒,消毒液的有效氯浓度应在1.2%~1.5%保持湿润状态半个小时。消毒后第三天抽样镜检,发现问题立即重消。由于环境中微粒子的分布较广,常常用提高消毒液浓度,增加消毒次数和喷药量来提高消毒的效果。
加强蚕期中的蚕体蚕座消毒,做好蚕沙的及时清运和不掉地,及时进行除沙地面的消毒工作。
重点抓好桑园治虫和桑叶叶面消毒根据病虫测报及时组织蚕农进行桑园治虫,特别抓好早春,夏伐和封园三个关键虫期的治虫工作,做到统一用药,统一浓度和统一时间,事后进行药物治虫效果检查,不合格的要补施重施。桑叶叶面消毒全龄采取用有效氯浓度0.35%~0.45%浸渍消毒,浸渍时间5min,甩干饲喂,杜绝了食下传染。
每一季蚕期结束后对死蚕烂茧以及蚕垫纸等废弃物要集中烧毁,及时密封蚕沙坑减少病原的扩散,认真做好回山消毒工作,降低病原物的积累基数。
隔离在防治微粒子病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防止环境中的微粒子孢子进入蚕房和贮桑室以及蚕室,也能有效的控制蚕座内的感染。
①设立原蚕区“隔离带”,在原蚕区以及相邻的养蚕村由蚕种场发放逐张镜检的普通蚕种,严禁带毒蚕种的进入;
②每户蚕室的门口做一个可以移动的小消毒池(木槽),变现有的踏灰入室为踩漂粉液的湿垫入室;
③在蚕座内为了隔离桑叶和蚕沙,用焦糠或则石灰等每次给桑前撒入蚕座,除湿又防病;
④贮桑室要六面光,桑叶堆放在塑料薄膜上,进出贮桑室要换鞋洗手。
原种在生产、冷藏一系列环节中,卵面有可能被微粒子孢子污染,造成蚁蚕食下卵面的微粒子孢子,在催青蚕种转青的时候用有效氯0.35%的漂白粉澄清液进行浸消。
对迟眠蚕,迟熟蚕,弱小蚕,不良蛹、大肚蛾秃蛾等可能性较大的不良个体要强制淘汰,在大眠时适时加眠网,去掉网下的早眠蚕,提前加提青网,淘汰掉青蚕,保留中间大批,确保蚕儿的匀整度和健康度,达到减少病原扩散的机会。在原蚕区,蚕农往往不愿意淘汰小蚕以及迟眠蚕,保全蚕头数来保证产量,这点可由驻片工作人员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原蚕区微粒子病的防治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只有每一步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消毒、精心饲养,注意淘汰不良个体、细致镜检等每一个环节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广大蚕农和原蚕区指导员统一思想、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干部严格管理和落实各项考核和检查监督措施,原蚕区的微粒子病一定能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