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培雄
(武夷学院 艺术系,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从闽北民居砖雕图案看乡村百姓科举的梦想
柯培雄
(武夷学院 艺术系,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两宋时期闽北成为福建文化区域的中心地带,其中以武夷山为代表的闽北地区文化的崛起,是整体勃兴中最为灿烂的一支。闽北作为闽学发源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闽北民居的砖雕图案中可以窥视到乡村百姓科举入仕的梦想,即希望晚辈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进入仕途,加官晋爵。反映出人们求进取的美好向往和读书起家的思想始终在激励着后人。
闽北民居;砖雕图案;乡村百姓;科举的梦想
千百年来,闽北乡村百姓追求科举入仕的梦想,至今在乡村还能找到有关的文化遗存。闽北乡村百姓崇尚读书,希望后人世世代代都能享受俸禄、希望读书子弟个个都博学进取、发奋苦读、力求功名,成为俊秀人才。宋代的闽北乡村教育是从学宫、私塾等发展起来的。办教育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科考,一个是教化。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十分注重教育与文人取仕,朝廷以科举取仕,读书成了攀登社会阶梯的途径,而且几乎是唯一的途径,于是刺激了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在地方长官和士绅看来,教育又是传播儒学正统,维护封建宗法秩序的重要手段。因此,所有宗族,都有学田,以田租办义塾,资助学子膏火费和应试赴考以及中试后祭祖。不论科名仕途,不论立纪明教,都是宗族的大事,子弟取得科名的一律载入宗谱。闽北的乡村可以用“户户弦诵”来形容宗族文风之盛。多少乡村百姓的男儿都在“三更灯火五更鸡”地发奋读书,都在忍受“十年寒窗无人问”,盼望着有朝一日能“一举成名天下知”。如今,闽北的一些古村落的民居里,还能看到许多有关捷报的遗存。如下梅村还保留着清时邑人陈镛获“候补儒学正堂”的捷报。[1]
闽北作为闽学发源地,既是福建远古文明的一个重要发祥地,又是中原文化传入福建的走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自西晋以来,闽北先后办起私塾、书院、官学,但创办书院则是闽北最重要的办学形式。唐代以前,闽北的教育事业远远落后于全国;到了宋代,闽北成为福建文化区域的中心地带,为书院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闽北的书院与全国保持同步发展,在南宋,甚至取得了全国领先的地位;而两宋时期闽北的书院,无论其数量、规模,还是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影响,都以闽北书院为最。
移民的地域开发,地方行政管理的深入和文教的持久性开展,才是推动早期福建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并逐渐形成了沿海与内陆不同的两个文化带,直接反映了当时海路与陆路移民开发的地域格局。宋代福建文化的繁荣及文化中心的多元化发展,与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移民浪潮及其入闽路线密不可分,当时闽北文化密集地多分布在外围地域正是与江西、浙江移民入闽的推进态势直接相关。经济的兴旺发展对文化起作积极的影响,宋代闽北的经济并不明显优于沿海,由于战乱及社会矛盾的不断尖锐导致南宋科举的下滑,却为学术思考提出严肃的理论要求,对闽学的形成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福建山围海绕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本土文化发育的相对滞缓,受外部区域文化的影响是福建文化发展的一个特色。在历史上交通的顺畅是走向文化繁荣的关键因素。该地带对外交通便利,闽北走廊和南浦溪又分别构成邵武,浦城与建溪流域密切联系的交通纽带,拥有完整的地域网络,而建阳正处于该网络的核心。这一地带是当时福建学者、著作及书院最为密集的地域。著名的闽学便产生于此,而建阳则是闽学学派讲学活动的中心。再次,则是号称“图书之府”的建阳刻书。自宋代起,建阳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闽北乃至福建的文化中心,而闽北这种书院林立、文风鼎盛,为建阳刻书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文化环境,闽北书院对刻书业的影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闽北村民子弟接受基础教育的场所是书院和私塾,以礼学为学习内容。私塾分宗族公办和乡民集资合办,以及文士官绅开办三种,早期的乡村私塾,当推南宋时白水村的刘勉之(朱熹的老师、岳父)创办的“勉之草堂”了。朱熹一生以教育为己任,极力推行书院教育,先后在闽北亲自创办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武夷精舍和考亭等。据统计,与他有关的书院就达67处。[2]他每到一地便会整顿县学、州学,创办、修复书院,讲学育人,为我国古代社会培养出一大批知识文人。闽北由于有朱熹、蔡元定等著名学者在武夷山碧水青山间办书院,极大丰富了科举取仕的内容。如刘子翚在五夫创办的屏山书院、朱熹在隐屏峰下创办的紫阳书院、蔡元定在芦峰创办的芦峰书院等。对推动闽北乡村的封建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值得骄傲的是仅在武夷山地域闭塞的吴屯都有着“一朝两特科”(彭路、翁德舆)的光彩历史。史料记载的宋代两位特科状元彭路、翁德舆和状元詹骙,都是从武夷山乡村人家脱颖而出的。从唐朝的垂拱年间(685-688)迄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的一千三百多年间,武夷山有248人中进士,可见乡村百姓崇尚读书蔚然成风,大部分乡村百姓遵循“地瘦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古训。[3]
南宋朱熹在闽北讲学数十年,他热心教育,门徒众多,使闽北成为理学中心。杨时,柳永、严羽、宋慈、真德秀、李纲等名臣大家相继而出。建阳麻沙成为全国主要的三个出版中心,当时闽北书院如林,学者如云,形成非常浓郁的书院文化。闽北历史上科第峥嵘,因而有“闽邦邹鲁”之誉。在闽北武夷山的吴屯、岚谷、五夫、城村、曹墩、下梅、黄柏、澄浒等古村落中,都有科第佳话在流传。特别是那些散发着翰林墨香的“文魁”匾、“拔贡”匾,用宣纸书写的礼科、吏部、翰林院学政颁发的各类捷报,在乡村书香门第家中的板壁上,历经百余年,仍然依稀可见,残留着当年的翰林墨香,闽北乡村可谓人杰地灵。
闽北乡村百姓长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们所希望的就是后辈能“一路连科”、能“鲤鱼跳龙门”、能“独占鳌头”、能“平升三级”、能“三元及第”,总的来说,就是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其命运,进入仕途,加官晋爵,从而有利于宗族的文运,发荣科甲。南宋时的教育家朱熹把“读书是起家之本”写入朱子家训中。这和闽北浓重的书卷气,把读书进仕当作最高追求有很大的关系。
这些以读书为进取目的的乡村百姓在自家建宅时,为了望子成龙,大都有把自己或数辈人的愿望雕刻到建筑砖雕图形中去,成为凝固的教科书。砖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的物化形式。通过民间艺人的鬼斧神工,同时综合运用比喻、谐音、借代、通感、联系等艺术手法,把不同时空的具有某种象征寓意的符号或物象有机地组合在方寸之间,将充满着巧妙构思和民族传统营造观念、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审美趣味以及风俗观念淋漓尽致地折射和展现在一幅幅砖雕作品中。有的象征吉庆,有的表示繁荣,有的希望进取,大多蕴含丰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朴素向往和积极追求。以求进取为题材的砖雕纹饰,它是将各种个体的动、植物元素或人物形象进行有机的构成组合,形成众多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充满寓意的图案。
下面我们可从选出的砖雕图案中窥视到乡村百姓科举的梦想。比如“一路连科”、“连中三元”、“金榜题名”、“魁星踢斗”、“独占鳌头”、“鲤鱼跳龙门”、“必定如意”、“八仙过海”、“马上封侯”、“八骏与十鹿”、“平升三级”等等。从构思到表现,其手法多样而繁复,无论象征和隐喻,都代表着一定的祈求心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倾向和感情色彩。
砖雕“一路连科”图案的主体是鹭、莲花、芦苇。因“鹭”与“路”同音,“莲”与“连”同音,故以谐音取意“连科”。借谐音寓意后代子孙在乡试、会试及殿试的科举考试中,即连科高中,仕途顺遂。“连中三元”,图案的主体是荔枝,桂圆及核桃。三种的果实组成的纹饰。是圆形,圆与“元”同音。画三样东西,喻连中三元,即夺得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表达长辈对子孙后代的期许。“金榜题名”,这幅图案的主体是猪蹄。猪蹄子的蹄与“题”同音。“猪”与“朱”同音。猪成为青年学子金榜题名的吉祥物,喻“朱笔题名”。
武夷山下梅古民居现留有“魁星踢斗”此类砖雕图案6处,其中以镇国庙的魁星踢斗最悠久,每年元霄,中秋及庙会都有祈求魁星赐文运的香客往魁星踢斗焚钱炉中烧香、纸的。“独占鳌头”,在科举考试中,得状元称为“独占鳌头”。独占鳌头,这是千千万万读书人昼夜以求的理想。“鲤鱼跳龙门”,传说鲤鱼跳龙门,跳过去的就化为龙,跳不过去的仍为鱼,而能跳过龙门的只有善跳跃的鲤鱼。闽北乡村百姓也用来指寒窗苦读,成功有望,通过科举考试的比喻和幸运的象征。“必定如意”,武夷山下梅村邹氏家祠的砖雕图案中,有六幅杂宝图,其中一幅图上雕刻着一支笔与一枚银锭,这就是典型的“必定如意”图。“必定如意”这幅图表达了乡村百姓的良好愿望。
武夷山吴厝村的吴氏宗祠门楼上的 “八仙过海”的群雕,就是直接出现八仙人物的。八位仙人被分为四幅图案,门楼的左、右侧各布局两幅,图形相同,图中用夸张手法以简练浅条刻划大海的汹涌波涛,八位仙人手执法器,脚踩海浪,神态逼真,动态灵活,给人以无边的想象。不仅文化内涵深遂悠远,而且画面布局丰满繁复。吴氏宗祠用八仙过海来作为门楼的主题砖雕,寄寓了吴氏的先辈们对后代的寄托:希望子孙们能像八仙一样各显神通,施展才华。乡村百姓科举的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仍遥遥无期,但他们从不放弃过努力追求。读书起家的指导思想,在长久地激励着后人。
吴氏宗祠门楼上另有砖雕“马上封候”,是以马、密蜂和猴组合的纹样。运用“蜂”与“封”、“猴”与“候”的同音和隐喻等手法,表达即刻就要封爵位,做大官的愿望。“八骏与十鹿”,是由八匹马组成的纹样。马,被认为是聪明、忠诚、勇敢而耐劳的动物,具有高贵、飘逸、优雅的气质。“八骏”,即“拔俊”,“十鹿”即“世禄”,世世代代享受俸禄。“平升三级”,是由花瓶、笙、三只戟组成。因级是古代官吏的极品,自魏晋以来,共分九品。民间假借“瓶”与“平”、“笙”与“升”、“戟”与“级”谐音,表达期望官运亨通,连生三级的寓意。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风、民俗灿烂多姿。体现在建筑砖雕装饰上,更是个性突出,风格迥异。从现存闽北民居门楼门头上的雕刻图案可以看出,这些精致无比的砖雕豪华而不失典雅。它把“行仁义事”、“涵养天机”等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为文化融入建筑艺术之中,是闽北民居的典范,也是古代建筑的艺术精品。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战乱、政治动荡和人为破坏,但穿过这道道岁月风尘,它们依旧散发着特有的魅力和沦桑气息。在闽北乡村,人们为了让一个村落中的后代能文运亨通,一些村落还把建文昌阁作为村落风水意象的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境空间序列,成功地营造出了浓厚的尊师重学的理念,成为古代建筑方面的一项宝贵遗产。教育家朱熹教人以修身为本,以“存天理,灭人欲”、“正心修身”、“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作为为学的根本,培养出了一大批符合封建社会的人才。
[1]邹全荣.武夷山村野文化[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214.
[2]傅小凡,谢清果.朱子理学与武夷山文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219.
[3]邹全荣.武夷山村野文化[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213.
Dream of Local People's Im perial Exam ination from the Brick-carving Pictures in Minbei Folk Houses
KE Peixiong
(Art Department of 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Minbei (North Fujian)i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Song Dynasties became the central hinterland of Fujian culture area.Of all,the rising of Minbei culture as Wuyishan-centered shows the most brilliant culture in Fujian.Minbei with deep culture content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head stream of Min Science.This article discovers the dream of local people's imperial examination from brick-carving pictures in Minbei folk houses,that is,dream of the following generation changing their fate,to enter the political circle and have great position by reading.It reflects the thought of seeking good future by reading and continuously arouses the following generation.
Minbei(North Fujian)folk house;brick-carving picture;local people;the dream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K879.44
A
1674-2109(2011)03-0005-03
2011-04-24
本文为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项目编号:2010B034《闽北文化名村名镇民居特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柯培雄 (1961-),男,汉族,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传统建筑与环境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