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的成长之旅

2011-08-15 00:49范宏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密西西比河哈克吉姆

范宏宇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哈克的成长之旅

范宏宇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描述了渴望自由的哈克与黑人伙伴吉姆沿密西西比河历险而获得成长的经历。旅程中,哈克因为该不该揭发逃跑的吉姆而处于矛盾中。最终,他的善良的本性占了上风,选择了保护吉姆。论文从哈克的出走的动机、困惑、引路人、认识等方面分析了哈克从对黑人的歧视到与吉姆交朋友,并下定决心保护吉姆的转变,从天真到认识社会现实的改变过程。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成长;动机;困惑;引路人;知识

成长小说是以叙述人物成长过程为主题的小说,是讲述人物成长经历的小说。它通过对一个人或几个人成长的叙事,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因此,成长小说应该限制在主人公对成人世界的无知状态的叙事。

成长小说的特征是:小说的叙事必须包含人物的成长;内容上成长小说具有亲历性;叙事结构相当模式化:天真——诱惑——出走——迷茫——考验——失去天真——顿悟——认识人生和自我;结果上主人公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之后,获得了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描述了1850年左右,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以前白人小男孩哈克与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湾历险和寻找自由的故事。

一、哈克离家出走的动机

1.哈克的动机

哈克厌倦了道格拉斯寡妇和沃特森小姐母亲般保护下死板的生活。不久,他又被父亲锁了起来。父亲每天喝醉后凶暴地打他,也没能给未成年的他应有的关心引导。再加上镇上的好心人想要改造、“文明化”他,为了把自己解救出来,哈克踏上了沿着密西西比河几千英里的旅程。真实可靠、自我实现是在社会外或在反社会中获得的,而不是通过社会实现的。哈克是一个被疏远的十四岁的孩子。

2.哈克行为背后的美国文化

哈克的行为反映了美国人的特点:移动性,热爱自由,这些在那个时候美国人的身上表现尤其明显。到马克·吐温1835年出生的时候,美国人已经成为了爱好移动的人群。来自新英格兰、弗吉尼亚、卡罗来纳的人参与到了西进运动中去寻找更好的生活,在西部他们可以拥有更多的土地,逃离政府和法律的限制,拥有致富的平等的权利。

美国人也以倡导自由而闻名。1776年,当他们宣布自由的时候,他们宣布统治的权利在于人民的手中而不是欧洲国王的手中。1789年,他们在制定宪法的时候,要求政教分离。他们相信每个人都有欲望和权利控制自己的命运,而不受政府、贵族的干扰。这个信念成了美国的基本价值观之一。基于此历史背景,美国人有了崇尚个人自由的传统。

二、哈克的困惑

哈克的困惑事实上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年轻人的困惑:蓄奴制。与他们自由平等的价值观相矛盾的是美国人曾经把黑人作为奴隶。殖民时期,奴隶从非洲被运到美国种植烟草、大米。独立战争之后,由于南方的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烟草、大米、棉花,黑奴就集中在了南方的种植园里。无论是智力上还是道德上,奴隶都被认为是动物。如果他们学习读书或写,就会受到鞭打。奴隶的生活条件很艰苦。生于斯长于斯的哈克,自幼受到社会环境的熏陶和“文明”教条的影响,接受了白人天生是主人,黑人天生是奴隶,黑人的命运由他们的主人任意支配这种传统观念。因而,来自社会道德的准则和社会成员的所谓“良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哈克的行为举止。

三、哈克的引路人及对社会的认识

1.正面引路人吉姆及哈克获得的对黑奴的认识

尽管吉姆不识字,头脑简单,但他很诚实、善良。一路上,吉姆像一个慈爱的父亲一样始终如一地保护没有得到过爸爸关心的哈克。在路上,他不仅陪伴照顾哈克,也使哈克在奴隶这个问题上成熟了起来。

当哈克还是圣彼得堡的小男孩的时候,他只知道黑人被社会认为是私人财产。他还和汤姆一起开吉姆的玩笑。自从他在杰克逊岛上遇到吉姆,知道他逃跑了,他的良心一直告诉他保护吉姆不被发现是不道德的,违反了法律。吉姆是沃特森小姐的财产,合法道德的事是把吉姆归还给沃特森小姐。他从来没有质问过社会规则法律的合理性。

当哈克知道有人来岛上找吉姆时,立刻回来叫醒了吉姆,“起来,快打起精神,吉姆!一刻也不能拖延了。他们在追我们。”尽管哈克表面上接受蓄奴制,紧急情况下,哈克的第一反应便是与吉姆站在了一起。显然他已经在本能上与吉姆形成了联盟,把吉姆看成了伙伴。

哈克成长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当他欺骗吉姆说他们在雾中的分离是吉姆的梦。当吉姆意识到发生的事情的时候,他说,“等我醒过来看到你又好端端地回来了,我的眼泪都出来了,感动地只想去亲你的脚。可你想到的只是怎么编瞎话来捉弄老吉姆。”哈克意识到了错误,向吉姆认了错,还决定“不会耍那套无聊的把戏了。”哈克违反了传统道德,向一个黑人道歉。现在对于哈克来说,吉姆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低下,而是有与白人一样的感情的一个人。吉姆因为思念家人而潸然泪下,为在盛怒之下打了自己四岁的女儿一个耳光而自责,让哈克看到了在他黑色皮肤之下的那颗充满柔情和善良的心。旅途中,吉姆用独特的智慧和爱心一次次无私地帮助哈克脱离险境,关心照顾哈克,这些都不断地冲击着他对黑人原有的偏见。

哈克的第一次内心冲突发生在他决定告发吉姆的时候。“主意一定,我马上觉得安心了,心里轻松的像一根羽毛。苦恼顿时消失了。”但是当吉姆跳起来备好了小船,还把自己的外套铺在船板上让哈克坐,“我是个自由人了,要是没有哈克,我就得不到自由;是哈克帮的忙。吉姆忘不了你哈克;你是吉姆最好的朋友,老吉姆也就你这么个朋友了。”哈克变得迟疑了,“当他说了这番话,我的冲劲好像都没了。”这时来了两个追赶五个逃跑奴隶的贩奴人。哈克欺骗他们船上是他得了天花的父亲,救了吉姆。这一次,哈克跟随自己本能的道德冲动,而不是有意识地下决心这么做。

哈克的第二次内心冲突是在吉姆被“国王”、“公爵”出卖而被逮走之后。在这之前,他与吉姆目睹了家族争斗,一起对付国王、公爵,因此他们的联盟更加紧密了。吉姆还向他坦白了曾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打了耳聋的女儿,吉姆因此懊悔不已,哈克看到了吉姆人性的一面。然而哈克同时也受“良心”的谴责,认为没把吉姆交还沃特森小姐是不道德的。他“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说:‘像你这样帮黑奴逃跑的人,是要下地狱的。’”他很害怕,于是写了一封信揭发吉姆的下落。像上一次一样,“所有的罪孽都被洗刷干净了”。但是,他还是禁不住想起吉姆对他的爱、关心,回忆起同吉姆在小木筏上共度的无忧无虑、相互依赖的美好时光“有时是在月光下,有时是在风暴中,我们往前漂着、说着、唱着、笑着。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能使我对他硬起心肠来,而只能想到他的好的一面。”在一番内心本能的道德冲动与强烈的来自社会规范的负罪感的较量后,哈克最终决定营救吉姆,“那么好吧,我就下地狱去吧。”与哈克上次救吉姆相反的是,哈克这次帮助吉姆是在仔细考虑,有意识地决定后作出的。尽管告发吉姆“道德”上是正确的,社会也认同,但哈克没有告发吉姆,而是选择忠实于吉姆。因此这次哈克更加积极、坚定、成熟了。

2.密西西比河及哈克所享受的自由的生活

哈克的旅程经过了密苏里、开罗、伊利诺伊斯、田纳西、阿肯萨、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州。下一站去哪里不是由哈克决定,而是由贯穿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密西西比河决定的。哈克所见的人都是在河上航行的或是住在河岸的村子里。他的所有经历要么是在河上,要么是靠近河边,而且他总会回到河上。

密西西比河上宁静的生活与岸上表面很文明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密西西比河被选为故事的背景与马克吐温的经历,与美国人对自然的热爱有关。美国19世纪的文学作品中流行爱默生和梭罗倡导的超验主义。受超验主义的影响,美国人相信如果一个人浸润在自然中,他就会受到神灵的启迪。

密西西比河是哈克历险的自然神灵的引导。莱斯利在分析《白鲸》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白人男孩与黑人的亲密关系时,就强调了自然对青少年成长的教化作用:“没有玷污的大自然——这是神圣的男性必不可少的环境。伊希梅尔和魁奎格挽手扬帆起航,哈克和吉姆畅游在静静流淌的密西西比河上——水的流动完善了整个意象,使孤独的美国之梦得以漂浮。黑人作为贞节的新娘的观念与大河入海和流向大海的神话结合在一起。”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充满了恬静和惬意,令人无限遐想。在哈克的眼中,密西西比河就是人间天堂,它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食物、民主和自由,而且是哈克每次与吉姆在岸上不快的经历后最想回到的地方,也是哈克与吉姆充分发挥个性,无拘无束享受快乐的地方。这里是现实社会道德准则的荒野,是自然人性充分绽放的地方,没有表面文明的约束,没有刻板严厉的陈规陋习,有的只是生机勃勃的夏日、柔和的清风和令人心情愉悦的河水,充满了自由、平等、和谐的气氛。“到哪儿也比不上木筏这个家,别的地方都太小太憋气,可在筏子上就不一样,人在筏子上自由自在,轻松愉快。”哈克与吉姆的水上之旅实现了哈克的心灵成长之旅。

3.反面引路人及哈克对社会丑恶的认识

小说上的反面人物对哈克的成长起到了作用。他们就像圣经中的撒旦,没有他的诱惑,亚当和夏娃永远处于天真无知的状态,他把人类引向智慧的同时又让他们失去了天真和快乐。哈克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尝试了多种角色,认识了社会的种种弊端,学会了判断社会的是非善恶。

小说开始,哈克有大人的保护,过着田园般的生活。然而,当他沿河下游的时候,他经历了现实生活的残忍的一面。沃尔特·司各特号汽船上小偷陷害同伙,打算带钱款、赃物逃跑,留同伙在沉船上被淹死,让哈克见识了坏人的狠心、凶残;甘洁弗这个名门望族拥有贵族的娱乐:跳舞、野餐、划船、装饰典雅的房屋,早晨讲究的规矩,虔诚的宗教朝拜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家族与谢弗德逊家因为有家仇而相互残杀让许多无辜的人断送生命,即使是坐在教堂里听牧师宣扬“友爱”时也荷枪实弹,表面文明,实质却是最缺乏兄弟情谊的,他们的虚伪至极让哈克的内心充满了厌恶之情;谢伯恩上校只因为伯吉斯酒后的几声叫骂就将伯吉斯杀害了,而村民游手好闲,专爱围观;而“国王”和“公爵”则将现实社会人性中的贪婪和丑恶的嘴脸表现得更为赤裸裸,他们为了谋取钱财不择手段,招摇撞骗以四十块钱的价格卖掉吉姆,让他流落他乡。此外,他们还在各个沿途的村庄招摇撞骗,进行庸俗的下流表演,甚至冒充玛丽的叔叔,谋取他人的财产。至此,哈克对所谓“上流社会”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产生了深深的疑惑和动摇,他开始逐渐认清所谓文明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罪恶,并且将人们的贪心、狡诈、残忍、麻木不仁暴露无遗。这个黑暗腐败的世界给涉世未深的哈克上了生动的一课,使他认识到了社会的弊病,学会了珍视友情,抛弃了对黑人的歧视,真正平等地对待吉姆,并且帮助他获得自由。

哈克这个天真、诚实、富有同情心的男孩在与吉姆沿密西西比河探险的过程中成长了。小说的背景是美国内战前,全国充斥着对黑奴的歧视、暴力以及其他社会问题。哈克也目睹了残酷的社会现实:黑人被不公平地对待,在集市上像动物一样被买卖,表面文明的人本质上却很庸俗、残忍。这些反面引路人让哈克认识到了残酷的社会现实。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伙伴、引路人——吉姆,善良的吉姆让他体会到黑人不是低于白人的,而是与白人一样有感情,有思想,可以作朋友的。经历了几次内心善良与“社会价值”的较量,从最初的本能的冲动到他下定决心有意识地要违背“社会准则”帮助吉姆,哈克对蓄奴制有了全新的认识。然而,哈克还只是与吉姆这一个黑人交了朋友,他还未对整个蓄奴制产生质疑。哈克太年轻,没有足够的思维能力去反思他的历险,去意识到他的本能的道德比社会规范更加合理,因此他在这方面的认识并不彻底。因此,哈克还有待进一步成长,理性地认识、独立地判断社会道德的合理性。无论如何,哈克成功完成了由“天真”转向“经验”的嬗变,迈向新的自我的成年礼。

[1]常耀信.美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2]莱斯利·费德莱尔.好哈克,再回到木筏上来吧![A].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C].西安:陕西出版社,1991.

[3]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张德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成人仪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92

[5]孙胜忠.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美国成长小说及其文化解读[A].虞建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三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M].张翔,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I106

A

1673-0046(2011)09-0196-03

猜你喜欢
密西西比河哈克吉姆
昌耀
哈克出逃并找到一个朋友
哈克寻宝记
真正的强者
原始魅力——吉姆·科普
《哈克贝恩历险记》中密西西比河的象征意义
吉姆餐厅
让身体从纸中穿过
水里的倒影
建国后毛泽东的密西西比河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