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波
(铜陵日报社,安徽 铜陵 244000)
论数字时代的媒介融合与创新
杨 波
(铜陵日报社,安徽 铜陵 244000)
在当今的传媒业,媒体活动受到网络化与数字化的巨大影响,使得传播主体趋于多元化与融合化,媒体传播方式、运作形态亦发生根本性革命。文章以“全媒体时代”为切入点,分析论述了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相互融合的意义、模式,以及传统媒体在这个“裂变”过程中应当完成的多层次、多方位创新路径。
数字技术;全媒体;融合创新;互利双赢。
随着数字技术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全面渗透,互联网、手机等新的媒介迅猛扩张,给传媒业带来根本性的革命,进入全媒体时代。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融合、创新成为常态。尽管在目前阶段,媒介融和、创新的方式并没有约定俗成的方式,尚且处于试验和尝试阶段,但是,多数传媒集团正按照“传媒功能的综合化、传媒集团利益最大化”这两项准则,不断推出新的传播方式、经营模式。其所作所为将颠覆现有的传媒格局,导致传媒行业的大革命。
当今社会,数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手机等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须臾不能离开,不仅是与他人沟通的工具,而且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有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拥有4亿多宽带网民,手机网民超过2.33亿。
数字技术映射到新闻传播领域,诞生了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而突飞猛进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这类新兴媒体的传播理念、方式、内容均有所突破。当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不断融合,现代传媒业的革命水到渠成。
在这场颠覆性的革命中,“全媒体”是业界近来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之一。“全媒体”的提法从何而来?英文中,“全媒体”有两种译文:“all media”或“omnimedia”。有学者研究认为,英文单词“omnimedia”,源自美国一间名叫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家政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1999年,拥有并管理包括杂志、书籍、报纸专栏、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网站在内的多种媒体,传播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
目前,业界人士对“新媒体”的定义大致达成了以下共识: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为前提,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传播形态。[1]
与传统媒体相比,全媒体的独特性体现在:
其一,集合了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的技术,形成了多种类、多方式、多层次的传播形态,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
其二,取消了传播的主客限制和时空限制。受众不仅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同时也是传播者。他们在阅读资讯的同时,还可获得与媒体及其他受众快速互动的新体验。
其三,不仅在传播方式上实施全方位革命,在媒体营运理念(模式)上亦全方位推陈出新。整合多种资源、跨媒体运营的媒体集团公司大量出现。
目前,业界总结传媒业的全媒体化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特点:媒体活动大量使用网络化、数字化的资源;传播主体尽可能趋于多元化;传播管道尽可能向日益“碎片化”、细分化的受众延伸;产品种类大多为“杂交型”,即全面使用多媒体功能;媒体的终端大规模使用可移动装置;媒体职能不仅局限于传播资讯,亦能提供更多的社会化职能。[2]
首先,在作业模式上,新、老媒体不可替代、相互补充的特性,决定了“1+1>2”模式的必然性。在全媒体时代,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以互联网、手机、移动频率(MP3等)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二者之间并不能分出孰优孰劣,无法判定“主”与“次”。新兴媒介有其方便、快捷、实时、互动的特点,而传统媒体凭借其强势的原创性、权威性内容不可被替代。因此,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只有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才可能实现双方最大程度上的互利共赢。
其次,从受众角度看,受众的多方位需求,决定了二者融合的必要性。
不论是哪种形态的媒体,最终要以受众的需求为中心。数字时代的受众需求更加多层次、多方位,因此,融合之后的媒体应当能够满足受众的多种诉求,做到“视、听、说(互动)一条龙服务”。
再次,从经济角度看,媒体集团利益的最大化,决定了二者融合的合理性。
从运营成本上计算,跨媒体运营远比单一媒体的运营合算。美国学者布雷德利通过测量得出:同一个新闻选题,报纸、广播、电视记者的前提采访成本大约为1:1.8:3.5。[3]因此,协同作战、资源共享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以上多种因素形成合力,推动着媒介大融合时代的到来。目前,经营单一产品的传媒企业已不多见,传媒企业几乎都在致力于发展跨媒体集团化经营。
跨媒体经营,需要传媒企业在组织结构、多媒体融合、内容生产、传播模式、营销手段、技术创新、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战略转型。媒介机构将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需求,构建新的产品体系和传播平台。
目前,国内的跨媒体经营模式较为常见的主要有:
(1)“台网互动”模式
2000年3 月,全国交通广播网“易路通”网站开办,在这个网站上,全国各个交通广播电台的资讯实现了共享。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广播网在媒介融合上大有作为,将中央电台的奥运报道同步发送到这个网站上直播,尝试了广播频率、门户网站、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五大终端的融合。
电视台与互联网的结合也很普遍。例如,通过多年运营,中央电视台将电视资讯与央视网相互融合,从起步阶段的电视台网络版发展到目前的视频新闻网站,不仅将电视新闻简单复制到视频新闻网站上,还依托该网站,将电视新闻进一步延伸、扩展,并强化与受众的互动,使得电视台与新闻网站相辅相成,同步发展。
(2)“报网合一”模式
这已成为多家纸质媒体发展创新的普遍做法,他们开办以报纸内容为支撑的新闻网,让报纸与门户网站合作,将新闻报道从报纸延伸到网络。近十年以来,从全国性的大报到地市小报、行业报,不同程度地涉猎其中。
《铜陵日报》作为一家地市级报纸,在媒体融合上亦大踏步创新,其融合路径主要为“报网合一”。该报社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开办“铜陵新闻网”,以报纸资讯、当地电视视频资讯、地方政府网站新闻等为网站信息来源,使传统纸质媒体的优势向数字新媒体延伸。目前,《铜陵日报》的读者们很多已成为“铜陵新闻网”的“粉丝”,他们认为,报网结合的融合模式给受众带来了崭新的阅读体验。阅读的深度、广度、趣味性、主动参与性均获得极大提升。
(1)手机报
手机报的优势显而易见,将原来不便大量携带的传统报纸,转化为“一机在手、报纸尽有”的可移动媒体终端。多年来,报业竞争、报业大战使得多家报社疲惫不堪,长期背负发行量的压力。许多报社负责人认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传统报纸要想继续拓宽发行空间,实属不易;而手机用户的大量存在,将会为报社带来新的客户源。手机报另一独特之处是可以定制服务。传统的报纸是读者被动接受信息,而手机报则利用数字媒体的优势,可以由读者根据个人喜好定制内容,甚至可以定制阅读的时间和形式。
有学者认为,手机报的以上特定优势,可能会带来传统报业的复兴,使得报社拥有更多的新用户,从而带动传统报业的脱胎换骨,在新的平台上大展手脚。
(2)手机短信与广播、电视栏目结合
短信丰富了节目内容和形式,听众成为广播节目内容的参与者,传者和受者的界限愈加模糊。广播、电视栏目利用手机获得听众的参与,将其用作增强互动性的手段。
(3)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业务的出现使人们随时随地看电视的梦想变成现实。早在2005年,上海文广就与中国移动合作开通了手机电视“梦视界”业务,向手机用户提供下载点播和直播等形式的手机电视业务。
3.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模式
目前,国家广电总局已成立了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CMMB,负责建设全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传输覆盖网络。按照计划,CMMB将会在全国形成一个规范的运营机制,全国CMMB的价格、资费、节目体系将会统一起来。[2]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已经发生质的变化。
在2011年初的全国人大会议的报道现场,出现了一批“全媒体记者”。他们配备着摄像机、照相机、无线上网本,同时担负着写文章、发图片、视频上载等采编任务,抽空还用手机发微博新闻。他们的职业定位呈现多元化:既是记者、编辑,也是播音员、主持人。
作为媒体融合的产物,全媒体记者需要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等载体熟练掌控。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史蒂芬·奎恩博士认为,“全能记者”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当突发的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立即反应,使用多媒体上网手机对该事件进行报道。这个阶段追求的是“快”,在媒介大战的今天,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竞争愈发激烈,激烈到以“秒”计算。第二个层次是记者在较短时间内,使用笔记本电脑、照相机、录像机、手机等工具,为网络、报纸写稿,提供视频和博客新闻。这个阶段追求的是“全”。第三个层次,是能够为报纸写深度报道,为电视台做纪录片。这个阶段追求的是“深”。奎恩博士认为,在媒体集团中,最好这三个层次的记者都要有。{3}这个观点已获得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
在文字方面,文字报道风格比较倾向于短句和口语化,网络语言使用频率更高。传统风格的文章中,严谨的长句、排比等表达方式是常见的,而全媒体的报道由于尽可能满足读者、观众、听众、网民等多类受众的需求,长句、排比等手法明显减少。
在报道形态方面,报、网、文字、图片、视频等实现了自由组合。一些报纸出现了经过整合、创新的新闻报道模式。例如,在今年以来的《铜陵日报》上,大量出现与铜陵新闻网相链接的短新闻。受到报纸版面的影响,许多新闻报道只能以短消息的形式出现,记者采写、拍摄的更多文字、图像、声音等则被“链接”到网络上。
在采编业务流程方面,数字化媒体的影响显而易见。记者、编辑在采编过程中,大量利用博客、论坛、社区QQ等网络渠道与受众沟通,获取新闻线索,与读者互动。
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趋向于复杂化。在传统媒体运作模式中,主要是新闻采编人员占主流。而在全媒体建设中,人力资源的成分更为多样化,不仅包括采编人员,还包括多媒体技术人员、公关活动家、市场营销高手。
综上所述,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介融合由浅入深,从“物理变化”趋向“化学变化”。全媒体融合新闻的大行其道,促使各种媒体机构多渠道组合,发展成为形式多样的新型传媒机构;媒体人自身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必须转换新闻理念,习惯于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整合,善于揣摩不同受众群体的心理,并寻找与此相匹配的传播模式,才能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需求。
融合带来创新,创新获得生存机遇,在大变革时代,这是屡试不爽的制胜法宝。
[1]于 都.满怀信心迎接全媒体时代挑战[J].军事记者,2010,(8).
[2]刘光牛,南隽,刘滢.全媒体发展趋势与对策分析[J].中国记者,2009,(12).
[3]周鸿铎.媒介组合策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G206.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752X(2011)02-0063-03
2011-05-24
杨 波(1968-),女,安徽铜陵人,铜陵日报社采访部记者。
吕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