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燕
(太原理工大学 人文素质研究与教育中心,山西 太原 030024)
高等院校应加强音乐审美教育
高海燕
(太原理工大学 人文素质研究与教育中心,山西 太原 030024)
音乐审美教育具有育德、启智、怡情等重要作用,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院校的具体实践,对于提高我国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高等院校;科学发展观;音乐审美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时代与社会对我们提出的根本要求。加强音乐审美教育,是高等院校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任务之一。音乐教育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特别易于渗入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之中,对于四育的和谐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
关于音乐艺术的教化作用,古往今来,中外名家对此都有许多深刻的认识和论断。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发出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慨叹,并把“乐”列为教育的必修课,首先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理念。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法国大文豪雨果也有过这样的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字母,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符”。
纵观中外名家思想,音乐的重要作用已可见一斑。加强音乐审美教育对于高等院校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而音乐艺术作为情感艺术,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大学生的精神境界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会使他们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等各方面逐步发生变化,从而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向上的道德信念。将思想素质教育融入音乐审美教育中,有利于促进道德教育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因为,音乐对于一个人品德的培养和塑造,并不是通过强制的方式而是依靠音乐自身,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更易于渗入德育的培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语言穷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它起作用的领域。那些无法用言语告诉人的东西,可以用音乐的旋律来诉说,因为音乐是直接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在这方面应当注意到,音乐是对年轻的心灵起作用的不可替代的手段。”虽然音乐语言不能表达系统的思想和理论,但它所展示的某种境界和神韵,是无法用语言和某种理论来表达的。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与思想素质教育之间相互合作、相互补充,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会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因为音乐是直通人们心灵的。
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渗透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质,学习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着力讴歌“用痛苦换来的欢乐”,赞颂“亿万人民团结起来”的精神和“相亲相爱,亲如兄弟”的理想王国。能欣赏和理解这部作品的人从中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灵魂的净化。
法国大革命中诞生的《马赛曲》曾极大地鼓舞了法兰西人民战胜外国的武装干涉;我国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作品,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全民族的心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鼓舞着全国人民与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民族的胜利。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其中,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当我们把爱国主义思想和美好的理想信念转化为音乐时,可以更广泛持续地拨动我们的心弦,鼓舞我们的意志,振奋我们的精神。当代一首《大中国》歌曲,旋律昂扬激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当听到或唱到此作品时,我们会全身心地融入长江、黄河、长城、珠穆朗玛峰等壮美形象所构成的宏阔的情境,这些令万众引以为豪的民族元素符号和景观,让我们情不自禁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要团结一心,我们要继往开来,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21世纪是创造的时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源源不竭的智力支撑和更多创造型的人才储备。时代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除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是衡量一个人、一个国家人文素质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音乐不仅有利于启发我们的灵感,而且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开放性思维,对一个人的智育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历史上的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托尔斯泰、歌德等人,他们卓越的成就,除了得益于其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之外,更与他们良好的音乐审美素养密不可分。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和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他们惯于在音乐的灵感诱发下,凝聚自己深思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激发大脑的兴奋点,将思维引向更广更深处。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音乐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他从六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伴随着他走过了孤独的小学和中学时代,音乐启迪了他的智慧和灵感,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为他后来潜心进行科学研究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他在研究问题遇到困难时,就把自己关起来演奏音乐,在音乐中重新获得灵感。音乐能使他的情感从理性的桎梏中释放出来,思路从逻辑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创造力。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也曾说过,每当听到蒋英(注:蒋英教授,大军事家蒋百里之女,中国最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建国后长年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的歌声,他总能感到一种美好的赐予,他甚至想对人们高呼一声:让科学与艺术联姻吧,那将会创造奇迹!
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格、高尚的情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每个成员必须具备的品质,更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人文素质。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形式,在培养人的健康向上审美趣味以及良好人格的塑造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美舒缓的音乐不仅可以解除疲劳、调节心理、修养身心,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放松,更有利于陶冶情操,进而塑造良好健全的人格。孔子在谈到音乐时说:“乐者,乐也。”《史记》中曾有关于孔子“闻韶音,习之,三月不知肉味”的记载,描述了他在听了好的音乐后获得的愉悦心情。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使人血脉流通、精神舒畅,不仅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益,对身体健康也大有裨益:它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解除疲劳,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说,音乐是我们保持身心健康的一剂“天然良药”。当明快悦耳的音乐通过人的听觉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动听的旋律能刺激并兴奋神经系统,焕发人的精神,而随着感情的变化,能使人产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品质,产生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促使人身心和谐、情绪振奋、精神愉悦。音乐以其和谐、起伏的律动使人获得一种快感,能使人体自身能量随着音乐情感的引发而得以释放,从而获得能量转移后的快乐,得到积极的休息。
音乐是情感的语言,对情绪的调整作用是直接而强烈的。它使心灵的负担减轻,可以有效缓和情感的自然烈性,清除其中的粗野和放荡不羁,促使人们在优美的旋律中向安和的态度转化,起到节制作用。当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我们感受到的是作曲家的灵魂和所蕴含的情感,由此体味到了《国际歌》的庄严、《天鹅湖》的优雅、《黄河怨》的悲情、《步步高》的欢乐……
一首悠扬清新、行云流水般的音乐作品,会使我们悠然沉醉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之中,身心获得舒畅和怡悦;当我们聆听诸如《梅兰竹菊》之类的音乐作品时,我们的心灵逐渐趋于宁静平和,在音乐的流淌中获得生命的感悟,温馨、自然、和谐的情绪油然而生。而一曲威武雄壮、高昂激越、振奋人心的乐曲,又会使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满怀,体会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如大型音乐《长征组歌》,以其优美壮阔的旋律,再现了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不畏艰险的英雄品格和光辉形象,那可歌可泣的革命情操,使人沉思,催人奋进。可见,好的音乐可以把人们积聚、压抑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以恢复心理平衡。
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媒介、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实践过程,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启迪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对于营造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传统的应试教育局面还没有被彻底打破,学校素质教育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继续推进。当前,我国许多大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还处于自发单一状态,科学合理的教育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审美教育不带有任何强制性和功利性。音乐的感染力是强烈的、深入的、持久的,对人的道德情感具有显著的净化作用。因此,加强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对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对于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 张 琴】
1672-2035(2011)01-0150-02
G64
B
2010-11-10
高海燕(1971-),女,山西祁县人,太原理工大学人文素质研究与教育中心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