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施振平
(1南京市江宁区统计局淳化统计办、2南京市江宁区统计局/1主任,江苏 南京 211122、211100)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探索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李晓明1、施振平2
(1南京市江宁区统计局淳化统计办、2南京市江宁区统计局/1主任,江苏 南京 211122、211100)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当前工作的重点是从体制创新出发,加强实施四个一体化建设。为使江宁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建议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升中心城镇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
城乡经济;发展;探索
按照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客观规律[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城市化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在城市化启动和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对人口、产业的吸引和集聚作用处于主导地位;之后,是以城市对乡村的扩散和辐射作用为主;而在城市化的平稳发展阶段,人口和产业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转移则处于一种均衡状态。这是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客观规律。,走城乡协调的城市化道路是现阶段我国的重要发展目标和方向,城市化要以城乡协调发展为主线,城乡协调是城市化发展的理想导向。城乡协调的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关键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而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在于发展县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是城乡协调中关键的一环。
江宁区作为南京经济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一个郊区,2009年实现GDP50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8.0%,比全市平均增速高6.5个百分点,占全市的11.9%,在全部的13个区县中独占鳌头,经济总量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大”;农村总人口50.9万,占全市的近四分之一,是农民最多的郊区,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8元,比全市9858元高出1.5%。因此可以说江宁是南京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主战场,其发展方式、思路、结果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同时,江宁区作为南京的郊区城市副中心,自身也存在江宁区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依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江宁当前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城乡经济协调并不是城乡均质化,而是通过体制一体化、城镇城市化、产业结构一体化、农业企业化和农民市民化,把城乡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的交流与组合。实际上,这也是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在于统筹与协调。
从政府的具体举措来看,当前工作重点是从体制创新出发,加强实施四个一体化建设:
1.城乡空间一体化。空间一体化的实现有赖于快捷畅通的联系渠道和联建共享的基础设施。因此,城乡交通、通信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必须先行规划和建设,尽快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通信网络,从而保证城乡生产活动联系的密切性、城乡居民远距离就业以及乡村居民生活消费行为的便利性。通过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提高供水、供电、环保等公用服务设施的共享度,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设施落差”,结束乡村封闭状态,扩大“城市场”范围,使城市空间走向区域化,加强城乡空间融合,进而推动城乡产业和人口融合。
2.城乡市场一体化。市场是生产要素、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流通、配置、交换的主要途径和载体。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经济自由”,重要的一条就是废除旧有的城乡二元化的市场管理手段,统一乡村市场与城市市场,协同运作,自由流通,构建既包括要素市场,如劳动力要素市场,又包括产品市场,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
3.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根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质要求和发展优势,合理分工,互促共进。从分工角度解决城乡之间产业同构和过度竞争的问题,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的经济技术联系。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发展极,重点应发展金融、贸易、信息、服务、文化和教育等第三产业;中小城镇以生产性功能为主,充当中心城市向农村扩散经济技术能量的中介和农村向城市集聚各种要素的节点;农村以规模化、联片种植的农业生产支撑大中小城市对资源和要素的需求,获取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和城市化发展的整体效益。
4.城乡经济生活发展一体化。从当前城乡发展的综合情况判断,失衡现象仍然突出,农业依旧是弱质产业,农民依旧是弱势群体,农村依旧是落后地区。长此下去,城乡不协调的发展会演化为互相牵制的恶性循环,最终影响全面小康建设及现代化进程。因而需尽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财政、金融、税收体制上采取突破性大举措,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农民与市民的差距。
1.整合工业园区,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整合工业园区以凸现地方竞争力势在必行,必须调整农村的非农化战略,走相对集中的城镇化道路,建立相对集中的非农产业区。对现有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适当合并,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有效聚集生产要素。在财政支付和考核指标方面进行配套制度改革,弱化街道的经济管理职能,强化街道的社区管理职能,鼓励几个街道联合开发一个园区,避免村村建园、镇镇建区,以园区为载体发展园区经济,促进生产要素的集中,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互动发展。
2.合理发展一定规模的现代农业经济,在吸纳部分劳动力的同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进一步使农业产业化。仅仅靠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不足以在短期内明显改善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应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让有限的土地等农业资源吸纳更多的劳动力。(1)推进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大力实施科技示范园区带动战略,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孵化器”。 (2)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推广标准化和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严把产地环境关、质量标准关和质量检测关,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要做好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名优、有机食品、绿色农产品申报,靠品牌抢占市场,靠品牌拓展市场。(3)以信息技术带动农业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信息网络将提高农产品市场的流通效率;信息监测将有效预警农业的自然灾害和气象;信息化将带动农民生活的现代化和农业管理的产业化。通过信息化,农业将实现集约化经营,从而分流出劳动力、资金和土地,用以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以便“离土不离乡”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自下而上”的城市化。
3.发展一定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本土民营企业。城乡经济协调过程中的产业选择必须遵循市场化规律,根据市场需求,把自己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把农村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通过发展产业不断予以转移。因此,按照江宁的实际,以就业为导向,充分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消化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建议今后可重点发展纺织、机械制造、建材、食品饮料加工业、包装印刷业、室内装饰装潢业、服装服饰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及特色产品,形成一个具有较强劳动力吸纳能力、较高产品附加值、较广市场空间、产业层次领先、具备一大批知名品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体系。
4.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提升中心城镇功能。小城镇是农村之首、城市之末,具有接受城市辐射、增强农村聚集、承载农村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功能。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出现产业空洞的今天,要积极推动农村小城镇建设,利用其聚集功能和传导城乡辐射的功能带动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在一些乡镇企业发达或一些特殊地理位置,发挥特殊社会功能的区域,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镇,拉动城镇经济发展。如汤山、横溪具有不少独特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将这些资源加以整合开发,可以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文化、休闲游等旅游项目;沿江、沿路、沿山、沿城的区位优势和水陆交通优势突出,可大力发展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仓储运输业。同时在实施城镇化战略过程中,要把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引导乡镇企业、龙头企业、民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形成以城带镇、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5.拓宽渠道,建立多元城建投融资平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一些城市发展的实践看,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大约需要3万-5万元的基础建设投资。要解决城乡协调发展的巨额资金,必须依靠多渠道资金来源,通过多种途径予以解决。目前,郊区城市建设所需的资金主要还是依靠财政投资,使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城市化的进程,应考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吸纳社会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城市化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渠道,建立多元城乡建设投资融资渠道,引入竞争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允许外资、个体私营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各种形式进入公用事业领域,进行投资经营。
6.发挥市场功能,减少转移障碍,增强市场推动。加大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家庭配置与社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社会配置机制,即建立劳动力统一市场、社会服务机构与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主要政策措施有:(1)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取消各种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歧视性政策,形成竞争性的劳动力价格市场。(2)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最大限度地使用劳动力创造有利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目前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农村亟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潜力很大。今后可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3)加强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和职业指导体系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10.3969/j.issn.1674-8905.2011.02.018
(责任编辑: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