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客体之维论析

2011-08-15 00:51郭红军
天中学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客体中国化

郭红军

(贵州大学 马列部,贵州 贵阳 55002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客体之维论析

郭红军

(贵州大学 马列部,贵州 贵阳 55002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之维,阐释了谁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之维,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形成了哪些理论的问题。从主客体之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审视,对推进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客体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有两个维度的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两个维度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之维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之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之维,重在阐释谁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之维,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形成了哪些理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样两个维度,形成了一个关系密切的内在统一体。因此,从这两个维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论析,才能较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进而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得到健康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之维

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在古老的华夏文明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使自身实现中国化,而这离不开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力量。总体而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力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群体,即中国共产党内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精英,不同历史时期促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理论队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现当代中国伟大实践的广大人民群众。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精英主体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起到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党历代领导集体均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精英。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尽管没有明确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但党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政治精英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尝试工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初,毛泽东便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中国革命的内在规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写下了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也是当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结晶。遵义会议之后,我们党逐渐形成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识。特别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代表全党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即“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658―659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在全党确立了起来,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进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政治精英的有力推动下,我们党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进程,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以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胆略,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论断进行了批驳,使我们党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内容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从而为改革开放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3。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又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江泽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发展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特别是在解决党的建设的问题上,江泽民反复调研,深入思考,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建设找到了正确的路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卓有成效地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世界等一系列符合实际而又富有创意的理论观点,不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旺盛生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七大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党内的政治精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正如邓小平评价毛泽东时所说的那样,“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3]345。今天,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党内政治精英的正确引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会取得如此显著的伟大成就。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党的政治精英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主体性作用,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形势下得到长足发展。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队伍主体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的光荣职责,也是党的理论队伍所肩负的神圣使命。事实上,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理论队伍建设,并使党的理论队伍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要主体。

在我们党的理论队伍中,既有从事理论宣传的一般理论工作者,也不乏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此,毛泽东在1938年曾做过专门论述,他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4]53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重申:“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的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这是一个宏大的队伍,人少了是不成的。”[5]462这些论述,充分肯定了党的理论队伍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的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涌现出了大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就出现了李达、艾思奇等富有马克思主义理论造诣的专家学者。时至今日,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和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依然是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必备读物。又如,建国以来,我党又涌现出了胡乔木、胡绳、龚育之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们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必要的推进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与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不懈探索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群众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广大人民群众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同样,自我们党成立以来,包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在内的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以一往无前的社会实践,不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力行,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工人阶级是我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流砥柱。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下,工人阶级不仅承担着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而且和其他革命阶级一道,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之中。农民阶级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方针的指引下,农民阶级的作用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显现。广大知识分子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担当着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重任,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又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发起的,尤其是个别贫困地区的农民,更是中国改革的先锋。工人阶级则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广大知识分子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见,不管是进行历史性考察,还是予以现实性分析,广大人民群众均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因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性力量和重要主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之维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力量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必然会化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创新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既可被称之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一定意义上亦可被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客体。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客体。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客体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有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客体,即毛泽东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关于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决议对其作了客观公允的正确评价,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6]43。

事实也正如此,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客体,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思想结晶。之所以说它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是因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均未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指导;之所以说它完全是中国的,是因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同样重要的是,毛泽东思想诸多方面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等),也都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意蕴。特别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因此,毛泽东思想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世代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诚如邓小平所说:“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3]347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客体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推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客体,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为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7]11的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创造性应用和全新发展,整个体系蕴含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是毛泽东思想的直接继承和时代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涵盖的很多内容,都能从毛泽东思想中探寻到理论的源头。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紧扣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脉搏,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科学揭示,及时解决了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揭示,使人们在理性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从而也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并创造了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揭示,不仅使我们党成功实现了从革命党向建设党的转变,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执政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不仅使发展的科学内涵得到了正确的诠释,而且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沿着科学的轨道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党的政治精英、党的理论队伍和广大人民群众,是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力量。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催生的理论客体,也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的秘密所在、行动指南和精神支柱。在新时期,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必须不断推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

[1]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 邓小平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邓小平文选: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毛泽东选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毛泽东选集: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6]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Analysis on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of Marxism in China

GUO Hong-jun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The dimension of the subject of Marxism in China explains “who” has carried out the Marxist in China and the dimension of the object of Marxism in China which explains what specific theories that Marxism in China has turned int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f promoting Marxism in China of analyzing the dimensions of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of Marxism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Marxism in China; subject; object

A8

A

1006-5261(2011)03-0021-03

2011-01-15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09B204);贵州省教育厅基地项目(10JD04)

郭红军(1973―),男,河南平顶山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赵贺〕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客体中国化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