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赵经纬
刚刚过去的通信展可谓亮点频现,在各大焦点中,TD-LTE无疑都名列前茅。在国内,TD-LTE正加速进入规模试商用深度阶段,监管机构、运营商、产业链都给予极大投入和关注。移动宽带的飞速增长正促成TD-LTE成为下一个新的增长引擎,在国际市场,新的TD-LTE部署计划和商用网络正如雨后春笋般汩汩而出。中国移动一位负责TD-LTE管理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2011年开始,TD-LTE已明显进入全球化商用阶段。
记者从中国移动获悉,截至2011年6月,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运营商已累计建设超过30个TDLTE试验网。除欧洲运营商Aero2和Hi3G率先签订LTE FDD/TDD双模网络建设合同外,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地区运营商也计划在2011年启动商用网络建设。
2011年2月,中国移动联合印度Bharti、日本软银、欧洲沃达丰、美国Clearwrie共同发起成立TDLTE全球发展倡议(GTI)。随着TD-LTE国际产业的快速发展,GTI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目前已有21家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各大洲的国际运营商加入GTI,合作研究TD-LTE商用部署关键问题,形成了国际运营商联合推动TD-LTE全球化商用部署局面。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近期表示,目前已有10家运营商明确了TD-LTE商用计划,预计2011年底TD-LTE基站数量将达6500左右,2012年将达到3万个左右。
伴随着运营商风起云涌的TD-LTE建设浪潮,设备商近期更是频有斩获。
在印度市场,爱立信近期宣布签署首个TDLTE无线宽带网络设备的合同;印度第一大运营商Bharti Airtel也在近日选择中兴通讯在其一个电信大区Kolkata优先部署TD-LTE商用网络。
在欧洲市场,华为与波兰Aero2于去年11月签署商业网络合同,为后者推出了LTE TDD/FDD融合商用网络。中兴通讯则以其SDR平台及统一的核心网和网管平台,建设了和黄Hi3G合作的瑞典LTE TDD/FDD融合商用网络;5月4日,中兴通讯完全通过了瑞典Hi3G第一阶段的验收测试。
华为与中兴近日又共同斩获了目前全球最大的TD-LTE商用网络合同,为日本软银建设覆盖日本90%人口和区域的TD-LTE网络。
此外,大唐移动也在欧洲和非洲等地开启了TD-LTE试验网的相关工作。
从TD-SCDMA到TD-LTE,我国主导的TD标准都承载了国人太多的梦想。相比TD-SCDMA时期,TD-LTE如今无论在支持的主流厂商(已有许多全球主流的芯片、系统、测试厂商加入TD-LTE阵营)数量,还是国际化运营商的部署倾向(许多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主流运营商均部署了TD-LTE网络)上,都明显好转了不少。然而,作为一项尚未商用的新技术,TD-LTE商用部署,尤其是在频谱分配、终端成熟度、规模化进展方面,仍存不少挑战。
目前TDD频谱主要集中在2GHz、2.3GHz、2.6GHz三大频段。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最近统计显示,全球有22%的TD-LTE部署分布在2.3GHz频段,28%分布在2GHz,42%分布在2.6GHz;其中2.3GHz和2.6GHz成为主流频段,达到64%。鉴于高频段组网造成的高成本、干扰严重、覆盖有限等技术瓶颈,探索仍未开放的数字红利频段(700/800MHz)已十分必要。但这一问题涉及监管、频谱规划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需要各方面加快研究进度。
其次,有中国移动专家也提出,目前TD-LTE终端产品、商用化进程相对FDD LTE滞后,可商用终端产品的丰富性以及可被用户接受的成本仍存在问题。VoLTE技术以及TD-LTE手机终端的商用进程,已成为关乎TD-LTE商用时间的关键问题。
另外,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所专家也告诉记者,尽管目前GTI已经吸引了30多个国际运营商的参与,但真正有TD-LTE大规模部署保证的运营商并不多。他提出,中国运营商和产业链应牵头尽快明确规模商用信号,确保首批商用的运营商形成足够规模,同时应尽快明确TD-LTE盈利模式和后续发展思路。
当然,除此之外,许多技术问题也影响着TDLTE规模商用的进程,例如TD-LTE与2G、3G的同频混合组网问题便十分突出,而网络建设之外的网络优化和规划等也急需加快研究步伐和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