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泉 王君杰
陶企内迁火热 效果尚难定论
■文/魏泉 王君杰
2008年以来,佛山政府先后关、停、转了一大批中小型陶企。这批企业大多规模小、消耗高、污染大,经营粗放,产能落后。虽然在数量上占佛山陶企的三分之二,然而实际产能却不及当地总产能的三分之一。产业转移已是大势所趋。制造业企业为了占领新市场、降低成本、寻求配套设施等不同目的向内地进军。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转向新兴产业,偏重经济发展转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生产要素从集中于沿海地区转向中西部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沿海地区继续走低成本路线已经行不通,不少企业纷纷寻求新的出路。
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沿海用工难度与日俱增,导致企业成本大幅度上升。东部沿海企业把目光转向了中西部地区。而处于中西部的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将首先承接这波产业转移。这轮产业转移潮,将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产业转移是东部地区企业在成本压力下的理性选择。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西部以承接东部地区转移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东部地区应抓紧自主创新,在品牌建设、技术研发等领域多做文章。
竞争的激烈加剧了东部众多陶企的负担,随着沿海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世界金融危机下国际市场需求量减少,出口放缓,不少陶企将目光投向了资源和环境都更为优厚的中西部。针对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项目,中西部内陆城市自下而上积极“迎客”。
据了解,2010年12月11日,第六届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在汕头举行。会上,佛山共签订了78个向山区和东西两翼地区转移的项目,其中陶瓷建材类项目19个,投资金额合计68亿元;2010年8月,宁夏石嘴山与淄博陶瓷签订共建工业园的协议,12月16日,宁夏石嘴山淄博工业园首批入园企业及项目推介会顺利举行,据悉,此次淄博“产业西进”,投资石嘴山建工业园总投资约170亿元。此外,为吸纳更多的企业入驻,2011-2012年,法库大东北陶瓷城将扩建三倍,由现有的10万平米扩建到40万平米,形成东北最大的陶瓷产业群贸易集散平台。此外,呼和浩特、宁夏、伊宁、衡阳等内地城市都蓄势待发,竞相开门引资。
针对东部加工制造企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新趋势,当务之急,内陆地区应从以下方面“挽留”东部企业。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市场依旧热闹,众陶企纷纷调转船头,进军国内市场,可见,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如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面向中、西、南亚以及俄罗斯的消费市场和潜力巨大的购买力。作为中国-东盟合作桥头堡和连结我国东、中、西部的节点,广西也亟待进一步开发东盟市场和广阔的大西南经济腹地。
一方面要进一步打造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另一方面,要围绕相关区域的规划建设打造相互支撑的产业链。同时,加强培训和引进技术工人、管理人才。
要制定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打破各省区间的行政壁垒、市场壁垒和体制壁垒,制定实施包括金融交通、市场融合、信息共建平台、人才自由流动的区域一体化政策。同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和有约束力的合作协议,这样有助于最大程度降低区域内企业的综合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面对资本逐利的现实,各地政府要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筑巢引凤,吸引企业前来投资设厂。另外,政府要实行政务公开、公平执法,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为引进知名陶企入驻当地产业园,各地政府需加大扶持力度,也需要在工业用地、税收等方面出台相应措施,鼓励企业尽可能在国内转移。
今后,我国产业转移规模将越来越大。2010年,广东、上海、浙江、福建4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达到1.4万亿元。而且产业转移的层次越来越高,出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转移”的情况,部分企业面对日益扩大的国际、国内市场,因为需要增资扩产,他们将目光转向内地,重新选址投资,同时继续保持在沿海地区的原有产能。
产业转移后能做到业务拓展的企业还不多,大多是选择资源互补性的转移。转移过程中不顺利的情况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当地产业环境不景气;二是企业水土不服,对政策环境不适应。此外,当地社会秩序混乱和政府政策不落实而导致的企业回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产业转移的效果不宜过早、轻率下结论。此外,产业转移之后,原产区是否能发展新的产业,实现产业价值的提升,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