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打造高效产业集聚区

2011-08-15 00:51:44西峡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资源导刊 2011年11期
关键词:县政府集约节约

□西峡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方 成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打造高效产业集聚区

□西峡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方 成

西峡县产业集聚区是全省首批批准的175个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总面积20.17平方公里。截至目前,产业集聚区内共入驻企业180家,其中投产企业137家。规模以上企业60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6家,超10亿元企业5家,上市公司1家,外资企业10家,培养形成了特钢及冶金辅料、汽车配件、现代中药和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区先后被确定为全省又好又快发展产业集聚区、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0年又跻身“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南阳市双强产业集聚区”。

一、积极转变观念,重视节约集约用地

科学定位。我县产业集聚区启动建设时,县委、县政府就站在建设节约集约型社会的高度,积极转变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坚定不移地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努力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用地密度。县委、县政府结合西峡“八山一水七分田”的县情,大手笔果断决策,把集聚区选定于县城东部浅山丘陵区。该区内地形复杂、沟壑纵横,85%都是未利用荒草荒坡地,山多地少,没有基本农田,耕地所占比例不到35%(建成区耕地比例低于15%),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同时最大限度地吸纳项目入驻。

强化领导。建设初期,我县就组建了高规格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由县委书记、县长亲任管委会书记、主任。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产业集聚区建设日常工作。同时,我县还专门成立了产业集聚区节约集约用地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国土资源、发展改革、建设、规划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室和节约集约用地领导小组定期将产业集聚区建设及节约集约用地情况向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汇报。健全的领导机构,为产业集聚区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加大投入。我县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用地奖励扶持机制,引导新入驻的42家企业挖山填沟、筑堰垒坝,分阶梯进行建设,仅土地平整一项就累计投入资金2.6亿元,把数年前沟壑纵横、杂草丛生的荒山丘陵变成了如今厂房错落有致、企业众多、山头相间、生产繁忙、生态良好的现代化产业新区。

二、严格规划管理,强化节约集约用地

我县坚持在“有效保护、有序开发、优化配置、合理利用”的基础上,严格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用地规划、供地规划管理,超前谋划,主动报批,争取指标,服务发展。

做优总体规划。我县在编订《西峡县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时,切实遵循《西峡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西峡县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超前预测,充分论证,科学划定土地用途区域,使用地空间布局更为合理,实现了三规合一。同时,合理规划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通过规划,对项目引进等严格控制,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做好用地规划。我们主要坚持“三步走”:第一步,小组预审,拟定用地计划。每年第四季度,县产业集聚区节约集约用地领导小组对第二年拟上项目用地情况进行初审统计,向县政府提交年度项目用地计划。第二步,会议审核,确定用地项目。县规划委员会或县政府常务会议对产业集聚区节约集约用地领导小组提交的年度项目用地计划进行讨论评估,区分项目轻重缓急,确定用地报批程序。重点保证投资强度大、带动性强、节能减排好的项目及优势产业项目、高科技项目、品牌项目、高附加值项目用地。第三步,部门审核,组织用地报批。国土部门按照县政府确定的项目报批程序,对照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核定项目用地规模,积极向省、市国土部门报批项目用地指标。

做严供地规划。项目用地经省政府批准及征收后,县国土管理部门严格按照规定对所有产业集聚区项目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出让。项目业主获得土地使用权后,依据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办理项目立项、规划和准建手续。通过以上程序,2010年共依法为产业集聚区供给土地1403.28亩。

三、创新用地思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西峡县积极拓展集约节约用地的深度和广度,创新推行了“大企业进产业集聚区、小企业进乡镇工业园、鼓励企业进标准化车间”的用地思路,从而有效破解了土地供需矛盾,把全年供地总量的80%以上配置给企业,促进了产业集聚区的大发展。

大企业进产业集聚区。我县严格产业集聚区用地政策,积极盘活建成区土地,科学控制发展区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坚决冻结控制区所有用地审批,切实加强项目投资监管。主要推行“五变”:变分散布局为集中布局;变招项目入园为选项目入园;变按申报面积供地为按政策核定供地;变落户地统计为引资地统计,从政策上引导企业进园入区、集约用地;变工期口头承诺为合同承诺。我县产业集聚区已培育形成了以宛西制药公司为龙头的中药制药主导产业,建成了全国知名的中药制药基地;以龙成、西保、通宇公司为龙头的铁钢及冶金辅料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冶金辅料生产基地;以西泵、西排、西铸公司为龙头的汽车配件产业,建成了全国重要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以香菇、猕猴桃为主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

小企业进乡镇工业园。我们建立孵化扶持小企业用地机制,减轻集聚区供地矛盾,利用乡镇荒坡地、河滩地、闲置厂房、院落空地,建设丹水、西坪等乡镇工业园,引导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下且无污染的小企业“下乡”进园。2010年,丹水工业园新上项目8个;西坪工业园新上项目6个。

鼓励企业进标准化车间。通过集中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引导园区企业向空中要地,近两年已节约土地1000多亩。目前,我县产业集聚区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用地面积占产业集聚区工业用地总面积的38%,建筑容积率均达到1.3以上。

四、健全激励政策,引导节约集约用地

为鼓励产业集聚区项目节约集约用地,我县积极健全完善相关激励政策。

健全用地专项激励政策。我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工作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县政府将根据项目建成投产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实际投资强度分四个档次给予奖励。同时提出,属于农产品加工的龙头项目,可提升一个档次享受政府奖励。

健全政府扶持政策。西峡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东部浅山、丘陵地带,前期投入高,优质项目引进落地难。为了最大限度地开辟项目用地空间,我县坚持每年投入巨额资金挖山填沟,土地平整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后交由重点项目使用,为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且无污染的大企业提供用地保障。现入驻西峡产业集聚区的瑞发风力发电及联想集团控股华夏联诚公司的猕猴桃收储加工两个项目仅土地平整一项,县财政就投入资金近1500万元。

健全企业家激励政策。对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的项目,县政府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一定的支持,并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扶持资金。此外,县财政每年还拿出超千万元资金用于奖励产业集聚区企业功臣。通过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产业集聚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健全土地盘活激励政策。对发展区内五里桥镇、回车镇划拨专项资金,科学规划建设5个安置区,对128家零星散居户实行统一搬迁,共节约土地167亩,恢复有效耕地69亩。对位于县城老城区黄金地段的原化工厂、绝缘材料厂、养生殿酒业公司、西保冶金、鑫龙耐材等低效利用土地的企业,逐步进行迁建,布局到产业集聚区,实行“退二产进三产”,共节约土地600余亩。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大力开展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建设,确保了产业集聚区耕地占补平衡。

五、完善监管机制,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为真正做到地尽其用,我们积极完善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机制,保证每一寸土地发挥最大的作用。

完善目标监管机制。由县产业集聚区项目业主与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室签订项目投资、开工、建设时间等相关事宜目标责任书,并向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室缴纳项目投资总额50%的押金,由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室按工程进度支付相关费用,保证项目投资到位,避免假、大、空项目占地。同时,完善工业项目用地出让合同,通过收取履约保证金、推行临时与长期土地使用权证分期发放制度等规范用地行为。

完善竣工监管机制。项目竣工后,由县产业集聚区节约集约用地领导小组牵头,规划、国土资源、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参与,对项目四项指标(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进行审核。通过审查符合标准的,兑现县政府优惠政策,返还剩余押金;对达不到“四项指标”要求的投资企业,采取全部或部分收回土地使用权等办法进行处置,防止闲置浪费土地现象发生。如:河南省通宇集团铝箔项目总上报面积862.96亩,其中耕地26.87亩,其余全部为荒坡、丘陵地。土地供应后,由于该项目资金一年后仍不能全部到位。2010年,我们将该项目部分土地收回,作为西峡县汽车配件小区建设用地,分别由西泵石油机械配件生产线项目、西铸汽车后桥高镍排气管生产线等8个项目和园区区间道路建设共同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中联水泥项目建设时,县国土资源局批了240亩地,但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有近100亩地闲置,县政府立即予以收回,另行安排了3个小项目建设。

完善执法监管机制。由县政府牵头,定期组织公安、法院、监察、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深入产业集聚区,依法严肃查处以租代征、批少占多、闲置浪费土地、私自倒卖土地等土地违法案件,从严追究相关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并将查处结果通过电视公开进行曝光,进一步优化了产业集聚区土地市场秩序。目前,全县上下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国土资源的良好工作格局。

猜你喜欢
县政府集约节约
红色记忆:国家博物馆藏“衡水县政府印”
鸡泽县人大常委会 对县政府组成部门开展监督工作评议
节约
节约
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简析
节约
一律作废
决策(2017年9期)2017-09-30 00:12:28
节约从我做起
儿童绘本(2017年6期)2017-04-21 23:19:31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