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2011-08-15 00:49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丁源
中国商论 2011年23期
关键词:十二五竞争力企业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丁源

在经济全球化带动下,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发达国家主要强化产业链的两端,抢占附加值高的研发和营销环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而将附加值低的制造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实施“技术锁定”。在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双重优势的压力下,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在世界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中国亟需企业和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1 SWOT分析

1.1 外部机遇

1.1.1 世界经济推动力向新兴国家转移的机遇

从2009年开始,世界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逐步向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兴国家拥有广阔的尚待开发的内需市场,面临产业现代化的强烈驱动力,具备庞大的可供开发的投资潜力,这些为新兴国家在危机中和危机后维持较好的发展速度提供了条件。

1.1.2 面临加快战略储备和提升制造技术的机遇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为促进经济增长,一些国家和地区放松对出口的管制,出台有利于产品出口的政策,以前限制对我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部分也获得了解禁,这对于我国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以及平衡与贸易伙伴的贸易盈余都极其有利。

1.1.3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机遇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经济交易手段的更新,国际范围的生产、采购、销售、金融和企业组织形式等因此而不断发生变化,日益方便的通讯和数据传输正为企业将其在不同国家的行业业务连接起来创造可能性。

1.2 外部挑战

1.2.1 经济全球化使竞争加剧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处于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原来具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全球性的自由贸易规则使我国敞开自己的大门,保护自己产业和市场的能力大大削弱;我国的重要经济领域可能受到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操纵,使还很小且不健全的市场和脆弱的民族工业处于困境.

1.2.2 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

“十二五”期间,中国产业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总量将持续扩大,但是,中国的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产业增长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特征明显,这些使得中国产业未来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挑战。

1.2.3 产业结构升级的挑战

在“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体系将发生很大变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增强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从世界发展经验看,从制造业转型到服务业,从传统服务业转型到知识型、高增值服务业是一个大趋势。

1.2.4 制约企业发展的客观障碍依然存在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依然处于转轨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政府计划性干预和固有的一些制度性障碍在很大范围内依然存在。比如,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充分自由创业的环境;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还存在一定缺陷等等。由于这些原因,我国企业发展依然缺乏良好的经营环境。

1.3 内部优势

1.3.1 我国的基础条件越来越完善

近些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道路交通、通信、电力、集中供热供气以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果显著,可以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基础性的支撑条件。

1.3.2 拥有技术的后发优势

在技术方面,我国企业可以利用技术的后发优势,发挥技术上的可选择性、多样性和创造性,避免或少走弯路,直接进入较高的规模优势阶段。

1.3.3 低成本优势

低成本优势一直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巨大优势,我国劳动力人口丰富,目前农村还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可以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为这些企业和产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

1.4 内部劣势

1.4.1 国内名牌竞争实力较弱

我国品牌产品的实力较弱体现在一是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名牌。二是国内品牌的资产价值与国外品牌相比差距较大。三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品牌的产品占有份额较低,创利能力较弱,很多品牌被外国企业所挤垮。

1.4.2 国际市场营销渠道不畅

近年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份额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大量的产品不得不通过外国企业的营销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实际上只赚取了很少的加工利润,大量的潜在收益流失了,这就大大削弱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4.3 技术创新意识不强

我国企业的产品几十年一成不变,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弱,尤其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对科技人才不够重视。从这个角度讲,科技创新能力低是我国企业竞争力低的致命弱点。

1.4.4 专业化分工机制尚未形成

在我国的众多产业中,企业网络尚未完全形成,现有的企业网络多半是垂直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即上下游企业间、加工企业与服务企业之间的网络。同行业间相互独立,往来较少,企业“单兵作战”现象突出,同行业竞争意识远远强于合作意识。

1.4.5 政府行为有待改进

目前,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方面与企业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有一定的距离,专业市场建设、集体品牌的创造、设立共同的技术创新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产品质量检测设施、举办交易会、展览会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对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宣传力度。

3 “十二五”期间中国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

3.1 进行一个转变

提升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把指导企业和产业发展的思路从“产业增长”转变到“产业提升”上来。

过去的发展观念是解决产业由小到大,从无到有的问题,强调产业规模的增长,而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竞争力、产业安全等问题不够重视。随着产业全球转移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层次提高,我国面临着转变企业和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机遇,因此要更加重视提升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企业和产业从粗放式的增长向集约型的增长转变。

3.2 实施两步协同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做强做大同步进行。

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呈现高技术化、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趋势。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加快,技术水平和生产率明显改观。下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资源环境等高技术产业成长加速,日益成为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先进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在发达国家持续提高。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日趋技术密集化,金融、保险、物流、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的企业和产业必须在升级中做强,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价值,同时提升品牌效应和增加科技含量,让出口产业的层次进一步提升,提高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需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经济结构失衡需要进行调整,所以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不能放弃规模的做大。

3.3 坚持三链核心

要坚持以“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为核心,通过三链的整合、实现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通过价值链优化分析整个价值的创造过程,明确各个环节的关系及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取舍,并注重外延价值和无形价值的创造;通过供应链整合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双向沟通的一体化模式,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争取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通过产业链拓展向核心业务的上游和下游拓展,进入增值较高的环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3.4 推动四项建设

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推动形成合理化、市场化、集群化、国际化的发展格局。

合理化是要合理地运用人员、资金、技术、物资、设备等各种资源,使企业内部管理顺畅,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降低摩擦和交易成本;使产业结构合理,衔接良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市场化就是要瞄准市场,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加强品牌塑造和品牌管理,利用品牌力量实现外包作业,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取得稳定持续的发展。

集群化是指企业通过企业之间为增强竞争能力及适应环境变化而实现的联合和集聚,实现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国际化就是要实施“走出去”战略,从事跨国经营,增强对外投资能力和实力,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全面竞争,在竞争中提升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3]盛世豪.产业竞争论[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4]龙应斌.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领跑者[J].企业文明,2010.

[5]李武军.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系统论探讨[J].决策探索,2010.

[6]姚涛.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发展的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0.

猜你喜欢
十二五竞争力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