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北方学院经管学院 孙明辉
河北常山生化药业公司 刘继来
低碳经济的运行与发展离不开绿色物流的支撑,在物流业中,交通运输不但是核心环节,同时也占据了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绝对比重。
绿色物流又称环保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目标是将环境管理导入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如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个作业环节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有效遏止物流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费。
(1)传统物流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物流企业的赢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这些目标最终均是为了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往往以破换环境和生态为代价。而绿色物流除追求上述经济利益目标之外,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经济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目标。
(2)绿色物流是循环型物流,强调在物流系统中构建逆向物流体系,以解决某些失去了明显使用价值而还存在潜在的使用价值的“废弃物”例如边角料、被消费后的产品以及包装材料等的回收再利用问题,有效抑制其当作废弃物被抛弃使用后,无序流向环境而造成环境被破坏的问题,即绿色物流体系强调把传统中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所构成的开放式物流体系,改进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循环物质系统。
(3)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物流,强调发展绿色物流必须综合考虑物流、环境、资源、经济等因素,形成与这些因素相依存、相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物流发展模式。
物流是对资源从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有关选址、移动和存储业务进行的优化过程。其实质是货物的有效流动,这正是运输的基本功能。因此,可以说物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运输。因此在物流体系运行过程中对运输环节实现低碳运输是实现绿色物流的重要保障,其主要表现在:
2.1.1 传统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1)运输离不开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使用提高了运输效率,但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方面是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据统计交通运输排放的污染气体如一氧化碳、铅、氮氧化合物等占污染气体排放总量的65%以上;一方面是交通工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噪音污染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如汽车的发动机、喇叭、启动、刹车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轮船、火车的汽笛,飞机起降产生的巨大噪音等,对附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学习、工作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噪音污然;最后,交通工具的废旧壳体、废弃油料的渗漏等会对附近的土壤水质造成污染。
(2)运输的货物本身也可能存在对环境污染的隐患、例如货物在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堆积;运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原材料或产品时可能引起的爆炸、泄露等事故,都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2.1.2 传统运输消耗能源现状
(1)以目前来看,绝大多数交通工具的使用是以煤、石油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为依托的。有数据显示2005年全世界能源消耗中交通运输占26%。也有数据显示,能耗成本已经占据运输物流企业总成本的40%,甚至更高,运输高能耗成了物流业的一块伤疤;
(2)由于道路、天气、驾驶员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交通工具频繁的维修、清洗也是燃料、人力、水利能源的浪费;
(3)粗放和低效率的运输模式,造成了能耗的增加和能源的浪费。主要表现为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程度高、货物运输还基本处于单车单干的原始状态,运输信息不畅、空驶率高、重复运输、交错运输、无效运输、迂回运输等不合理运输现象较为普遍,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等。
低碳运输是一种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其核心在于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改善交通运输的用能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式。目的在于使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运输系统最终减少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代表的高碳能源的高强度消耗。
要实现绿色物流就必须从运输入手,通过对运输方式的改变达到节能减排、减低污染,实现低碳运输,才能使整个物流系统实现“绿色”目标,这不仅有利于社会发展,也是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1)低碳运输的起步与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与相关部门的推动。低碳运输是一个体系化的概念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无论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运营,还是交通工具的生产、使用、维护,乃至相关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人们的出行方式或运输模式等,都需以“绿色”为理念的政策指引和扶持。尤其是在低碳运输的起步阶段,缺乏政策扶植的低碳型运输企业往往不具备成本和效率优势(如一次性节能技术改造投入和限速运输模式等),导致企业转型动力不足。2010年5月14日,交通运输部启动了全国“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以“车、船、路、港”千家交通运输企业为载体,结合行业特点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是推动低碳运输发展的一次良好实践。
(2)低碳运输的行业投入方面需要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在新型物流园区建设、交通管理系统升级改造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当中,政府投资的带动及示范作用尤为重要。此外,国有大中型运输企业作为运输行业的核心和骨干应积极向低碳运输转型,并在领导低碳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方面成为运输行业的领跑者。
(1)对于产业、资金、人力高度聚集的地区周边加强对公路、铁路、流域,航线等运输道路管理,避免拥挤或障碍路段,减少阻塞。可降低由此产生的交通等待时间,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 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对铁路、公路、流域的综合规划,加强对未来物流量变化的预测,使交通道路不仅能适应现阶段物流运输需求、还能适应未来几十年物流运输、城市发展、人口增加、气候变化、经济发展等的需求,避免重复规划,重复改造带来的资源浪费。
(3)在遵循上述原则的情况下,对现有不适应运输发展的交通要道进行扩建、改造,建立起与交通工具增长相协调的运输线路。
(4)加强物流网络信息化,以提高运作效率,如通过物联网收集道路信息、车辆数据,及时传递给驾驶员,使其避开拥挤或障碍路段,保证运输的畅通,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道路网络的畅通能力,减少阻塞、减轻尾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等。
3.3.1 加强对运输工具的改进
(1)对车型、零部件、传动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尽可能降低各种阻力、减少燃料消耗成本。如2010年中海集运针对船舶实际情况,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大型集装箱船舶的维修工作,分批将船舶的传统防污漆改为新型防污漆,从而减少船体阻力,仅此一项该公司每年可节约燃油11500吨。(2)提高清洁能源型汽车运输能力。目前虽有一些利用清洁型能源汽车进行运输的例子,但被其运输距离短,技术要求高,成本高等条件束缚,还不能被普遍采纳和应用,因此加快清洁能源运输工具的研发,提高运输能力,降低对石化燃料的消耗和依赖。
3.3.2 减少运输工具的在途时间
除上述由于道路拥挤、路面不平等原因延长了运输工具的在途时间外还有一些原因延长了运输工具的在途时间。(1)在物流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减少空驶率,尽可能实现共同配载,避免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促进运输管理合理化。(2)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及排队论理论,优化运输线路,降低重复路线率,使路线趋于合理化。(3)对物流节点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仓储设施的建设。使节点布局及仓储能力适应相应的运输能力,降低运输工具的在途等待时间。美国万络(Con-way)运输公司的成功案例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该公司从2006年开始对8400部车的车队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智能交通计划,运用一系列措施,运输网络再设计,每天减少12.4000万英里运营里程,收益明显。
3.3.3 改善运输组织模式、发展联合一贯制运输
充分发挥海、陆、空各种运输工具的优点,对多种运输方式进行有机的选择和联合,从而优化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可降低运输成本,使能耗、环境污染最小化。
3.3.4 大力发展铁路货物运输
公路运输耗能排在各种运输方式首位,铁路运输是最节能的。据测算,在等量运输下,铁路、公路和航空的能耗比为1.9:3:18.6,因此大力发展铁路货物运输,通过加快列车运行速度、完善铁路硬件设施,降低铁路运输的固定成本,促进铁路运输发展,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3.4.1 驾驶员培训
对驾驶员的培训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进行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与铁路、海运、航空运输不同,公路运输工具操作起来相对简单,因此驾驶员准入门槛比较低,公路交通事故率以我国为例总是居高不下,疲劳驾驶、醉驾事故时有发生,因此要提高驾驶员的准入门槛,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如对于安全行驶5000小时的驾驶员要给予奖励而对于未达到安全行驶要求的驾驶员给予严厉惩罚。由此降低事故发生率;一方面提高操作技能培训,通过对驾驶员操作技能培训,适当的操作可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油耗成本,如法国斯堪尼亚集团下属的斯堪尼亚培训学院专业培训的驾驶员可以提高10%~15%的燃油效率。这相当于每行驶20万公里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19吨。同时,谨慎驾驶还可减少车辆维修、损坏以及保养的费用,降低额外能源消耗和碳排量增加。
3.4.2 物流复合型人才培养
近些年物流行业迅速发展,而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于整个行业的发展,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要么是虽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物流操作、管理经验,但未经过专门学习和培训的人员,这些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对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缺乏、对物流管理软件如条形码技术、MRP、ERP等的操作具有困难;要么是一些刚出校门空有一些操作和管理的理论知识,而对如何应用于实践还缺乏经验。这就造成了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偏低、管理体系混乱、运输决策不当等问题,增加了运输耗能,因此亟需培养一批既具有较为全面的物流操作和管理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管理经验,能够对所执行作业进行全方位管控、优化和提升的复合型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
[1]王艳,李作聚.浅谈低碳物流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商业时代,2010,(14) .
[2]于一秀,邱灿华.中国低碳物流问题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