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之魂

2011-08-15 00:49张本良
中学语文 2011年31期
关键词:文本分析语文

张本良

[作者通联:江苏泰州中学]

所谓“品味语言”,是指对文章的用字用词、语句内涵、语气语调等等事关语言的因素仔细体会、用心把玩、反复咀嚼,静心揣摩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传情达意的。抓住了这些因素,才可进入文章的内核,走进作者的内心,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精神的滋养。

文本中经常会有一些看似平常的、很不起眼、一不小心就会滑过去的字眼,如果我们老师有特别的敏感、特别的眼光、特别的领悟,那么抓住它,别放过。精心设计、步步引导学生去品味、体验、感受、思考,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文本,分析得活,分析得新,一定能使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启发、认识和审美体验。如果我们老师经常这样做,就能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感受力,另一方面也使自己不断有新的收获,完全可以说是抓住了根本。至于那些能反映作品整体风貌的词语、能窥探作者心灵世界的词语、能表现作者艺术匠心的词语……更应引起我们教师的关注,引导学生揣摩词语表层意思背后的情感、思想、意趣……就深得语文之妙了。

荀子《劝学》中有言:“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细心的老师仅能发现“至”“致”不同的现象,提醒学生注意差异,默写时不要出错;善于分析语言现象的老师则还能引导学生分析两者差异的本质:“至”的篆文写作“至”,《说文解字》说:“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表示一般意义上“到达”的意思;而“致”的篆文写作“致”,《说文解字》说:“送诣也。从夊从至。”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送诣者,送而必至其处也。引申为召致之致,又为精致之致。从夊,从至。夊犹送也。”所以,“致”表示“用手送到,使到”的意思,引申为“引起”“导致”“致使”“使到达”“精致”之类的意思。联系原文,“不半步、一步地积累,无法到达千里之远。”“借助于车马的人,不是脚比别人走得快,而是车马使他到达千里之远的地方。”所以,用“至”强调了主观能动性,内因重要;用“致”突出了“假于物”的重要,外因重要。可见,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引导学生观察得更细致,分析得更深刻,学生会学得更轻松,教师也会教得更有趣。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中有一句:“谈笑间,强虏(樯橹)灰飞烟灭。”其中在相同位置上,苏教版教材用的是“强虏”,人教版教材用的是“樯橹”。敏感的教师发现了这一不同,不能把它随随便便地放过去,应思考这种不同有没有“语文”意义上的本质差异,分析这种差异对于提高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有没有价值,或者说这是不是“语文”课的义务。一旦感觉到有探讨的价值,就应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其实,文字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分、好坏之别,关键在于文字能够表现思想——文字不同,思想有异,效果有别。

文字敏感力粗疏的同学会觉得这是两种不同的写法,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无需深究微言大义。稍微有点文字敏感力的同学稍稍一想,会觉得:“强虏”就是“强大的敌人”,简洁明了;“樯橹”,绕了个圈子,其实还是“敌人”的意思,却少了一层“强大”的意思。

文字敏感力比较强的同学会这样看:“灰飞烟灭”是一个并列关系的主谓句,“灰”“烟”是名词作状语,非常具体,分别修饰 “飞”“灭”,比喻人亡或事物迅速消失;“灰飞烟灭”与“樯橹”又构成大一层次的主谓关系,所以说,“樯橹”更得体,与语境相合。

还有同学这样分析:“樯橹”是物,是木质的,同“灰飞烟灭”搭配得非常好,也十分贴切,又很生动形象,符合火烧赤壁的事实。而“强虏”是人,做“灰飞烟灭”的主语,两者搭配不如“樯橹”协调。

老师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可作总结提高,引发顿悟:“樯橹”内涵更丰富。樯橹借代曹操的水军。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实际上,这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借代,“樯橹”是船的一部分,在这里代“战船”,是部分代整体;而又用“战船”指代使用战船的人——曹操的“水军”,属于用特征代本质的范畴,“樯橹”是本体,“战船”是兼体,“水军”是借体,含义远比“强虏”丰富,很有韵味,有形象感、画面感。虽说“强虏”是简洁明了,“樯橹”是绕了个圈子;但文似看山不喜平,宋词作品也一样,直白就缺少诗味了,所以还是“樯橹”有韵味。

有了以上的讨论与分析,学生会慢慢培养起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

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文本中那些统领性、过渡性、总结性句子,表达观点、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句子,阐释事理、传达感情的句子,暗示或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等等。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子展开分析研究,可以使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把握作者思想,体味作品意蕴,欣赏作品艺术,获得审美体验。

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一文开头有三句话:(1)“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2)“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3)“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读到这儿,就会产生疑问: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念叨“不懂得”“不知道”“不知道”?首先要弄清楚“不懂得”“不知道”“不知道”后面的内涵,这要靠阅读文本来了解。概括起来就是“不懂得怜惜”“不知道告别”“不知道需要证明”。作者将三个“不”字反复强调,意在表明“我”年轻、幼稚,还缺乏对生命意义的体悟与理解,还不理解过去的生活会成为人生的证据。反复强调“不知道”,正证明今天才知道,传达出对过去的懊悔,为下文追寻今生的证据作铺垫,使下文的开拓成为理所当然,使文脉畅通。

对于文中重要的句子,老师要善于追问、适当讲解、引导探究,直到使学生真正弄懂弄透,才能真正达到理解、鉴赏的程度。

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中曹文轩《前方》一文中有:“……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因为,即便是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内心深处,许多人仍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其中“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形而上”?

提问学生,学生学过政治学,他们都一致地解释:“形而上”就是“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于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学生对答如流,可是学生并没有真正弄懂——这样的套话是解决不了实质问题的。其实,再追问一下,为什么这种世界观或方法论或思维方式取名为 “形而上学”呢?怎么不取诸如“片面观点”“机械学问”“荒谬思维”等之类的名字的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讲解。

《周易·系辞上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明朝大儒王阳明也说:“形而上者隐也,形而下者显也。”

解说:在有形的东西之上的,凭感官不能感知的东西叫做“道”,特点是“隐”,类似于今天的“抽象”;在有形的东西之下的,凭感官能够感知的东西叫做“器”,特点是“显”,类似于今天的“具象”。

所以,文中所说“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是就抽象的意义而言的: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无家可归的感觉,在外流浪者不必说,在家的人心中仍有目标,似乎仍在路上,无家可归,其实是心灵没有“归宿”,由此引出下文:人生是一场苦旅,抽象化了的人生旅途不断有新的目标等待我们去实现,不能停步,得苦苦追寻。

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三中杨绛《老王》末尾有一句话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杨绛先生对老王是照顾有加,并没有剥削老王的行为,既没有在物质上亏待老王,也没有在精神上鄙视过他,何以篇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其实,联系前文“我……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客套,而是有一种“真正把老王当作平等的朋友相待”的意思了。从出身、学识、爱情、家庭等方面比较,杨绛比老王幸运,杨绛觉得自己对老王的怜悯是基于不平等的地位的,是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俯视,所以“愧怍”。“愧怍”二字折射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人人平等”思想,反映出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读出这一点,才品味出作品的精髓,才算读懂文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前三句选取了代表秋天的典型景物,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十二个字描述了秋天的荒凉、枯索、萧瑟、悲凉,用“小桥、流水、人家”六个字描述了家的安详、温馨、亲切、甜美。两相对比,到底意在表现什么思想或情怀呢?篇末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把前文九个似散落一地的珍珠般的意象用一根感情的红线给串联了起来,特别是“断肠”一词更成了“全篇之眼”。所以,末句犹如一道手电的亮光,照亮了来路,聚拢了颗粒,点明了情怀:藤是衰败的枯藤,树是千年的老树,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何况这小桥、流水、人家又那么安详,那么静谧,又那么温馨。而家乡、亲人却离我那么遥远,怎不令人“断肠”呢?为什么不早点回家?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所谓的功名吗?茫茫前路多么令人迷茫?我是继续去追求闻达显贵呢,还是回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作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厉。

文末总结性的句子在全文中往往起照彻全篇的作用,教师敏感地抓住这样的句子,也就抓住了作品的灵魂,教学过程中设计这样一个环节,也就更加深得语文教学之妙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把握好字、词、句的分析领悟外,还需要从结构分析的角度宏观把握文本,力求理解得深一点,准确一点,科学一点。要做到这一点,同样也离不开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根本,任何脱离语言文字架空分析的做法都是不对的,只有把工具性运用好,发挥好,人文性才可水到渠成。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问题上,我们不能片面强调一方面而排斥另一方面,也不能任其成为语文教育的“两张皮”,各走各的道。我认为正确的态度是抓住工具性不放,人文性表现要自然得体,应当是一个 “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浑然天成的过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收录了《像山那样思考》一文。教这篇文章,需要我们老师耐心引导同学阅读语言文字,弄懂并概括每一部分所讲的意思,理清思路,再整合起来,形成全文的思想。这种阅读方法或引导方法是分析阅读文本的常规方法,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教师也要反复阅读文本,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讲课的底气也会足,一切才会顺当。笔者读了这篇文章后,依照文章本身的顺序,分析出五层意思,概括成五个部分:狼在嗥叫;众生在思考;人类太愚昧;人类该反省;恪守自然法则,尊重生命伦理。

狼在嗥叫:文章开篇对“狼的嗥叫”的特写,“不驯服”“对抗性”“蔑视”等词语不仅传达出了狼的内心世界,而且传达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狼的嗥叫声中有对生命权利被剥夺的悲怆,有狼对人类厮杀、掠夺的反抗,有对人类目光短浅的蔑视。

众生在思考:面对狼的嗥叫,众生都陷入思考之中。作者在描述了“众生思考相”之后,十分冷峻地指出,“狼的嗥叫”的背后“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大山”知道,只有大山能客观地“聆听”。这里,主观的、热烈的、眼前的希望和恐惧与客观的、冷静的、长远的思考,构成了鲜明的反差。肯定与否定,赞扬与批评,作者的思想可以触摸得到。

人类太愚昧:面对血腥的场面,作者痛心疾首地指出——“大山不会同意人类的观点”。“人类认识不到山对狼怀有一种秘密”。人类的愚昧由此可见一斑——可惜可叹的是,当时的人还认识不到这一点。当一个人在干着一件野蛮的事情时,当他尚未意识到这样做是极其野蛮的行径时,悲剧很快就诞生了。

人类该反省:生态平衡遭破坏,“上帝也无可奈何”;“长时期内无法弥补,难以新生,后果不堪设想”;人类得 “像山那样思考”,得用实践去改善与大自然的关系。

恪守自然法则,尊重生命伦理:今天我们征服了自然,明天自然会反过来征服我们。这就是我们人类必须恪守的自然法则!“我们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相互了解,相互理解,加强沟通,每一位成员都是生命体,都有生存、发展、消亡、变化的权利,这就是我们人类必须尊崇的至高无上的生命伦理!

借助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这就是把握了工具性,分析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使同学们认识到“恪守自然法则,尊重生命伦理”的重要,这就是体现了人文性。如此一来,就抓住了语文的特点,有了一点“语文味儿”了。

说到底“语文”这门学科,首先姓“语”,其次名“文”,不把这个“语”落到实处,后面的“文”就难以攀升上去。而这个“语”字要求我们老师抓住一切机会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的字眼、词眼、句眼,品味文字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隐藏义,品味文字的语境意义、情感意义、文化意义。引导学生开展“有我阅读”,真正走进文本,联系生活,在学语文中融进情感与生命的体验。

所以,笔者历来觉得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是基础,是源头,是大地,是“举一反三”的“一”,是“由此及彼”的“此”,是“纲举目张”的“纲”,千万不可忽视。至于哪些字眼、词眼、句眼值得关注,值得探讨,这就要看我们老师的敏感力了。

猜你喜欢
文本分析语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