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蓉
审美人生教育着力于人的情感教育,即重视培养、提高学生向往和自塑真、善、美之人性的能力,培养他们崇高的精神追求。“德育”是前提,“智育”是关键,“美育”则是根本。美育则能够净化学生心灵,开启学生心智,提升学生品位,让学生能在审美教育中得到最纯美的心灵体验,使其在审美教育的熏陶中自由成长。
晋代陆机曾说:“收百世之阕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他所说的这句话有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移用这个概念来阐述审美人生教育。审美人生教育是以感悟生命、热爱生命为核心内容,融人生教育于审美活动之中的教育。语文教育要挖掘作品的生命意识,提高文学鉴赏的层次;还要由品文而悟道,把审美与育人结合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审美观念,阅读与鉴赏作品,侧重于在审美体验中感悟真善美,体味艺术创作主体与艺术意境的情景设置。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如何理解地坛成为作者心灵港湾和精神家园?地坛是大都市里宁静的一角,作者怀揣着受伤的心灵,正需要一个供他冷静思考的空间。地坛“像是上帝苦心安排”地来到他的身边,爱抚着他。关于生命的深沉思考,应该是古今哲人成大器的起点。人与自然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人出生后便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成长,人与自然的信赖、依恋之情无处不在,共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不解之缘。这样就使得“我无意中进了这个园子,就再也没有长久地离开过”。作者在走出心灵困境后,还是一如既往地钟情于那座古园,还是喜欢去那里寻找生命价值的哲学。地坛不愧为作者神交已久的一位人生道路上的导师,一位大彻大悟的智者。地坛有益地开启了作者的心智,是作者情绪化的产物,是作者生命哲学的一次真诚释放。从中,我们可以读到史铁生的一段真实思想经历,捕捉住作家给予我们的哲理灵光,自觉学会在自然中寻找生命的真谛。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努力培养审美个性。审美欣赏是一种自由的再创造,艺术欣赏不但是艺术作品潜在功能得以实现的过程,也是欣赏者用审美经验对作品留下的“空白”、“不确定”结构加以想象补充的过程。比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传统的教材中对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定位是 “一个被资产阶级享乐思想腐蚀的女性”,小说的主旨即是批判小资产阶级身上的爱慕虚荣的弱点,玛蒂尔德的悲剧是咎由自取。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用同一种眼光来审视玛蒂尔德,却忽视了我们单一的评价观点可能是对文章的一种曲解。其实,玛蒂尔德的一生固然有因贪慕虚荣而带来的本可避免的悲剧,但她面对弄丢朋友佛来思节夫人项链的意外,面临着的人生选择并非只有用十年的艰辛岁月来偿还昂贵的项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玛蒂尔德如果不还项链,她可以有其它哪些选择?比如:赖着不还;买假项链还上;逃之夭夭;靠堕落还上……学生可以展开想象,自由发表见解,为玛蒂尔德设计另一种人生选择。但是,我们面前的玛蒂尔德没有选择其中的任何一种,她就是老老实实地用十年的青春作为偿还的代价。如花的容颜消损,美丽的资本不再,这样的代价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未免太昂贵了!可是,我们也多么庆幸玛蒂尔德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她的心中连一丝“邪念”都没有闪过,她不自觉地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当她“刷洗杯盘碗碟,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她身上的质朴、坚韧的本性,哪里还有原来的贪慕虚荣和不切实际?原来人性中原来被流俗欲望遮蔽的心灵正是在十年的艰辛岁月中找到了真实的自我,回到了原来的生活。我们完全有理由喜欢上这个玛蒂尔德,她是一个由虚荣心导致错位到由诚实劳动导致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变得很美好很可爱的女性。这样的审美必定会启迪学生的心智,使之能更客观、更全面地分析人性的弱点和闪光之处。而长期鼓励学生辩证而宽容地思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必须着力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在审美教育中自由成长,让每一朵花都能吮吸真、善、美的甘露,美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