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学校建设思考

2011-08-15 00:49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结合部生源城乡

方 艳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城乡结合部不断产生。受城市和农村双重效应的辐射,城乡结合部具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特征,与农村地区的区别日趋明显,与城市的差异日渐缩小。这里的学校受城市文明的影响,却没有城市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育人环境;这里的学生结构比较复杂,有来自农村家庭的,干部职工家庭的,也有来自个体工商户家庭的;这里的教师虽工作在农村,他们的生活与城市却没有本质的差异,受城市生活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等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分析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特征,探究学校建设的突破口,构建特色发展之路,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现状

1.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

一个地区教育的发展与本地区的社会环境状况密不可分。本地区的人员组成、社会文化氛围、教育文化设施等更是孩子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城乡结合部由于人员流动频繁,社区概念不明显,尤其是出租屋聚居了大量缺乏有效管理的外来人口,社会控制受到极大挑战,极易滋生各种不良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缺少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体育场等文化体育设施,而“黑网吧”等不良娱乐设施有从闹市区向城乡结合部转移落户的趋势,对这里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2.学校的经费不足

城乡结合部学校普遍办学经费不足。除维持学校日常办公外,学校没有再造血机能,没有预算外收入,没有能力进行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改造,没有能力改善教师的待遇。学校缺乏经费,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校的发展就只能是停留在口头,学校很难得到发展。

3.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学校的共同发展,以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是城乡结合部学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城区学校有着良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并且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几乎每一所城区学校都有若干个市级、区级学科带头人,这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硬件、软件设施相对都很落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教育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4.学校生源流失严重

城乡结合部学校由于教育质量远低于城市学校,而交通条件和经济条件又远优于农村,家长希望孩子在城里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每年都有一批优秀孩子进入城市学校就读。另一方面,学习差的学生感到升学无望,厌学情绪严重,辍学人数每年都居高不下。生源的流失对学校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另外,生源质量问题也很严重,由于生源结构复杂,后进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学校。学校的生源不能保证,何谈学校的发展。

5.教师队伍不稳定

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学校,由于体制等原因,没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在硬件的配备和师资的配备方面都和城区学校有很大的距离。学校的办学条件差,地理位置偏远,福利待遇低,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参差不齐,队伍不稳定,能力较好或有一定条件、有机会的教师都会想尽办法调到其他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再者,教育行政部门实行按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老师编制,生源流失使新老师无法分配其中,进一步加剧了教师力量的不足,形成恶性循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处于无奈状态,师资薄弱成为学校发展难以突破的瓶颈。

二、城乡结合部学校建设思考

1.提高当地居民素质,打造优良的学校外部环境

城乡结合部居民主要是当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说当地居民是农民,但是几乎没有耕种的田地;说他们是市民,但又都是农村户口。他们住着“不花钱的楼房”,大量的闲暇时间用于聊天、打扑克等。外来务工人员大部分靠个体经营,做雇工、散工等维持生计,他们大多居住在出租房内,人员复杂,环境嘈杂。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环境既没有城市的秩序井然,也缺少传统农村的乡邻互助。城乡结合部是农村的末梢也是城市的末梢,它既受农村文化的影响,又受城市文化的冲击,文化上鱼龙混杂,价值取向也是不稳定的,道德的力量、政策的力量都难以统领本地文化。而学校可以通过双方共同关心的学生个体,将其凝聚成追求较高精神价值的共同体。学校教育能够满足他们对知识更新的需求;满足他们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满足他们对教育子女渴求方法的需求。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打造优良的学校外部环境。

2.加大财政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加大财政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可通过专项资金、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学校教育投资力度,不断改善城乡结合部学校办学条件。逐步使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电脑室、图书阅览室、试验室、音乐教室、美术书法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生运动场等的建设满足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让城乡结合部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感受到教育的公平,从而增强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

城乡结合部学校要发展和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很关键。要稳定城乡结合部学校的教师队伍,就要提高教师的待遇。一是要大面积提高现有教师学历层次,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师范毕业生到这些城乡结合部学校工作。二是建立校际间的对接合作,实施城乡结对,开展教研活动,使城乡结合部学校的教师能在许多优秀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学习,这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努力联系名校教师,为年轻教师牵手专家名师搭建学习平台,获得最直接有效的指导。学校要通过压担子、搭平台、派出学习等途径,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三是要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和举办的优质课、案例、说课、论文等竞赛活动,在不断磨练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四是做好校本培训和教研组培训。通过校本培训可以提高全校教师的业务和理论水平,而通过教研组培训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五是采取积极措施,市、镇两级财政要对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教师给予特殊待遇,稳定教师队伍,特别是稳定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

4.形成教育合力,防控学生流失

学生择校,生源流失,学生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要稳定生源,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这样有利于学校各种活动的正常开展。就学校和家长、学生的关系而言,要坚持家长、学生第一。只有将家长、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争取家长支持学校的工作。否则,家校联系便成空谈,更谈不上形成合力。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将家长放在管理核心之内,而不是单单向家长提要求,请家长配合。学校可通过建立学校家长委员会、设立校外监督员等方式搭建好学校、家长联系的平台,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如课改、评价、决策、学校活动等。学校只有不断提高家长的满意度,才能稳定学校生源,进而促使学校教职员工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5.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一是要正确给办学特色定位。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确定适合本校校情的办学特色,而不是完全照搬他校,也不是标新立异。特色确立的前提必须是全校教师有共同的教育理念,有追求办学特色的共同意愿和协调一致的行动,而且能真正给广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全校教师要深刻理解特色理念。再好的特色理念和目标的定位,如果不能被教师理解,所表述的特色也仅仅是一句漂亮的口号而已,既不可能形成特色,也不可能实现目标。二是对定位后的办学特色组织实施。特色的实施需要学校领导的引导,但更重要的是需要用制度来保证。三是把学校特色外显为学校形象。学校办学特色中的价值元素是通过视觉传递出来的,因此学校的形象设计很重要。根据特色的内涵来精心设计指示标牌、安排内部陈设和建设校园环境等,使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为学校制造宣传自身的机会。

总之,在国家不断强调提高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处于“夹缝中”的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建设发展。研究制定适合城乡结合部学校建设发展的对策,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师资力量,弥补各种因地域特殊带来的不足,真正发挥其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理想。

[1]阮春棉.城乡结合部学校管理现状与对策[J].管理论坛,2008,(9):95.

[2]莫丽娟,袁桂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个基本判断[J].上海教育科研,2010,(1):23.

猜你喜欢
结合部生源城乡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CTCS-3级列控系统RBC与ATP结合部异常信息处理
城乡涌动创业潮
图表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