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言
天冷织围脖
何言
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出现了,人类传播史被打上了一个鲜明的数字烙印:5。
一分钟前正在疯狂刷新“围脖”的你可能对这个“5”没有什么概念,但你应该知道很久很久以前,祖先们穴居在潮湿地洞里结绳记事和你今天在键盘上敲“好烦啊,又下雨了”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
人类传播史上共出现过5次革命,依次是语言——文字——印刷术——电讯——计算机和互联网,这5次革命让人与人之间传递的信息量从贫乏到极大丰富,就像一朵原始社会的小火花,到了互联网时代忽然爆发成了蘑菇云。
但万物总是在循环,蘑菇云不可能无限扩大。
现在,一篇网页承载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一本精装杂志,一个博客页面能代替你全部的带锁小日记本。当我们从被动收看的电视报纸年代跨进主动交互的网络年代时,曾发出过眼花缭乱的赞叹,可乱花渐欲迷人眼,被戏称为“围脖”的微博客就在人们对长篇大论渐生疲劳的时候悄然崛起了。
MICROBLOG
从第一家微博网站Twitter上线开始,就注定了微博的每一个用户都和莎士比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微博最大程度地弱化了传统写作那繁琐的编辑排版和大量篇幅——微博不需要分段,不需要空两格,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去装饰页面,更不允许你啰唆。
所以你当然不可能呕心沥血在微博上去创造一个哈姆雷特,是的,你爸是莎士比亚也不行,因为每条微博只能写140个字!
因此微博没有特别明显的所谓明星效应,更多时候这是一个草根的舞台,每个人和每个人都可以共同吐槽,共同臭美。也许当你在抱怨今天超市排队特别长的同时,你的偶像也在抱怨飞机误点,你把狗狗照片发到了微博,你的偶像也正在秀自家的猫。连王菲都可以和郭德纲在微博上互相调侃——
“郭老师,围脖界我领先了,快追我!”
“王浮云哪里走!我来也!”
“郭老师腿短人胖啊!”
“嘿嘿,腿短接地气!”
这哪儿还是正儿八经的偶像,你和死党在网上那些无意义的小斗嘴,也不过如此。
微博的第一重大意义就在于不管你是谁,哪怕是一个没有受过严格中文训练的人,也能用它来记载所有看似零碎的东西。这些信息碎片组成了每个用户生活中所有的点滴,以至于整体看下来,就是一部由俳句组成的个人史。
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个人史。
MCROBLOG
微博第二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之高,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
每个人都是八卦的——人类学家早有定论,出于天生的“传播欲”,我们总是或多或少有一种分享或窥视的社交心态。买了漂亮衣服,去了趟欧洲,或者只是去新开的餐馆吃了顿打五折的饭,都会忍不住想和身边人说说;隔壁的张三突然娶了楼上的李四,成绩倒数第一的王小花竟然考上了清华,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多想知道答案呀。
答案来了。
现在,微博能让你进行24小时全年无休的分享、获取与传播而无需任何门槛。这项了不起的发明甚至打破了移动通讯和web网络的界限,你只要有一台能照相的手机,就能随时上传你的一切,而其便捷的转播功能让你的信息有了被无数人收看到的可能性。
如果你恰巧身在某大事现场,那么显而易见,你的微博将用“秒互动”的形式打败所有媒体——
2010年8月舟曲泥石流,最先发出声音的就是一个名叫“Kayne”的男孩的微博。这个真名叫王凯的90后男孩用连续不断的微博直播了这场灾难,短短数小时就取得了上万的关注和数十万的转播。灾情第一时间得到了跟进,当然,微博也大大地火了一把。
你在这里什么都不会错过。
上至国际大事,下至小区猫狗,想和谁说话就和谁说话,想让谁知道就让谁知道,热心网友甚至还通过微博强大的直播和转发功能,帮到了无数有需要的人。从救助遭遇车祸失忆的深圳保安再到寻觅走失北京三里屯的古稀老人,微博已经渐渐显示出其越来越强大的互动社交性质。鉴于这点,曾一度高高在上的CNN等传统媒体也只好纡尊降贵,悄悄注册了微博账号,放低身段,与大家一块织起了“围脖”。
MICROBLOG
也许你还在感慨为什么时代变迁,短小精美的古诗词变成了长长的无味文章,而大篇文字又被织成一条一条的短小“围脖”,其实这不是传播史的逆流,而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草根们在寻找真正的话语平等,在寻找新型的人际关系,也在寻找千万种语言魅力中那独一无二的一种。天冷了,大家不妨都来织上一织吧。
MICROBLOG
编辑部为你现场解析“围脖”:微博乃潮物,你学会玩了吗?
东东(@dongdong)转播:
CC花儿(@huaer)挑食不好!花儿你也要注意||刘小瓷(@xiaoci):无责任转!(^o^)/~|| 石子儿(@shizier): 食堂今天又做了那道西红柿炒鸡蛋,不给力啊不给力!
1.找个微博网站,注册一个微博ID(小编推荐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哟)。
2.给自己起一个名字,@后面是你的ID,蓝色的便是你的名字啦!
3.找到你的熟人,互相成为听众或粉丝。
4.写一条微博——抱怨的、无聊的、感叹的,或者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来一个现场直播。
5.很快就会有人转发啦,比如小瓷转了石子儿的微博,东东又转了小瓷的,并且同时CC(抄送)给了花儿,这样,石子儿的微博就被东东、花儿、小瓷的所有听众(粉丝)看见了哟!
6.《中学生》也有自己的“围脖”,地址是http://t.sina.com.cn/zhongxue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