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静
(浙江理工大学)
宗教渗透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吴 静
(浙江理工大学)
目前,宗教信仰已渗透到大学校园。深入分析了宗教渗透对高校和大学生的影响与成因,并就新形势下有效管理大学生宗教活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宗教渗透 大学生 成因 对策
近年来,“宗教热”已逐步渗透到大学校园,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并引起了政府部门、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形成,而且对未来社会的制度建设和文化选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分析高校宗教活动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与主要原因,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剖析大学生信教现象及相关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意见。
根据文献资料和调查发现,宗教已在高校一定范围程度内扩散。2003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接受问卷调查的2820名本科生中,有263位大学生信教,占调查人数的9.2%;2005年6~10月,安徽大学、合肥学院等高校开展了“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960名大学生中,赞成并信仰某种宗教的占总数的6.8%;2006年,对东北三省8所高校11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4.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信仰某种宗教,14.6%的大学生表示倾向于信仰宗教,合计有15.7%的学生信仰或倾向于信仰宗教;2009年,浙江对省内十所高校12096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确定真正信教学生55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61%,这些学生多数有着比较强烈的宗教意识,熟知教义,遵守教规,定期参加宗教活动,坚持用宗教教义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宗教活动的出现,信教学生的增加,以及由此伴生的校内非法传教现象、境外宗教势力渗透,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任务造成了影响。
高校承担着培养国家建设栋梁之才,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任务。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多变、接受能力强、年轻不定性的特点,宗教的渗透更易在高校校园中实现,从而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高校禁止一切宗教活动,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明文规定,学生不得进行邪教、封建迷信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非法传教的出现、应对突发教事故等对高校学生工作、安全保卫工作造成压力,增加了校园内的不稳定因素。
宗教渗透,造成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领域的混乱,动摇了其社会主义信仰,弱化爱国热情,不利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目标的实现。这不仅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长远社会问题。
社会变革的加剧,高校校园思潮多样化,大学生的思想不定型,对外交流的加大等,使高校校园成为宗教的另一入侵地方。
快速变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而大大强化。远的来看,国际上近年来政治风云变换不定,纷争不息,这些变化让部分思想活跃、敏感的大学生深感迷茫,并容易产生信仰危机。在国内,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扩张的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经济转型、社会转轨打破了原来的经济社会体系,也使得大量的风险因素、不可抗因素逐渐增多,还导致社会失范现象。大学生涉世未深,对这种时代变换缺乏认识,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不能正确把握和评价,甚至无所适从,而宗教比较固定的规则及其所宣扬的理念,成为一部分学生获得内心和谐与精神抚慰的最简便的方法。就近而言,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社会成员构成的压力日增,大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天就面临着就业、学业、生活、情感等诸多压力,特别在就业方面,大学扩招带来了毕业生队伍的不断扩大,能力竞争、学历竞争、社会关系,甚至身高、相貌都影响着求职竞争。这对满怀豪情地憧憬着未来,而应对困难和挫折心态还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讲,就可能使他们深感忧虑与彷徨,转而选择信仰宗教,寻求寄托。
学校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存在着针对性不强,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与需要等问题,表现出显性教育多于隐性教育,刚性教育多于柔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欠深入具体,教育形式单一、生硬,缺乏亲和力、感染力,不能很好地发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宗教观教育十分缺乏。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已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特别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为宗教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这客观上要求高校有必要对宗教传播进行合理制约,对信教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但目前,各高校在对信教师生的统计、宗教活动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教育管理的手段缺乏创新,宗教政策和宗教法律法规宣传近于空白。高校缺乏处理宗教事务的具体规章制度,也很少制定落实,很多只是被动处理大学生组织参加的非法宗教活动。
群体因素包括家庭和民族的因素及同伴影响。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我国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中具有悠久的传承,特别当一种宗教在某一地区或民族的思想文化领域保持了相当长的时期后,便会在人们中形成一种信仰传统,并深入到家庭生活。有的学生出生在宗教信仰的家庭,其祖辈、父母笃信某种宗教,从小耳濡目染,使他们更有信仰某种宗教的可能。在浙江省的调查中,就有75.54%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同伴群体对大学生的信仰选择也不容忽视。在大学阶段同龄人的价值观念容易相互影响,有的高校个别学生是虔诚的宗教信徒,周围的同学常受这些同学坚定的宗教信仰精神和与人为善品质所吸引,并随之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大学生对宗教的认同甚至加入教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个体寻找能接受自己、感情有依靠、对自己有帮助的组织。
大学阶段是个人的理智和智力发展相对成熟的阶段,大学生正在心理上逐步摆脱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建立起自己的稳定的人格结合,在这样一个发展的过渡阶段,许多人生因素都带有不确定性,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与普通民众相比,大学生信仰宗教更多的表现在心理调节的需求上面。当一些学生在遭遇人生挫折和生活考验时,在不能正确地对待自身面临的各种问题时,就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感、失落感、焦虑感,感到周围的师生对自己关心不够,寻找不到爱,极需要精神寄托来解除心灵的痛苦,增加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而宗教深隧的哲理,博大的文化内涵和充满神秘色彩,往往容易吸引这些思想还不够成熟的青年大学生。加上社会和自然的许多奥秘还没有被认识和科学解释,还存在一定的社会力量和自然力量的异己性和盲目性,更使少数大学生产生了依赖超自然力量去解决非人力所能控制的自然和社会问题的愿望。
宗教不仅是一种观念形态、历史文化,还是一种社会实体,它对各个民族的心理、文化民俗、生活方式都有不同的影响。作为文化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宗教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宗教通过宗教典籍、文学作品、形式新奇内容丰富的宗教活动等加以表现和宣传,表现出一定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这些对有着强烈求知欲、充满热情和富于想象的大学生产生了影响,引发了他们的兴趣。他们不仅有兴趣研读宗教故事、宗教典籍,而且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践履这一些以宗教文化为底蕴的流行时尚,如圣诞热,在教堂过平安夜。
宗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自它诞生那一刻起,就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随之时代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内涵。因此,当前我们要实事求是,客观地认识宗教对高校产生的影响,结合高校的特点,贯彻落实我国宗教政策,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妥善管理好、引导好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有效抵制宗教渗透,为建设和谐校园服务。
新时期,大学生出现了较明显的信仰多元化倾向,提倡思想解放、信仰自由,但却不知自由的真正涵义。同时,大学生自身的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存在片面化、绝对化、表象化等缺点,不能正确地判断宗教的本质,不能客观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现实意义。因此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载体,健全教育体系。
一是提高理论教育质量。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在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要加大课程教学的改革步伐,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大力开展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教育,使学生了解宗教、认识宗教、掌握宗教发展规律。同时提高任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责任感,优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改变注重灌输式的现状,避免忽视学生受教育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积极发挥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判断、筛选、理解的重要作用。
二是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实践证明,科学知识是驱除非理性信念的最有力武器。大学生虽然已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但他们大多还是仅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要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有效地宣传各类科学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此外,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唯物、辩证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掌握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自觉抵制各种有神论思想。
三是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通过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规范化、教育多样化、辅导立体化、干预系统化;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四是重视对宗教文化知识的教育。在人类丰富的文化知识及其活动领域中,宗教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诸如哲学、文学、艺术、道德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重视宗教文化知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中丰富的人文知识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增长见识,提高人文素养,消除对宗教的神秘感。加强宗教文化及热点问题的探讨、研究,积极开设有关热点问题讲座,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宗教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问题,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校园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人文素质,对于抵制和消除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把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此,一是抓好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的作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根据大学生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客观要求,通过学生业余党校、团校等形式,使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抵制宗教的影响。
二是突出校园文化主旋律,引导群体、个体文化向良性方面发展。通过组建兴趣小组、开展文化活动、讲座等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品德、陶冶学生的情操,营造一种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氛围。
三是积极组织、扶持学生社团的发展,引导它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并加强管理,规范运作,在校园文明建设中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为学生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发挥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成为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是注重人文关怀,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及时加以引导,尤其当大学生遭受挫折时,要从心灵深处予以关怀,使他们不至于去向虚幻的神灵寻求庇护。
宗教信仰问题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但“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项和活动,必须纳入依法管理的范围,不能以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为借口,放弃或摆脱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面对宗教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高校应依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一是在尊重大学生宗教徒信仰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到经过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参加正常的宗教活动,并在活动中接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神学思想,淡化不同信仰的差异,以实际行动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中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内容,为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打击校园内外的各种非法宗教活动。明确要求大学生宗教徒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外(尤其是大学校园内)传教、布道、宣传有神论,不得在学校成立宗教团体或组织,不得到未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依法规范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在华宗教活动,如有在大学校园内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发展大学生宗教徒的,就当劝阻、制止,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全面清理大学校园内及周边的宗教活动场所,谨防其成为境内外势力利用宗教向大学生渗透的基地。
三是建立工作的长效机制,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制定宗教事务处理应急预案,成立由统战部门、宣传部门、保卫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参与的联合工作小组,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关注校园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化解矛盾的工作。
[1]李志英.关于当前大学生信教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前沿,2004,(8).
[2]邵一江,王迅.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
[3]杨晓慧.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德育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
[4]杜文伟,朱英,宋惠艳.大学生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9,(9).
[5]张晶晶.大学生宗教信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湘潭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6]江泽民.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