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走西口》引发的对陕北民歌的探索

2011-08-15 00:51黄文君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2期
关键词:唱法陕北首歌

◆黄文君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由《走西口》引发的对陕北民歌的探索

◆黄文君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走西口》的凄凉与伤感触及了我的灵魂,逐渐迷恋上那种回荡于弯曲山道、山沟圪梁之间的质朴并带有伤感的陕北民歌。于是,开始搜集有关陕北民歌的资料,探索其勾人心魂的精神所在。

走西口陕北民歌情感歌唱方法

第一次听《走西口》是在邹文琴从艺50周年“放飞心声”的音乐会上。当时,龚琳娜质朴的着装和简单的造型起了我的好奇,伴随着旋律的响起,她的形象,她的歌声将我带入了陕北,仿佛看到了崇山峻岭之巅、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不停地回荡。全场寂静地聆听着、想象着她为我们勾勒出的画面,音乐结束了,可许多人都未缓过神来,自己也不禁留下了泪水。这是我第一次听歌听到这样忧伤的情不自禁。那一刻,我深深迷恋上了《走西口》。于是,我开始搜集陕北民歌的资料。为了更深层次地体会《走西口》的情感,我将电视剧《血色浪漫》从头至尾地看了一遍,其中还发现里面还有很多好听的陕北民歌。例如,《圪梁梁》《满天的花满天的云》也是直击我灵魂深处并忍不住难过伤情的民歌。《走西口》更是听了无数次也没能控制情绪。

陕北民歌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息息相关,他们用歌谣传递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传递着自己的思绪和心声。没有华丽的语言,更多的是质朴与平淡,也正是这种发自内心毫无修饰的的情感带给了我们另一番的深深地感动。陕北民歌的独特性不是一般民歌所能比拟的,它是黄土高原孕育出的一朵文化奇葩,并深深扎根于黄土地的沟沟梁梁之中,在人们的歌唱中生生不息地流传着,堪称一部流动着的史诗。

陕北民歌演绎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记载着人们生活的点滴,看着这里的人们一代一代成长,见证着陕北的生活与文化的发展。这里就是民歌的海洋,怎不让人有心潮澎湃之感?怎不让人对这块高天厚土产生浓浓的眷恋之情?如果我生活在那片土地上,我想我愿将这一生都献给高原,让自己与山间的气息融为一体,永远徜徉在歌海里。

我常想象着山梁上的豪放歌声,崖沟里飘荡的凄凉回音,我觉得这样的苍凉悲伤可以触及灵魂深处并给人带来轻愁与忧伤。它那种高亢辽远的声音荡气回肠在山间,会让人不自觉地潸然泪下。

陕北民歌的歌唱方法和一般的民歌也有所不同。据我所知,有很多是完全用真嗓歌唱的。例如,《揽工歌》,忧伤着柔美,《天心顺》铿锵有力。当然有时能感觉到那种嘶声力竭,这也体现了陕北民歌的直抒胸臆、张嘴就能歌唱的特点吧。还有真假声比例很好的混声,在空旷的山崖间回荡。除此之外,在歌唱技巧上陕北民歌也有其特色,例如“衬词衬腔唱法”,在《走西口》里有一句“朵朵朵朵朵地往下哎嗨流”,还有许多叹词、助词如呀、哪、哼嗨等等;“断腔唱法”体现在歌唱者有意将字句唱的实实在在、真真切切、清清楚楚,例如《打游千》顿的干净利落,短而轻;“颤音唱法”如歌曲《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一些小颤音软化了一些陕北民歌的爽快与刚性,当然在大部分的陕北民歌里,颤音的使用还是较少的;还有“平腔唱法、滑音唱法”等,这些唱法丰富了陕北民歌的韵味,使陕北民歌更添加了一分别样的色彩。

陕北民歌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反应了人们的生活底层,素材以受苦人或者生活情趣为多,因为受苦人的生活简单,内心情感世界丰富,底蕴厚实,在歌曲的表达方式方面多为自娱自乐,例如陕北农民在山坡上犁地时,他们累了就会唱些歌曲舒缓自己的疲惫,有时也感叹自己的命运。旧社会时期的陕北一带人们的生活十分贫苦,许多男人为了谋生除了“走西口”到外谋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靠“赶牲灵”谋生,他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十分艰辛,一走就是十天半月,甚至一年半载,家人尤其是媳妇对他们的牵挂与惦念的情感全唱进了《赶牲灵》中,那样悠扬哀婉的歌声萨满崎岖的羊肠小道,小媳妇吐露的哀怨让人感觉苍凉直逼心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这样的情景即使在陕北应该也少见了,当今许多歌唱家也改编、翻唱过这首作品,但我总觉得少了些骨子里透出的韵味。

提及陕北民歌许多人都会想起《蓝花花》这首歌曲,作为年轻一辈的我们知道这首民歌,却有许多人不知道它的创作背景。这首歌以纯朴生动、犀利有力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被称一十三省最聪明、最美丽的叛逆姑娘——蓝花花。为了追求幸福,她不惜拚上性命,坚决反抗封建礼教。全曲以优美流畅、开阔有力的信天游曲调咏唱,并吸收了叙事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塑造了蓝花花的形象。这首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优秀传统民歌被许多歌唱家如郭兰英、王昆、阿宝等人演绎过,也被改编为钢琴曲和大型歌舞剧。可见这首歌的影响力是非常之大的,更是深深扎根在了许多人的心底。当今许多学习民族唱法的学者都知道并接触或演唱这首作品,而且也是深受大家的喜爱。

《三十里铺》也是讲述了陕北绥德县三十里铺的真人真事,用信天游曲调编唱的。歌中的四妹子——王凤英,三哥哥——傅来喜,他俩真诚相爱,但是横行高原的土匪、劣绅将他们一步步逼上绝境,他们认识到只有抵抗才能幸福,来喜毅然参军上前线,凤英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为他送行,这对青年男女真实而又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以歌唱的形式在新一代的我们面前再次上映着。每次听到这首歌总觉得仿佛自己也可以置身于那个年代,看着他们艰辛地相爱。

除了上述的描绘真实故事反映人们生活的歌曲外,还有歌颂领袖的歌曲,例如众所周知的红色音乐经典《东方红》,这首最早在陕北传唱的歌曲以朴实的语言,唱出了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由衷的感激之情,歌词通俗易懂,情感真挚朴实,旋律优美好记,遍了大江南北。在抗战期间,人民用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对共产党而创作的这首歌曲。这首歌至今还长存于人民的记忆当中,每当唱起这首歌,我想许多老前辈应该会拾起过去难忘的点滴、美好的回忆,一定深有感慨吧。

这些音乐精华、文化瑰宝真让人惊叹,还有更多的历史与宝藏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挖掘。同时我也认为这样的“史诗”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将其传唱、延续、并发扬光大。它无穷的魅力博大的精华的背后更是体现着中国民族音乐的神奇与伟大。它给人们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与生活感悟更是民歌音乐的瑰宝。陕北民歌早已走出黄土高原,从一种地域性的歌曲发展为充满色彩的民族文化。世代传颂,源远流长,这样的文化奇葩属于我们,更属于世界。

猜你喜欢
唱法陕北首歌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就是这首歌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党建地图·陕北
唱法、口法、声口与“叶堂唱口”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手舞足蹈”破难点——谈“划唱法”在歌唱教学中的作用